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百年来最帅的九个男人,第一名最年轻,民国帅哥占了几位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着非常丰富的物资和生态环境,好山好水自然就养好人,自古以来就不乏有无数基因出众,长得非常漂亮帅气的人物。今天我们就要盘点一下中国近百年来最帅气的九个男人。他们有许多都出现在课本上,而且都是以老年形象出现,一度给大家造成一种原来不过就长这样的错觉。其实再去看一下他们年轻时的照片,才会发现,原来这一个个曾经我们以为中的人物,竟都是貌比潘安的俊俏男子。
这九个人里面,有政治家,有军人,有诗人,有学者,有戏曲家,也有演员,但是不论他们在哪一个行业有着怎样的经历,都掩盖不住他们曾经帅气逼人的事实。现在就让影子为大家一一揭开这九位帅哥的神秘面纱吧。
第九名:张学良。
张学良也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他一生是既光芒万丈,又孤苦凄凉。他被排在最后一位,的确是因为综合多张他留下的照片,和以上几位仔细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不论是五官还是气质,他都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当然并不是说张学良不帅,不帅是不可能上榜的,只是相较于其他九人来讲,他只能排在第十名。
而凭借其帅气的外表和当时张大帅儿子的名头,他有红颜知己无数。哪怕最后被软禁,也有赵四小姐的生死相随。或许老年远离纷争,过得简单一点的人都容易长寿,张学良也同陈立夫一般,足活到101岁才去世。
当然了,这些排名仅以作者自身的喜好和判断为主,并不是绝对性的。而在这近百年的历史中,还有无数有才又有颜的男女存在,我们今天所讲的不过万分之一罢了。大家还有哪些心目中特别帅气多才的男子可以推荐呢?欢迎在文章下文留言哦。
B. 蒙古人的外貌特征
蒙古人的外貌特征:
1、肤色在世界所有人种中居中,呈黄色或黄褐色。
2、头发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轻微的卷发;少数为浅色发。
3、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较尖,有些则为较扁。
4、颧骨突出。鼻宽度中等,鼻梁不高;唇厚适中,大多略向前突出。
5、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睑褶发达,眼外角一般高于眼内角。头骨上表现的特征是鼻尖点指数中等,眼眶较高。
(2)蒙古男人的帅气图片扩展阅读:
蒙古人种,即一般所谓黄种人的主体。其眼部多有一明显的种族特征:上限睑皮挟在眼内角向下延续褶皱形成了内眦褶,亦称内眦皱襞或蒙古褶。内眦褶或多或少地遮盖着泪阜,并使得眼裂显得较狭并向外上稍斜,形成“丹凤眼”。
现如今,几乎所有的黄色人种都具有内眦褶。少数个体不具有该特征,我们属于黄色人种,但也有个别人皮肤黝黑,因此黄皮肤依然是黄色人种的种族特征,内眦褶也不例外。
另外,这可能是同其他古人类基因交流的结果。也就是混血。这第二种情况,使得今天有少量蒙古利亚人种个体不具有铲形门齿,而单眼皮原先在人群占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C. 俄罗斯人在体貌上和正统欧洲人有哪些区别我发现他们多少都有一点蒙古人特征啊
现代俄罗斯民族是从过去东斯拉夫人中不同部落所组成的南北两个民族混合组成的。基因分析证明现代俄罗斯人与波兰人或乌克兰人没有多少区别(因为父系都被瑞典人换过血)。传统俄罗斯人与蒙古人并不像。
区别:
1、毛发
①俄罗斯人:胡须和体毛发达,发色淡黄并呈波状。
②欧洲人:体毛重体味大,毛发卷曲且儿童期以红棕色和金黄色为主。
③蒙古人:胡须和体毛不发达;黑色且较为细直的毛发。
2、眼睛
①俄罗斯人:眼珠色浅。
②欧洲人:虹膜以蓝绿色为主,眼窝深。
③蒙古人:褐色虹膜,上眼睑褶发达,大多眼有内眦褶遮盖泪阜。
3、鼻子
①俄罗斯人:鼻窄且高高隆起。
②欧洲人:鼻子高大。
③蒙古人:鼻宽度中等,鼻尖点指数中等。
4、嘴巴面部轮廓
①俄罗斯人:唇薄,直颌,面部轮廓清晰。
②欧洲人:嘴唇较薄,颧骨较低、颚骨较平。
③蒙古人:嘴唇较厚,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较尖,有些则为较扁。
俄罗斯人图片
(3)蒙古男人的帅气图片扩展阅读:
