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知道一幅画:画面上一个女子搂着一个陶罐,她上身赤裸下身穿着连衣裙。
该画油画:名称《陶》
作者谢楚余:1962年生于广东汕头市。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19研究生班。曾参加"依维尔古典油画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当代艺术新材料研习班"学习。现为广州美院油画系副教授,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
1989年起,在广州,台湾和新加坡举办五次个人画展。1993年及2001年分别赴美国、法国进行学术交流及专业考察,至今已游历了近三十个国家。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精致而严谨、典雅而洗练的绘画风格。代表作有《中国少女》、《陶》、《木板上的拳套》等。
2. 以前有一幅着名油画,内容是战争中一个女性裸露上半身,举着步枪领导众人战斗,这画叫什么
《自由引导人民》。
《自由引导人民》(法语: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是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一幅油画。
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
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2)女人裸绘画图片扩展阅读:
《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1830年七月革命事件,该画又名“1830年7月27日”,是纪念1830年7月27日巴黎市民为推翻波旁王朝的一次起义。
1815年拿破仑下台后,逃亡国外的路易十八重返法国当国王,这就是“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封建势力重新猖獗。
1830年7月,路易十八的继承人查理十世企图进一步增强皇权,限制人民的选举权和出版自由并宣布解散议会。
1830年7月26日,巴黎市民闻讯纷纷起义。他们拿起武器,走向街垒,为推翻这个复辟的波旁王朝浴血奋战,27至29日为推翻波旁王朝,与保皇党展开了战斗,最后占领了王宫,查理十世逃亡英国。在历史上称为“光荣的三天”。
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把这面旗帜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画家德拉克洛瓦目击了这一悲壮激烈景象,又义愤填膺,决心为之画一幅画作为永久的纪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自由引导人民
3. 一副着名的油画,画的是一个女人,双手举着一个罐子,举过头顶,胳臂弯曲,有清水从罐子里流出,叫什么名
这幅油画作品出自安格尔的《泉》。
《泉》(spring),别名《春之仙女》,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于1830年至1856年所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藏于法国奥塞美术馆。
该画运用柔和并且富有变化曲色彩和柔美的曲线,表现出女性人体的古典之美。年轻的裸女手拿陶罐,让里面的永缓缓地倾例出来,微屈的双膝和因举起陶罐所表现出的肌肉曲线营造一种典雅、纯洁的脱俗之美。
安格尔(Ingres,1780—1867)大卫的学生,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安格尔追求“绝对的美”,认为古希腊和拉斐尔的艺术是完美无瑕的典范,并认为造型的形式美才是绘画的根本。
他推崇古典的艺术法则,强调理性原则,重视素描和线条的作用,忽视色彩的表现作用,并反对直接表达感情和想象。代表作有《路易十三的誓言》《荷马的礼赞》《利维尔夫人像》《大宫女》《土耳其浴室》《泉》等。
(3)女人裸绘画图片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在西方古典艺术家的眼里,女性形象是他们普遍钟爱的表现对象,米洛的维纳斯,被奉为永恒的经典,代表爱与美的维纳斯,即使双臂残缺仍不失为一种美;提香塑造了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达·芬奇塑造了好多女性形象,代表了古典艺术的典型形象……安格尔的题材并不多,甚至反反复复画同一题材、使用同一造型——女性。
1830年,安格尔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开始为作品《泉》起稿创作,可是迟迟没有完稿。直至1856年,76岁高龄的他才在助手亚历山大·莱格菲和吉恩·保罗艾蒂安·巴尔泽的协助下完成此画。
最初在安格尔心中构思的“泉”,是仿效意大利大师们在画维纳斯时的愿望,企图使形象更单纯化的“维纳斯”样式。
4. 以前我看到过一幅十字绣,一个半裸少女头顶瓦罐,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哪里还能搜到
一个半裸少女头顶瓦罐
“抱陶女”——《陶》
谢楚余,1962年生于广东汕头市。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广州美院油画系副教授,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因一副油画“抱陶女”——《陶》而出名。
这是谢楚余1997年初完成的一幅油画作品。《陶》的创作,缘于三个模特,一个青岛人,一个汕头人,一个混血儿。在谢楚余看来,这三种人“杂交”,最漂亮。
《陶》一经问世,便以一种中西合璧的美打动世人。但是,它也成为中国油画史上被翻版盗印最多的一幅油画,盗版数不少于一百万次。
现在,这幅原作已被香港一位房地产商收藏了。他几次想回购,收藏者都不愿意。这一直是谢楚余的遗憾。
(图片摘自《网络图片》)
5. 油画 一个女人,长的很漂亮,抱着一个瓶子,那油画叫什么名字啊。或直接发上来也行
这幅油画名字叫做《泉》。
《泉》(spring),别名《春之仙女》,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于1830年至1856年所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藏于法国奥塞美术馆。
