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涌泉穴主身体哪个部位、器官
涌泉穴位于人体足心凹陷处。通过刺激涌泉,可对肾经及全身健康起到调节和治疗作用。此穴主治的疾病有失眠症、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障碍等,只要长期坚持,它就能福佑我们身体健康。
刺激涌泉的方法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1.艾灸法。把一条艾条点燃后,放在涌泉穴上大约2厘米处,灸的过程中一定注意不要烫伤皮肤。通过艾灸可以直接给我们的肾补充阳气。
2.药物烘烤或熏洗法。这个方法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己随便地拿一些药物熏洗。
3.按揉法。此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坐于床上,将两手搓热,左手握右足,右手握左足。用左手中指和食指并起擦右脚底的涌泉穴100次,再用相同的方法,擦左脚底的涌泉100次。《金丹秘诀》中说:“每临卧时,一手握赤足,一手摩涌泉,多至千数,少亦百余。生精固阳,久而弥益。”(此法也可以足代手,右脚擦左边的涌泉穴,左脚擦右边的涌泉穴。)
第二种是,两手搓热后,迅速地用手心的劳宫穴摩擦脚心的涌泉穴,达到心肾相交的目的,手心凉了再搓热后摩擦,这样补肾的效果最好。
2. 涌泉准确位置图片 涌泉的功效和作用
1涌泉准确位置图片
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简便取穴: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
2
涌泉的功效和作用
补肾固精
涌泉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因此可改善肾病疾病,具有补肾固精的作用,像肾虚所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男性阳痿、遗精、早泄,女性性功能减退等症状都能起到缓解效果。
舒筋活络
经常刺激岁码涌泉穴能扩张血管,促进机体血液循环,还可促和雀让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具有舒筋活络、美容养颜的作用。
强身保健
涌泉是一个养生保健常用的穴位,能够预防和改善人体多种疾病,常用于急救、唤局泻热、肾虚证、足心麻木。涌泉穴可以主治的疾病很多,如治疗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眩晕、神经性头痛、小儿惊风、过敏性鼻炎等,尤其是对老年性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疾病疗效显着。
3按涌泉痛好还是不痛好
分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常体质的人来说,用正常力度按压涌泉穴是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的,这才是正常现象。如果稍微按压刺激,就出现明显且剧烈疼痛,很可能是肾脏部位有疾病的征兆,因为涌泉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痛则是相对应的器官病症表现,也就是中医常说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意思。
4搓涌泉有什么作用
缓解手脚冰凉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此时用手揉搓涌泉能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从而能改善手脚冰凉的情况。
安神定志
经常揉搓涌泉穴能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睡眠,可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等症状。
3. 涌泉的准确位置和功效是什么
涌泉穴
开窍醒神,滋阴降火,通经活络(根据穴性,本穴主要用于西医学中的昏迷、休克、癫痫的急救,也可用于咽干咽痛、头顶痛等病的治疗)。
涌泉穴的准确位置图
涌泉穴功效与作用
涌泉归属足少阴肾经,是本经脉气所出之井穴,在五行中属木,具有滋阴降火、清利泄热、祛风解痉、开窍醒神、通经活络的作用,是治疗咽喉、口舌疾病之常用穴,并是神志疾病之急救要穴。
涌泉首见于《灵枢•本输》。本穴为足少阴之井穴,属肾水,穴位于足底,足少阴脉气从足底而出,如泉水涌出,故名“涌泉”,别名“地冲”“蹶心”。
《寿视养老新书》中指出:“旦夕之间擦浦泉,使脚力强健,无痿弱酸痛之疾矣。”经常按摩还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苏东坡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扬州一名武官在广州、广西地区做了十多年的官,从来没有染上过疟疾,始终面色红润、健步如 飞,从不吃药。问他有何方法,他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然后坐着,两足相对,按摩足底直到出汗。
(1)涌泉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临床用于急救。本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病在脏者取之于井”。井穴具有急救的作用,尤其本穴相急救方面更柯独特的功效,是“冋阳九针穴”之一。针刺涌泉穴具有开窍醒神、滋阴潜阳、引火下行的功效,从而使阴阳之气互相接续,神志恢复正常。常用于昏迷、休克、癫狂等急性病症,常配用水沟、内关、十宣运用。
(2)涌泉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穴。本穴为足少阴之井穴,针刺涌泉可调整肾经经气,平衡阴阳,以滋肾阴而平肝阳,引火下行以潜阳。对于肝阳偏亢、风阳升动所致的高血压疗效最佳,临床多配百会、太冲、行间、曲池合用。
(3)涌泉是治疗五官疾病常用穴。“足少阴之脉……循喉咙,夹舌本”“足少阴之正……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由此可见,足少阴肾经与丙、咽喉有密切的联系,故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舌干干、失音等疾病。《备急千金要方》言:“涌泉、然谷,主喉痹,哽咽寒热,五指尽痛不能践地”。
