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林志民指哪个图片
扩展阅读
怎样给ps图片加锁 2025-02-11 08:41:40
旋转安卓手机图片 2025-02-11 08:21:37
ps怎么勾画图片中的路径 2025-02-11 07:59:35

林志民指哪个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5-30 01:09:46

⑴ A股热点,国际板推出,受益股有哪些

国际板开闸在即 哪些股票受益?决策层正推进境外企业在A股发行上市。这些境外企业在A股上市后,因其"境外"性质将被划分为"国际板"。瑞银证券(主力追踪)曾发布报告,列出三类可能在A股上市的"外企候选人名单":第一类是在内地有不少业务的外国公司;第二类是香港蓝筹股;第三类则是香港红筹股。
国际板破土在即:汇丰控股启动A股上市准备工作

在境内企业IPO(新股首次公开发行)加速之际,境外企业登陆A股(国际板)的开闸步伐也陡然提速。昨日晚间,汇丰控股(0005.HK)内部的一位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汇丰控股目前已经敲定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600030),为其A股上市提供服务。

"集团整体业务上市"

关于集资规模、上市时间,汇丰亚太区主席郑海泉周二在接受香港当地电台采访时说,有关赴上海上市一事,仍在与内地部门密切沟通,目前进展不错,何时落实由内地决定,而集资金额有待宣布。

而汇丰控股主席葛霖此前的说法是,汇丰控股此次A股上市将选择集团整体业务上市的方式,而非分拆内地业务上市。

另据新华海外财经报道,汇丰控股有意明年在A股上市,筹资额在30亿-50亿美元,"有关汇丰控股A股IPO准备工作的启动会议,定于周二晚些时候召开。"

另有消息称,汇丰将A股上市时间定在明年下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若上述报道属实,汇丰控股计划中的A股发行规模远低于该公司今年一季度实施的182亿美元配股。

据新华海外财经报道,某知情人士称,汇丰控股通过配股筹集了大量现金,发行A股只是一种象征性举措,其背后并不存在实质性的资金需求。

"汇丰到上海上市,有助加强上海成为金融中心的地位,对国家、集团和内地企业都是好事。"郑海泉昨日说。

可见的是,"国际板"已被明确列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

同样是回应国际板问题,汇丰控股亚太区行政总裁霍嘉治昨日指出,中国是该公司实现增长的最大关键,在未来25-50年内都将是该公司的投资重点。

众外企观望国际板

有意A股上市融资的并非只有汇丰控股一家。

除汇丰外,还有不少境外公司对A股上市"情有独钟"。东亚银行常务副行长林志民一个月之前就曾表示:"有意成为首家在内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资银行。"

但由于目前关于外资公司在A股上市的细则仍未推出,更多公司措辞谨慎。包括恒生银行、渣打中国在内的几家外资企业相关人士昨日均维持原有口径:考虑A股上市,但仍需等待政策明确后以做决定。

渣打银行的一位内部员工告诉早报记者,该公司对A股上市其实并无太多动作,短期内并不太可能登陆A股。

至于此前一度引败凳起市场遐想的"金股"运闷--可口可乐,该公司相关人士态度更是谨慎,其对传言不予置评。(东方早报)

传汇控A股IPO启动

8月4日,有市场消息称,汇丰控察悄旅股(0005.HK)A股上市时间表初定为明年下半年,并称汇控已委任中金及中信证券为内地上市账簿管理人。

外电引述汇控新闻发言人David Hall融资,该集团的确已为在上海上市委任顾问,但并未透露顾问名单。消息称,汇控是在两周前委任中金与中信证券的,前期准备的首次会议将于下周召开,预计明年上市,集资额在30亿至50亿美元。

“汇控A股上市计划正在按程序进行,仍待监管部门批准。”汇控集团主席葛霖在3日的中报记者会上称。

4日,汇控若香港新闻发言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不对上述消息作评价,仅表示上市计划仍在等待监管机构的审批。

“汇控选择明年内地上市,最好在明年上半年。从目前A股的流动性与资金量来看,汇控在A股上市没有任何问题,明年上半年,随着私营部门开始参与投资,市场的积极性会更高,信心会更好。”瑞银执行董事唐志刚4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唐志刚说,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很明显,明年情况会更好,经济将有更强劲的增长,基本面更稳固,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会比较理想,再加上流动性充裕,政府也支持一些公司直接到股市融资,而不仅仅依靠银行贷款,减轻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明年的股市会比今年更牛。

