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请问距骨在哪个地方有图片
扩展阅读
男人穿西装受伤的图片 2025-02-01 17:28:59
哪些动物做衣服图片 2025-02-01 17:13:16
狗狗长什么虫图片 2025-02-01 17:09:47

请问距骨在哪个地方有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9-02 15:42:52

① 骰骨的位置

足部的基本结构、名称及注意事项
每侧足部有26块骨,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3组(图1——1)。足部的关节多达数十个。
(一)足部的骨骼
1.跗骨
位于足的后半部,包括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及骰骨,共7块。
(1)跟骨
位于足部的后方下部,是足骨中最大的一块骨,后端向下突出称为跟骨结节。
(2)距骨
位于跟骨上方,高出其他的跗骨。
(3)楔骨
有3块。第一换骨位于内侧,第二楔骨位于中间,第三楔骨位于外侧,分别位于舟骨与第—-
第五跖骨之间。
(4)骰骨
位于跟骨之前,足外侧缘,其后方突起为骰骨。
(5)舟骨
位于距骨与3块楔骨之间,内侧有一向下方的圆形突起,称舟骨粗隆或结节。
2.跖骨
位于足的中部,共5块。由内向外,分别称为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第五跖骨。每块跖骨又分为底(近足跟的一端)、体及头(近足趾的一端)三部分。第一跖骨底下方有一跖骨粗隆,第五跖骨底外侧有一乳状突起称为第五跖骨粗隆
(位于足外侧中部)。
3.趾骨
共14块。包括:
(1)拇趾2块(近节趾骨、远节趾骨)。
(2)第二至第五趾
各3节(分别称为近节趾骨、中节趾骨、远节趾骨)。每块趾骨仍可分为底、体、头3部分。
(二)足部可触及的骨性标志
1.足内侧
可触及内踝、舟骨粗隆(约内踝前方2.5
cm处)、第一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一跖骨小头(图1——2)。
2.足外侧
可触及外踝、第五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五跖骨小头(图1——3)。
3.足底部
可触及足跟下方的跟骨结节、第一至第五跖骨小头及第一至第五跖骨基底膨大部等。
4.足背部
可触及第二至第四跖骨基底部。
5.足弓
由跗骨和跖骨被韧带、肌肉、筋膜牵拉形成一个凸向背面的弓,称为足弓。主要的弓是内侧的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构成。人站立时,足部仅以跟骨结节及第一、第五跖骨头三处着地,共同承受全身的重量(图1——4)。
(三)足部的关节
小腿的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足部最大的关节——踝关节,也是足部最后面的关节。跗骨之间、跗骨与跖骨之间都形成关节。跖骨与趾骨之间形成跖趾关节,趾骨与趾骨之间又形成趾间关节。第二至第五趾,可称为近节趾间关节与远节趾间关节。无论关节大小、活动幅度及方向如何,其基本结构均应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及关节腔
3部分,均有韧带加强其稳定性。
(四)足的各局部名称
足部是人体最下部的运动器官,针对足部反射区的定位及按摩方向的要求,须明确足部各局部的名称和方位。
根据正常人体解剖学的规定:足趾为前方,足跟为后方;足拇趾一侧为内恻,小趾一侧为外恻;足底面为下,足背面为上,足底面又称足的掌跖面;足背的后面与小腿相连接,足和小腿之间构成踝关节。
足的拇趾和其他足趾都有内侧、外侧、背面、底面、趾端、趾根等。足趾的背面有趾四,其底面又称趾腹或趾端掌跖面。足的底面由前向后,分为掌跖前部、足心、足跟3部分。

② 脚掌图片各部位名称

脚掌的各部位名称如本图所示。脚与人体的其它部位一样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它是由皮肤、韧带、汗腺、血管、神经、肌肉和骨骼等构成。

脚骨骼的结构负担脚更强壮与支撑身体重量,脚共有26块骨组成且分成三大部分;跟部、腰部和前掌部。跟部为7块骨组成其负责直接承受体重,且大部分身体重量(50%)都落在跟部。

脚前掌由14块小骨组成其具有承受体重和平衡身体及抓着地面不致身体倒斜。为了起到支撑整个体重的作用,脚的底部产生了若干拱形,特别是内弓较为发达,既大又牢固,通过胫骨,由上方笔直加上的体重,为相当于传递关节的距骨一度支承后,又被以跟骨底部内侧的前端和第一足骨接地点为两个基点的强韧的内弓完全承受下来。

(2)请问距骨在哪个地方有图片扩展阅读:

脚部作为人的第二心脏,而脚踝是左右脚部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人体下半身血液循环的畅通与否,对全身的气血流通影响很大。脚踝是左右脚部血液流经的重要部位,如果脚踝柔软有弹性,则回心的静脉血液就能顺利通过脚踝;如果脚踝僵硬、老化,则回心血液就会淤滞在脚踝附近,使正常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

因此,通过体操或按摩,使脚踝保持柔软灵活的状态,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脚踝柔软有弹性,那么回心的静脉血液就能顺利通过脚踝;如果脚踝老化僵硬,那么回心的静脉血液就会像“塞车”一样淤滞在脚踝附近,这样会使心脏的负担加重,长期下去就可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

