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军迷文字背景图片
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男子图片高清 2024-11-17 16:26:40

军迷文字背景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08 01:47:51

1. 隐身无人机载弹量为两吨!起飞重量13吨算厉害吗

俄军最新的“猎户座E”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2吨,载弹量200公斤。

图片:点赞彩虹,点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美国已经装备了MQ25“黄貂鱼”大型无人舰载机,而彩虹-7无人机也可能成为中国首款大型无人舰载战斗机!

2. 论一个军迷的自我修养注意有所谓有所不为

《中国国防报》近日刊发的一则“军迷因收藏枪支被检察院起诉”的消息被多家网站转载。

‍广大军迷还需要有较强的自律意识,要知道你在网上炫耀的那些军事基地、设施和装备的照片,也许在你看起来并不那么重要,但在境外情报分析人员看来,却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须知我国军事迷们上传图片、发表评论的各类军事网站,正是国外情报部门经常光顾的地方,如果仅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就偷拍相关图片放在网上,恰恰为国外情报部门提供了“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便利,更触犯了法律红线。

为此,作为一个军迷,还要有安全意识和警惕性。如果有人看似无意但其实有心向你打听相关军事信息,特别是他们对你的简单付出给予超出预期的高额回报,甚至以此为诱饵要求你前往附近某一军事基地进行拍照和观察,或者要求你查询、提供相关军事资料时,你应该提高警惕,必要时应上报当地公安机关请求帮助。

军事爱好无国界,但军事爱好者有国家,国家防卫安全涉及每一名公民的切身利益,如果以军事爱好为借口,肆意妄为地与国外间谍机构相勾结窃取国家军事秘密,损害国家安全利益,等待这样的伪军迷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还有亲人、朋友的鄙视和唾弃。

3. 军迷的现状

我国的军迷,不光有军队现役及退役官兵,更多的是从没进过军队但是对军队有特殊情节的军事爱好者,他们时刻关注着我国国防建设及世界各国军事建设的发展及最新动态,并在一些军事军迷论坛上交流心得、意见,一些大学的大学生们还自发成立了军事爱好者协会。他们往往对军事文化极为热爱,是军事题材影视剧、图片、军事模型、军品的忠实爱好者。

4. 部队开装甲车攻击政府视频是怎么回事

这是电视剧中的镜头。

一段“装甲车炮轰政府大楼”的视频在网上传开。视频中,两辆装甲车驶向一座政府机关的院子,院子里瞬间爆炸四起,硝烟弥漫。与视频一同转发的文字称,军队开装甲车炮轰政府大楼。

经过深度搜索,记者在安徽省滁州市当地的一个网络论坛上发现一组照片。照片中诸多场景与网传视频画面极为相似。其中一张图片里,还出现了一台专业的摄像机。有网友指出,这是一次演习;也有网友表示,《战狼3》开拍了;另有网友说,这是电视剧《蓝军出击》正在摄制的场景。

记者在微博上发现,微博认证为电视剧作品《我是特种兵》、《冰是睡着的水》等演员的“@演员洪卫”于8月26日晚发布微博图文称:“《蓝军出击》拍摄中…… ”定位就在滁州。 这一图文微博的发布时间与网传视频悄然在网上流传的时间一致。

此外,有军迷网友给记者推送了一段名为《蓝军出击侧记》的视频。据悉,这段视频由网友自制,是电视剧《蓝军出击》拍摄过程的花絮。视频其中一幕,与网传视频相仿的装甲车正在行驶,而那一幕背景中的建筑物,恰是在网传视频拍摄地点的正对面。

通过以上证据,基本可以确定,网传视频所拍摄的内容应该是正在摄制的电视剧《蓝军出击》中的一个场景,并非网传的“装甲车炮轰政府大楼”。

(4)军迷文字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蓝军出击》是由南京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出品,郑方南自编自导,于震、梅婷、侯勇领衔主演的现代军事军旅剧。

该剧讲述了韩鹏率领的蓝军“山豹旅”甘当红军“磨刀石”,在实战演练中提升全军战斗力的故事。

该剧于2020年9月4日在江苏卫视首播,并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平台同步播出。

5. 那位军迷有全地形迷彩的电脑桌面壁纸啊!找了好久都没找到😭

什么壁纸比动态壁纸更炫酷???此壁纸采用了视频制作。把视频当电脑壁纸用……。(超清视频效果更爽)

