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中耳炎发炎是哪个位置发炎图片
扩展阅读
风筝的卡通图片 2025-02-13 15:23:48
搜索可爱图片片屁屁 2025-02-13 15:17:43

中耳炎发炎是哪个位置发炎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5-19 02:29:50

❶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是一样的吗该如何分辨

谢谢悟空邀请!!!

谢谢悟空邀请!!!

如下图所示,外耳道是由耳朵向内侧延伸到鼓膜的弯曲管道。鼓膜以后的部分就是中耳了,包括鼓膜内侧的鼓室和鼓膜上方的鼓室上隐窝,鼓室纤裂内有锤骨、砧骨和镫骨这三块听小骨,前方借咽鼓管通咽腔。所以呢,外耳道和中耳从结构上就存在于不同的位置,这两个地方都可以发生感染炎症,就分别称为外耳道炎和中耳炎。

外耳清竖租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急性外耳道炎多为细菌感染,慢性外耳道炎多属真菌感染、过敏性疾病或为皮炎的一种表现。90%急性外耳道炎为单侧感染,高峰发病年龄为7~12岁。空气湿度高、暑热季节、游泳、听力器及耳塞佩戴均为危险因素。
急性外耳道炎主要表现为耳内瘙痒、疼痛、发红,严重时可出现水肿、耳溢及传导性耳聋等。慢性外耳道炎主要表现为瘙痒、外耳道红肿,时可伴有苔癣化病变。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腔积液
、耳闷、听力下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常见多发病,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其发病机制及病因迄今尚未完全
阐明,咽鼓管的机械性阻塞及功能障碍是共认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欢迎亲们点赞加关注并参与讨论哈!!!

参考文献

[1]杨琳.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听力学及言语疾答兆病杂志,2014,22(3);328-331.

[2]崔颖,余立.急性外耳道炎防治进展.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9);127-128.

❷ 中耳炎症状图片是什么样的

耳朵发炎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耳道炎;另一种是中耳炎。外耳道炎的症状主要有耳痛,耳朵里面发热、发痒,有的可以有少量的分泌物流出来,牵拉耳廓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有剧烈的疼痛,外耳道的皮肤红肿,外耳道变的狭窄,鼓膜一般可以有充血表现,听力有的病人可以有下降。而中耳炎的情况与外耳道炎有所区别,可以有耳痛、听力减退和耳鸣的表现。如果鼓膜出现穿孔,可以有耳朵流脓的症状。另外,外耳道炎和中耳炎都可能伴发全身感染的表现,比如发热、畏寒、食欲减退等不适的表现。

❸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患了中耳炎中耳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漫性生脓性中耳炎,就是指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增生的漫性化脓性炎症。该病在临床上比较普遍,仍以耳朵里面中断或持续出脓、耳鼓膜穿孔、听力损伤为关键临床症状,比较严重时可造成脑部、颅外的病发症。尽可能不要用锐利的物品挖耳朵高迹行,以防刮伤耳孔造成感柒。不能用手捏住鼻孔擤鼻涕,因为这样可提升鼻和喉部的工作压力,使鼻涕和病菌根据耳咽管进州衫到中耳。鼻涕可向后吸脂,由嘴吐出

也不会有全身的呈现。中耳炎可分成分泌性中耳炎和生脓性中耳炎。由于发病原戚哗因和发病机制不一样,二者特点都不一样。分泌性中耳炎以传导性耳聋聋和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造成听力减退、耳呜、耳闷等病症。生脓性中耳炎可分成急性和慢性生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亚急性化脓性炎症,可造成耳朵痛、听力减退、耳呜、出脓,及其畏寒怕冷、发烫、怠倦、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漫性生脓性中耳炎以中断出脓、耳鼓膜穿孔和听力损伤为特点,可导致不断出脓、听力损伤、耳呜等病症

❹ 中耳炎是什么症状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那么中耳炎是什么症状呢?中耳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等。中耳炎是由于中耳内发生了细菌感染,故医学上全称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其整个临床过程大致可分以下4个阶段。

1、早期(医学上称咽鼓管阻塞期)

小儿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出现耳鸣、耳内不适等(小儿不会表达),但耳部的难受会影响宝宝玩耍和睡眠。医生在此期检查可发现有耳膜(医学上称鼓膜)内陷,中耳内有积液。

2、进展期(医学上称化脓前期)

