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朝鲜族的舞蹈手势是叫什么
朝鲜族的舞蹈手势是叫甩手、围手、扛手、顶手等多种姿势,并且以转、跳等舞姿,巧妙地体现静中有动的美感,表现出快速与缓慢的交替美,点与线的曲线美和张弛相间的空白美。
不仅在朝鲜族舞蹈节目中司空见惯,就是在闻名遇还的朝鲜族大型舞剧(春香传)、舞蹈史诗(长白情)中也使观众深深为朝鲜族舞蹈的这种形体动作美运作得淋漓尽致而点头
朝鲜族舞蹈家们在认真学习兄弟民族舞蹈家的长处的同时,依然保存着朝鲜族舞蹈固有的姿势和身形,手与脚、臂与腿的动作依然配合得很和谐。
(1)朝鲜舞蹈卡通图片扩展阅读:
朝鲜族舞蹈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包括农乐舞、长鼓舞、扇子舞、象帽舞、顶水舞、刀舞等。其中,农乐舞是朝鲜族中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之一,由农乐游戏演变而来,表演以打击乐器锣鼓为先导,领衔者为一打铜锣者,舞蹈的开始、中间的变换及结尾,均由打锣者指挥。
表演时,必须有一位打旗的人,旗上要写上“农者天下之大本也”八个大字,站在打锣者之前,尽情舞动,满怀豪情。此外,长鼓舞也是朝鲜族代表性的舞蹈之一,以独特而典雅飘逸的舞姿而驰名中外。
长鼓舞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一体,高度协调和统一,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等多种。
朝鲜族传统乐器有伽倻琴、筒箫、奚琴等。伽倻琴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拔乐器,形状近似于汉族民乐器古筝,演奏时一端着地、一端放于腿上,右手弹,左手弄,表演姿态稳雅别致。
筒箫是朝鲜族民族音乐中一种重要的吹奏乐器,自其诞生以来就备受朝鲜族人民的青睐,其音色十分优美,是竹管乐器中的中音乐器。奚琴是朝鲜族人民喜欢使用的一种弓弦乐器,相传是我国宋代东北一带的奚部族所创造,故而得名。
历史上朝鲜族信仰多种宗教,既有原始的万物有灵论的多神信仰,又有佛教、基督教等世界性宗教信仰,也有近代产生的民族宗教信仰,如天道教、侍天教、济愚教、青林教、元倧教、檀君教、大倧教等。此外,也有人信仰佛教、儒教等。
新中国建立后,这些宗教信仰在朝鲜族社会中逐渐消失。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新落实,朝鲜族宗教信仰中基督教的影响逐渐扩大,其信徒也明显增多。目前,朝鲜族的宗教信仰主要以基督教、天主教为主,尤其是基督教发展速度较快。
② 56个民族都有哪些舞蹈
1、朝族(朝鲜族)
朝鲜族民间舞蹈之一“农乐舞”俗称“农乐”,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深受朝鲜族农民喜爱,通常在农事劳动和喜庆节日里表演。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由吉林省文化厅申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秧歌(汉族)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
3、苗族
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土家族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5、蒙古族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③ 朝鲜舞蹈分几大种类 朝鲜舞蹈分几大种类
朝鲜舞蹈分为7类。
1、农乐舞
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深受朝鲜族农民喜爱,通常在农事劳动和喜庆节日里表演。
2、假面舞
男性舞蹈。其表演综合了 唱诵、对话、舞蹈等艺术形式,并具有戏剧性。起初在阴历四月初八,后来在端午节跳,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以盛行,是有剧本的民俗剧的一种艺术形式。
3、剑舞
又称剑器舞,是唐宋时期的民间舞蹈。因执剑器而舞,故名。作为手持短剑表演的舞蹈。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自携姿睁由甩动、 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 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
4、长鼓舞
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瑶族聚居地区,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
5、扁鼓舞
扁鼓舞为朝鲜族古老的打击乐器,后发展成为男女舞者胸前系鼓而舞的舞蹈。表演时舞者两手击打胸前的扁鼓,边击边舞。
6、扇舞
指持花扇表演的女性道册毕具舞蹈。源于古代巫女 活动及民俗活动中的扇子表演,后发展成为单扇舞、双 扇舞两种形式。
7、拍打舞
亦称“手拍舞”,是表现渔民喜获丰收的辩岁自娱性舞蹈,源于渔业丰收时渔民们在船上赤膊、欢快地拍打身体以抒发喜悦的心情。舞者扮为渔夫,作乘船姿态,随“安旦”节奏用手掌互击,或用手掌、肘部拍打胳膊、双腿及胸部两胁,表达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