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花木兰的资料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征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
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坚持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战时,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军中的同僚发现,众家男子害怕木兰会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将她遗弃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幸好在这么艰难的时刻里,木须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时给她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而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与要为花家带来荣耀的信念,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救了全中国。
出身于古老中国家庭的花木兰,自小便是个聪明伶俐,志气高昂的女孩,虽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她自己伤心不已。当她得知年迈的父亲将被征召入伍,以对抗日渐入侵的匈奴时,花木兰不禁为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突生的勇气促使木兰决定告别家乡,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就像是得到祖先们的庇荫般,。由被排斥到接受,就在花木兰的军人生活渐入佳境时,她女扮男装的身份被揭穿了,她与木须被抛弃在冰天雪地的边疆,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情势之下,木兰都没有放弃对抗挫折的勇气,但是原想要为家人带来骄傲的花木兰,要如何回到中原,并证明自己的一片心意?而瞒骗父母出征,欺骗长官从军的欺君之罪,又要会让花木兰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呢?
1.古代民族女英雄古代民族女英雄 2.1927版电视剧1927版电视剧 3.1939版电视剧1939版电视剧 4.1951版电视剧1951版电视剧 5.1956年大陆戏剧1956年大陆戏剧 6.1961版电视剧1961版电视剧 7.1964版电视剧1964版电视剧 8.1996年台湾版杨丽菁主演电视剧1996年台湾版杨丽菁主演电视剧 9.1996年、1997年时爱红&何赛飞主演电视剧1996年、1997年时爱红&何赛飞主演电视剧 10.1998台湾版袁咏仪、赵文卓主演电视剧1998台湾版袁咏仪、赵文卓主演电视剧 11.1998香港TVB版陈妙瑛、王喜主演电视剧1998香港TVB版陈妙瑛、王喜主演电视剧 12.2009年赵薇主演的电影2009年赵薇主演的电影 13.1998年迪士尼版动画片1998年迪士尼版动画片 14.叶蓓的歌曲叶蓓的歌曲 15.郑融的歌曲郑融的歌曲 16.斯普公司开发的游戏斯普公司开发的游戏 17.厦门花屋厦门花屋 18.2011年中国大陆电视剧2011年中国大陆电视剧 19.英雄杀花木兰英雄杀花木兰 20.单机游戏花木兰单机游戏花木兰 1.古代民族女英雄 编辑本义项花木兰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孝烈将军—花木兰花木兰,中国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河南通志》记载:“隋木兰,宋州人”,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2009年汇集了中国影坛巨星赵薇,陈坤主演的电影《花木兰》真实自然感人堪称经典,口碑和票房双丰收,荣获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故事片等多项大奖。
中文名: 花木兰
外文名: Mulan
其它译名: Mulan legendary warrior
出品时间: 2009年
出品公司: 星光国际,上影,湖南电广传媒
制片地区: 中国
导演: 马楚成
编剧: 张挺
制片人: 宋光成
类型: 战争,历史,剧情
主演: 赵薇,陈坤,胡军,房祖名,Vitas
片长: 115分钟
上映时间: 2009年11月27日凌晨0点
拍摄日期: 2009年2月15日至2009年5月11日
原声音乐: 木兰情,木兰星Beneath the Glory
目录
人物介绍
历史民歌
历史考证相关记载
年代考证
姓氏解析
故里探寻
花木兰之谜
《木兰从军》
木兰祠
现在的木兰文化中国木兰之乡
电影赵薇版《花木兰》
人物介绍
历史民歌
历史考证 相关记载
年代考证
姓氏解析
故里探寻
花木兰之谜
《木兰从军》
木兰祠
现在的木兰文化 中国木兰之乡
电影赵薇版《花木兰》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是北魏人,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
电影《花木兰》海报,赵薇饰演(18张)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木兰诗》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编辑本段历史民歌
历史上有一篇赞颂花木兰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又称木兰诗,也是叙事诗。具体请参见《木兰诗》
编辑本段历史考证
相关记载
花木兰(有学者考证,其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一说生于412年,在从军12年后返乡,因不愿做魏主之妃,自杀。)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一说朱文禄)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比较起来北魏时人的说法比较可靠。 说到籍贯里居,姚莹以为她是凉州人,《大清一统志》说她是颖州谯郡东魏村人,还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或黄州人,河南省《商丘县志》则说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县志》的说法比较合理。 然而不管怎么说,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无稽之谈,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河南通志》:“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明人刘惟德着《韩木兰(娥)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四川阆中人。”
年代考证
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 第二种说法是: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北朝民歌的绝唱,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编的长篇叙事诗歌,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辞》是公认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关系,这种隋朝末年的说法却与全文多处有冲突,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流传这种说法)。
姓氏解析
据明人焦绂在其《焦氏笔乘》中说:“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 ;清代《康熙黄陂县志》载:“木兰,本县朱氏女……假男子代父西征……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 可见,木兰本姓朱,西汉人,出生于今武汉市黄陂区姚集镇大城潭村。黄陂朱木兰,有关文献、实物、 传记三重证据。