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可达39℃~40℃,小儿哭闹不安、听力下降和耳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表现类似感冒或肠炎,极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检查后可发现耳膜充血、听骨红肿、外凸。

3、高峰期(医学上称化脓期)

小儿高烧、拒食,严重者面色发灰、波动性耳鸣、听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检查可发现耳膜外凸,中耳内积脓。

4、后期(医学上称消散期)

一般在患孙链凳病4-5天后,小儿的体温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溃,脓液从耳道流出,耳鸣和听力下降仍存在。

非化脓性中耳炎就是中耳炎还没有到化脓的阶段。那么非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呢?能够顺利消除阻塞,唤差保持咽鼓管的通畅是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另外在治疗的同时应防止感冒以免引起呼吸道感染,加重该疾病。

非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从药物治疗入手。在急性期可应用则旅抗生素治疗。口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强的松)等,开始量稍大些,连用3—5日,如无显效,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停服。

二是从非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入手治疗。对有鼻与鼻咽部炎症、肿瘤、变应性疾病等,都应加以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不易治愈的病人,同时有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应切除腺佯体。成人要检查鼻咽部,排除鼻咽部肿瘤。

三是从手术疗法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入手进行治疗。原则上是非手术(保守)疗法无效时,可采取手术处理。常用术式有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鼓室置管术、腺样体或扁桃体切除术等。通过不同的手术方法,清除鼓室积液,建立鼓室通气和引流。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的目的。

治疗该疾病的时候,一定要预防感冒。

❺ 中耳炎有什么症状表现

中耳炎的症状表现分为以下几类;

1.化脓性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他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①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②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③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④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⑤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一般为传导性聋。

2.非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

(1)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出现听力下降,可有“自声增强”现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聋的严重程度常有波动。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积液黏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儿童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

(3)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

(4)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少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但是持续时间甚短,仅为数小时或1天左右。

(5)耳镜检查急性期鼓膜周边有放射状血管纹。鼓膜紧张部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方移位;锤骨短突外突明显。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慢性者鼓膜乳白色或灰蓝色,不透明。若分泌物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线,透过鼓膜有时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增多;若鼓室内积液多,则鼓膜外突,鼓膜活动度受限。

补充中耳炎的治疗方式,如下图:

❻ 什么是中耳炎症状有哪些

一、耳朵疼痛

在得了中耳炎的时候,由于炎症侵犯了耳朵的内部,所以大家会产生比较强烈的疼痛感。一般情况下这种疼痛是搏动性的跳痛,它会由于血液的运输频率而出现疼痛加重减缓的交替状态。并且在耳朵疼痛的时候,可能会由于体位的不同导致脓液位置的改变,而出现体位性的变化。

四、头痛

中耳炎并不一定只是表现出耳朵的症状,还会有一些患者具有其他部位的症状,就比如说头痛就是中耳炎非常常见的一种表现。因为耳朵是人们维持平衡的一个重要的部位,耳朵出现了问题会导致人们的定位能力出现偏差,所以就会产生比较强的头痛感。

五、全身症状

中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导致炎症扩散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全身的症状,尤其是在抵抗力比较低下的时候,很多患者会出现全身发热,全身乏力等情况,这提示大家严重的症状比较严重,需要及时的消炎抗感染。

❼ 中耳炎是在什么部位疼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发生呛咳、呕吐时,食物应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说话的婴儿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
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
可分为三种类型。
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
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
胆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
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

❽ 中耳炎有什么症状

中耳炎多由儿童患病,患有中耳炎的症状如下。中耳炎就是耳骨引发的炎症,因为感染才会引起的症状,也叫做耳聋,中耳炎它也是根据不同年龄患病,大多数病者都会在八岁左右,引起它的原因也是非常多的,有时候一个感冒就可以引起中耳炎。它的症状就是在早期的时候会出现精神不好,而且没有食欲,会出现耳鸣等症状,就会感觉到平时特别活泼的孩子不喜欢玩耍了,经常的哭闹,一定要赶紧去医院做检查,医生就会发现中耳里边会有液体。如果有中耳炎的人不能下水游泳,避免让水进到耳朵里,造成对耳朵的伤害也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是急性的化脓的,它的病害就是由细菌引起的,它的病症主要是耳朵痛,小孩的会比成人明显一些,可能会发热,呕吐,还会有一些并发症,所以我们如果孩子经常哭闹的话,一定要带他去医院做检查,不要拖着,如果拖的时间太长了的话,就会不好根治,而且经常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