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格桑花的样子。
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具体为何种植物存在广泛的争议。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长期以来一直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依据民族植物学方法,对格桑梅朵原植物进行过研究探讨。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及关键人物的访谈,表示大量的藏族影视、歌曲、西藏的期刊杂志上被视为格桑花的秋英(波斯菊)并不是真正的格桑花。从广义上说,“格桑梅朵”极有可能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野花的代名词,而从植物学特征上讲菊科紫菀属植物和拉萨至昌都常见的栽培植物翠菊,都符合格桑花的特征。另外在藏区也有如:金露梅、狼毒花、高山杜鹃、雪莲等植物称为
主要认定
由于格桑花并没有统一的植物认定,故列举主要被认为的代表植物:
⒈波斯菊(秋英)
很多人都把波斯菊认为是格桑花,而这种花在藏区另有其名,叫“张大人花”。网络查询“格桑花”的图片,展示较多的也是“张大人花”波斯菊。而波斯菊原产墨西哥及南美其他地区,别名秋英、秋樱(学名:Cosmos bipinnata Cav. )为菊科秋英属一二年草本植物。虽然波斯菊是许多像《八瓣格桑花》这样的影视作品或西藏大量的期刊杂志、歌曲上代表格桑花的植物,但是拉萨人称这种花为“张大人花”,却是因为此花是清末驻藏大臣张荫棠带到拉萨的。据称,1906年,清廷任命张荫棠为副都统,以驻藏帮办大臣的身份,到西藏办事,借以挽回政令不通的危局。1906年11月,张荫棠进入西藏。进藏时曾带入各种花籽,试种后,其他花籽无法生长,唯有一种花籽长出来呈“八瓣”形,且耐寒,花瓣美丽,颜色各异,清香似葵花,果实呈小葵花籽状。一时间,拉萨家家户户都争相播种,这种花生命力极强,自踏上这片高天阔土,就迅速传遍到西藏各地。然而谁都不知道此花何名,只知道是驻藏大臣张荫棠大人带人西藏,因此起名“张大人”。当时,西藏通晓汉语的人很少,而会说“张大人”这一词汇的藏族百姓却大有人在。许多不会说汉语的藏族老人谈论此花时,也能流利地说出“张大人”这3个汉字。所以从物种引入中国的时间上来说,波斯菊绝对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格桑花。
象征意义
在西藏,人们经常借着格桑花表达和抒发美好的情感,流传着很多赞颂格桑花的歌和故事。格桑花在藏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位置,被藏族百姓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在西藏历史的长河中,格桑花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藏族百姓心中,成为他们追求幸福吉祥和美好情感的象征。它美丽而不娇艳,经常成为形容女强人的代名词。由于它喜爱高原的阳光,不畏严寒风霜,视为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野花。也是西藏首府拉萨的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