故里探寻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无确载,因此,木兰之争历代有之。最早言及木兰籍贯的是东晋末、南北朝初的何承天,他在《姓苑》一书中言木兰任城人。他认为木兰姓木,乃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之后。端木氏曾因避仇而改姓木。子贡原籍鲁国,即今曲阜一带,东晋南北朝时,曲阜曾属任城郡,所以何承天称木兰是任城人,不过此说学术界并不认可。当前争议最激烈的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四个地方。虞城由娘娘庙改为木兰庙,再附会为木兰家乡;黄陂由木兰树称木兰山,建木兰庙,再附会为木兰故里;延安在黄河西边百余里,也可“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那里有座万花山,也被附会为木兰故里。以上三地都认为木兰是隋朝或唐朝人。 花木兰
1、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是木兰故里,有花木兰祠为证。 在京九铁路线上,有个虞城木兰站,不远处即为花木兰祠,是隋朝木兰故居所在地。祠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落,共有百余间。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出征像和两侧侍卫;后楼塑有花木兰少女像、全家合欢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吏、名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等碑刻十余通。如唐代杜牧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毁于1943年一场战火,近年重修,尚有元代、清代祠碑保存完好。2007年5月2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做出决定,命名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并同意虞城县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 木兰葬于延安,圣地有胜迹。木兰家住延安城南万花乡花塬头村,为花姓,北魏人。死后葬于村旁山上,称“花家陵”。皇帝还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1984年,在延安万花山修复了木兰陵园。该园雕梁画档,典雅壮观,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书的“木兰诗”、“花将军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着名诗人歌颂花木兰的诗词。园内遍植满了木兰喜爱的牡丹花,塑有木兰戎装石像,跃马横剑,逼真再现了木兰当年的英雄气概。 2、安徽亳州市也有史书文物建筑证明自己是花木兰故里。 亳州说认为花木兰是汉朝人,早于北朝的木兰辞,符合逻辑。城郊有陵,并有多块石碑。 木兰亳州人之说主要有下列根据: (一)明代,由皇帝御批的《大明一统志》载:“木兰姓魏,亳州人。尝代父戍完(县),唐封孝烈将军”。 (二)清代,《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木兰姓魏,亳州人。汉文帝时,匈奴寇北边,发内郡戍之。木兰代父为戍卒,以功为小校,所戍是完县,故完人祀之。孝烈将军,唐所封也。” (三)明清以来的《凤阳府志》、《颍州府志》、《保定府志》异口同声,均言“木兰姓魏,亳州人。”《归德府志》云:“木兰,亳之谯人也。” (四)古代《亳州志》、《完县志》均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 (五)清代由皇帝钦定的大型图书《古今图书集成》内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六)明代巡按御史(皇家史官,自称柱下史)何出光曾作《木兰祠赛神曲》12首,他在序文中说:“木兰,亳人,魏氏女。” (七)完县(今名顺平县)木兰祠元代碑刻《汉孝烈将军记》言:“神姓魏,字木兰,亳州人。” (八)木兰戍边燕山,《燕山丛录》一书对木兰的记载较为详细,云:“完县东门外有孝烈庙,榜曰孝烈将军。”《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县东或云即木兰女尝代父戍此。唐封孝烈将军。”有古碑称曰:“木兰姓魏,亳州人。” (九)历代学者,如元代学者达世安、明代学者朱国桢、明代诗人吴姚奎等,均在自己的着作中明白无误地称:“木兰姓魏,亳州人。” (十)木兰家乡亳州及木兰戍边之地燕山一带均有很多传说,不约而同地认为:木兰是汉代女子,从军的背景也是匈奴犯境。 3、湖北黄陂县:据一些史料记载,湖北黄陂县城北20里为木兰故乡,古时曾置木兰县。 在《湖北通志》、《黄陂县志》因黄陂有木兰庙、木兰将军冢。《木兰古传》曰:“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也。”清《忠孝勇烈奇女传》称:“木兰朱姓,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史传明示则成为湖北黄陂人“与木兰同籍”的最大理由。黄陂双龙镇有座“木兰山”,山的北坡有一大土冢,冢前墓碑铭刻“敕建木兰将军墓碑序”。木兰山上尚存“唐木兰将军坊”,上镌“忠孝勇节”。
花木兰之谜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关于花木兰的身世----究竟有无花木兰此人?她是何朝何代的人?原籍何处?-----为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木兰的名字最早见于《木兰诗》,不见于正史,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并不是真实人物。也有人说木兰曾被封为孝烈将军,实有此人,因其事迹奇特而成为文学素材,传诵不止。晚唐着名诗人杜牧就曾写诗题赞木兰:“弯弓征战作男人, 花木兰
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洒,拂云堆上祝明妃。”但是,即便木兰真有此人,她又姓什么呢?晋宋之际的何承天认为木兰姓木,为古代端木氏之后。安微《毫州志》说木兰“一名花孤,姓魏氏”,其他如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的地方志也说木兰姓魏。《毫州志》还记载:“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命军士至其家。释戎服而服巾帼,同来者皆大惊骇,军士还奏,帝召赴,欲纳之后宫。对:‘臣无媲君之礼。’以死拒之。帝惊悯,赠将军考烈,乡人立祠。以四月八日致祭,盖其生辰云。” 木兰生活的时代问题也是个谜。《毫州志》等说她是随唐人,但《木兰诗》最早见于南朝,何承天已提到木兰,可见木兰生活的年代不得晚于南北朝,唐人李冗的《独异志》把她列在汉代人物之中,河北完县木兰庙庙碑称她为汉文帝时人。至于《木兰词》中的一些用语,如“可汗”、“策勋十二转”等这是汉以后才出现的,这是后人辗转传唱过程中所作的补充和润饰。 关于木兰的故里,说法更多,河南商丘、山东任城、陕西延安、河北魏郡、安微毫州都有木兰故里之称。木兰的“家国情怀”、“忠孝勇烈”之说,早已深入民间百姓心中。体现对木兰的敬仰和怀念的那座木兰山,也从此名声大振。正如明朝诗人徐承颐在《木兰山》诗中所言: 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 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 唐代诗人杜牧曾游木兰山,并赋《题木兰庙》一首: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赞颂了木兰女扮男装,征战疆场的英雄气节和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应该说,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是难以载入史册的。是故木兰到底是否确有其人?又系何朝何方奇女子?实在难以用史料或实物予以确凿定论,神州遍地盛开“木兰花”,也未必是件坏事。因为世人所敬重的是一位巾帼英雄,所崇尚的是一种民族气节。诚如曾经有过的诸葛亮襄阳、南阳之争,既然“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顾嘉衡语)呢!