6. 图片中是什么东西

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ZW23-12/630A户外柱上智能隔离开关、断路器,这个是淘宝上有挂的。网页链接

7. 请军迷告知下面图片中美军制服上的军衔等级如何识别,不要抄来的,如图。

我军目前实行的军衔制,不同于上述三种类型。我军军官衔级的设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共设三等十级:

将官三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三级:上尉、中尉、少尉。

·尉官(一杠)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二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

两杠一星是:少校

两杠二星是:中校

两杠三星是:上校

两杠四星是:大校

·将军
没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

一颗金星:少将

二颗金星:中将

三颗金星:上将

8. 有没有军迷的朋友给我科普一下这图片里的子弹

9毫米手枪弹,5.45步枪弹5.56步枪弹,7.62中间威力弹,7.92大威力步枪弹,12.7反器题材狙击步枪弹,30毫米航空机炮穿甲弹

9. 中我国军舰的近防炮到底有多强

当然,能否在实战中具备类似电影里的表现,取决的不仅仅是武器自身,同时还有人员操作以及当时的战场态势(比如:火箭弹发射时与舰艇之间的距离等等),因此一切还是留给未来的实际战场来检验吧。

10. 关于俾斯麦号的一个问题

老大:翻箱子终于给我翻出来了!相信你!(鉴于网络对篇幅的限制和图片一次只能传一张,只发了第一张还有很多内容请与我联系)

意志的武力与艺术——二战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性能解析

前言:

N粹德国的武力象征之一的俾斯麦战舰,在它战沉后的六十多年里一直倍受世人赞誉,从作为敌人的英国首相到全世界大多数军迷都折服于它带来的巨大震撼,在多数海军专家心中它也是一艘优秀的战舰,被誉为不沉的海上钢铁城堡。但掌声和欢呼中难免会有夸大,一些军迷把俾斯麦硬推上了世界战列舰的王座(注1),使它在盛名之下其实难符,随即遭到另一部分逆反心理严重的军迷所仇视,他们聚集到一起,书写各种尖酸的文字贬低这艘军舰,称之为全世界性能最糟糕的新式战列舰。这些矫枉过正、非红即黑、极端情绪化对待学术问题的态度贻害深远,现在国内的军史论坛和书籍上,但凡关于俾斯麦战舰的文字不是极度的褒扬就是极度的贬损,竟难以找到一篇适中反映实际的。笔者所以写此文,是希望通过从技术和实效上解析这条战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建造背景及过程

1935年3月德意志帝国元首阿道夫.XTL发表重大宣言,宣布废弃凡尔赛条约恢复征兵制,德国再武装正式开始。同年6月,为了表示无意向英国挑战,德国主动向英国提出把德国海军舰艇的总吨位限制在英国海军的35%,英国马上同意并与之签订了《英德海军条约》。这解除了德国海军的最后一道枷锁,德国海军开始大扩军,在建造5只旧战舰代舰中的第4、5艘的同时在1935、1936年度开工建造代号为“F”级的战舰,一级真正的战列舰,它就是后来闻名遐尔的“俾斯麦”级。

在1934年德意志级装甲舰服役后德国开始对真正的新式战列舰进行设计论证,同年克掳伯公司开始了280mmSKC/34、380mmSKC/34、403mmSKC/34三种新型主力舰炮的设计工作。到了1935年XTL发表德国再武装宣言时,德国开始正式进行新战舰的建造,首先就是5只老式战舰替代舰中的第4、5艘,预定从1935年开始在1937年-1941年完工,于是从1935年3月开始了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工作,这离一战结束相隔16年半时间。同年6月随英德海军条约的签订,德国能够建造3.5万吨级装备406mm主炮的新型战列舰,随即开始了俾斯麦级的建造。

德国主力舰的划分标准与英国不同,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的区别主要在于火力和航速,而装甲以及舰体结构是按照相同的标准设计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舰体设计直接来源于一战末期德国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的增强型约克级战列舰,而俾斯麦的舰体设计是在沙恩霍斯特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而来。这一点从约克级、到沙恩霍斯特级、到俾斯麦级的线形以及舰体结构图的变化上也可以看出来,并不是一些人误传的直接改进自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巴级和俾级在线形、尺度以及装甲布置上相去甚远,最多可以算是俾级的一个鼻祖

