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猪身上的所有部位的名称叫什么
猪肉除去头、蹄(爪)、尾外,分为以下14个部位。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颈肉,呈条形,肥瘦相同,韧性强。适于做香酥肉、叉烧肉、肉馅等。
2、鹰嘴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质老筋多。适于焖、炖、酱、红烧等。
4、里脊又称小里脊。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一长条肉,一头稍细,肉色发红。这块肉是猪瘦肉中最嫩的一块,适于熘、炒、炸等。
5、通脊又称外脊。位于脊椎骨外与脊椎骨平行的一长条肉。肉色发白,肉质细嫩。适于滑熘、软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后腿骨下部,紧贴臀部肉皮的一块长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质较老。适于做锅爆肉、清酱肉和切肉丝等。
7、三岔位于胯骨与椎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肉,肉质比较嫩。适于做熘、炒菜及切肉丝、肉片等。
8、臀尖紧贴坐臀上的肉,浅红色,肉质细嫩。适于做肉丁、肉段及切肉丝、肉片等。
9、拳头肉又称榔头肉。肉。包着后腿棒子骨的瘦肉,圆形似拳头。肉质细嫩。适于切肉丝、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黄瓜肉紧靠底板肉的一条长圆形内,形似黄瓜,质地较老,适于切肉丝。
11、腰窝后腿下部前端与肚之间的一块瘦肉,肥瘦相连,肉层较薄。适于炖、焖、炒等。
12、罗脊肉连着猪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面包一层脂皮。适于炖、焖或制馅。
13、五花肉位于前腿后、后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间呈五花三层状,肋条部分较好称为上五花,又叫硬肋,没有肋条部分较差称为下五花,又叫软肋。上五花适于片白肉,下五花适于炖、焖及制馅。
14、肘子南方称蹄膀,即腿肉。结缔组织多,质地硬韧,适于酱、焖、煮等。
(1)猪小肉是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不可与猪肉同食的食物警惕饮食安全,猪肉是人们日常接触最多的食品之一,因为太常吃,人们还发明了许多新鲜花样去烹饪这道传统美食。下面这些食物不能与猪肉同煮。
1、大豆
从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豆类与猪肉不宜搭配,是因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
它常与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形成复合物,而影响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还有就是因为豆类与瘦肉、鱼类等荤食中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结合,从而干扰和降低人体对这些元素的吸收。
故猪肉与黄豆不宜搭配,猪蹄炖黄豆是不合适的搭配。
2、羊肝
中医云:“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这主要是因为羊肝气味苦寒,补肝、明目,治肝风虚热。
猪肉滋腻,入胃便作湿热,从食物药性讲,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气,与猪肉共同烹炒,则易生怪味,从烹饪角度讲看,亦不相宜。
3、香菜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与羊肉同吃相宜。芫荽辛温,耗气伤神。猪肉滋腻,助湿热而生痰。古书有记载:“凡肉有补,唯猪肉无补”。一耗气,一无补,故二者配食,对身体有损害。
4、牛肉
猪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说法由来已久,《饮膳正要》指出:“猪肉不可与牛肉同食”。这主要是从中医角度来考虑,一是从中医食物药性来看,猪肉酸冷、微寒,有滋腻阴寒之性,而牛肉则气味甘温,能补脾胃、壮腰脚,有安中益气之功。
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脾胃,一冷腻虚人。性味有所抵触,故不宜同食。
㈡ 这个是猪的那个部位的肉呢
这是猪的腹部位置的肉,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五花肉。
从肉的层次看,有肥有瘦,并且有好几层,只有腹部位置才有这样的解剖结构。
五花肉(又称肋条肉、三层肉)位于猪的腹部,猪腹部脂肪组织很多,其中又夹带着肌肉组织,肥瘦间隔,故称“五花肉”。这部分的瘦肉也最鲜嫩且最多汁。
五花肉的结构是一层瘦肉一层肥肉的间隔着,而它的肥肉遇热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做红烧肉或扣肉都非它莫属,传说中的极品五花肉是10层。选择优质五花肉,可用手摸,略微有沾手感觉,肉上无血,肥肉、瘦肉红白分明、色鲜艳。最好的五花肉在接近猪后臀尖部位,这里的五花肉,五花三层分明,肥瘦肉厚度相当,一整块五花肉厚度为一寸左右。
㈢ 如何区分猪肉的不同部位的肉
如图所示
1、猪头肉: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肉皮薄,微脆,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肉质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质量比后蹄好,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
7、里脊皮肉: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 8、正宝肋: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
、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
: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
做烧、炖、炸酥肉等。
11
、后腿肉: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
、卤、腌、做汤,
或回锅肉等。
12
、后肘(又称后蹄膀)
: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
、后脚(又称后蹄)
: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
、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
、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
、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猪的肌肉部位图:
1、凤头肉 2、里脊肉 3、眉毛肉 4、夹心肉 5、门板肉 6、秤砣肉 7、盖板肉 8、黄瓜条 9、腰柳肉。
来源于网络文库
㈣ 回锅肉应该选三线肉还是二刀肉
亲亲,您好!非常高兴的来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在四川,二刀肉也叫“坐墩肉”,那么二刀肉是猪的哪个部位?屠夫杀猪,都是从尾巴开始处理,第一刀是处理猪尾巴部分的肉(此处肥肉较多),第二刀是处理靠后腿部位的肉(瘦肉较多),二刀为肥四瘦六,所以二刀肉做回锅肉、橘档蒜泥白肉都是最合适的。它色泽红润,肥而不腻!