《木兰从军》
原文: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翻译: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时值皇上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买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十二年之久,屡建奇功。!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编辑本段木兰祠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1201年-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 河南虞城木兰祠
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型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漫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部分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
编辑本段现在的木兰文化
中国木兰之乡
河南商丘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在河南商丘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
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20张)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2009年10月26日上午,新落成的虞城县木兰文化广场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备受瞩目的中国·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在这里隆重举行。木兰文化源远流长,木兰故事家喻户晓。“虞城县木兰传说”是2007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国务院确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弘扬木兰精神和民族文化,商丘市从2000年开始举办木兰文化节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电影赵薇版《花木兰》
2009年12月由星光国际领衔出品的中国电影赵薇版《花木兰》 取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引国内外媒体关注,创新传统文化树新风。不但在国内上映时候成功迎战多部进口的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围攻,在海外市场上也表现不俗,实现了“走出去”。该片去年11月27日全国公映,作为2009年贺岁档第一部国产大片,《花木兰》凭借民族题材和演员阵容的双保险,高举民族题材的大旗,上映时在众多好莱坞大片的围 追堵截之下,创造了傲人的成绩。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太地区上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1.1亿。《花木兰》海外再扬威,韩国首周末票房飘红华语片《花木兰》自9月2日起在韩国上映,首周票房名列票房榜前列,票房飘红。9月7日晚,在中国电影局参与的电影研讨活动中,现场表彰了近几年在“走出去”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的十部国产影片,《花木兰》、《赤壁》、《建国大业》等优秀影片均在其中。主演《花木兰》的中国着名女演员赵薇更在2010年8月,出任第10届长春电影节形象大使并获得影后殊荣,2010年10月16日荣获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之第三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个影后桂冠。电影《花木兰》成功斩获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花木兰》热映的消息不但登上《新闻联播》还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时代》周刊专门在官网上以《中国VS迪士尼:木兰之争》为题发表评论指出,“中国本土的电影人也开始立足于发掘和创新传统文化,借鉴好莱坞的成功元素和商业操作模式。目前正在热映的《花木兰》正是一个很好的实例,经典题材加上国内一线的演员,以商业大片的模式加以运作,同样取得了丰厚的票房回报。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电影《花木兰》...(18张)
商丘第五届国际...(20张)
词条图片(5张)
扩展阅读:
1
赵薇版《花木兰》搜狐正版高清在线观看:http://tv.sohu.com/s2009/huamulan/
2
赵薇版《花木兰》高清在线观看及下载:http://www.tudou.com/home/diary_v1866437.html
3
关于叙事诗http://ke..com/view/273157.html?wtp=tt
开放分类:
