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耳的基本构造是怎样的
人的耳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外耳、中耳及内耳。
外耳:主要包括耳廓及外耳道。外耳道呈”S”,长度为2.5—3.5CM。因为耳道有弯度,所以耳机在耳朵内不掉出来。比如扭头、跑步、蹲跳等,耳机都不易掉落。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收集声音、声源定位(声音传进双耳的时间差与强度差)、传导声音到达中耳、对声波的增压作用。
中耳:中耳结构中,主要有三块骨头(锤骨-砧骨-镫骨)即听骨链。鼓膜是有一个反光区的透明膜,起到保护中耳的作用,以防水、虫子等进入中耳。
内耳:内耳结构主要由耳蜗和前庭组成。内耳主要作用是换能,将中耳传进来声音震动转换成生物电。
2. 人体耳朵结构图片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两部分。耳郭的外面有一个大孔,叫外耳门,与外耳道相接。耳郭呈漏斗状,有收集外来声波的作用。
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长约2.5~3.5 cm,其皮肤由耳廓延续而来。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软骨组成,内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质构成。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容积约为1 cm3。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组成部分。
(2)内耳廓是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耳朵是五官其中一个重要器官,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它除了掌管听觉外,也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
耳朵体积虽小,但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容易散发,且“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给耳朵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3. 耳朵的构造
↑听小骨构造
耳蜗:传导并感受声波的结构,它就像一个神奇的转换器,可以将得到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神经电信号,并把信号交送给大脑,从而就实现了听觉。
半规管:半规管与听觉的关系相对小一些,它更多的作用在于保持平衡。它主要负责保持平衡和控制生物的姿势。
前庭:和半规管一样,是用来保持平衡的结构,它能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动,同时控制身体上的肌肉,包括眼部肌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三维空间做出各种动作。我们经常看到有人晕车或者晕船,其实都是半规管和前庭在起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米莱童书《生命简史》
4. 双耳廓是指耳朵的哪里
耳廓(auricle)位于头部两侧,前凹后凸,利于收集声波。耳郭的上方大部分以弹性软骨为支架,覆以皮肤构成,皮下组织少,富含血管和神经,感觉敏锐;下方的小部分富含结缔组织和脂肪,柔软而无软骨,称为耳垂,曾是临床上取末梢血进行化验的常用部位,但因操作不便而被弃用。耳郭穴位丰富,中医科常行耳针或局部穴位贴药法治疗某些疾病。
5. 耳朵结构图与名称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图中,外耳包括①耳廓和②外耳道,它们分别有收集声波和传送声波的作用;中耳由③鼓膜、④鼓室和⑨听小骨组成,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鼓室内主要有三块听小骨,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内耳分为⑥耳蜗、⑦前庭和⑧半规管三部分管腔,三部分管腔分布有相应的感受器,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里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⑤是咽鼓管,是咽喉与中耳的通道,当吞咽食物和打呵欠时咽鼓管的管口开放,空气由此进入鼓室,可以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答案为:(1)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咽鼓管;耳蜗;前庭;半规管;听小骨;(2)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
6. 耳朵结构图
耳朵结构图如下: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6)内耳廓是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听觉是由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耳是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外周感觉器官。耳由外耳、中耳构成的传音器和内耳感音、平衡器所组成。