该画运用柔和并且富有变化曲色彩和柔美的曲线,表现出女性人体的古典之美。年轻的裸女手拿陶罐,让里面的水缓缓地倾例出来,微屈的双膝和因举起陶罐所表现出的肌肉曲线营造一种典雅、纯洁的脱俗之美。
在深色的背景下,一个裸体的少女正扛着一个水罐在洗澡。她柔嫩的脚下是质感很坚硬的青灰色岩石。周围零星地点缀着几朵娇小的野花,从而烘托出一种安静、纯洁的氛围。少女的身体以米洛的维纳斯的姿态反立,同样以柔美的曲线变化展现在眼前。
少女用两手扶持着左肩上的水罐,那清澈的流水正流过那玉雕一般的躯体二没有表情的脸上,现出一种纯洁、无邪的神态,尤其是那双美丽的大眼,更充满了童稚,如泉水般宁静、清亮。
(5)女人裸绘画图片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在西方古典艺术家的眼里,女性形象是他们普遍钟爱的表现对象,米洛的维纳斯,被奉为永恒的经典,代表爱与美的维纳斯,即使双臂残缺仍不失为一种美;提香塑造了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达·芬奇塑造了好多女性形象,代表了古典艺术的典型形象。
安格尔的题材并不多,甚至反反复复画同一题材、使用同一造型——女性。
1830年,安格尔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开始为作品《泉》起稿创作,可是迟迟没有完稿。直至1856年,76岁高龄的他才在助手亚历山大·莱格菲和吉恩·保罗艾蒂安·巴尔泽的协助下完成此画。
最初在安格尔心中构思的“泉”,是仿效意大利大师们在画维纳斯时的愿望,企图使形象更单纯化的“维纳斯”样式。
6. 一位裸着上身,抱着一个陶罐儿的少女的油画叫什么名字谁画的谢谢
回答:名字叫做《陶》,它的作者是谢楚余。
1962年生于广东汕头市。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广州美院油画系副教授,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因一副油画“抱陶女”——《陶》而出名。
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19研究生班,1992年完成研究生专业课程并任油画系讲师,1993年应美国加州设计学院邀请赴美作学术交流和考察。199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同等学历研究生班。1991年参加"依维尔古典油画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当代艺术新材料研习班"学习。现为广州美院油画系副教授,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
网络:《陶》
7. 有一幅油画,我记得好像是个半裸的女人手持武器,背景是好多人跟着她向前冲。她是个女英雄
作品赏析
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本画取材于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事件。1830年7月26日,国王查理十世取消议会,巴黎市民纷纷起义。27至29日为推翻波旁王朝,与保皇党展开了战斗,并占领了王宫,在历史上称为"光荣的三天"。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把这面旗帜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画家德拉克洛瓦目击了这一悲壮激烈景象,又义愤填膺,决心为之画一幅画作为永久的纪念。
画上展示的巷战场面,是画家在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的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画面。图中那位在硝烟中一手高擎三色旗,一手提枪,奋勇当先,正在召唤群众前进的青年姑娘,既是起义参加者的真实写照,又是自由女神的象征。她旁边的少年鼓手正挥动着手枪,急速向前奔跑。另一边头戴高帽的大学生正意志坚定地注视着前方。他身后有两个工人挥舞着尖刀,表情刚毅,显示出愤怒的神色。在他们后面还有许多起义群众。前景右侧有两名政府军的士兵倒毙在地上,左侧躺着一位为自由而献身的起义者。一名受了重伤的青年工人正抬头仰望自由女神的三色旗,期待着自由的来临。他的上衣、露出来的一角衬衣和腰带正好是三色旗的颜色。如果仔细观赏,还可以隐约看到北塔楼上飘扬的一面共和国旗帜。
作品背景
这幅画取材于1830年法国7月革命事件。1815年拿破仑下台后,逃亡国外的路易十八重返法国当国王,这就是“波旁王朝”的复辟,封建势力重新猖獗。1830年7月,路易十八的继承人查理十世企图进一步限制人民的选举权和出版自由,宣布解散议会。巴黎市民闻讯纷纷起义。他们拿起武器,走向街垒,为推翻这个复辟的波旁王朝浴血奋战,最后占领了王宫,查理十世逃亡英国。《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所展示的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正是表现了巴黎市民英勇战斗的情景。引导他们前进的是一个“自由女神”的形象,她一手拿枪,一手高举大革命时期的三色旗,成为画面构图的中心。紧跟她前后左右的是工人、市民、孩子、学生等。他们手持武器,踏着血迹和尸体奋勇前进。硝烟弥漫的背景中隐约出现巴黎圣母院教堂的轮廓。整幅画气势磅礴,色彩与明暗对比强烈,结构紧凑,用笔奔放,充分展现了浪漫派绘画的风格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自由引导人民与酷玩乐队专辑、Google主页的相关内容英国摇滚乐坛进入新世纪之后崛起的最受欢迎摇滚乐队之一的Coldplay,在出道10年来第四张专辑《Vivalavida》的封面中,引用了德拉克罗瓦的这幅《自由引导人民》,并颇受好评。Google网站在离开中国市场前,曾有“我的个性主页”版块。其中有一个模版,就是有以《Vivalavida》为主题,《自由引导人民》做背景的。
8. 如何看待西方画家库尔贝的写实女人油画洋溢出浓重的朴实美感呢
19世纪50年代,库尔贝是法国最有争议的画家,他是反对布尔乔亚社会的公开反叛者,也是写实主义公认的领袖,围绕着他有一系列对他那些据称是“粗俗和丑陋画作”的揶揄,不过他的运气不错,有一位富有的赞助人一直支持着他,所以库尔贝从不为钱而烦恼,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创作,虽然有人说库尔贝的画作粗俗丑陋,但是也有人肯定库尔贝的写实女人油画洋溢出浓重的朴实美感,事实上,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