电影,人物,英雄,木兰诗,郭茂倩
⑵ 古代皇帝穿什么衣服
清代中国服装发展史
仍记忆深刻高中时所学《古代的服装》一文。当时,深叹普通的服装只是经由不同的质料,颜色及花饰就划分了人类的等级,区分出了贵贱之别。在近日的鉴赏课中,“服装”又被重提,不免甚为关注。
清朝是以满族为统治的政权机构,当时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广大的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异族陌生的服制。因此,从化妆到衣着,满汉民族之间产生矛盾就成为必然。客观上来说,清代服制的变化,是由外力促使而产生的改革与变化,从衣着特点和后世传播的持久性来分析,它是以新代旧的一种进步,是时代前进的产物。因此可以说这种变革,已经形成我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所以说这种改革是起到了推进服饰演变的积极作用。
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形象记忆。时至今日,它已对国内、外产生了"一代优美服饰"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史书记载"……镶滚之费更甚,有所谓白旗边,金白鬼子栏干、牡丹带、盘金满绣等各色,一衫一裙……镶滚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镶条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绫绸,新时离奇,变色以后很难拆改。又有将羊皮做袄反穿,皮上亦加镶滚,更有排须云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女不缠足不着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旗装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点外,不同时期的组合特征仍比较鲜明。
康熙年间:贵族妇女流行一种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珰垂肩。
干隆年间:妇女着镶粉色边饰的浅黄色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栏干,足着红色弓鞋。也有着朱衣,袖边镶白缎阔栏干,足着红色绣花鞋。也有的着镶有黑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者,襟前挂香牌一串,纽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结桔黄色带子,垂在腰胯两侧与衫齐,带子的端头有绣纹。也有的着白纱汗衫,黑裤红腰带、红肚兜,鞋后跟有提舌。
嘉庆、道光年间:女子多着低领蓝衣紫裙,裙子镜面和底边均镶黑色绣花栏干,袖口镶白底全彩绣牡丹阔边。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镶阔栏干,裙带垂至膝下,肩有镶滚云肩。也有的着团花绿衣浅红色裙,裙的镜面上绣少许折枝花数朵,披云肩垂流苏。
同治年间:流行蓝缎地镶阔边的绸裤带,带宽一丈或数丈,带端有绣纹。无论着裙着裤均有系带的习俗。腰带系后垂至膝下为尚。
光绪中期:妇女衣裙渐短,袖子渐宽,带长过膝露出约一尺有余,走动时随风飘摆,也有将流苏缝于带端,摆动时呈现异样效果。服色以选用湖蓝、桃红为多,也有宝石蓝和大红等色。光绪末年:妇女的衣服身长过膝,采用大镶滚装饰,裙上有时加十六至二十条飘带,每条带尾系上银铃,步行时有响声,甚为风趣。衣襟前挂有金或银制的装饰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镊子等。有的还挂有梅檀一类的装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着内装香脂粉的绸缎或缂丝制成的小镜袋。与此同时,上海流行一种新装,这种新装不但在袖边,也在臂肘上饰以镶滚,衣服较前窄且长,裤子也相应地窄了一些。并配以三至四对手镯。如此新装,确实将妇女们的形象装扮得更加清秀和娴静。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稍加变化的新形式,在当时就是时髦的新潮装。
清末流行衣袖里面装假袖口,少时一、二幅,多时二、三幅。这种装束,一则为了显示身份和富有;二则为加强旗装封闭形式的风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装饰布局也追求与旗袍相同,由此整体服饰更增加了华丽的效果,也加强了装饰的层次感。假袖口一层层连接起来,显现出窄袖的修长感觉。
宣统至民国初年:这个时期妇女的衫裤比光绪未年更窄小,衣领却增高,甚至可以掩住面颊,如同马鞍形状。这个时期的镶滚装饰较前简单得多,但襟前仍然系挂装饰物。
清代女子服装,有公服、礼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后至七品命妇规定的服制;礼服在民间指的是吉服或丧服。婚丧嫁娶及寿日的衣服,宫廷中是按命妇的品级规定的;常服形式多,变化服用也自由得多。
常服
从《大清会典》和《大清通礼》的记载中得知,妇女日常用衣有严格规定,并受法律限制。当然由于它不受品级约束,因此相比之下服式种类较多。服用也随意得多。只是对奴仆、优伶、皂隶限制不得使用丝、绢、纱、绫、缎、䌷和罗等档次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细皮、细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随便使用珠、翠、金、银、宝石等贵重的装饰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茧䌷、貉皮和羊皮等较粗质地的低级原料。在当时如出现“时式装”,则首先在贵族中间服用,在帝制统治时期,人们的衣妆不轻易改变,至于“奇装异服”就更不允许存在了。