北欧的俄罗斯人和芬兰-乌戈尔人也有许多基因类似处(现代芬兰人也是原始芬兰人跟瑞典人的混血)。芬兰-乌戈尔人曾经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北地区生活,在斯拉夫人北迁的过程中他们有些被同化。
除考古发掘外859年以前对俄罗斯前人的历史所知甚少。《往年纪事》是从859年开始的。估计约于600年斯拉夫人在语言上分裂为南、西和东三个分支。东斯拉夫人居住在西布格河和第聂伯河之间,也就是今天的乌克兰。
从1世纪到10世纪他们不断和平地向波罗的海地区发展,同化当地的人,在波罗的海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斯拉夫部落。后来白俄罗斯人和南俄罗斯人又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分支和民族。
D. 内蒙古男生颜值高吗
内蒙古男生颜值挺高的。
内蒙古男人太啰嗦,老婆出个门就念叨,是不是穿的有点少啊,露的好多啊,披件衣服啊,过会儿打个电话,老婆,要早点回家啊。
内蒙古男人太挑剔,内蒙古男人纯正的硬汉风,视大呼和为珍宝,喜欢烧麦杂碎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们并不会无端生事,但遇事有分有寸。
内蒙古男人颜值太高,不仅内蒙古的闺女美,男生也是个个身材好颜值高,不仅如此,对于爱人,更是一心一意,矢志不渝。
内蒙古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
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其中锡林郭,乌兰察布高原达50天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一般在10天以下。沙暴日数大部分地区为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 内蒙古
E. 这个是哪个时期的纸币这个男人是谁
这是蒙古货币图格里克。 蒙币为外蒙古的货币,单位是图格里克,简称蒙图,500蒙图以上的正面人物图片是成吉思汗。500蒙图滑猛基以下里都是苏赫巴特尔的图像。
这一知戚张是10面值的纸币。苏赫巴特尔 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信谨导人。1919年和乔巴山在库伦(今乌兰巴托)组建了蒙古人民党(后改称蒙古人民革命党)。1921年~1923年任军事部长兼蒙古人民军总司令。
F. 蒙古族男歌手有哪些
齐峰、腾格尔、阿穆隆、黑骏马组合、布仁巴雅尔等。
1、齐峰
齐峰(蒙古名敖日格勒),男,蒙古族歌唱家,被誉为新一代蒙古歌王。1970年6月15日出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国家一级演员,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节水大使,内蒙古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形象大使,内蒙古青联副主席,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副院长。
北京万旗国际音乐文化传媒艺术总监。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的关门弟子 ,曾经放歌维也纳金色大厅,是向全世界展示灿烂的草原文化以及草原音乐艺术之美的第一位内蒙古歌者。
2、阿穆隆
阿穆隆,1984年8月30日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中国内地男歌手、演员。
2007年,参加湖南卫视《快乐男声》的比赛,获得全国总决赛第八名,赛后发行首支个人单曲《思念母亲》,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08年,发行了与许茹芸合唱的情歌《男人女人》;同年,出演了张瑜执导的电影《八十一格》,在剧中担纲男一号。2009年,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木头人》。
3、腾格尔
腾格尔1960年生于内蒙古鄂托克旗。中国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集歌唱、影视和作曲的三栖艺术家。
