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湖北蕲艾动态图片
扩展阅读
搜索神奇女侠vs女图片 2025-01-14 00:47:42
女人创业经典霸气图片 2025-01-14 00:40:33
苹果手机芯片型号图片 2025-01-14 00:32:09

湖北蕲艾动态图片

发布时间: 2024-08-23 13:51:58

⑴ 蕲艾(蕲春)

1、蕲怎么读什么意思。

2、蕲怎么读拼音。

3、蕲怎么读粤语。

4、蕲县怎么读。

1.qí。

2.有四种含义:香草名,即“蘼芜”。

3.古州名,北周始置,治所在齐昌(今湖北省蕲春县)。

4.姓氏。

5.古同“祈”,意思是:祈求。

6.古通“圻”,没有封疆界限。

7.康熙字典记载:《唐韵》《集韵》《类篇》渠之切《正韵》渠宜切,音其。

8.《玉篇》草也。

9.《韵会》似蛇牀。

10.《尔雅·释草》蕲茝,蘼芜。

11.又《张衡·西京赋》结驷方蕲。

12.《注》马衔也。

13.又《庄子·齐物论》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14.《注》蕲,求也。

15.《史记·秦本纪》蕲年宫。

16.《注》蕲年,求年也。

17.又地名。

18.《前汉·地理志》江夏郡蕲春。

19.又姓。

20.《通志·氏族略》汉有弘农太守蕲良。

21.又《韵会》渠斤切,音芹。

22.《尔雅·释草》薜,山蕲。

23.《注》《广雅》云:山蕲,当归。

24.又《集韵》居希切,音机。

25.沛郡有蕲县。

26.或作鄿。

27.相关词语:蕲菜、蕲茝、懃蕲、蕲求、无蕲、马蕲、蕲艾、向蕲、蕲笛、蕲邑。

⑵ 蕲艾与普通艾草有什么区别

蕲艾与普通艾草的区别是生长环境不同,外观不同,化学成分不同。

一、生长环境不同

1、蕲艾:蕲艾产自湖北省蕲春县,蕲春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历年平均无霜期249.1天,降水量1341.7毫米,日照时数2025.8小时,气温16.8度,适宜种植蕲艾。

2、普通艾草:普通艾草主要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艾极易繁衍生长,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潮湿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二、外观不同

1、蕲艾:蕲艾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中部叶羽状浅裂,上部叶通常不分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最长可达7-8厘米,宽1.5厘米,叶揉之常成棉絮状。

2、普通艾草:普通艾草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茎单生或少数,高50~120厘米。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3.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

三、化学成分不同

1、蕲艾:蕲艾中寒艾草精油有1.06%,蕲艾的总黄酮和侧柏酮的含量明星高于普通艾,蕲艾中还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能治病的化学物质。

2、普通艾草:普通艾草中寒艾草精油只有0.54%,艾草中还有黄酮、鞣酸、有机酸类、微量元素、生物碱、蛋白质、纤维素及叶绿素等成分。

⑶ 这是艾草吗

是的,这个就是艾叶草。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150(-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本草纲目》除记载有“白蒿”及“白艾’外,还记载有“蕲艾”(产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薪州镇),可入药。此系艾的栽培品种cv. qiai,与原种(野生种)的区别在于:栽培品种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中部叶羽状浅裂,上部叶通常不分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最长可达7-8厘米,宽1.5厘米,叶揉之常成棉絮状;入药,性温、苦、辛、微甘。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它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艾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⑷ 艾草的五大种类图片

艾草的分类:北艾、海艾、蕲艾、宛艾。

1、北艾: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言曰:“汤阴者谓之北艾”。汤阴伏道之艾,闻名于世,因扁鹊墓而得名,名医扁鹊被秦太医令李酰杀害于汤阴伏道,后人为之修墓建庙,墓旁土地普植艾苗,历宋、金、元、明、清各代,岁永年久,号称艾园。

艾草种植条件要求:

1、温度条件:

艾草耐寒性比较好,不同的季节,对温度的需求不一样,冬季岩陪温度保持在8摄氏度左右即可,其他季节温度保持在15—25摄氏度即可,在北方,冬季天气过于寒冷,需要做一些保暖措施来保证它不被冻伤,比如搬入室内、盖膜等。

2、光照条件:

艾草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光照供应充足,有利于艾草生长,阳光过于强烈,艾草植株容易被晒伤,所以夏季要适当遮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