明代较多使用的纽扣,主要用在礼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时才有所普及。满人入关后开始普遍使用纽扣,成为制衣的必备之物。民间用纽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响,同时也受到国外商品输入的影响,因此逐渐在衣服的领边和襟边普遍使用。明代以前衣领大多是交领、对领和圆领、自清代旗装用纽扣以后,衣领的形状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清代以前从未有过的立领、襟边不外露,内衫也与前不同,大镶大滚的工艺边饰更是不一般,因而对裁剪缝纫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古代服装十分崇尚“官样”和“内家样”,一般出新样都首先来自这些式样。干隆以后,由于通商口岸开始有了商品的交流,使得新材料新花样慢慢出现,两广和苏杭一带成为"时式新装"的发源地;道光之后花样愈出愈新,但是新时兴的服装式样虽多,却只能在贵族之间流行,平民不能随意模仿。
自干隆、嘉庆以后,不少旗女仿效汉服,在原来窄长的衣衫外面加上宽大袖子的马褂,或加宽衫袍的衣袖,并学缠足等陋习,引起仁宗和宣宗动怒,连续下谕禁止,并申明满洲八旗、蒙古、汉军督统、副督统随时详查。违者治罪,一并严惩绝不宽大。
礼服
分吉服和丧服两类。宫廷中的吉服有如下规定:皇太后、皇后、皇贵妃和贵妃的吉服冠采用熏貂并缀朱纬(一种图案);龙褂色为石青有绣文;龙袍色用明黄,皇子福晋、亲王福晋的吉服冠用熏貂,顶用红宝石。皇子福晋的吉服褂色用石青有绣文;皇子福晋蟒袍用香色,通绣九蟒五爪;文武官一品至九品的夫人所着补服随夫品级,补子的形制为方,清末品官的命妇有用圆形补底。一品文官绣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鸡?;八品绣鹌鹑;九品及未入流的绣练鹊。武官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七品绣彪;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无品级的夫人用天青色大褂。不用补子,红裙,衣袖口边镶绣可随意。而妾只能用粉红色和淡蓝色。清代命妇的凤冠(又名"珠冠",因冠上以珠为主要装饰),霞帔、蟒袄没有规定。总之,清朝命妇的各种品级均以绣蟒为装饰。这一点与明代有些不同,明代命妇大衫不绣蟒,而只绣雉(瞿)、孔雀、鸳鸯和练鹊。
丧服
自古以来,丧服也被列为礼服之类。丧服可分两部分:一种是后辈人为长者预制的"寿衣";一种是在丧礼上人们的着装。官者服用"寿衣"是按品级穿戴,平民妇女则用元青或蓝色大褂。
出席葬礼者要按照月份分别服生麻布、熟麻布、粗白布、细白布、麻冠、麻履、草履、素履等丧服。在着丧服期间女人不得戴有色鲜花,不可涂抹脂粉,也不得穿丝绸衣服,不得使用鲜艳色彩,只准采用白、灰、黑、蓝几色。这些是丧礼的一般规定,根据地区习惯还另有不同。南方比较遵守古礼,比如女人用粗衣时边缘不缝,腰下系麻裙,头上用一条麻布缝缀一侧,呈风帽形状,戴帽后布的两端一边长一边稍短;北方则将白布纽结包在头上,在不缀边线的粗衣下面用白布包鞋,留有鞋跟,父辈留黑色跟,祖辈留红鞋跟。
公服
是宫廷中上至皇太后,下至皇贵妃的正式官样服装。其朝服朝褂的具体规定和配套的各种珠宝饰物在《大清会典》图卷中和《大清通礼》卷中都有记载,下面简要介绍一二。
皇太后和皇后的冬朝冠为熏貂。上缀朱纬,顶三层。饰有珍珠、金凤、宝石、珊珊等饰物,冠后有护领,垂明黄带;夏朝冠为青绒。
皇太后和皇后的金约(用金做成的饰物),上缀青金石、绿松石、珍珠、珊珊等为垂褂物。皇太后和皇后的耳饰左右各三,由金龙衔一等珠:皇贵妃和贵妃的耳饰,宫中贵人耳朵扎有三个孔,配戴三副耳坠。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朝褂,用石青色片金缘,以立龙、正龙和万福万寿为绣衣图案。领后垂明黄绦,饰以珠宝;也有以正龙、行龙或立龙和八宝平水为图案绣文。
皇太后和皇后、皇贵妃的冬朝袍用明黄色、披领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缘,并有金龙、行龙、正龙以及八宝平水等图案绣文。
皇太后和皇后的领约,以缕金铸之,以珍珠、绿松石、珊珊为饰。皇太后和皇后着朝服时胸前挂有三盘朝珠。着吉服挂一盘朝珠,均为珍珠和珊珊等高档饰物;皇贵妃、贵妃和妃的朝珠,是用密珀为饰。这种朝珠共计一百零八颗,分四部分,以三颗大珠间隔,每个部分二十七颗。
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配有绿色采,绦用明黄色,绣文为五谷丰登。
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和嫔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龙缘,红织金寿字缎和石青行龙庄缎;夏朝裙用缎纱,图案与冬裙相同。
