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养心殿背景图片
扩展阅读
猴子大笑图片大全卡通 2025-01-13 10:59:01
袋鼠这个图片从哪里下载 2025-01-13 10:53:44
搜索入入梦图片 2025-01-13 10:52:14

养心殿背景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2-26 10:25:29

① 岁朝图作品背景的介绍

大年三十的子时是一年之始。清代皇帝要在这新年、新月、新日、新时饮屠苏酒,举行开笔仪式。开笔式的地点在皇帝处理政务的养心殿东暖阁的明窗。子时快到的时候,皇帝便来到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前坐,亲手点燃“玉烛长调”,亲手把屠苏酒倒入金瓯永固杯,手握万年青笔,书写下新年的第一笔。一般都是“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等吉祥语。然后双手捧起“金瓯永固”杯饮屠苏酒。金瓯,象征国家政权;永固,取政权永远巩固之意。 心情好的时候,皇帝还会在“开笔式”上画上几笔。对自己的书画颇为得意的干隆皇帝尤其喜欢作画。这便有了收藏在清宫的数十幅御笔“岁朝图”。“岁朝图”的构图都比较简单。有画柿子的,寓意“事事如意”;画着宝瓶的,寓意平安;还有一幅画着钟馗,钟馗的头上方勾画着一只蝙蝠,钟馗抬着眼,正好能看见蝙蝠,据说寓意“福在眼前”。

② 故宫资料

《37.你好呀!故宫 完结》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ps://gss0.bdstatic.com//yun-file-logo/file-logo-6.png" data_number="1" data_sharelink="https://pan..com/s/1EA0G6ParuYbz32ccAeLi6Q" data_code="edqy">

提取码: edqy

你好呀!故宫

③ 乾清宫和养心殿哪个面积更大

养心殿

乾清宫建筑面积1400㎡,养心殿占地5000平方米。养心殿是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养心殿南北长约63米,东西宽约80米。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

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乃明清十六个皇帝的寝宫: 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自雍正始移居养心殿)。

(3)养心殿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历史意义:

1、故宫养心殿的真实全面的保存并延续历史价值,通过图片介绍了古代精细化勘察的过程,并展示了传统木构建筑技艺,使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

2、以时间顺序为轴线,故宫养心殿可以从明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的不同建筑特点进行了对比,体现了明清民国的文化差异变迁,通过建筑了解当时时代的文化背景。

3、故宫养心殿是故宫古建筑群中最具典范意义的代表。它的主体建筑是明代官式建筑的遗存,殿内装修则引入了满族文化,并利用自西方传入的绘画,展现清廷独有的艺术形式“通景画”。

④ 皇权的最后归宿是北京紫禁城

清逊帝,名爱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字浩然,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英文名亨利,满族。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光绪死后继位,是清朝和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人,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0岁。火葬,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总理指示移放于正室,后又移葬华龙皇家陵园。

宣统帝溥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弟载沣的长子。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大臣将此事告知光绪皇帝后,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又让自己的亲弟弟监国,光绪皇帝十分满意。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登上了大清王朝末代皇帝的宝座。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居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1917年6月,张勋带领辫子军入京,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一起,在7月1日宣布溥仪复辟。12日,在全国一片声讨中,溥仪再次宣告退位。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不久,被日本人护送到天津。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为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的执政,建年号为“大同”。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院工作。1964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溥仪着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奥斯卡金奖。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着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候。

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逝世,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980年5月29日,即溥仪去世13年后,党和政府为溥仪举行了追悼会。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仪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华龙陵园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的公墓。

溥仪生前就有入土为安的愿望,清西陵也是溥仪生前就确定了的葬身之所。溥仪葬入此陵园,是他的第五个妻子李淑贤的精心安排,也是由他的妻子李淑贤亲自主持办理的,同时,李淑贤女士还希望自己逝世后能与溥仪合葬一处。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女士去世,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合葬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溥仪史称逊帝,也称宣统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