从上至下为巴伐利亚级、约克级、沙恩霍斯特级、俾斯麦级的线图(图一)

俾斯麦级战列舰随吨位的加大采用了更多的水密隔仓和更厚的隔仓钢板,舱室布置、装甲布置、防雷结构布置以及上层建筑布置则大量参照了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注2)。采取以上措施后德国人在沙级开工后不到8个月也就是1935年11月就开始了俾级的建造工作,这离一战结束正好相隔17年时间。

1938年5月德国海军得到指示将于1948年对英开战,1939年1月XTL选定“Z计划”为德国海军发展计划,随即开始实施。同年4月德国宣布废弃英德海军条约,全力开始了大舰建造,分别于同年7月、8月开始为两艘更强大的标准排水量高达6.25万吨的“H”级超级战列舰铺设龙骨。从科隆到柯尼斯堡密布的高炉群日夜加温,强大的工业帝国再次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一直下去它们将熔化整个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但在不久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德国石勒苏宜格-霍尔斯坦因号旧式战列舰上11英寸大炮的鸣响而提前爆发,宏伟的Z计划成为浮云,完成大半的两条“H”级超级战列舰被解体去打造苏德战场的滚滚钢铁洪流,只剩下硕果仅存的两条俾斯麦级战列舰,它们在战争中成为一代传奇。

1939年2月14日这个光荣的日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完工下水,德国人以创造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伟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命名这艘战舰,希望它能开创德国海军的新篇章。俾斯麦战舰伟岸而优雅的舰体缓缓划下船台,起源于东方古老文明的图腾符号刻画在它的甲板上,其无所畏惧的装甲和所向无敌的炮群即将成为对手心中的梦魇。它是引领电气工业革M的帝国工业技术的展示品,是条顿民族意志、武力与艺术的承载体,内在本质与外部历史都推动着它去书写齐格菲式的悲剧英雄故事,天生如此。

二、基本技术数据和图纸(*为提尔皮茨号)

1、建造

建造公司Blohm&Voss

建造地点Hamburg(汉堡)

建造代号BV509

开工时间1935年11月16日

完工时间1939年02月14日

服役时间1940年08月24日

2、舰体

官方公布排水量35000吨

实际标准排水量41700吨

设计满载排水量49400吨

实际满载排水量50900吨

实际满载排水量52900吨*

舰体长度250.5米

水线长度241.55米

舰体宽度36米

舰体型深15米

实际标准吃水9.00米(at41700t)

设计满载吃水10.2米(at49400t)

实际满载吃水10.4米(at50900t)

实际满载吃水10.7米(at52900t)*

舰体次要结构用钢St42造船钢

舰体主要结构用钢St52造船钢

防雷装甲用钢Ww高弹性匀质钢

水平装甲用钢Wh高强度匀质钢

舷侧、炮座、炮塔立面、指挥塔立面装甲用钢KCn/A表面渗碳硬化钢

舰底纵向主龙骨17条,高度1.7米,铺设宽度25米,平均间隔1.56米(舯部)

3、动力系统

锅炉12个高压锅炉(压力55Kg/cm2温度475oC)

主机3台涡轮蒸汽轮机

推进轴3

螺旋桨3(直径4.7m)

舵2

最大设计稳定马力138000shp

最大实测稳定马力150170shp

最大实测极速马力163026shp

最大设计巡航速度28节

最大实测巡航速度30.8节

最大实测航行极速31.5节

4、航程

燃料标准3200M3

燃料最大7400M3

航程8525海里/19节

航程6640海里/24节

航程4500海里/28节

5、装甲

俾斯麦装甲布置全析图(图二)

上部舷侧装甲145mmKCn/A

主舷侧装甲320mmKCn/A

舰尾水线装甲80mmWh

舰首水线装甲60mmWh

主防雷装甲45mmWw

首尾横向装甲100-320mmKCn/A

内部横向装甲20-60mmWh

内部纵向装甲30mmWh

上装甲甲板50-80mmWh

主装甲甲板80-120mmWh

尾装甲甲板110mmWh

弹药库侧壁装甲30mmWh

弹药库底部装甲40mmWw

主炮座露天340mmKCn/A上部舰体内220mmKCn/A下部座圈50mmWh

主炮塔正面360mmKCn/A侧面220mmKCn/A顶部130-180mmWh背面320mmKCn/A

副炮座露天80mmWh上部舰体内20mmWh

副炮塔正面100mmKCn/A侧面40mmWh顶部40mmWh背面40mmWh

高炮塔正面15mmWh侧面15mmWh顶部15mmWh背面—

指挥塔立面350mmKCn/A顶部220mmWh底部70mmWh

备用指挥塔立面150mmKCn/A顶部50mmWh底部30mmWh

装甲了望塔立面60mmWh顶部20mmWh底部20mmWh

舰体侧面装甲总厚度475-485mm(不考虑倾角的绝对厚度)