清代男装主要是长袍和马褂,袖端呈马蹄形是历代不曾见过的。长袍造型简练,立领直身,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缝,下摆有两开衩(古时称"缺裤"),四开衩和无开衩几种类型。皇室贵族为便于骑射,着四面开衩长袍,即衣前后中缝和左右两侧均有开衩的式样,平民则着左右两侧开衩或称“一裹圆”的不开衩长袍。在我国文学名着《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一节中,记述了一段内容“那日宝玉本来穿着”一裹圆的皮袄在家休息,忽听贾母要来,便去换了一件狐腋箭袖,罩了一件玄狐腿外褂。这里说明“一裹圆”,是休闲衣服,不可登大雅之堂,所以贾母的到来,必须换掉便装,改着正式穿戴。满清时期长袍外面的马褂身长不过膝,袖宽且短。衣服上的佩饰比较琐繁,一个金银牌上垂挂着数十件小东西,如耳挖子、镊子、牙签,还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枪之类,佩挂饰物在清代已经形成风尚。
男装中以褂最为盛行,马褂是满清男子四种制服之一。四种制服为礼服、常服、雨服和行服,马褂即行服。马褂自康熙年间进入富家后,军服也用此制。史料《陔余丛考·马褂》记“凡扈从及出使,皆服短褂,缺襟袍及战裾,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马褂做为外用,有单、夹、棉几种不同做法,一般采用石青、绀色、黑色等较素的颜色,习惯上不用亮纱原料。在干隆年间,有翻毛皮马褂,为贵族服用,官职人员着褂在胸前背后缀有补子叫"补褂"。马褂又名"德胜褂"。清初马褂采用天蓝色。干隆时以玫瑰紫为佳,清末深绛(赤、大红)最流行,民国时期流行浅灰和浅驼颜色。
清代的上等褂为“黄马褂”,这种褂属于皇帝的最高赏赐,有四种人才可以享用:
(1)皇帝出巡时,所有扈从大臣,即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待卫、仆长等皇帝的心腹之人,并可在帽顶后端插戴孔雀翎。这种黄马褂没有花纹,是取淡黄色(明黄)纱或绸缎原料制作,又叫"职任褂子",所以卸职者不可服用。
(2)竞技场上比武的优胜者和每年“行围”时,贡献珍贵禽兽的大臣可以享用,服用黄马褂时文官用黑色纽绊,武将用黄色纽绊。
(3)作战有功,显赫的高级武将或统兵的文官可以享用。
(4)朝廷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员可以被特赐,赏赐时必骑马绕紫禁城一圈,这种仪式在威丰年间尤为盛行。
马褂有长袖短袖之分,但无论长短马褂之袖都是宽肥的。马褂有对襟、大襟和琵琶襟等几种式样。以衣襟区别使用范围。对襟马褂是礼服,右大襟镶黑边饰的马褂是常服,而缺襟马褂,即琵琶襟(又称"乌龙")的马褂是行装。
清代服制改变,从公服开始逐渐推向常服。满人进关,对男子采取强制性更装,女子的更装是逐步实现的。可由清到满服饰上的转变,因为出现不少拒绝者,因而服饰改革上死的人不计其数。当时女子改装阻力很大,明装难以更改,反而吸引了满人,不少旗人还特意模仿汉装,尽管干隆时期宫中一再降旨,禁止满人缠足,但异族女装的吸引力,使得不少满人违抗旨令的现象时有发生。
几百年间服装的改革不得不让人佩服清朝的,虽然强制的方式,残酷的手现代旗袍
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的变化并不复杂。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它的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长短、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臀的旧貌,让女性的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其中的青布旗袍最受当时女学生的喜爱,一时间盛行全国。旗袍的诞生几乎成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电影明星等,在旗袍样式上的标新立异,也促进了旗袍的发展。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传到了外国,被西洋女子效仿穿着。
发展至今,旗袍的样式花色都逐渐繁多,随着复古风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绎昔日的精彩。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旗袍,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华夏文明,衬托东方女性的优雅气质,仍然在样式上不断创新,在时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段,但却不得不佩服改革后的辉煌。
⑶ 寻一部很老的动画片
[1995年TVB播放过的动画]
Duck Chick采访队
安妮的故事
搏击之男
超人小子
潮与虎
创龙传
反斗剑神
飞天少女猪事丁
高智能方程式之超级雷神
机神兵团
卡拉OK战士
老虎仔乐园/嘻嘻哈哈虎次郎
绿洲传说
猫猫日记
美少女战士(第二辑)(美少女战士R)
美少女战士R剧场版之圣夜传说
偶像小英雌
深海的童话
深海中的朋友
太平洋上的彩虹
天地无用(第二辑)
天地无用(第一辑)
顽童历险记
为食龙少爷
新忍者乱太郎
新铁金刚
雪国王子
雪鹿传说
樱花少年
幽游白书
元气爆发
月亮公主
重装甲少女组
装甲天使
[1996年TVB播放过的动画]
百变小姬子
高智能方程式之时空极限
咕噜咕噜魔法阵(第一辑)
伙头爸B
疾风无敌银堡垒
狂欢三宝
罗得岛战记
美少女战士(第三辑)(美少女战士S)
魔天战神
偶像防卫队
热血最强
忍忍忍者乱太郎
十二守护战士
太阳勇者
天生礼物狂
外星毛查查
新雪姑七友
新蜘蛛侠
新足球小将
异空大冒险
种子特务
[1997TVB播放过的动画]
IQ博士之衰鬼酒店
KOBO看天下
暗黑武神传
百搭肥师奶
变相怪杰
玻璃鞋公主
超时空少年
城市猎人剧场版之保护密令
电光超能人
夺宝精灵使
复活奇缘
高校球王
鬼神童子
皇家双妹唛(就是《逮捕令》)
婚纱小天使
婚纱小天使之失忆战记