为什么二刀肉胜过三线肉
回锅肉首选肯定是二刀肉,大家都知道猪一天到晚没事拦燃都在摇它的尾巴,包括进食的时候,所以这部分的肉由于运动原因称为“活肉”。一头成年猪,二刀肉大概就有4公斤左右,如果对美食要求严格,想要吃到正宗回锅肉,就要赶早到市场上买,如果去晚了,就只有选三线肉替代啦!但是一定要选用优质一点的三线肉,这样的回锅肉才会肥而不腻,焦香诱人!
炒回锅肉圆衡乱注意事项:
第一、回锅肉原料的首选就是二刀肉,也可以用五花肉替代,但是口感和肉香味略差。
第二、猪皮最好要在锅中烙一下,这一步不能少,否则会留下皮腥味。
第三、煮好的回锅肉必须用凉水冲凉,否则下锅爆炒会热油四溅。
第四、蒜苗最后下锅不能久炒,时间太久会导致香味大减。
来吧,通过自己的双手给自己和家人做上一道地道的川味回锅肉,选上完美的二刀肉,好吃下饭,一点不油腻!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帮助到您!谢谢
㈤ 猪身上的所有部位的名称
1、里脊肉,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
2、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一般可代替里脊肉。
3、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为瘦肉。
4、五花肉,为肋条部位肘骨的肉,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夹起的。
5、夹心肉,位于前腿上部,质老有筋,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
6、前排肉,又叫上脑肉。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
7、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结缔组织多,均为泡泡状。
8、弹子肉,位于后腿腿上,均为瘦肉。
9、蹄膀,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又比前蹄膀好。
10、脖子肉,又称血脖,这块肉肥瘦不分。
11、猪头,宜于酱、烧、煮、腌,多用来制作冷盘。
12、凤头肉,这个部位肉质细嫩、微带脆、瘦中夹肥。
13、眉毛肉,这是猪胛骨上面的一块重约一斤的瘦肉,肉质与里脊肉相似。
14、门板肉(又称梭板肉、无皮坐臀肉),肥瘦相连,肉质细嫩,颜色白,肌纤维长。
15、盖板肉,连结秤砣肉的一块瘦肉。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16、黄瓜条,与盖板肉紧密相连。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17、腰柳肉,与秤砣肉连结的呈条状的肉条。。
18、颈背肌肉(简称1号肉),从第五、六肋骨中斩下的颈背部位肌肉。
19、前腿肌肉(简称2号肉),从第五、六肋骨中间斩下的前腿部位肌肉。
20、大排肌肉(简称3号肉),在脊椎骨下约4-6cm肋骨处平行斩下的脊背部位肌肉。
21、后腿肌肉(简称4号肉),从腰椎与荐椎连接处(允许带腰椎一节半)斩下的后腿部位肌肉。
(5)猪小肉是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猪体大,肌肉丰满结实。瘦肉型猪较地方猪种体高而长,全身结构紧凑,皮肤平滑无皱纹,皮下脂肪少,肌肉发达,体型伸长,前躯较轻,后躯强大丰满,四肢较长,强健有力。颈、肩、胸发育宽广丰圆、躯干宽广呈圆型,背宽略呈拱形。
腹部下垂,胸腹下缘在一条平直线上。臀部发育特别好,长宽而平整,飞节以上整个后腿发育丰圆呈球形。由前躯至后躯,上望和侧望均表现出前小后大的楔形状。
㈥ 1,2,3,4,5号肉分别是猪身上哪个部位
1、2、3、4、5号肉分别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