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真实的恐龙图片及恐龙的灭亡原因
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渴死的
恐龙是在五次物种大灭绝中的第五次大灭绝中灭绝的,因此要想搞清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就必需首先搞清五次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地球膨裂说认为地球从寒武纪到白垩纪共发生了11次膨裂,其中5次形成了大的造山运动,每次造山运动都使海洋从大陆上退却,造成了物种的大量灭绝。这5次大的物种灭绝每次都与造山运动形成的时间惊人的相同。这足以说明地球膨裂,形成造山运动,使海水从大陆上5次大退却使物种渴死,是造成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证据:
一、5次造山运动与5次物种灭绝的时间惊人的相同
1、第1次是加里东造山运动,开始时间是4.4亿年左右,这和第一次物种大灭恐龙灭绝的时间4.4亿年完全相同。
2、第2次是海西造山运动,始于3.65亿年左右,这和第二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3.65亿年完全相同。
3、第3次是印支造山运动,始于2.5亿年,这和第3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2.5亿年完全相同。
4、第4次是燕山造山运动,始于2.05亿年,这和第4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2.05亿年完全相同。
5.第5次是喜马拉雅运造山运动,始于6500万年前。这和第5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6500万年前完全相同。
二、5次大灭绝物种的生存方式
这些灭亡的物种都是些浅海、底栖、固着、不能主动寻找食物、体形庞大、喜欢水环境的物种。
三、5次大灭绝物种的生殖方式
那些生活在浅海、滨海地区、不论是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它们的生殖方式离不开水环境。这些物种没有了生殖的水环境,必然走向灭绝。
造山运动,使海洋从大陆上逐步退却,一部分生存方式和生殖方式不适应新环境的物种灭绝了。而其中生殖方式的不适应是造成物种灭绝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物种的生殖方式是不会改变的。我们从两栖动物在水中受精,到爬行动物的卵生,再到哺乳动物的胎生可以看出,生殖方式的进化才是物种进化、灭绝的决定性因素。
恐龙为什么在6500万年前的第5次物种大灭绝中灭绝的呢?虽然恐龙有迁徙功能,但因为海洋第五次大退却是海洋最后一次从大陆上彻底退出,恐龙再没地方迁徙了,水源干涸了,绝大部分恐龙被渴死了。
当然,地球上还有一些湖泊,一小部分恐龙活了下来,这一小部分恐龙是如何灭绝的呢?这部分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生殖方式的不适应。恐龙在繁殖季节经过交配后,“夫妻”双方便忙着筑巢产卵。他们在地势较高而且向阳的地方,寻找松软的土地,用带爪的前肢在地上掘出一个圆形的坑来,扒出的泥土垒在坑的周围,使坑的周围隆起,高出地面,其形状就像一个火山口,可以防止雨水流进窝里。挖好坑后,再填上一些松土,接下来恐龙“妈妈”蹲在巢上产卵。产完卵后,再用一层薄土或植物叶片把蛋盖起来。然后这些将要做父母的恐龙便轮流守侯在窝旁,直到孵出幼恐龙来。恐龙下蛋后,用土埋上,靠阳光孵化。恐龙蛋的孵化,一靠温度,二靠湿度。温度过高,胚胎发育过于迅速,胚胎死亡增加;湿度过低,将加速蛋内水分蒸发,造成失水过多,引起胚胎和壳膜粘连而导致胚胎死亡。由于造山运动,海水退去,气候变得干燥,气温升高,土地干旱,土壤的湿度下降,造成恐龙蛋不能正常孵化。我国天文地质工作者徐道一说:“在我国的白垩纪末沉积层中发现有成堆的没有孵化的化石恐龙蛋”,在广东河源发现15000多枚恐龙蛋没有孵化,这便是很好的证明。考古研究表明,恐龙灭绝持续了100万年时间。恐龙的全盛时期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前期,恐龙蛋化石却只在白垩纪晚期出现,这说明很可能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前期,恐龙的孵化是正常的,到了白垩纪晚期,它们可能遭遇了某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孵化不能进行,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新生恐龙越来越少,直至最后灭绝。根据土壤的湿度下降造成恐龙蛋不能正常孵化导至恐龙最终灭绝,我们从缺水的角度也可以说恐龙蛋是渴死的,恐龙最终灭绝的原因是渴死的。
作者:赖柏林
B. 为什么恐龙会灭绝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主要有陨石撞击、气候变迁、大陆漂移、火山爆发、造山运动、被子植物中毒、物种竞争、海洋退潮、地磁变化、物种的老化、温血动物说、平行世界说12种猜想。
一、陨石撞击说
陨石撞击说在有关恐龙灭绝的猜想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陨石撞击说认为,在距今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达到10公里,体积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小的小行星从天而降。它在地球上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的灰尘,极地冰雪融化,植物毁灭。
火山灰遮掩了太阳的光芒,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气候变冷,恐龙无法适应这强烈的环境变化,一个个死去,恐龙时代结束。
二、气候变迁说
除了陨石撞击说,还有科学家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在于地球自身气候的变化。这种观点认为,在距今6500万年前,曾分隔北冰洋与其它大洋的“堤岸”突然决口,北冰洋“外溢”的冷水形成海洋冷流,海水温度迅速下降了大约20度。
大陆上空的空气也因此变冷,水蒸气含量迅速减少,陆地上普遍干旱。恐龙无法适应这种环境,尤其是雄性个体的生殖系统遭到严重损坏,导致恐龙无法繁殖后代,最终恐龙灭绝。
三、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研究表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引起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最终导致恐龙灭绝。
四、火山爆发说
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气体大量喷出,造成了地球上急剧的温室效应,使得植物死亡,与此同时,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恐龙和其他生物灭亡。火山喷发还可能导致白垩纪末期降下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有害物质,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
五、造山运动说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因此无法生存下去。环境变了,植物也改变了,草食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食草性恐龙的灭绝使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食物,结果也灭绝了。这样的过程持续了一千万至两千万年。到了白垩纪末期,恐龙终于在地球上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