龙珠剧场版之超能量战士悟天
龙珠剧场版之生化战士
猫狗宠物街(第二辑)
美少女战士(第四辑)(美少女战士Super S)
美少女战士剧场版之水晶计划
魔法猎人
偶像万人迷
乞嗤双子星
深海霸王707
圣剑武士
四驱兄弟(第一辑)(就是现在大陆热播的那个《四驱兄弟》)
特种变形勇士
童话乐园
武士屠龙
小熊维尼历险记
新机动战纪
行运超人
焰之传说
樱桃小丸子(第一辑及第二辑)
勇者急先锋
足球风云
[1998年TVB播放过的动画]
BB保你大
Q版小龙女
阿斯兰战记(剧场版)(就是《亚尔斯兰战记》)
阿斯兰战记(OVA版)
笨B小英熊
超光战士
超人
超人迪加
超音鼠奇兵
宠物小精灵(第一辑)(就是《口袋怪物》剧场版)
复活圣殿
钢铁神兵
古灵侦探
哈利动物园
皇家双妹唛(第一辑)(就是《逮捕令》)
黄金勇者
机动武神传
机甲孖宝
疾风男儿
恐龙岛飘流记
龙珠GT
龙珠剧场版之冥界超激战
猫狗宠物街之友情剧场版
美少女 Super Star
美少女战士最后星光
梦幻绅士
名侦探柯南
魔印传说
霹雳小威龙
霹雳战队
企鹅掌门人
圣诞有礼
特种变形勇士II
天使亚必
小孤燕
小熊维尼之圣诞也疯狂
新番忍者乱太郎
新世纪超时空要塞
新世纪超时空要塞
星际漫游YAYAYA (第一辑)
星空少女组
星空战队
银河警花
樱桃小丸子(第一辑)
寓言学说动画廊
越野旅情
[1999年TVB播放过的动画]
Bom Bom 弹珠人(第一辑)
超人帝拿
超时空金牌小女将
城市猎人剧场版之危险女神
计算机战队
动物玩玩乐园
夺宝双子星
反斗小王子(第一辑)
飞鸟战队
风之传说
伏魔飞龙
钢铁神兵
高校和平美使者
搞笑拯救队
古怪猎人(第一辑)
古怪猎人II
护士小天使
幻法俏天师
机动警察II
机动警察之正义行动
机动新世纪
机动战士0083
机甲防卫队
巨鸭奇兵
科幻特攻
快打旋风
蜡笔小王国
乐韵有情天
灵猫
绿林青春物语
猫狗宠物街之圣诞快乐
猫狗宠物街之新年万岁
妙探俏娇娃
泥胶乐园
晴天 Pig Pig
热斗小马
傻版僵尸
闪电战车 Go Go Go
甩绳公主
唐老鸭数学乐园
体操小子
童话的星空
童真岁月
小淘气 Smile
小王子
校园美战士
新机甲桃太郎
银河醒目女(第一辑)
勇者王
宇宙特警
再见校园
智多多知多多
中华一番(就是前段时间大陆播映的《中华小当家》)
种子特务II
重甲战队
[2000年TVB播放过的动画]
Yo! 我系马骝精
百变小樱 Magic 咭(就是《魔法少女樱》)
保卫旋风
爆热时空
变形火车侠(第一辑)
玻璃面具
超级小黑咪
超魔神英雄传 (就是《神龙斗士》)
超人大电影之迪加与帝拿
超时空金牌小女将:友情篇
宠物小精灵之比卡超的假期(就是《口袋怪物》剧场版)
宠物小精灵之超梦梦反击战
吹波糖危机2040
反斗小王子(第二辑)
福星大咀鸟
乖乖砵砵车
鬼马小灵精之圣诞习作
海上狗仔队
胡子叔叔
皇家双妹唛之东京攻略(就是《逮捕令》剧场版)
机动战士:哀?战士篇
机动战士:大地上的高达篇
机动战士:进化?新类型篇
机甲小宝
极速拯救部队
劲爆 Bom Bom 弹珠人
开心快活林
柯南侦探电影之摩天惊魂(就是《引爆摩天楼》)
快活小天使
恋爱物语
猫狗宠物街之反斗奇遇记
冒险铁男(第一辑)
梦幻战队
迷你爱神
米老鼠神奇旅程
命运之子
魔法小美穗
魔界猎人
扭计小霸王
青春万岁
少女革命
深海人鱼传说
时空小侦探
蔬果串烧乐园
数码暴龙(第一辑)
数码战队
四驱兄弟 Champion
天才小鱼郎(第二辑)
天才小鱼郎(第一辑)
威威鼠闯天下
小魔女 Doremi (第一辑)
心动季节
新编伊索寓言
学神救未来
牙擦超人谢亚斯
银河女黑侠
樱花大战(第一辑)
勇者警察
友爱的天空
战地少女
智多多动物奥运会
[2001年TVB播放过的动画]
Barbie 与胡桃夹子的梦幻之旅
八爪小英雄
班点狗历险记
彩虹战记
超人佳亚
城市猎人剧场版之危机直播
宠物小精灵之比卡超探险队
得意快兽仔
反斗小王子II
封神演义
高智能方程式之极速神话(SAGA)
高智能方程式之极速神话(SIN)
哥斯拉
哗鬼校园
皇家双妹唛(第二辑)
机甲发明小子(第一辑)
金色漩涡
柯南侦探电影-命啤牌
科学情缘
雷霆守护者
两小无猜冒险英雄
魔法少年(第一辑)
女棒甲子园
全职猎人
忍者乱太郎(第六辑)
忍者乱太郎(第七辑)
忍者乱太郎(第五辑)
傻版僵尸
神风怪盗
时空穿梭大发现
数码暴龙(第二辑)
童心看世界
微星小超人
未来特警
小魔法变变变
小魔女 Doremi (第二辑)
小鱼仙
星兽战队
樱花大战II
樱桃小丸子友情岁月
勇者指令
运动小天王
智多多20日环游世界
足球小将之决战欧洲
足球小将之决战欧洲前传
[2002年TVB播放过的动画]
Barbie 长发公主
Cyber 守护星(第二辑)
Cyber 守护星(第一辑)
阿虫历险记
百变小樱之相约在香港(就是《魔法少女樱》剧场版)
百变小樱之再见 Magic 咭
爆旋陀螺(第一辑)
超级娃娃战士
超人迪加.帝拿.佳亚大联盟
超人迪加大电影
超人迪加身世之迷
超人帝拿大电影
超速摇摇
倒凶十将传
迪迪仔周记
蕃茄薯仔大作战
钢铁天使(第一辑)
哥斯拉2000
哥斯拉大战超翔龙
咕噜咕噜魔法阵II
哈姆太郎
海盗妈宝(第二辑)
海盗妈宝(第一辑)
徽章战士(第一辑)
机动战士08小队
极盗狂热份子大动画
间谍少女组
盔甲娃娃
辣妹掌门人
老鼠仔与芭蕾舞
零战士
零战士外传
六门天外
麦唛春田花花幼儿园
猫狗宠物街(第一辑)
梦幻之宠物小精灵利基亚爆诞
幪面猫侠
魔灵公主
森林小英雄
数码暴龙3驯兽师之王
数码暴龙大电影-滚球兽之诞生
数码暴龙大电影-我们的战争游戏
外星BB撞地球(*)
消防员的故事
小司机 Noddy
笑笑小莫加
新机甲发明小子
新牌公主
新仙魔大战
星际漫游YAYAYA(第二辑)
银河醒目女
银河醒目女(第二辑)
足球小将欧洲争霸战
足球小将之反击欧洲
足球小将之世界级决战
回忆回忆吧 应该有你小时候看的吧!!~~~~~~~~~
你说的实在太模糊了~~~~
我也只能找到这些了!!!~~~~~~~
o(∩_∩)o...
