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胆囊炎动态图片
扩展阅读
绿背景的课件背景图片 2025-01-15 12:50:18
日本落体女人图片 2025-01-15 12:45:59
红嘴唇女人吸烟图片 2025-01-15 12:45:15

胆囊炎动态图片

发布时间: 2024-08-12 02:39:59

⑴ 胆囊息肉有什么症状

胆囊息肉常见症状: 胆囊息肉60%的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其隐蔽性较强,不被人们发现,只有在B超体检时才发现,部分患者偶伴有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射、腹胀、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厌油、消化不良等症状,极少数患者伴有发热、黄疸,主要体征为右上腹区压痛,较明显,对人体影响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并有8-15%患者癌变。根据现代流行病学的最新统计结果,家族成员中亲代患有胆囊息肉病其子代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的1—2倍,由此说明此病还是有一定的遗传倾象。 胆囊息肉在临床表现上分为有症状型约为60%和无症状型约为40%,症状的有无与胆囊息肉本身性质的好坏无关,而无症状型息肉的癌变有时往往高于有症状型,常常容易癌变。我们对胆囊息肉病还是尽可能的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为好!这方面采用徳辅膛的立胆舒茶调节,清热排毒,降低胆固醇,清理胆囊毒素。

⑵ 今天体检照B超的时候,医生就在结果里说我有胆囊息肉(3*2mm)。这个会不会影响健康,需要治疗吗我才21

碰上胆囊息肉,应从一个正确、科学的角度对待它,既不能盲目地掉以轻心,又不能背上一个沉重地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影响工作。其实胆囊息肉只要正确地认识它的话,应该说从胆囊息肉这个本身病开始说起,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有关胆囊息肉到底是个什么病。其实胆囊息肉,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个胆囊,有人开玩笑,谁胆大谁胆小,实际上不一样,胆囊是我们消化系统地一部分,主要作用是什么呢?主要有四条作用,第一可以储存胆汁,第二它可以浓缩胆汁,第三,也是最主要的,是可以调节胆道的压力,好象旁边有湖一样,水少存一点,水多放出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功能,胆囊可以长好多病,可以有很多病,有良性的和恶性的,另外也可以分成炎症性、肿瘤、结石。目前胆囊疾病最多见的,就是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是个什么关系呢?胆囊结石是胆囊炎的一个诱发因素之一。大家可能说的没完成明白,我再给大家解释一下,胆囊可以发炎,但是胆囊发炎不一定都是胆囊结石引起的,但是绝大部分是由于胆囊结石引起的。反过来也不一定。但是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炎的比例占80%。但是有了胆囊结石未必都有胆囊炎。可能有了胆囊结石它非常安静地就在胆囊里面呆着,不引起胆囊的炎症,也有可能它突然造成梗阻引起急性地炎症,也有可能长期在胆囊里面,不疼,也没有症状,逐渐把胆囊壁变厚了,就是慢性刺激引起的慢性胆囊炎症,所以咱们说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关系就刚才像我说的,胆囊结石存在了可以引起胆囊炎也可以不引起胆囊炎,而胆囊炎的人80%是由于结石引起的,另外20%还有其他因素,这就不多说了。我们今天讲息肉,为什么讲结石啊!主要原因在于现在临床胆囊息肉里绝大部分是由于结石附着在胆囊壁上而B超误认为是胆囊息肉。现在B超所查出来的胆囊息肉有60%左右是实际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腹壁结石。当然了这有一个专门名词,不是腹壁结石,它叫胆固醇性息肉。因为咱们说了,胆囊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待会儿我要说到,到底胆囊息肉这个词对不对。其实胆囊息肉这个词最开始应该说报道这个病是1931年首先报道的。接着1957年就给它命名为胆囊息肉病。那么到了1985年,这个病就有所变化了,就把这个病叫做什么呢?叫做胆囊隆起样病变。说的那么绕嘴还似乎挺专业。实际上胆囊壁,很平滑的,在这个平滑的部分突然隆起一个东西,通过这两个你就可以发现一个问题,从胆囊息肉变成胆囊隆起样病变,说明它的根本在于胆囊息肉给他涵盖了性质就是人体的组织,是一个息肉。而隆起样病变说的就很准确了,是我只是看到了胆囊壁隆起来了,但是不一定准是息肉。理解这个意思吧。也就是说,它不一定是有细胞的组织。它有可能是一个其他的东西,例如胆固醇结晶,胆固醇结晶贴在胆囊壁的内测,我们B超看也是隆起一块,所以最后统称胆囊息肉了,实际上不准确,应该是胆囊隆起样病变。当然在这之后还分了各种各样的分类,现在总体来讲不是搞专业的就不再计较怎么分类了,总体来讲应该是胆囊隆起样病变,这是最标准的说法。那么隆起的东西不一定是息肉。刚才我讲了,讲了半天结石,也就是说让大家知道,胆囊隆起样病变里50%-60%实际上是胆囊壁附着的胆固醇结晶。说到这了,我想大家不用多讲都知道,良性的。因为这个东西是贴在壁上的结石,不是组织长出来的一块,所以良性的。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那就是说胆囊息肉,咱们俗称的胆囊息肉里有多一半是良性的,已经被排除掉了。