外耳露于体表,中耳和内耳埋藏在颞骨岩部内,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传导器官,内耳有感受声音和位觉的感受器,是听、位觉器官的主要部分。声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传到内耳,使内耳的感音器官(柯蒂氏器官)发生兴奋,将声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听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
7. 耳朵有哪几种形状图
一、菜花耳:菜花耳耳廓烧伤或外伤后、软骨感染破坏,使软骨挛宿增厚变形,卷曲一团,耳廓外形极不规则称为菜花耳。
二、隐耳,隐耳又称袋状耳是较少见的先天性耳畸形,特点为除耳垂正常外耳前皮肤与颅侧皮肤连成一片,耳廓软骨结构基本正常但被埋在皮肤内不能正常突出,颅耳沟消失,提起或压迫时可出现正常耳廓外形,放松后又缩回,有时有对耳轮上脚成角畸形和耳轮软骨折叠。
三、招风耳:招风耳是一种较常见先天性性耳畸形,多见于双侧。特点为耳廓略大,上半部扁平,对耳轮发育不全,形态消失;而耳甲过度发育,耳舟与耳甲之间夹角大于150度(正常90度)。
四、杯状耳:杯状耳又称为卷曲耳或垂耳为较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多发生于双侧。特点为耳轮缘紧缩,耳轮及耳廓软骨卷曲和粘连、耳舟、三角窝狭小,严重者整个耳廓上部缩小、下垂,耳舟及对耳轮形态消失,整个耳廓呈管状称为舟状耳。
(7)内耳廓是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两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1、耳郭
耳郭的外面有一个大孔,叫外耳门,与外耳道相接。耳郭呈漏斗状,有收集外来声波的作用。它的大部分由位于皮下的弹性软骨作支架,下方的小部分在皮下只含有结缔组织和脂肪,这部分叫耳垂。耳郭在临床应用上是耳穴治疗和耳针麻醉的部位,而耳垂还常作临床采血的部位。
2、外耳道
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长约2.5~3.5 cm,其皮肤由耳廓延续而来。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软骨组成,内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质构成。软骨部分的皮肤上有耳毛、皮脂腺和耵聍腺。
3、鼓膜
鼓膜为半透明的薄膜,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边缘固定在骨上。外耳道与中耳以它为界。经过外耳道传来的声波,能引起鼓膜的振动。
4、鼓室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容积约为1 cm3。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组成部分,里面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镫骨的底板附着在内耳的卵圆窗上。三块听小骨之间由韧带和关节衔接,组成为听骨链。鼓膜的振动可以通过听骨链传到卵圆窗,引起内耳里淋巴的振动。
5、内耳
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由结构复杂的弯曲管道组成,所以又叫迷路。迷路里充满了淋巴,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身体的平衡有关。
8. 耳朵的结构图是什么样子的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两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耳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
(8)内耳廓是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正常人的耳朵大约可分辨出40万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有些小到微弱得只能使耳膜移动氢分子直径的十分之一。当声音发出时,周围的空气分子就起了一连串的振动,这些振动就是声波,从声源向外传播。
当声音到达外耳后,通过耳廓的集音作用把声音传入外耳道并到达鼓膜。鼓膜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厚度和纸一样薄,但却非常强韧。当声波撞击鼓膜时,即引起鼓膜的振动。耳蜗里有数以千计的毛细胞,它们的顶部长有很细小的纤毛。
在液体流动时,这些细胞的纤毛受到冲击,经过一系列生物电变化,毛细胞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生物电信号经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大脑再把送达的信息加以加工、整合就产生了听觉。
9. 什么是耳廓
耳廓一般指耳郭,即“耳廓”,外耳的一部分,是收集声波的装置。它的大部以弹性软骨为支架,覆以皮肤。皮下组织较少而紧密,富含血管神经,耳郭下端的下垂部分,无软骨,仅由皮肤、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叫做耳垂。
耳郭借韧带、耳郭肌、软骨和皮肤等附着于头颅两侧。耳郭的前外侧面凸凹不平,其向前卷曲的游离缘名为耳轮,以耳轮脚起于外耳门的上方。
(9)内耳廓是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耳廓大部分由弹性软骨外覆皮肤构成。耳郭有几个凹陷,其中耳甲最深。耳垂(不含软骨)由纤维组织、脂肪和血管构成,易于穿孔取血样及挂耳环。
耳郭的血液主要来自耳后动脉及颞浅动脉;耳大神经及耳颞神经分布于耳郭皮肤:耳大神经分布于耳郭上部及外耳道以下耳郭外侧的皮肤;耳颞神经(三叉神经下颌支)分布于外耳道以上耳郭皮肤。
耳郭上半部外侧面的淋巴引流至腮腺浅淋巴结,颅侧(内侧)的淋巴则引流至耳后淋巴结及颈深上淋巴结。耳郭其余部分(包括耳垂)的淋巴引流至颈浅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