“但明年下半年如果通胀来了,将对股市造成较大影响,情况就很难说了,因此明年上半年一定是很好的机会。虽然A股市场目前看有些被高估,但这也进一步证明市场需要一些大的IPO吸纳资金。现在在内地IPO的公司都很受追捧,像汇控这样的公司,明年上市也一定非常受追捧。”唐志刚告诉本报。

唐志刚说,30亿至50亿美元的融资额相对于A股的资金量来说,很难对市场信心产生什么影响,因此,市场因汇控IPO而下跌的可能性基本没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宝)

三类外企"候选"国际板

决策层正推进境外企业在A股发行上市。这些境外企业在A股上市后,因其"境外"性质将被划分为"国际板"。

市场此前猜测国际板有两种方式最可能实施,第一种直接在A股市场IPO(首次公开招股);第二种是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后者是指境外上市公司拿出部分已发行上市的股票,由中国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CDR以人民币交易结算,与普通股票一样,可供境内投资者买卖。

此前,媒体报道的部分有意愿赴A股上市的境外公司包括汇丰控股、恒生银行、纽交所、路透社、大众汽车、奔驰、可口可乐、西门子、东亚银行等。

瑞银证券(主力追踪)曾发布报告,列出三类可能在A股上市的"外企候选人名单":

第一类是在内地有不少业务的外国公司,这些公司不单将内地作为其最大的一个生产基地,甚至以中国为主要市场,对人民币有很大需求。此类"候选人"包括从事零售业的宝洁、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家乐福、沃尔玛,以及从事制造业的西门子、大众汽车、通用电器、IBM等。

第二类是香港蓝筹股,包括汇丰控股、东亚银行、长江实业、富士康、九龙仓等。这类公司已在内地有很多投资,对人民币同样有着很大需求。

第三类则是香港红筹股,瑞银预期,作为行业龙头的红筹公司,将是首批可于A股上市的"外资",包括中移动、中海油、联想集团、华润创业等。

所谓香港红筹股,是指在境外注册、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香港蓝筹股,则是指业绩优秀的香港本地上市企业。

国际板推出只待"发令枪"募资初期或只能投向境内

深圳创业板破土在即,上海国际板的推出也于近日出现加速之势。

一位长期研究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交所")国际板的专家昨日透露,证监会将会同其他部门为上交所的国际板制定专属的上市规则或指导意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国际板公司如要将募集资金拿到境外使用、该如何结算的问题。"

该专家称,国际板的推出在几年前就已克服了所有技术问题,"法规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还是看监管层决心。从目前来看,有了显着进展。在实体经济搞跨境贸易结算之际,再在虚拟经济方面搞国际板,将加速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发行方式:倾向IPO

各方人士昨日均向早报记者指出,上交所酝酿的"国际板"将以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发行方式目前来看更倾向于直接发行A股(即首次公开招股,或说IPO)。

"预计推出初期,国际板在A股募集的人民币将用于该企业在中国境内的投资。"上述专家指出,这样就不会涉及货币兑换的问题,且境外公司在境内的业务拓展也能得以规避外汇风险。

是开设一个独立的"国际板"还是并入A股交易?一业内人士称"这不是大问题":"无论是独立设板还是并入主板,国际板公司的大部分交易准则都会和A股主板公司相一致。"

对国际板的估值问题,上述专家认为,将会参照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估值。

"大家不用担心A股的高估值重心会被国际板拉低,只要是国内投资者购买,不论这些境外公司在哪个板块上市,其发行价格都有可能被推高。"一外资投行人士认为,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境外公司在哪个"摊位"卖股票,而是谁来买他们的股票。

"和B股不冲突"

至于B股市场的存在是否会和国际板冲突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鲁桂华认为,两者完全可以独立并存,"B股设立之初是因为我们需要美元,而现在我们购买他们的股票,给他们美元(注:境外企业通过A股上市筹集人民币后,如最终将该笔资金拿到境外,涉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的问题),这显然是两个问题。何况A、B股的合并是必然趋势。"

可查资料显示,无论是从总市值还是股票交易量来考量,上交所均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交易所之一,全面推进国际化的条件已逐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