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卡通图片 » 看书恶搞网络搞笑图片
扩展阅读

看书恶搞网络搞笑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7-09 17:28:21

Ⅰ 求动漫坐在写字桌旁看书的女生图片

这个可以么

Ⅱ 求一张网络搞笑图片,大概是一个男生握着一支笔还是什么东西,呲着牙貌似是在教室里拍的在傻笑


这个吧?

Ⅲ 幽默图片搞笑图片带字

  1. 儿子拿了个iPad对妈妈说:“你瞧,可以在上面看书呢。”
    妈妈很是惊奇,拿过来iPad看了看,然后舔了舔手指去上面翻页

  2. 高中时,同桌爱放屁。
    有次,一股恶臭飘过。我问他:“你是不是又放毒气了?”
    前桌的MM回头说:“他的不是这个味。”

  3. 室友A:“我新买的衣服好看吗?”
    室友B:“哇塞,这么好看的衣服,你不去整个容搭配一下吗?”
    室友A:“……”

  4. 隔壁宿舍音响特牛。
    有一次我问他们:“哎,里面音响不错,什么牌子?”
    “岂止是音响不错,还双卡本来想在QQ空间发表说说:我Cao,今晚又喝大了!
    看到最近访客有老妈,遂改成:快考试了,看了一天的书,好累,加油!双待呢。”

  5. 、同桌做着做着卷子睡着了,在睡梦中放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响屁,而且味道及其难闻。
    大家顿时都停了笔看着他,但是他丝毫没有醒来的意思。
    看着讲台上老师那铁青的脸,我们都使劲憋着没敢笑。
    可这时,同桌居然还说起了梦话,只听他吧唧了一下嘴说:“真香,好吃!”

Ⅳ 在教室里一个男生坐在窗户边看书,一个女生看着男生的卡通图片.

是信链凳唤猜这张吗滑旅?

Ⅳ 求些恶搞或者是搞笑的高达图片.

搞笑漫画
http://hi..com/hsdlslt/album/Seed%20Club
恶搞
http://hi..com/hsdlslt/album/%BD%AB%B6%F1%B8%E3%BD%F8%D0%D0%B5%BD%B5%D7

这张绝对是搞笑图片
http://hi..com/hsdlslt/album/item/4c3f19ae1fb064d9faed5044.html

我不知道那个恶搞图片你能不能看懂,基兰COSPLAY朱雀和鲁路修,原图在火鸟和LL的相册里。

Ⅵ 朱丹晒书店看书照,配文被指有错别字,遭到了网友怎样的调侃

朱丹是一位知性的女主持人,外表不算太过亮眼,主持风格比较大气,一度受到观众们的喜爱。朱丹曾经也红极一时,自从结婚生孩子之后,智商仿佛也下线了,经常会做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如果是一般的事件,观众多是可以原谅的,可是在颁奖典礼上,也会叫错嘉宾的名字。她说错的话,别人还由此编辑了网络热梗,成为了流行的歌曲。朱丹闲暇的时候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自己的日常,其中有一条是看书的照片,可是所配的文案有错别字。遭到网友怎样的调侃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朱丹晒出的文字里面,把“偌大”的“偌”写成了“诺言”的“诺”,如果仔细的斟酌自己发过的文案,那么就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之前把迪丽热巴叫做迪丽热妈,说出来的英语也是不阴不阳,很多网友都建议朱丹重新去学习最基本的文字,要多读一点书。虽然她和她老公的感情比较深厚,但是也应该把自己的心思投射在工作中,而不是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一个优秀的主持,业务能力要强,才会获得观众的喜欢。

总之,毕竟观众不是傻子,大部分的人对于朱丹是有童年滤镜的,对她有一些宽容。但是时间久了,业务能力一再下降的话,相信观众也不会买账。

Ⅶ 什么是网络恶搞

话不多说

先来看一段视频截图(没看过视频的可以网络看看)


看完这个恶搞视频,二扔和大家一样笑得前俯后仰……这个梗来自于哪里?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这是小芈月和芈姝初次见面时玩耍的一个游戏,没想到后来竟成为一句令人唏嘘的话语。

尽管二扔并没有看到过视频中的这个片段,但几乎可以判断,这段视频有一半是被后期加工恶搞的。那什么是恶搞呢?

名词解释

恶搞,原意指出于恶意的搞笑,现在指在已有资源(如新闻图片、文艺作品)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原来的格调和气氛大变,包含各种搞笑犯贫元素,同时,新作和原作的对比往往能增强搞笑程度。(来自网络)

由于“恶搞文化”的流行,人们在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以及法学等学科视角下对其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在这种社会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有其心理的根源。研究在这个文化后面的根源,将有助大家更加深刻理解这样的流行文化,进而是社会现象。

集体狂欢心理

网络的集体狂欢是网络行为的价值取向与网民的兴趣、情感、认知倾向性等个人的心理需求相契合而产生的结果。随着时代发展,国家的经济文化水平正在极速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生活压力。而恶搞恰巧弥补了这方面压力的释放。平时“正儿八经”的电影电视剧,以及无法适应人们对多样化文化的需求。这些“正剧”通过被加工,似乎变得更加有趣欢乐,在这种加工中让大家找到了释放的感觉。

从众心理与标新立异

我们大五人格微信公众号对从众心理曾有过多次的介绍。许多社会现象的造成其实都起源于“从众心理”,也就是人们对流行的追求。恶搞文化最开始是出于部分不愿意随波逐流的人群,将一些传统资讯重新解构,变成一种独特创新的文化。但是随着这样标新立异的人越来越多,标新立异似乎也变成了“从众”。

自我实现心理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由于网络传播快,成本低,许多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网络世界占据一个角落,成为“网红”。比如之前的芙蓉姐姐靠秀身材,凤姐靠征婚,滑板鞋靠雷人……各种普通人使用“出位”的方式,迅速在网络世界获得关注,获得自我实现。

碎片化时间消化

恶搞文化具有快餐化的特点。在大家印象中,看到的恶搞视频、段子、漫画,多以简短、碎片化的特点为主。比如上个厕所,比如吃个午饭,比如约会等人等等碎片时间。在短暂的时间中无法从事连续性强或是难度比较高的一些活动,阅读简短的“恶搞文化”也是许多人打发时间的好方法。

结语

总之,二扔对“恶搞文化”还是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毕竟它不仅有趣,具有创意,还能帮大家释放压力,何乐不为?只不过在恶搞的同时,还是保留底线,毕竟有些恶搞过度,特别是针对个人的恶搞,也可能伤害到话题者本身。


文章首发自微信平台“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作者:二扔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