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形容心情低落的诗句
1、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仔绝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2、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清·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4、唐·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唐·杜牧《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枝春。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赏析杜甫《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句?
本句释义为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猛戚耐零零的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⑵ 天地一沙鸥比喻什么
“沙鸥”是诗人自喻,诗人的化身。天地一沙鸥指这只孤独地在高大天地之间自由来去的鸟儿身上,寄托着诗人漂泊无着的失意感、落拓感,也体现着诗人初离官场远走高飞的自在感、解脱感。
出自《旅夜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
首联写江夜近景,刻画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颔联写远景,雄浑阔大,“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广阔,‘“月涌”渲染出江流的气势,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敏冲出他孤苦伶塌做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颈联正话反说,抒发休官的忧愤。诗人的名声因团拿衡文章而显赫,告病辞官,皆是由于远大的政治抱负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尾联诗人以沙鸥自比,转徙江湖,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全诗前二联写点明“旅夜”,后二联紧扣“书怀”,景中有情,融情于景,内容深刻,格调清丽,结构谨严,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⑶ 杜甫名句:天地一沙鸥,改成,天地一孤舟,更好吗
杜甫这首千古名作,天地一沙鸥,改成,天地一孤舟,到底是不是更好呢?
一、杜甫名诗
杜甫的《旅夜书怀》,是其晚年自述身世的名篇,教科书长年入选的教材。作为一首五言律诗的力作,全诗情景交融,一派凄婉。既写旅途风光,更伤老病漂泊。首联是江夜近景,细草独舟,已见寂寞。颔联是江夜远景,用笔雄阔,气势不凡,或谓以乐景写哀情。颈联正话反说,抒发休官的忧愤。尾联自比沙鸥,自我哀鸣。
二、名家点评
诗历来以颔联最为人关注,认为是写景壮远,雄浑阔大的经典,各家品评也最多,且交口称赞。
比如明人高在《唐诗品汇》中说:等闲星月,着一“涌”字,便觉不同。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云:“星垂”二语壮远。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范德机也表示:作诗要有惊人语,险诗便惊人。如子美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此等语,任是人道不到。最激动的是大批评家金圣叹,他在《杜诗解》中很是不可置信:看他眼中但见星垂、月涌,不见平野、大江;心头但为平野、大江,不为星垂、月涌。千锤万炼,成此奇句,使人读之,咄咄乎怪事矣!众人所评,大抵类此。
一是改动之后,第二句和第八句重韵了。同字押韵,作为严谨的格律诗,这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情况。仅此一条,这样的改动已经不妙。
二是避免意象的重复。《旅夜书怀》,“舟”本身是一个重要意象,且已在首联出现,如非特殊需要,哪怕作为单个的字,也是不宜再次出现的。尤其察枯哗是绝句、律诗,本身字数有限,表达空间不宽阔,精炼是魂,同字、同意象都易使诗单一。
三,从画境、构意上说,“沙鸥”的出现既与首联的“独夜舟”相呼应,共同强化出漂流之感的凄凉,又增添了旅夜的一道景观。整首诗也显得柔和、明丽得多。
你觉得究竟能不能把“天地一沙鸥”改成“天地一孤舟”,欢迎评论探讨。
⑷ 天地一沙鸥 歌词
歌曲名:天地一沙鸥
歌手:施孝荣
专辑:【永远的未央歌】施孝荣专辑
词/蔽猛曲:靳铁童
浩浩苍穹有我独行 天地一沙鸥
蓝天为盖 黄沙为底 任我遨游
欲穷千里目 更上九重天
当展翅高飞 不要停留 勇往直前
飞飞飞呀 行千里一刹那
飞飞飞呀 行千里一刹那
茫差并拍茫大海有我独行 天地一沙鸥
金光为伴 白浪为伍 任我遨游
飞翔 飞翔 飞翔虚羡
http://music..com/song/2487680
⑸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运用了对偶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翻译:沙洲上的白鸥腔带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落下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芷草和小洲上的兰花丛宴,香气浓郁,颜色青绿。
3、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让人感觉到作者的登临岳阳楼览胜的心旷神怡。“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伍郑芦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⑹ 杜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否能改成天地一孤舟
我个人认为并不能改成“天地一孤舟”。虽然说杜诗中的“沙鸥”与后面的“孤舟”同为孤单之意,但是在这句话当中,结合整体的意境感觉,“沙鸥”会更加贴切。而且“孤舟”还有一个极其不适合变动的因素,往往改动一个字,就会影响全局的发挥,就像黑白棋盘,一个棋子变动就会直接联系整个棋盘的走向。在杜甫的这首《旅业书怀》当中前两句就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此时已经有了夜舟的出现,如果在使用孤舟就未免有些累赘。
再者,修改的时候应该照应前文,就如同那句“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一般,在“敲”和“推”字裤胡之间,都有一种别致的韵味。但是这“天地一孤舟”明显不符合创作的原则,在一首精美的诗词当中,一个意象往往是不能够使用两次的。《旅业书怀》前两句诗词“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有了“舟”这个意象,后面就注定不能够再次使用,否则本身的独特性和专业性就缺失了不少。
