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椎弓峡部裂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本病多见于30~40岁的成年人,女多于男。在儿童时期一般无症状,中年时期随着体重的增加,隐芹困第5腰椎向前向下滑移的剪式应力,使腰5以下关节突遭受磨损,退行性改变日趋明显,出现腰骶部疼痛,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出现明显滑脱时,可发生坐骨神经痛。主要体征为患者臀部肥胖、下腰部有一横线,腹部前挺,季肋部与髂骨嵴距离变小,甚至相接触,棘突间有“台阶”样感,局部肌肉痉挛及腰部功能受限。
X线表现:
正位片:在环形的椎弓根阴影下有一密度减低的裂隙,约2mm宽,可为单侧或双侧。
侧位片:可见到裂隙,滑脱的程度,多采用骶椎四分法,即1~首信4度。
双斜位片:为诊断椎弓峡部裂的最佳位置。取35~45°角摄片,成像后便呈现出一“狗形”。其头为同侧横突,耳为上关节突,眼为椎弓根,颈为峡部,身体为椎体,腰为下关节峡,尾为对侧横突。当椎弓峡部崩裂时,则在“狗颈”(灶念椎弓峡部)可见裂隙,即呈“狗脖子戴项链”状。
2. 椎弓根峡部在哪里有具体的定义吗
脊椎于胚胎第七周开始出现四个软骨核(椎体两个,每侧椎弓各一个)。四个软骨核继续生长,并联合形成一个软骨样脊椎。约带盯在胚胎第十周后,又开始出现三个原发性化骨核,包含在原发性软骨核内,慢性生长,至出生时仍然是分离的。出生后1~2岁左右,椎弓开始联合,并出现脊突。3~6岁后椎体与椎弓骨核融合。
悔搏生长完全的脊椎,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之间有一狭窄区,即为椎弓根峡部。如该部骨化不全,或有潜在的软骨缺损蠢前和,即形成先天性峡部骨不连。其缺损区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该椎体与后部椎板无骨性联接,与相邻椎体仅靠软组织联系。如该处发育薄弱,再加上某种程度的外伤或劳损,也可导致薄弱的峡部发生骨折。其机理与疲劳骨折相似。
3. 椎弓狭部解剖位置
位置和特点
上下关节突之间,横
突孔内后的上半部分结构较为扁平状;枢椎的下面观,上下关节突之间,横码烂者突孔内后的下半
部分呈半管柱状
53
侧,呈薄壁状
7
侧。枢椎的下方结构的表面观较上方更接近于下颈椎的解
剖结构,而枢椎上方结构的表面观与下颈椎相比较,上关节突位于齿突的外下方,成为枢椎
前结构的组成部分,上关节突移向前方,并使狭部拉长前移,其轴向角度
11.06
±
2.38
,轴
线指向上关节突。下关节突与椎体之间的半管柱状结构与下颈椎椎弓根的形状相似,内倾角
度为
42.60
±
4.90
,轴线指向椎体,此轴线在在下关节突背侧中垂线上缘的
-1.65
~
1.10mm
范
围内。枢椎的横突孔内前方为上关节突与椎体三历弊角形凸起部分之间的凹陷部分,该区域的外
下方的存在明显关节面,与
C3
的钩突形成小关节。椎体三角形突起的上方有
T
型骨嵴,该横
形骨皮质嵴为齿迟薯状突与三角形突起结合部。
4. 什么是腰椎椎弓峡部不裂,脊柱滑脱又是怎么回事
腰腿痛的病人经常在门诊看医生,有时医生拿着X光片说某个病人你的腰5椎体峡部裂或腰5椎体滑脱,这是你长期腰痛的原因。那腰椎峡部裂或滑脱又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我们人类的腰椎解剖和生物力学。在解剖上,每个腰椎骨分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椎体位于椎骨前部,呈短圆柱形,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内部为松质骨;椎弓位于椎体的后方,是弓形的骨板,由一对椎弓根和一对椎弓板组成(左右侧对称)。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各椎骨的椎孔连接起来(椎体之间、椎弓之间的空隙分别借软骨和韧带封闭).