好了,另一部分是炎性病变,“炎症”的“炎”,就是胆囊壁的某一个部分产生了炎性增生。比如说发炎了长了一个结子还长出一块,就是说胆囊壁某个地方炎性增生引起的突出也可能被B超看成胆囊息肉。这个比例占到30%左右。这样一想,这两种是良性的,已经占到将近90%。一个是50%-60%,一个是30%。这个就已经被排除了90%左右是良性的。另外还有两种,大体是四种,两种良性的已经说了,另外还有两种,这两种加起来也就将近10%,这两种一个是腺瘤,一个是腺肌症,它是一个局部组织增生,腺瘤就是一个腺瘤样的病变,这两种都有可能出现恶变,但是这两种里面最多见出现的恶变是腺瘤。腺瘤占的比例很小。腺瘤恶变也不是说腺瘤的恶变,而是它长的比较大的时候才会出现恶变。这样推算下来,整个的胆囊隆起样病变分成四个型,而其中两型占到90%是良性的。大家也可能又问了,你给我分析这么多,你是搞专业的,你分析了这么多,我病人只是关心我这个病怎么治。我想这么跟大家说,就是说大家给大夫提了一个问题,我的手术适应症是什么。对不对,你说该做手术还是不该,如果我这个要做凭什么说我这个该做。大夫就说我的心理底线是什么,我不能排除你是恶性的时候,或者不能判定你是不是恶性的时候,我可能建议你手术,我明确你肯定是良性的话就可以不做,那么大夫如何判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且很现实。人家问你就是这个,你讲那么多,那是有空可以聊,没空的时候我不多问,就问该不该做。现在是这样,国内呢每个医疗机构,大夫各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些是基本相同的,就是目前现在手术适应症有四条,大家基本认可,凡是出现这四种情况医生们就要建议大家是不是要做手术了。这四条有什么呢?按照一般的说,伴随有症状的这是第一条。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就是怎么是伴随有症状呢?就是说如果我发现了有胆囊隆起样病变,我们说胆囊息肉,并且伴随有胆囊炎的症状,有什么呢?一般是右上腹疼,尤其在右侧的肋缘下有疼痛,这个疼痛经常是发作性的,而且是顿痛,不是刀割样的,这个有可能伴随恶心、疼痛,等一些胃肠道的疼痛。另外胆囊疼有一个特点,它会像肩背部放射,这是一个特殊性,就是说右上腹疼的同时肩膀、后背甚至腰疼,这是它特有的症状。另外胆囊的疼痛以及胆囊炎的表现往往和你进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进食不规律或者吃一些油腻的东西,再有像饮酒、咖啡等等这样就会造成胆囊突然地收缩,胆囊收缩地比较剧烈地时候,尤其是有息肉或者结石的,有时会出现急性胆囊炎。第一就是有症状,包括疼痛这些症状。也是目前发现胆囊息肉决定做手术的很重要的部分。第二单发胆囊息肉直径超过一个厘米的。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单发呢?就是在B超中就发现一个,而且直径,因为B超可以很明确地测量它的大小,一个厘米,就是10个毫米,如果大于10个毫米就应该有恶变的倾向了。另外大夫会报一个基底宽,基底宽直径大于一公分考虑手术,因为即使没有恶变也是一个恶变的征兆了。这是第二条。第三条就是大夫目前不能除外恶性的可能。这怎么讲呢?如果这个肿物,比如说胆囊息肉最近长的很快,最然没有到一公分,但是它最近长的很快,而且基底比较宽,甚至往胆囊壁长,我们目前不能确定它是良性的,虽然没有到一公分,就是说长的快的也要做手术。这就三条了,有症状,大于一公分,变化快的。还有第四条,大家一听可能乐了?为什么呢?就是有严重心理负担的。有的人可能心理承受能力差,发现自己有胆囊息肉就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工作、学习都没有办法做了,这种是可以考虑做手术了。这种是除心病的?因为临床上除了胆囊息肉以外还有一个是存在严重心理负担的,因为这样的话生活质量是非常差的,这样也可以做,但是医生要把握,他坚决要做,要不然吃不好饭什么的,这个也要做一些工作。这四条应该是目前大家被广泛认可的,其实从学术、专业角度来讲主要是前三条。当然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有医生对这些有一些不同看法。但是总体认可。什么不同看法呢?1.0,就是一个厘米这个概念,全世界几乎都认可,但是有的医生提出来,这是外国人的标准,说西方人跟东方人还有一定的种族差异。从生理上会有一些种族差异,有人开玩笑说了,美国杏仁都比中国大那么多。开句玩笑说,有的人提出来,等到一厘米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已经很大了,有的大夫提出来应该大于0.8就考虑做手术。就是8个毫米。国外是一个厘米,咱们是不是0.8厘米。当然这个把握有时候跟病人沟通,另外就是大夫能不能具体情况具体把握,不是说教条的,不到一厘米就不行,总体是这么一个界限,这么一个段,这一段的界限,而不是说画的很细的一条线。所以说胆囊息肉呢,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从专业来讲,用通俗的方法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用我经常跟病人说的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也就是说不要背沉重地思想包袱,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终归它有恶变的可能,只要把握好了这么一个心态,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个病的话,应该说这个病本身并不可怕,具体到每个病人来讲,那好了,大夫讲了一大通,恶性的不多,我也应该重视,但是我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般这样建议,不够这四条标准的跟病人说你可以暂时不用做手术,但是不代表不管它了,因为它有可能长大,一厘米的直径不是说昨天没有,明天就没有了,它逐渐长大的,我们建议每年做一次B超,就是动态检测,够了标准还是需要做手术的,否则有什么变化不能及时发现也会延误病情。另外不能把话说的太绝对,半年到一年,半年我查一次,不到半年不去。如果说你有一些伴随的症状,你就应该去了,不是说没到半年、一年就不去。这个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处理。在外科,尤其有些医院甚至超过了阑尾炎,这个很多见。过去中国人得胃病比较多,可能是跟饮食有关系,因为过去中国生活水平不是很高,这时候得胃病的人很多,现在生活水平大家都提高了,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胆囊方面的病越来越多了,胆囊方面的,还有大肠癌越来越多,这跟我们进食脂肪蛋白过多有关系。

