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卡通图片 » 卡通布谷鸟图片
扩展阅读
藏书票图片大全 2025-02-06 04:32:21
狗子跟老鼠搞笑图片 2025-02-06 04:10:17

卡通布谷鸟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7-16 02:36:21

❶ 光棍鸟到底是什么鸟,学名是什么

鹈鳺,也叫布谷鸟。

布谷鸟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脚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飞行极速无声。

布谷鸟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大约35%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1)卡通布谷鸟图片扩展阅读:

布谷鸟会模仿鹰叫占巢下蛋。

英国《自然·生态与进化》杂志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称,雌性大杜鹃(也叫布谷鸟)会“狡猾”到去模仿鹰叫来糊弄苇莺。研究发现,雌性布谷鸟在苇莺巢里下蛋后,会模仿鹰叫,分散苇莺的注意力,降低它们发现寄生在巢中的布谷鸟蛋的概率。

结果发现,苇莺对雌性布谷鸟和雀鹰的叫声做出的警戒反应相同,它们将注意力从鸟蛋转移到自己的安危上。但它们并未对雄性布谷鸟和灰斑鸠的叫声做出反应。团队接着对另一种鸟(山雀)播放这些不同的叫声,山雀是雀鹰的猎物但却并非布谷鸟的寄主。

山雀同样对雌性布谷鸟和雀鹰叫声做出了相同的反应,证明了雌性布谷鸟与雀鹰叫声的相似性引起了警戒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鹈鳺

人民网-布谷鸟会模仿鹰叫占巢下蛋

❷ 有没有那位知道这是什么鸟的

我看着像大杜鹃。

大杜鹃为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别名郭公、布谷等。分布于北极圈以外的欧洲、非洲、亚洲,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等地,多栖息于山地及平原的树上以及居民点附近。

体长约320毫米,翅长约210毫米。雄鸟上体纯暗灰色;两翅暗褐,翅缘白而杂以褐斑;尾黑,先端缀白;中央尾羽沿着羽干的两侧有白色细点;颏、喉、上胸及头和颈等的两侧均浅灰色,下体余部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鸟上体灰色沾褐,胸呈棕色

杜鹃(Cuckoo),别名:子规布谷鸟杜宇。是捕虫能手。

常指杜鹃亚科和地鹃亚科的约60种树栖种类。杜鹃科分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在东半球热带种类尤多。

杜鹃最为人熟知的特性是孵卵寄生性。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所以有“杜鹃啼血”一说。

供你参考

❸ 这是什么鸟

图片不太清晰,初步判断是“大杜鹃”,就是传说中的“布谷鸟”。

三、繁殖方式

大杜鹃繁殖期5-7月。求偶是雌雄鸟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上飞下互相追逐,并发出“呼-呼-”的低叫声。之后雌鸟站在树枝上不动,两翅半下垂,头向前伸,雄鸟随即飞到雌鸟背上、颤抖双翅进行交尾,2-3分钟后,雄鸟飞离雌鸟,停栖于30-40米外,稍停在飞到雌鸟身边,也曾见到3只大杜鹃在一起追逐争偶现象。大杜鹃无固定配偶,也不自己营巢和孵卵,而是将卵产于大苇莺、麻雀、灰喜鹊、伯劳、棕头鸦雀、北红尾鸲、棕扇尾莺等各类雀形目鸟类巢中,由这些鸟替它带孵带育。

❹ 布谷鸟的图片

布谷鸟是指大杜鹃。

大杜鹃,是普通杜鹃的中国亚种。体长约320毫米,翅长约210毫米。雄鸟上体纯暗灰色;两翅暗褐,翅缘白而杂以褐斑;尾黑,先端缀白;中央尾羽沿着羽干的两侧有白色细点;颏、喉、上胸及头和颈等的两侧均浅灰色。

大杜鹃常栖息于开阔林地,特别在近水的地方。常晨间鸣叫,每分钟24-26次,连续鸣叫半小时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隐伏在树叶间。



(4)卡通布谷鸟图片扩展阅读:

生活习性

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

有时晚上也鸣叫或边飞边鸣叫,叫声凄厉宏亮,很远便能听到它“布谷-布谷”的粗犷而单调的声音,每分钟可反复叫20次。鸣声响亮,二声一度,像“KUK-KU”。

主要以松毛虫、舞毒蛾、松针枯叶蛾,以及其它鳞翅目幼虫为食。也吃蝗虫、步行甲、叩头虫、蜂等其它昆虫。


❺ 什么叫布谷鸟有图片吗

布谷鸟即大杜鹃。大杜鹃(拉丁名:Cuculus canorus)为杜鹃科杜鹃属的1种鸟类,别名郭公、布谷、鸠、喀咕。基本分布于全国。幼鸟头顶、后颈、背及翅黑褐色,各羽均具白色端缘,形成鳞状斑,以头、颈、上背为细密,下背和两翅较疏阔。

布谷鸟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脚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飞行急速无声。 芒种前后,几乎昼夜都能听到它 那宏亮而多少有点凄凉的叫声,叫声特点是四声一度——”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拓展资料:

布谷鸟栖息于开阔林地,特别在近水的地方。常晨间鸣叫,每分钟24-26次,连续鸣叫半小时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隐伏在树叶间。平时仅听到鸣声,很少见到。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

布谷鸟飞行急速,循直线前进,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离。取食鳞翅目幼虫、甲虫、蜘蛛、螺类等。食量大,对消除害虫起相当作用。

❻ 布谷鸟长什么样(发图片说明)

大杜鹃(布谷鸟)额浅灰褐色,头顶、枕至后颈暗银灰色,背暗灰色,腰及尾上覆羽蓝灰色,中央尾羽黑褐色,羽轴纹褐色,沿羽轴两侧缀白色细斑点,且多成对分布。

末端具白色先端,两侧尾羽浅黑褐色,羽干两侧也具白色斑点,且白斑较大,内侧边缘也具一系列白斑和白色端斑。两翅内侧覆羽暗灰色,外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

幼鸟头顶、后颈、背及翅黑褐色,各羽均具白色端缘,形成鳞状斑,以头、颈、上背为细密,下背和两翅较疏阔。


(6)卡通布谷鸟图片扩展阅读:

生活习性

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

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

有时晚上也鸣叫或边飞边鸣叫,叫声凄厉宏亮,很远便能听到它“布谷-布谷”的粗犷而单调的声音,每分钟可反复叫20次。鸣声响亮,二声一度,像“KUK-KU”。

主要以松毛虫、舞毒蛾、松针枯叶蛾,以及其它鳞翅目幼虫为食。也吃蝗虫、步行甲、叩头虫、蜂等其它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