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我们可以大致这样理解,椎孔的前面是椎体,两侧面是椎弓根,后面是椎弓板。上下关节突之间有一狭窄区,即为我们要认识的椎弓根峡部,如该部手没骨化不全,或自潜在的软骨缺损.即形成先天性峡部骨不连。其缺损区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该椎体与后部椎弓板(临床医生习惯性称为椎板)无骨性连接,与相邻椎体仅靠软组织联系猜哪。如果我们把椎弓根比作一个桥的桥墩,椎板为跨河的桥,那么桥与桥墩之间的连接即拱形部分即为峡部。如该处发育薄弱,再加上某种程度的外伤或劳损,亦可引起薄弱的峡部发生骨折
。多数学者认为腰部过伸是主要损伤动作,但在屈曲或负重时如运动员提拉杠铃或腰部扭转加屈曲.也可以在毕兆纳峡部产生剪力与扭力,引起峡部骨折。如果先天性峡部骨不连或峡部骨折为双侧性的,就可能发生脊柱滑脱(可理解为位置错开),成为慢性腰腿痛的一种原因。这种脊柱滑脱多数发生于第5腰椎。大多数脊柱滑脱是上一个椎体向前滑脱,仅少数是向后滑脱的。脊柱滑脱是由于脊柱的稳定性异常导致椎体解剖序列的异常,主要是椎体向前或后滑移。以上所说的由椎弓根峡部不连或椎弓根峡部骨折所致的脊椎滑脱,骨科医生喜欢称它为真性脊柱滑脱。如果无峡部骨不连或骨折,而仅仅由于脊椎或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即老化改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椎体轻度前移位,则称作假性脊柱滑脱,假性脊柱滑脱也比较常见,一般没有椎体结构性异常。但其临床表现基本是相似的。
5. 腰椎结构图片 4—5在人体什么部位
双侧髂前上棘(即身体两侧皮带下方的2个突出骨头)连线与脊柱的交界处就是腰5骶1,往上2个椎间盘就是腰4-5。
腰椎一共有5个,每一个椎体基本上都由椎体、椎弓及从椎弓上发出的突起(包括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等)组成。
第1~第3腰椎的横突逐渐增长,以第3腰椎最长,第4、5腰椎的则逐渐变短。第5腰椎椎体特别大,椎体前面特别高,当第5腰椎与骶骨相接时,构成向前凸的岬。
腰椎骨、骶骨和两侧的髂骨共同构成了人体腰部的骨骼,这之中最重要的是腰椎,它上接胸椎,下连骶椎,共同构成人体躯干的中轴线,成为人体的支柱。同时,腰椎还肩负着支持_部和下肢的重任,对身体有缓震、运动、平衡的作用。
椎间盘和后关节是人体脊柱运动的基础,之中的任何部分受损,都可以导致疼痛症状的出现。所谓椎间盘,就是腰椎每两个椎体之间夹有的那层与椎体紧密结合的纤维软骨垫,它连接着椎体和前、后纵韧带,在脊柱中起着缓冲垫的作用。
除了椎间盘之外,还有两个后关节突关节联系着相邻的两个腰椎。此外,脊柱的每个椎骨之间都有很多韧带相联系。
腰可以说是人体活动的重要枢纽,但它周围没有其他骨骼的保护,只有腰椎本身及其周围附属的软组织,所以这个部位的关节比全身任何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和负荷都要大,同时关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肌肉的参与,因此,稳定、保护腰椎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归于腰部的软组织。
6. 请问什么是腰椎滑脱什么是椎弓峡部
腰椎滑脱,是指上位腰椎椎体的位置相对于下位椎体而言出现的位移,广义的腰椎滑脱颤并包括向前方、后方和侧方的滑脱,以向前态码滑脱最多见。根据上位椎骨的椎弓是帆洞哪否完整,向前滑脱又分为椎弓崩裂性滑脱和退变性滑脱。
椎弓峡部是椎弓的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骨板,椎弓峡部不连,容易发生椎体向前滑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