1989年夺得流行歌曲优秀歌手选拔赛冠军,1986年为歌曲《蒙古人》谱曲并演唱,一举成名。同年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你和太阳一同升起》。1988年起自己创作歌曲。1989年在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流行歌曲优秀歌手选拔赛上获十佳第一名。
1992年应邀赴台北举行个人演唱会,在海峡两岸引起轰动,成为建国以来内地到台湾举行个人演唱会的第一位歌手。
4、黑骏马组合
黑骏马组合成立于2003年10月,由五个蒙古族小伙子组成,组合成员为阿拉腾布日古德(老布)、乌日格希拉图(乌日格)、锡林宝力日(宝乐)、傲日格乐(傲日)、舒日嘎(嘎嘎)。他们出道以来,以带有独特蒙古族风情的演唱和演奏,在歌坛越来越受到人们瞩目。
他们的音乐在浓郁的蒙古族民歌风格的基础上,结合欧美HIP-POP音乐的节奏,和声层次清晰,华彩部分突显张扬。
5、布仁巴雅尔
布仁巴雅尔(1960年-2018年9月19日),蒙古族,中国歌手、作曲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蒙语节目的主持人。由于与家人演唱《吉祥三宝》而得到关注。
2018年9月19日晚因突发心梗与世长辞,终年58岁。
G. 以前古代蒙古人是什么发型
蒙古人的头发是辫发,他们的一大半头发都会被剃掉,仅留下前额上的一撮头发。这撮头发一直垂到眉毛,并把多余部分剔除,稍留些耳边上的头发。这里的头发尽量留起来,梳成辫子,长长地垂于耳侧。总体的样子就是两束辫子垂于耳侧,仅留前额一撮头发非常可爱。蒙古的女人结婚作了新娘,剃去前半部分头发,仅留后半部分并扎起来然后戴上类似于朝鲜人的那种帽子。帽子就像倒扣的钵盆使他紧贴于头上突出帽沿,蒙古人叫Bocca,帽子用树皮做成边上装饰漂亮的丝绸和羽毛。
蒙古男士的梳头辫发与修饰胡须等都有古老的传统习俗。古代蒙古人都留一种叫做“呼和勒”的发式。汉文献中称作“婆焦”。它的样式像汉族小儿在头顶留的三搭头,将头顶四周一弯头发剃去,留当前发而剪短散垂,将两边的头发辫做两髻,垂悬于左右肩之间。或者将额顶的散垂发剃掉,后脑上的头发编成一到数股,下垂于后背或系成垂鬟的习俗。这种发式通过元太祖、元成宗、元世祖的画像可知大概。民间传说中认为蒙古男士留有如此发式的原因在于模仿了部落的象征鸟——游隼或海东青的缘故。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男人放弃了留“呼和勒”发式的传统,直至解放为止都留有一种“贴别”的发式。贴别是把前额部分的头发剃掉,剩余头发分三股编成一条辫子,平时下垂与后背,参加劳动或走路时以顺时针方向盘绕在头顶上。男人的贴别发式的主要部分是从未剃过的“胎发”保留下来的。蒙古男孩子第一次剃发留贴别的行为叫做“乌日波”仪式。由于蒙古人认为奇数是阳数,偶数是阴数,所以一般在
小孩长到三、五、七、九岁时,选择吉日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小孩的接生婆操刀剃发举行“乌日波”仪式。把剃下来的头发用哈达或白布包好珍藏终生。乌日波仪式是男人成长历程上的第一个庆典。所以尽量进行得严肃而隆重。在庆典上长者或接生婆给孩子品尝鲜奶和朗诵祝赞词,预祝孩子一生平安、健康、富足。男孩子长到十三至十五岁就意味着进入少年时代,从这时开始在辫子上系扎黑色线穗儿,从成年开始男人可以在贴别辫子上戴假发套。
蒙古男人剃头时要选择吉日良辰而且必须在上午的时间里进行。一般年长者为年少者理发。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年长者自己拿剪子(刀子)动了自己的头发之后,年少者才可以开始理发。忌讳亲生儿女为自己的父辈理发。理发时从右侧往左侧剃,不能动脑后的辫子。把剃下来的头发丢放在房屋西北方向的高地上。不能踩踏剪下来的头发,不能把头发与垃圾混在一起丢弃。也不能把两个人的头发混放在一起。
蒙古男人不能够长时间不理发或披散着头发走路。只有守孝期间不理发。过年或参加重大庆典活动前必须理发。
胡须是蒙古男人成年的标志。所以留胡须或留什么样的胡须有约定俗成的年龄规定。如果少年留胡须的话,马上就听到:“你跟爷爷是同辈?和父亲是弟兄?”等别人的嘲讽言语。男人到了二十五岁可以留上嘴唇的胡须。把胡须两端撮好略让往上翘,这种胡须称作“老虎胡子”,是年轻力壮的象征。男人到了三十七岁,被认为是进入了成熟老练,智勇双全的年龄,可以留下巴的胡须。到了四十九岁以后就可以留络腮胡,六十岁以后,对胡须不加以特别修饰,顺其自然,但是注重一种“五缕全胡”(两腮、下巴、上唇胡须下垂两角),认为这种胡须是德高望重,有福之人的标志,受到众人的尊敬。可是有些地方习俗中,保存着爷爷和父亲去世以前不能留胡须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