舰体水平装甲总厚度130-200mm

防雷系统抵抗力300kghexanite烈性炸药

主装甲区长171米占水线全长70%

舷侧装甲高8.4米占舷侧全高56%

6、武器装备

主炮8门380mm/L52(4座双联)

副炮12门150mm/L55(6座双联)

重型高炮16门105mm/L65(8座双联)

中型高炮16门37mm/L83(8座双联)

轻型高炮18门20mm/L65(2座4联、10座单装)

轻型高炮78门20mm/L65(18座4联、6座单装)*

鱼雷6管533mmG7aT1(2座3联)*

7、弹药储备

380mm炮弹960发(每门120发)

150mm炮弹1800发(每门150发)

105mm炮弹6720发(每门420发)

37mm炮弹32000发(每门2000发)

20mm炮弹由20mm机炮数量决定

533mmG7aT1鱼雷24枚*

8、火控设备

10.5m基线测距仪4(1940)5(1941)

7m基线测距仪1

6.5m基线测距仪2

4m基线测距仪4

3.7cmflak炮上

2cmflak炮上

9、探测设备

FuMO23雷达3

探照灯7

10、航空设备

弹射器舰体中间1部

水上飞机4架Ar196A-3

11、辅助装备

起重机2大2小

锚32船首1船尾

12、人员

103军官

1962水兵+27人

13、重量分配:

舰体结构11691吨(占标准排水量的28%)

装甲17450吨(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不包含炮塔旋转部分装甲)

动力2800吨(占标准排水量的6.7%)

辅助装备1428吨(占标准排水量的3.45%)

武器装备5973吨(占标准排水量的14.3%,包含炮塔旋转部分装甲,每座主炮塔旋转部分重1052吨)

以上总和为空载排水量,合计39342吨

航空设备83吨

自卫武器8吨

普通装备369.4吨

船员居住设备8.6吨

桅杆和索具30吨

弹药1510.4吨(占标准排水量的3.6%)

自卫武器的弹药25吨

一般消耗品155.4吨

人员和个人物品243.6吨

以上总和为法定标准排水量,合计41775.4吨

预备物品194.2吨

一般出海任务

饮用水139.2吨

设备用水167吨

锅炉用水187.5吨

重油3226吨

柴油96.5吨

润滑油80吨

航空用油17吨

长期出海任务(如不携带会注入等重的海水或淡水,以维持军舰的稳性)

锅炉用水187.5吨

重油3226吨

柴油96.5吨

润滑油80吨

航空用油17吨

以上总和为法定满载排水量,合计49489.8吨

预备用水389.2吨

俾斯麦在莱因演习时额外加了1000吨燃油,实际满载排水量增大到约50900吨。

三、装甲及舰体构造材料

在汉堡建造中的俾斯麦的照片:(图三)

St42(Schiffbaustahl42)造船钢,于1931年在传统的二号造船钢基础上改进而成,用于建造俾斯麦的上层建筑和非装甲舱段舰体结构。其硬度为140-160HB,抗拉强度为420-510MPa,屈服强度为340-360MPa,延展率21%,性能不低于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

St52(Schiffbaustahl52)造船钢,于1935年在着名的三号造船钢基础上改进而成,用于建造俾斯麦的装甲舱段和轻装甲舱段舰体结构,是当时最先进的船舶结构材料。其硬度为160-190HB,抗拉强度为520-640MPa,屈服强度为360-380MPa,延展率21%,同时具有极佳的韧性和弹性,具有很强的抗断裂和撕裂能力。虽然其较软的材质抵抗动能穿甲弹的能力较弱,但它拥有优秀的构造强度保持能力和优良的鱼雷爆破冲击波抵抗能力。St52是二战各国造船钢中性能最优秀的材料,战后被全世界造船界广泛采购,至今仍是德国和奥地利的重要出口钢材。它也被用于U型潜艇的耐压舱壳制.造,从当时德国潜艇与其他国家潜艇的潜深差距上,也可以看出St52钢的明显性能优势。