附:李淑贤愿死后合葬

1994年,原籍山东泰安的海外华人张世义在易县西陵境内投资修建陵园,命名为华龙皇家陵园。并与溥仪的第五位妻子李淑贤联系,商议将溥仪骨灰迁葬于陵园内,李淑贤女士为了完成溥仪的遗愿表示同意,同时,李淑贤女士还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希望自己逝后能与溥仪合葬一处,张世义当即应允并,表示完成这些事的一切费用由他支付。两厢情愿并签署协议书。李淑贤返京后即到八宝山办理迁葬溥仪骨灰的手续,并确定在1995年1月26日将溥仪安葬清西陵。

溥仪选妃时,一共看了四个人的照片,他觉得“每位都有个像纸糊的筒子似的身段......实在也分不出俊丑来”。婉容成为皇后,把文绣挤成妃子,是皇太妃斗争的结果。婉容猜嫉、排挤、诅咒文绣,虽然得逞,却使溥仪心生反感。其后婉容与下人李体育、祁继忠私通并生下一女,此令溥仪大为恼怒,让人将新生儿填进锅炉烧化。后来,婉容由于吸毒导致病弱不堪,于日本投降的第二年病死在长春。

文绣不到十四岁就来到溥仪身边当“宫妃”,后来文绣冲破禁锢,历经艰难,与溥仪实现离婚。这种“休夫”的胆气和行为,在中国封建史上恐怕是唯一的例子。《我的前半生(全本)》中首次披露“文绣离婚与清室立约”的图片。

溥仪为了惩罚婉容,把新“贵人”谭玉龄“像一只鸟似的养在宫里”。后谭玉龄因其天真直率的性格,赢得溥仪好感。谭玉龄的突然病死,到底是得伤寒而死,还是为关东军所害,至今还是个谜。《我的全半生(全本)》中披露了溥仪在谭玉龄照片背后的题字“我的最亲爱的玉龄”。

“福贵人”李玉琴,是溥仪坚决不要日本血统妻子的产物。李玉琴曾经在关东军大崩溃时,与溥仪一起共同逃亡。后来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期间,李玉琴曾多次探望溥仪,通了许多信件。最后,李玉琴还是向溥仪提出了离婚。

婉容、文绣是合法而有名份的皇后、皇妃,且同时入宫,生活内容交叉。谭玉玲和李玉琴是溥仪在伪满当“康德皇帝”时期册封的伪贵人,我们虽然不能承认她俩在伪宫中的名份,却不能不把这两位女士看作是溥仪的妻子。还有溥仪特赦后恋爱结
婚的妻子李淑贤.这几位女士,却共同经历了溥仪生平中那一段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作为清朝的皇后和皇妃,作为按清朝礼仪制度册立的伪贵人,她们的婚姻家庭生活不能不表现清朝的遗风,不能不留有爱新觉罗皇族的深深印痕,婉容、文绣和谭玉龄都出身名门望族,在清朝是被认为具有“高贵血族”的女性;李玉琴虽然生在平民之家,却曾长期生活在破落的皇族家庭里,她们是在中国兴旺了将近三百年而终于走向衰亡的爱新觉罗皇族的最后一批代表人物,我们研究皇族的败落,她们可以提供有力的佐证。

作为具有皇帝身份的男人的妻子,她们都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帮助丈夫实现“大清王朝”的中兴而做了种种努力,同时也在实践中逐步认清了日本军阀的嘴脸。婉容在鬼域中挣扎过,文绣因政治裂痕而跟溥仪分手,谭玉龄在枕边给丈夫讲述日寇的残暴,李玉琴在溥仪受日本窝囊气的时候给他唱歌、讲故事……她们生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和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她们的生命的日历上写下了日本导演伪满的事实。

作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皇妃、“贵人”和妻子,她们各自的生平道路都交叉在溥仪人生途程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一段上,所以从她们的经历中不但能找到最真实、最可靠、与普通人一样食人间烟火的溥仪,而且能找到擅于在复杂形势中变幻脸谱的溥仪的真正政治面妃。因此,研究溥仪的生平也离不开他的五位妻子的生平。

