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两个动漫人物对视产生闪电的图
http://bbs.kaicn.com/attachments/month_0807/20080708_.jpg
这两只虽然不是人物,但是很可爱
‘贰’ 图片一个女身边有蓝色闪电哪部动画片
【某科学的超电磁炮】(新番)or【魔法禁书目录】(2季完结)
图上人物是炮姐御坂美琴~
御坂美琴,动漫作品《魔法禁书目录》中主要人物、外传《科学超电磁炮》中主人公,声优是佐藤利奈。学园都市中仅有的七名超能力者中排名第三位,学园都市最强“电击使”,贵族女校常盘台中学二年级生,有“常盘台的王牌”和“最强无敌的电击公主”之称。性格好胜、正义感强,有着男孩子般的爽朗性格,但是却没有耐心,非常不坦率。
‘叁’ 地震知识卡通漫画图片欣赏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灾害。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些地震的知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地震知识卡通图片,希望你们喜欢。
地震知识卡通图片欣赏
地震知识漫画图片
地震的知识介绍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1.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哪几类型?
主要属于构造地震。据统计,构造地震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以上。
2.地震的三个基本参数是什么?
地点、震级和发震时刻。
3.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4.地球内部可分为几层?哪一层常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 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5.地球上一年大约能发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 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6.根据成因地震分为哪几类?
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
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7.什么叫震源深度?何谓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介于70 —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
8.何谓地方震、近震和远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称为近震; 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
9.什么是震级?影响震级的因素有什么?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10.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哪几类?
按震级大小分: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震;7级以下、5级和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强震或中强震;5级以下、3级和3级以上的,称为小震;3级以下、1级或1级以上的称弱震和微震。小于1级的称为超
微震。
11.目前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多少级?
8.9级,发生于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12.何谓地震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
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13.震级和烈度有何不同?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是用“度”来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14.何谓等烈度线?等烈度线图的作用何在?
‘肆’ 谁有球状闪电和黑色闪电的图片和解释
http://www.greengz.cn/data/upload_file/2004430165838.jpg
顾名思义,球状闪电就是一个呈圆球形的闪电球!这是一个真实的物理现象,绝非科幻小说或卡通片集的能量炮。这种现象早于 1838 年便有文献记载,科学家已研究逾160 年,有关的报告多达数千份,也有二千多份科学论文已出版;但是我们对此现象仍未有合理的解释。
球状闪电通常都在雷暴之下发生,它十分光亮,略呈圆球形,直径大约是 20 至 50 cm。通常它只会维持数秒,但也有维持了 1-2分钟的纪录。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气中独立而缓慢地移动。有少数目击者说它会随着金属物品走,例如电话线,但多数人都说它的路径不定。绝大部份目击者都说它是横向移动的。在它短短几秒的生命中,它的光度、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它曾在空地、封闭的房间内、甚至飞机仓内出现!有迹象显示,它跟云层与地面之间的闪电(即常见的普通闪电)有密切关系,有目击者说它会在普通闪电后形成或消失。球状闪电有可能激烈地爆发,也可能会安静地突然消失。在颜色方面,则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描述。
球状闪电具有破坏力。它既可以破坏玻璃窗,也能使墙壁的外层剥落。它也曾造成人和动物的伤亡,但由于资料不足,未能了解致死的真正原因。没有证据显示球状闪电会破坏树木,这与普通闪电略有不同。
由于球状闪电出现的频率很低,科学家难以作有系统的观测,至今也没有人摄得高质素的照片来作科学研究。理论方面,有人认为它是灼热的空气团或气化了的原素,例如碳、钠又或是铜。虽然这个理论可以解释球状闪电的部分特性,却不能说明为甚么它可以在飞机仓内形成。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等离子体、离子、带电的尘埃、有外层电子壳的水……等等,但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完满地解释这个科学悬案。如果你有见过球状闪电或拍到它的照片,一定要把所有资料记录下来呀!那将会是十分宝贵的研究资料
____________
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发光的闪电是根本不存在的。的确,放电现象,特别是空中的放电现象,一般都会伴随着耀眼的光芒和隆隆的轰鸣声。然而,经过科学家们观察和对大气化学物理特性的探索,却证实了黑色闪电的存在。长期观察表明,在自然界里,在球形闪电之后,接着立即出现黑色闪电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
1974年6月23日,在札巴洛日城,苏联着名天文学家B·契尔诺夫,曾亲眼见到一次飞快滚动的黑色闪电。当日下午17时45分,一场大雷雨正袭击该城,契尔诺夫描述说,开始时是强烈的球状闪电,不一会儿,在它后边飞过一团黑色东西,黑色闪电在灰色云层的背景下看得很清楚。这一现象使这位学者感到惊讶。更有趣的是A·包格旦诺夫上校,在大白天的莫斯科地区也目睹到一个平稳地冒着气的黑色闪电。这个球状闪电的直径有25~30厘米那么大,看上去像是雾状的凝结物,背景是淡红色,在它的周围呈现深棕色的光轮。后来,这东西像是烧红了的大火球,飞快滚动着,不久就爆炸了。
怎样解释黑色闪电的自然本质呢?科学家们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大气中太阳光、宇宙射线,云的电场、线状闪电和一些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天空中会产生一种化学性能十分活泼的微粒,是一种分子气溶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这种分子气溶胶便聚集在一起,而且能像滚雪球那样愈滚愈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球状物。这种球状物不会发射能量,但可以长期存在,由某些化学活跃分子充当“催生剂”,引起燃烧或爆炸,生成黑色闪电。
黑色闪电是一种最危险的闪电,因为它多次地出现在树上、桅杆上、屋顶上和金属表面上,一般呈瘤状,很容易把它看成一团脏东西,而且一旦接近它,去动它、它便会立即燃烧或爆炸。如果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遇到黑色闪电,它会变成一般的球形闪电,立即爆炸,飞行员叫它“空中霹雳”。在地面上如果黑色闪电落在飞机机体上、雷达设备或储油罐上,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碰它。因为这时黑色闪电很容易变成球形闪电或发生爆炸,其危险陛更大。所以,无论是飞行人员还是地面指挥人员,对它都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了解处置它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