Ww()高弹性匀质钢,于1925年在传统的KNC装甲基础上发明,用于建造俾斯麦的主防雷装甲。其硬度为190-220HB,抗拉强度为650-750MPa,屈服强度为380-400MPa,延展率27%,是专职抵抗鱼雷爆破冲击波的优秀材料,同时对速度较慢的动能穿甲弹也具有良好的防御能力,能够有效抵挡从水下射入防雷隔舱的炮弹进入内舱。

Wh()高强度匀质钢,于1925年在传统的KNC装甲基础上发明,其中的高性能部分(WotanStarrheit,简称Wsh)被用于建造俾斯麦的所有水平装甲和首尾水线装甲带以及内部纵横向装甲。到二战时代,它们仍然是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最高,抗弹性能最好的舰用匀质装甲。其硬度高达250-280HB,抗拉强度为850-950MPa,屈服强度为500-550MPa,延展率20%,是同时兼顾对炮弹和航空炸弹的穿甲防御以及抵抗大型弹片和爆破冲击波的最理想材料。与St52造船钢的地位相似,Wh装甲的高性能部分明显超过美国ClassB、英国NCA和意大利NCV(后三者性能基本相等),位于世界最高水平,这在各方面的资料上都没有争议。依靠材料质量优势,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水平装甲以优异的防弹性能给对手留下了深刻印象。

KCn/A(KruppcementitenewtypeA)表面渗碳硬化钢,于1928年在传统的KC装甲基础上发展而成,用于建造俾斯麦的舷侧、炮座、炮塔立面、指挥塔立面装甲,是二战时代表面硬度最高,在中等厚度下防弹性能最好的舰用表面硬化装甲。其表面硬度高达670-700HB,递减渗碳深度为40-50%,基材硬度为240HB,基材抗拉强度为835-880MPa,基材屈服强度为635-670MPa。大部份人看了《JamesCameron'sExpeditionBismarck》、《探索欧洲最大战列舰俾斯麦》上的文字以及考察队发行的画册上的图片加上网站warships1上的火炮穿甲数据以后,都确信俾斯麦的320mmKCn/A主舷侧装甲板抵挡住了绝大部分理论上拥有450-550mm匀质装甲穿深力的盟国战列舰炮弹。克虏伯装甲的领先地位,要追溯到1895年它的发明之时。新生的德国镍铬锰合金表面渗碳硬化钢立即压倒了全世界所有的装甲,它等效于125%厚度的当时最新式的美国哈维装甲,等效于208%厚度的之前普遍使用的英国人基于施奈德钢发明的铁钢复合装甲,成为这一时代装甲领域的最高成就。在此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克虏伯装甲始终在同时期同类产品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二战时代在更大厚度上性能唯一超过KCn/A的只有英国用于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立面防护,发明于1935年的P1935CA(post-1935casehardeningarmor)表面渗碳硬化钢。该装甲钢的表面硬度为600HB,递减渗碳深度为30%,基材硬度为225HB,基材抗拉强度为895MPa,基材屈服强度为635MPa。虽然P1935CA在大部分性能指标上都不如KCn/A,但是它的基材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延展性,结合硬度不高的表面和厚度比例不大的递减硬化层,在厚度大约超过350mm时,P1935CA具有最高的抗弹性能,这是因为在硬化层绝对厚度达到可观水平的前提下,更大厚度的基材的高韧性和高延展性又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在厚度约为220-350mm的范围内,则是KCn/A抗弹性能最高,这得益于克虏伯能更精确的调整加工工艺来确保装甲品质的优良与均一。而在厚度更小时,美国同时代的ClassA钢性能有明显提升,该装甲钢的表面硬度为650HB,递减渗碳深度达到55%,基材硬度为220HB,基材抗拉强度为745-850MPa,基材屈服强度为545-685MPa。尽管其基材性能一般,表面硬度也只是中上水平,但它拥有二战时代厚度比例最大的装甲硬化层,对战列舰APC炮弹的破坏能力甚至超过硬度最高的德国KCn/A和意大利引进克虏伯技术生产的P1930KC。这使得在180mm以下的厚度,ClassA拥有较好的防弹能力。但是在战列舰舷侧装甲级别的厚度下,ClassA钢板容易发生碎裂,防弹能力明显不及英国P1935CA和德国KCn/A。美国佛吉尼亚海军基地,战后对各国舰用表面硬化装甲进行综合性能测评,结论是P1935CA位居世界第一,KCn/A以微弱劣势屈居第二,ClassA则明显劣于前两者。《USNI》一书中明确记载乔治五世级战舰的P1935CA钢抗弹能力比同时期美国的ClassA钢高25%左右。介绍俾斯麦战舰的专题网站文章也说KCn/A钢仅略微次于英国的P1935CA钢,远远优于同时期美国的ClassA钢(原文:anBritishcementedarmour(CA),)。这些都是基于战列舰舷侧装甲级别的厚度得出的结论。而依照自身装甲的特性,各国舰船设计师都做了所能做的最优选择。英国战列舰选择了349-374mm大厚度的单层垂直装甲;德国战列舰则选择了300-350mm中等厚度的垂直装甲加上一层强有力的Wh水平装甲;意大利战列舰的KC板受技术限制无法做得太厚,就在280mmKC板外面再加上一层70mm的全厚度硬化板,也要力求保证每层钢板的质量;美国人自从1933年发明了新式的ClassA装甲之后,他们的北卡罗来纳级、南达科它级和衣阿华级新式战列舰的舷侧装甲板都恒定在307mm而不越雷池一步。对于装甲抗弹性能,涉及的因素非常多,从各国的实际做法来看,保证装甲质量的意义十分重大。而在保证装甲质量的前提下,并不是想做多厚就能做多厚(注3),这就是很多国家的军舰装甲厚度为什么并不符合军迷的数字感观需要的原因。