⑺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的意思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意思是:沙鸥在水面时手纯启飞时停,美丽的鱼儿在水里游动着。
⑻ 天地一沙鸥比喻什么
“沙鸥”是诗人自喻,诗人的化身。
这只孤独地在高大天地之间自由来去的鸟儿身上,寄托着诗人漂泊无着的失意感、落拓感,也体现着诗人初离官场远走高飞的自在感、解脱感。
借景抒情(比喻),深刻团信桐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塌坦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坦铅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着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⑼ 集体的集能组什么词额😓和成语
一、集的词语:
二、集的成语:
百感交集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悲喜交集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集思广益 思:思考,意见;广:孝租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集腋成裘 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集苑集枯 集:栖息;苑:茂盛的树木;枯:枯树。有些鸟栖于茂盛的树木,有早斗些鸟栖于枯树。比喻人的志趣不同,趋向各异。
鸠集凤池 比喻庸才居要位。
鸾翔凤集 比喻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
鸟集鳞萃 鳞:鱼;萃:聚集。象鸟类或鱼类那样聚集在一起。形容聚集得很多。
云屯雾集 象云和雾那样聚集。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百端交集 无数感想交互汇集,形容感慨万千。
成群集党 指一部分人结成小团体。
攒三集五 指三五成堆或成群地聚集在一起。
蜂附云集 比喻人众从各处聚巧睁兆集。
蜂攒蚁集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高飞远集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
观者云集 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集矢之的 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
集思广议 指集中众人智能,广泛进行议论。
集腋为裘 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同“集腋成裘”。
集萤映雪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惊喜交集 交集: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又惊又喜。
鳞集毛萃 指如鱼鸟成群而至。
鳞集仰流 如鱼群迎向上流。比喻人心归向。
龙腾凤集 比喻王业兴盛,英雄会合。
沙鸥翔集 水鸟时而飞翔,时而聚集。
神安气集 精神安定,气息凝集。
涕泪交集 犹涕泪交零。
瓦玉集糅 糅:混杂。瓦和玉混杂在一起。比喻好坏不分。
乌集之交 指以利聚合,不以诚相待的交情。
乌集之众 犹言乌合之众。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雾集云合 形容众多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烟霏雾集 形容众多。
蚁萃螽集 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蚁附蝇集 形容趋附者之多。
蚁集蜂攒 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蝇集蚁附 犹蝇营蚁聚。比喻不顾谦耻,趋炎附势,到处钻营。
雨凑云集 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聚集一处。
远怀近集 指远近的人都来归附。
云次鳞集 会聚;会合。
云合雾集 比喻聚集迅速。
云集景从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云集景附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云集响应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云屯雨集 形容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云蒸雾集 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⑽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赏析
赏析:
运用了对偶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物的喜爱之情。
翻译:
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嫌液展翅高飞,时而侍纯落下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芷草和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绿。
(10)沙鸥高飞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出处:
出自于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写的。作者于前一年出知邓州。就是说,作记的时候,他已经是“迁客”。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迁客”往往也是“骚人”。那些“迁客骚人”,大都因“怀才不遇”而牢骚满腹,多芹谈物愁善感。
作者在几次被贬谪、如今又做“迁客”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却能否定一般“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被个人得失和环境变化所支配的卑微情感,而提出所谓“古仁人”做榜样,这分明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对因受“邪党”迫害而做了“迁客”的许多朋友的勉励──首先是对滕子京的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