作为具有某方面典型意义的妇女界名人,她们的喜悦和哀怨,她们的理想和结局,无不可以归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当中,婉容、文绣和谭玉龄都是从血泪中走过来的,一个疯了,一个跑了,一个死了。她们的悲剧既是由封建社会道德观念酿成,也是外来侵略势力刺激、催化的结果,因此不能说这只是一些弱女子的个人悲剧而是民族历史上一幕软弱怯懦、任人宰割的悲剧。李玉琴因与溥仪保持婚姻关系的十二年横跨两个时代,她才在经历痛苦与坎坷之后被新中国改变了命运;李淑贤则是作为公民的妻子而给溥仪送终的,他们夫妇间温馨的感情构成一幕永恒的喜剧,被这喜剧折射着的,当然是全新的时代、全新的社会和全新的观念溥仪被特赦之后,作为普通公民的溥仪与普通公民李淑贤结婚。这是溥仪最后一位夫人,这段婚姻一直延续到了溥仪去世。

⑤ 大故宫的创作背景

大故宫的创作背景是:

之所以笔耕不辍地写大故宫,阎崇年说是因为他从小就与故宫有特殊的缘分,“这可能是命中注定的吧。”

自1949年4月从山东移居北京,阎崇年参观故宫的次数超过了1000次。他曾在南长街上过学,体育课就在天安门广场,晚饭后也常在天安门散步。

工作后,阎崇年工作和居住的地点也围绕着故宫。他在北京史研究会、满学会担任过职务,开会、研讨都围绕着故宫那些事儿。

(5)养心殿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大故宫》出自资深历史学家之手,却像小说一样好看,像带悬疑的电视连续剧一样引人入胜,数百张故宫独家珍稀图片带来类似动漫效果和阅读的不断惊喜。

《大故宫》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融历史、文学、文化、博物于一炉,一卷在手,数百年明清风云尽收眼底。

真实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虚构的宫戏更可观可信、更耐人寻味、带来对天下兴亡、历史人生的反思。

⑥ 关于的圆明园资料

⑦ 王询《伯远帖》的原文和译文谁知道

原文:

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

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翻译:

在兄弟俩职业生涯一周年之际, 英力勋再次崇拜兄弟俩的兄弟, 他受到了兄弟们的尊敬, 他们虽然体弱多病, 但一直希望过上自由、不受约束的生活。当事业刚刚收到时,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 一个愿望还没有实现。而他的分离似乎是昨天的事情, 他永远是古人, 远在山路对面, 从来没有来看过我。

(7)养心殿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伯远帖》被普遍学者认为是现今传世唯一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称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首的“三希宝帖”,亦被列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行第四。

《伯远帖》是一件简札,是王珣怀着痛切心情与人倾诉,它的书写保持了书法家的自然、随意状态,是一些寻常话语,没有太大的意义可言,但其书法艺术和文物历史价值却难以估量。

它经常被后人认为是导致永恒动人的心和脾脏的 "沈云晓散" 金代风罕见的路径。同时, 它也成为了后人效仿的典范, 对王宇来说, 当时只是一个把握表现形式的机会, 而对于后人来说, 这个抓住机会的机会, 只有这个机会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书法不容忽视, 它奠定了王宇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也树立了不同的风格。

《伯远帖》曾经北宋内府收藏,故着录于《宣和书谱》。明代董其昌曾收藏此帖,故帖上有董其昌题记:“晋人真迹惟二王尚有存者,然米南宫时大令已罕,谓一纸可当右军五帖,况王珣书,视大令不尤难觏耶!既幸予得见王珣,又幸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

”清朝干隆年间,《伯远帖》收入内府,干隆皇帝将此稀世珍宝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一同珍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并将此阁命名为“三希堂”。

清帝退位后,《伯远帖》从皇宫中流出,险遭不幸,其遭遇之险厄,令人心惊。据说末帝溥仪携珍贵文物出逃时,《伯远》、《中秋》二帖亦在其内,后被古玩商郭葆昌购得。抗战胜利后郭葆昌之子郭昭俊欲以“二希”行贿国民党某高官,此事被上海《新民晚报》副刊揭露,那个高官“畏物议”,这才没敢收。

北平解放前夕,郭昭俊携“二希”至台湾,《新民晚报》又报道说:“王珣、王献之二帖,今由郭昭俊自中南银行取出,携至台北,将求善价。此种国宝竟容私人如此匿逃,又竟无人管,怪极!”