造舰冶金材料主要分为结构用钢、匀质装甲钢、表面硬化装甲钢三个类别。综上所述,最好的船舶结构用钢和最好的舰用匀质装甲钢均出自德国。剩下的舰用表面硬化装甲,在战列舰舷侧装甲级别的厚度上由英德两国平分秋色。至此世界造舰冶金材料技术领域颠峰地位的六分之五已被德国独自占据,这是打造不沉之舰的坚强后盾。

二战各国冶金材料的性能水平并非一些人想象或者宁愿的都差不多,而是差别巨大。即使是战列舰舷侧装甲级别的厚度上的美国ClassA钢,其“国际地位”也并不低,同样是美国佛吉尼亚海军基地的战后测评,日本1942年生产的信浓留下的备用于舷侧装甲的VH钢,性能只有同时期美国ClassA钢的83.9%。而VH钢是日本最好的舰用表面硬化装甲,日本新式军舰使用得最普遍的不是VH钢而是改进自英国VC钢的NVNC钢(注4),性能比VH钢还要差不少。前面对比的还仅仅只是表面硬化装甲之间的性能差距,即使是其中已知最差的NVNC钢,也是基于扎制匀质合金钢板加工而成的表面热处理硬化装甲,优于普通的扎制匀质装甲,而普通的扎制匀质装甲又优于普通的铸造装甲。在此不妨想想苏联人那些IS2、IS3和T34坦克在极简易条件下由非熟练工人生产的铸钢炮塔的装甲质量如何呢?是不是一些人所说的“都差不多”?如果是,那么苏联铸钢是与MNC、ClassB、ClassA、KCn/A这些性能相差很多的装甲中的谁差不多?这是题外话了。我们回到主题,即使仅以舰用表面硬化装甲为例,在战列舰舷侧装甲级别的厚度上,英德钢的性能比美国钢高出25%左右(注5),日本钢则除了最好的少部分与美国钢相当外,大部分都在美国钢的85%以下,也就是说英德装甲比日本大部分装甲的性能至少高出47%,而二战各国新式战列舰舷侧装甲厚度最低300mm和最高410mm之间仅相差了37%,两者对抗弹能力的影响正好差不多。即使按照这个很保守的估计,评估战列舰装甲的抗弹能力,对比材料质量的重要性也绝不低于对比材料厚度。这一点很多人都因为缺乏相关资料而忽略了,他们去依照几十毫米甚至几毫米的战列舰舷侧装甲厚度差为其防护水平排名,今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