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内衣长什么样子
古代内衣到了唐代,出现了叫做诃子的内衣,这种内衣竟然没有带子,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设计。唐代女子流行穿半露胸式的裙装,穿这种内衣可以显示出女性苗条的身形,又不至于累赘。
宋代的时候,抹胸也叫做抹肚,平常人家常用的制作材料是土布,而富贵人家则用丝织品,并在上面绣上各色图案,穿上这种内衣,整个胸腹都可以遮到。
古代内衣的折叠奇巧方寸
中国古代女子内衣在造型理念上,强调在内衣的方寸之间通过巧妙分割来塑形修身。在款式结构的经营中注重平面形态的不同分割与布局,在奇巧的方寸分割中体现独到的创意理念,达古代内衣到平中出奇、平中出神、平中生韵。
中国古代女子内衣的制式既具有合乎人体装束的自然属性又与习俗礼仪的社会属性相对应。它所包含的因人定制、因题定性、因俗定款等一系列制式特征中,充分体现着中国古代女子内衣文化的深邃广奥。
它从外形设计到具体的某一细节,均明晰地折射着当时的社会文化与表现。它在款式艺术的创造法则中既有长短宽窄的穿插,又有厚薄动静的变化。
中国古代女子内衣的款式结构有前后覆绕式与前胸单片式两种,分别来覆盖胸背和覆盖胸乳。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款式有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如意形、扇形、三角形、仿动植物形态等数大类。
2. 女生的内衣叫什么名字呀就是系在脖子上面的那种
古代有两根绳子系在脖子上的内衣叫肚兜。肚兜上面用布带系在脖颈上,下面两边有带子系于腰间。肚兜又称“抹胸”,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形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状浅半圆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圆弧形。 肚兜的面上常有图案,有印花有绣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蓝印花耐薯布,图案多为连生贵子、凤穿牡丹、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
古代妇女只为情人、丈夫或儿子绣肚兜;她们自用的肚兜一般只以纯色布料做成,略加花边装饰而已。绣给情人的肚兜多以戏曲、神话、传说中之爱情故事为题材以示意;为儿童绣的则以虎、虎吃五毒、莲生贵子等护生、繁衍主题为内容。材料方面除了布料外,一些达官显贵还喜用丝绸、织锦、纱、罗、绢、缂丝等。在肚兜制作上则以刺绣展现魅力,有的还镶有金银丝线,显得精美绝伦。
(2)女人花织内衣图片扩展阅读:
古代肚兜是以朦朦胧胧、时隐禅源时显、含羞内敛来抒发对美、情以及身体表现的企望。尤其在民间,中国古代内衣表现着更多的优雅与浪漫,通过内衣来传颂身体语言更具想象力与创造力,给中华服饰文化增添了不少的生动和潇洒。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肚兜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这里所说的衵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后来的肚兜。先秦称“膺”,汉谓之“抱腹”,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亦有一说肚兜是杨贵妃为遮掩她和安禄山私通的痕迹而发明的。民间亦有一说肚兜起于汉时,独身女子因怕被粗鲁汉子欺负,所以用布缠胸,再以带子系至背后,称之为“缚胸”贺亩态。
3. 四分之三罩杯和全罩杯二分之一罩杯文胸之间的区别
罩杯有3/4罩杯、全罩杯、二分之一罩杯、5/8罩杯四种,前三种的区别如下:
1、形状不同,全罩杯整体呈球形,可将乳房全部包纳于罩杯,3/4罩杯呈V型,乳房被包纳3/4,1/4被露在外面,1/2罩杯呈半球形,一般乳房包纳于罩杯中。
2、功能及效果不同,全罩杯具有支撑、提升集中的效果,是最具功能形的罩杯。3/4罩杯集中效果最好的款式,如果你想让乳沟明显的显现出来,那您一定要选择3/4罩杯来凸显乳房的曲线。1/2罩杯在设计制作中95%以上的为可拆卸肩带式,稳定性较差,提升效果不强,承托力小。
3、适合人群不同,全罩杯适合乳房丰满及肉质柔软的人。3/4罩杯任何体形皆适合。1/2罩杯适合胸部小而平坦的女性,也可将肩带取下,搭配露肩的衣服。
(3)女人花织内衣图片扩展阅读:
穿胸罩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太紧的内衣:要根据乳房大小选择合适的内衣,经常穿太紧的内衣会影响乳房健康,会损伤乳房组织,会增加乳腺疾病的发病几率,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舒适内衣,可以起到保护乳房的作用,能有效避免乳房损伤。
2、蕾丝内衣:经常穿蕾丝内衣会影响乳房皮肤的健康,并且会对乳房皮肤造成刺激,容易导致乳房皮肤过敏,甚至会诱发严重的乳腺疾病,女性尽量选择棉质舒适的内接,减少内衣对乳房皮肤的刺激,做好乳房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要。
3、钢圈内衣:钢圈内衣对女性乳房的伤害非常大,会压迫乳房组织,容易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正确穿内衣非常重要,尽量选择透气的内衣,并且要选择吸水性好的内衣,经常换洗内衣有利于乳房的健康,可以有效保护女性的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