(4)涌泉是治疗颠顶痛的要穴。本穴处于足底,颠顶为人身最高处,根据“上有病下取之,头有病脚上针”的对应取穴理论而用。又因本穴其性降泻,所以对气逆上冲所致的颠顶痛则有甚效。《肘后歌》载曰:“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
(5)涌泉其他治疗作用。本穴还能治疗其他多种疾病,如小便不利、便秘、不射精症、足心热而痛、顽固性呃逆、顽固性三叉神经痛、乳汁不通、婴儿不啼、小儿惊风、失眠等相关病症,若能正确施治,多能使诸多顽疾迎刃而解。
早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就有用涌泉治疗热厥案记载,其医案记述: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闷,臣意告曰:“热厥也。”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病得之饮酒大醉。这是因为涌泉为肾经之并穴。井穴善泻本经之热,正如《百症赋》中所言“热厥涌泉清”。故针刺涌泉以调和阴阳,引火下行,清热开窍。
4. 百会穴和涌泉穴在哪图解
1、百会穴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
(4)涌泉穴在脚底哪个部图片扩展阅读
更年期多揉涌泉穴可滋阴降火
中医认为,肾阳气为“命门之火”,藏于两肾之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为水火之脏,水火共处一室。正常情况下,火藏于下,温煦五脏六腑,统领一身的气化功能。
当水火失济时,肾水不能收敛肾火,以致阳气无根,虚阳上浮,就会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常见的上热下寒症状有因高血压出现的头晕头痛、口苦、咽干、目眩,更年期综合征出现的潮热盗汗、四肢不温等。
5. 涌泉穴位置图
“涌泉”穴位在脚板的前1/3正中凹陷处。
6. 命门穴、大椎穴、涌泉穴和神阙穴在哪个部位
命门穴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大椎穴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
神阙穴在脐区,脐中央。
如图所示
7. 足底涌泉穴的准确位置是哪这个穴位该怎样刺激呢
人有四根,即耳根、鼻根、乳根和脚根,脚根为四根之本。涌泉穴为起始于足底的肾经第一穴。涌泉,位于足心中央,当足底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据报道,针刺、按摩、理疗、中药热敷或熏洗此穴,均有益精补肾的作用,对头痛、头昏、失眠、失音、便秘、小便不利等效果较好。
8. 人体脚底的涌泉穴,按摩它到底有多重要呢
涌泉穴就是我们足底的一个穴位,也就是在足底上方的位置,这个穴位是主管你身体的气血的,如果身体气血不好,那么人的表现是面色发白,而且经常会出虚汗,这些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而且它主管高血压等疾病,当我们患了高血压、或是神经性头痛等病症,每天我们可以早晚揉涌泉穴十五分钟,这样按摩的方法却能很多的治疗疾病,是一种非常靠谱的办法也不用吃药。还有就是当人失眠或是多梦的时候,揉这个穴道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一些小孩尿床遗尿的时候,也可以揉这个部位。
足底除了涌泉穴还有很多穴道,所以现在很多人在工作完后,都会选择去足底按摩,放松一下,当人们在被按摩时,会感觉疼痛,当出现疼痛时,说明对应的身体部位出现了问题。
9. 人中、合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在那
人中位于上唇上面中间位置
合谷(拇指食指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上)
涌泉如图(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1/3处
三足里:左腿为例,座椅上,用右梁慎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颂渣液,中指沿胫骨伸长,在中指尖水平线,与食指方向沿线交野物会处即是
10. 涌泉的准确位置与功效分别是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主治
1、昏厥、中暑、癫痫、小儿惊风等急症及神志病患;
2、头痛,头晕;
3、咯血,咽喉肿痛;
4、小便不利,便秘;
5、足心热;
6、奔豚气。
(10)涌泉穴在脚底哪个部图片扩展阅读
意义
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涌泉者,水如泉涌也。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据现代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穴位的分布结构独特,功用玄妙。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条直线。
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应,从“井”上可腑视到“泉水”。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给人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扬,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涌泉穴的保健手法主要是按摩。方法:睡前端坐,用手掌托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满面搓,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49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末了,再用手指点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涌泉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