目前通用的病理分类是分为非肿瘤性病变(假性息肉)与肿瘤性病变(真性息肉)两大类。胆囊息肉的临床分类如下:
第一类:胆固醇性息肉(占50%)。又称它为假性息肉。迄今未发现有癌变的报导。它外观呈桑葚状,脆而易碎,蒂细如棉线,极易脱落,多在10mm以内,以多发为主,位于胆囊体部。大多数胆固醇性息肉病人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而胆囊功能良好,故可以每3-6月定期B超复查,观察其大小变化。如果有明显症状或者短期内增大明显时才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胆囊功能良好且胆囊没有急慢性炎症的可以首选胆道镜、腹腔镜联合胆囊内镜检查、活检及治疗(又称之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息肉摘除活检术”),如果胆囊功能差,或伴有急慢性炎症者可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第二类: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占40%)。又称为真性息肉。主要是指: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其中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腺肌增生症也有潜在癌变危险。因此,这类病变应该行预防性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第三类: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约占10%)。目前对于混杂在胆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主要靠B超来侦别。必要时加作增强CT。癌性息肉的B超特征为:大于10mm(88%);单发(82%);多位于胆囊颈部(70%);约有50%伴有胆囊结石;病变回声强度以中低回声为主。一旦怀疑此类病变时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
你的情况还不必手术,定期观察。

⑶ 胆囊息肉是什么原因

胆囊息肉的主要病因一般有胆固醇代谢不良、慢性炎症,好发于饮食不规律者、社会压力过大者、不爱运动者、饮食油腻,经常饮酒者,年龄较高也是诱发本病的因素之一。
一、主要病因

1、胆固醇代谢不良:肝脏细胞分泌胆汁的功能出现了紊乱,而胆汁酸作为胆汁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固体成分,其比例大约占85%。胆汁中的总胆汁酸水平降低及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时,胆固醇析出,从而明显促进胆固醇性息肉的形成。

2、慢性炎症:炎症刺激可使胆囊黏膜增生,突出而形成胆囊炎性息肉。

3、发育异常:本病可能是在胚胎期胆囊芽囊化不全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也可能系胆囊上皮和平滑肌增生致使胆囊腔闭塞所致。

二、诱发因素

年龄虽然不会直接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生,但与发病存在一定的关联,50岁及以上者发病率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