新中国成立后郭昭俊居香港,“二希”押于英国某银行,流落海外几成定局。人民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终以重金将这两件稀世国宝重新收回。

⑧ 故宫养心殿的历史意义

1、故宫养心殿的真实全面的保存并延续历史价值,通过图片介绍了古代精细化勘察的过程,并展示了传统木构建筑技艺,使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

2、以时间顺序为轴线,故宫养心殿可以从明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的不同建筑特点进行了对比,体现了明清民国的文化差异变迁,通过建筑了解当时时代的文化背景。

3、故宫养心殿是故宫古建筑群中最具典范意义的代表。它的主体建筑是明代官式建筑的遗存,殿内装修则引入了满族文化,并利用自西方传入的绘画,展现清廷独有的艺术形式“通景画”。

(8)养心殿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故宫养心殿局部构造:

养心殿是历史悠久的汉族宫殿建筑,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

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皇帝的宝座设在明间正中,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

明间东侧的“东暖阁”内设宝座,向西,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

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曰“勤政亲贤”,有干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还有小佛堂、梅坞,是专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

养心殿的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东西稍间为寝室,各设有床,皇帝可随意居住。

⑨ 宣统皇帝的一生

宣统帝
[身份]
-我国前朝逊清末代皇帝.
-逊清醇亲王之子.
-日军中尉溥杰长兄.
-愍皇帝.愍,悲伤.

[生平]

-天资尚算聪慧,幼时待其长辈和善.
-有传其行龙阳之道,难以查证.
-对太监深痛恶绝,对其他下属以力相待.

[政治]

-前清时期,由其父载沣任摄政王,不问政事.
-张勋复辟时期,曾颁布十余条诏书,但不被军阀所承认.
-满洲国时期,由日本人拟政,名义上却是康德皇帝裁决.
-一生中三次登基,三次退位.(前清登基,张勋复辟,满洲国执政)

[军事]

-民国时期,曾翻阅前朝奏章,力主海军建设.
-民国时期,沿用前清带刀侍卫驻扎禁宫.
-满洲国时期,曾组织三百人以上的护军,后被解散.

[文化]

-不拘泥儒家学说,却喜好西洋文化.
-拟文多章.

[舆论]

-民国时期,活动频密,为热点之人物.
-张勋曾夸耀幼帝"谦逊有礼,广识大体"等若干.
-满洲国时期,曾希望借助国联摆脱日本人控制,不果.

[婚姻]

溥仪先后共有5位妻子:

(1)“皇后”郭博勒氏(又作郭布罗氏),名婉容,达斡尔族。民国十一年(1922年),溥仪18岁时同婉容结婚。婉容结婚前住在北京东城鼓楼南帽儿胡同今35、37号院。溥仪在退位后结婚,但根据《优待条件》,其尊号仍不废。故其结婚仍称“大婚”,婉容仍称“皇后”。而实际上此时溥仪已经不是皇帝,郭布罗·婉容也就不成其为皇后。

(2)“淑妃”额尔德特·文绣,与婉容同日和溥仪结婚。后来文绣在天津与溥仪离婚。

(3)“祥贵人”他他拉氏,后改姓谭,名玉龄,与溥仪在长春结婚。谭玉龄于1942年死。

(4)“福贵人”李玉琴,1943年与溥仪在长春结婚,1957年离异。李于2001年病逝。

(5)夫人李淑贤,1924年生,于1962年“五一”同溥仪结婚,则属平民婚姻。李于1997年病死。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亲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着有自转《我的前半生》。
宣统帝即位三年,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条件日趋成熟,清王朝的败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清庭只得以光绪帝的未亡人隆裕皇太后和末代皇帝宣统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
1931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策划下被挟持至东北。1932年3月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日军战败后被服,经改造,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委员。
http://ke..com/view/32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