通过做体操或按摩,使脚踝由僵硬转化为柔软灵活状态,尤其对于老年人,不但可以使回心血液顺畅地通过脚踝,还可以缓解高血压的症状。

③ 脚掌图片各部位名称

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

1、跗骨:7块,属短骨。分前、中、后三列。后列有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中列为位于距骨前方的足舟骨;前列为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及跟骨前方的骰骨。

2、跟骨后端隆突,为跟骨结节。距骨前接足舟骨,其内下方隆起为舟骨粗隆,是重要的体表标志。记忆7块跗骨名称及排列的口诀是:上距下跟距前舟,舟前三楔外伴骰。

3、跖骨:5块,为第1-5跖骨,形状和排列大致与掌骨相当。

4、趾骨:共14块。足母趾为2节,其余各趾为3节。形态和命名与指骨相同。

(3)请问距骨在哪个地方有图片扩展阅读:

安全运动的特点:

1、上下活动:

坐在椅子上或床上,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略微伸直,配合呼吸活动脚踝及脚掌。即呼气时脚尖尽量向下压,吸气时脚尖尽量往上勾。呼吸速度不宜太急,两脚各做10次(多做不限)。

2、旋转脚踝:

以跷二郎腿的姿势,将左脚抬起,置于右侧大腿上,以右手手指能轻易握住左脚趾为标准。然后左手握住左脚踝的上方,使脚踝不致移动,右手握住左脚前掌,向左右各旋转10次,然后换右脚来做。

3、伸直脚踝:

跪坐,脚背朝下,上身缓缓向后仰,以尽量拉伸脚踝前端的肌肉(此刻脚踝被拉得很酸),保持这个姿势约1分钟(或更长)。

④ 脚部的具体位置所对应的名称是什么

脚分为脚弓、脚背、内脚背、外脚背,脚底,五个部位。

脚结构由人类的脚是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而成。

脚的骨块相连接成弓状结构称为足弓,沿纵向的称为纵弓,沿横向的称横弓也就是鞋楦的内怀侧、前掌着地部位、底心凹度部位及腰窝部位直至踵心部位,是鞋楦重点的趾围、腰围的部位,也是直接关系到穿着能否舒适的部位。

脚的纵弓有两个:在脚内侧的称为内纵弓,是由跟骨、骰骨和第四、五足骨构成。脚的横弓也有两个:前横弓和后横弓,前横弓是由第一至第五足趾关节构成,也就是鞋楦的前掌着地部位,第一足趾至第五足趾部位、鞋楦的前掌部位点、前掌凸大小、底心凹度设计是否符合该部位脚型规律和适应该部位的弓形变化规律,直接关系穿着舒适度。

1、足部穴位图

每侧足部有26块骨,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3组。足部的关节多达数十个。

足部的骨骼

  1. 跗骨 位于足的后半部,包括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及骰骨,共7块。

2.跖骨位于足的中部,共5块。由内向外,分别称为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第五跖骨。每块跖骨又分为底(近足跟的一端)、体及头(近足趾的一端)三部分。第一跖骨底下方有一跖骨粗隆,第五跖骨底外侧有一乳状突起称为第五跖骨粗隆(位于足外侧中部)。

3.趾骨共14块包括拇趾2块(近节趾骨、远节趾骨)。

足部的关节

小腿的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足部最大的关节——踝关节,也是足部最后面的关节。跗骨之间、跗骨与跖骨之间都形成关节。跖骨与趾骨之间形成跖趾关节,趾骨与趾骨之间又形成趾间关节。第二至第五趾,可称为近节趾间关节与远节趾间关节。无论关节大小、活动幅度及方向如何,其基本结构均应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及关节腔 3部分,均有韧带加强其稳定性。

(4)请问距骨在哪个地方有图片扩展阅读

脚上有和心脏、肠胃、腰部以及骨盆内的内脏器官等相连接的多个神经反射点,通过刺激神经反射点会改善脚的血液流通,能显着地促进疾病的治疗,对于健康和美容也有极好的效果。由于脚上的神经反射点在步行时受到刺激,所以或是疏忽走路,或是步伐不正确,或是脚趾、内弓、脚跟的形态有缺陷,不能充分发挥脚的机能,就会对健康带来障碍。

此外看一下血液循环。动脉血的循环是靠心脏压力的作用进行,在血管末梢通过毛细管现象发生作用。表脉血循环是依靠肌肉的作用,脚的运动对肌肉作用起很大的影响。因此,脚对于人体的健康是极为重要的器官。脚的静脉血回流不足,会引起局部酸性代谢废物的积聚,该代谢废物会引起脚的疲劳、沉重的感觉,如果集中到关节上,会引起神经痛、风湿症、关节炎等疾病。

如果脚的血液循环变坏,直接受损害的器官是肾脏。肾脏发生病变时,膝盖下方内侧或者前下方会产生疼痛的感觉,按压脚跟前头时,也会感到疼痛。此外,脚跟的肌肉及直肠变硬,肌肉失去弹性,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

⑤ 踝关节部位,你认为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呢

众所周知,踝关节在生活当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很多人走路的时候不注意,经常会出现踝关节扭伤或者是崴脚现象的发生,要知道踝关节是非常脆弱的,同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最后小编想说,楼梯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地方,如果在楼梯上打闹的话,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摔下楼梯,从而对于我们的头部以及身体伤害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上下楼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慢一些,靠右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