⑷ 花木兰的资料
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可惜,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形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温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木兰辞》诗是这样写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都在北方。黄河姑且不说,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花木兰参加的战事,当发生在北魏与柔然之间。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晋未年曾被封为代王,后为苻坚所灭。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黄河流域。传到北魏孝文帝时已八十六年,经过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汉族文化,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为北魏皇室后代。当时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会经济发展,花木兰就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中。
这时立国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国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断南侵,北魏政权便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与柔然大战。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在《木兰诗》中开头就说明了当时的军情紧急:“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而花木兰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亲怎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挺身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好女儿,替父从军的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帼英雄本色的表现。
花木兰就要出征了,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畴,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她早晨告别爷娘,晚上就宿在了黄河岸边,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暮色苍茫中,一个女战士枕戈待旦,这是何等荒凉而又悲壮的境界。“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战事是十分的频繁,岁月是十分的漫长,那么多的将军蝶血疆场,花木兰能活着回来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野树旌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
利锨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声析山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
积雪没胫,坚冰在须。当此苦寒,天假强胡,
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
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渐浙,魂魄结兮天沉沉,
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⑸ 有哪些好看的古装电视剧值得推荐
古装剧必看武侠,武侠剧必看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大多都拍摄成了电视剧,而且成就了不只一部经典!
1.《天龙八部》,黄日华、陈浩民版本。金庸武学的最高境界,降龙十八掌,北冥神功,六脉神剑……光是这些绝世武功就让人热血沸腾。加上乔峰、段誉、虚竹的兄弟情义,及各自的身世之谜,各自的爱恨交织,让人欲罢不能,看几次都不为过!
其实金庸大师的作品都拥有极为强烈的年代感,结合了年代的历史故事,诉说着“侠”的真意,描述着那些武功超绝的侠客爱恨情仇,但是最终他们都愿意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这才是真正的武侠,看金庸大师的电视剧,不止是“爽”,而且总能有新的体会,感悟人生的道理!
⑹ 花木兰的图片和简短资料
花木兰
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可惜,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形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温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木兰辞》诗是这样写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都在北方。黄河姑且不说,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花木兰参加的战事,当发生在北魏与柔然之间。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晋未年曾被封为代王,后为苻坚所灭。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黄河流域。传到北魏孝文帝时已八十六年,经过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汉族文化,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为北魏皇室后代。当时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会经济发展,花木兰就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中。
这时立国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国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断南侵,北魏政权便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与柔然大战。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在《木兰诗》中开头就说明了当时的军情紧急:“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而花木兰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亲怎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挺身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好女儿,替父从军的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帼英雄本色的表现。
花木兰就要出征了,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畴,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她早晨告别爷娘,晚上就宿在了黄河岸边,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暮色苍茫中,一个女战士枕戈待旦,这是何等荒凉而又悲壮的境界。“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战事是十分的频繁,岁月是十分的漫长,那么多的将军蝶血疆场,花木兰能活着回来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野树旌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
利锨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声析山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
积雪没胫,坚冰在须。当此苦寒,天假强胡,
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
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渐浙,魂魄结兮天沉沉,
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⑺ 巾帼英雄的故事简介
故事简介:
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出祁山,攻打魏国。魏军统领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于渭南。由于诸葛亮远道而来,利于急战,司马懿采取了相持战术。诸葛亮深知,这样相持下去,对蜀军是极为不利的,而发动强攻,魏军深沟高垒,很难取胜,可是又怎能甘心退兵?
于是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派人大张旗鼓地前往魏营给司马懿送了一份"厚礼":一大堆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还写了一封信,说司马懿太胆小了,一个大英雄,掌握那么多兵将,竟不敢来战。
如果他领兵出战就是大英雄;如果不敢来战,干脆就用妇女的头巾包上头,再用脂粉化妆,证明他是个一般妇女!司马懿非常生气,却依然没有中计。
(7)清朝男人卡通图片扩展阅读:
中国巾帼英雄有:
1、穆桂英
穆桂英- 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将通俗演义》中人物。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
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2、花木兰
花木兰:姓魏,名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
3、秦良玉
中国历史上,正式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实际上只有秦良玉一位。秦良玉(1574或1584~1648) 字贞素,土家族(也有说是苗族),四川忠州(今忠县)人。自幼从父习文练武,善骑射,通诗文,有智谋。
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阳抗击后金,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式登录的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