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脚的骨头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播放哪些恐龙有胸图片 2025-04-01 20:08:28
手机图片相册无法显示 2025-04-01 20:08:25

脚的骨头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5-03-30 17:18:06

① 求脚的骨骼结构图,清楚点的。

脚骨骨骼结构图如下:

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

1、跗骨:7块,属短骨。分前、中、后三列。后列有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中列为位于距骨前方的足舟骨;前列为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及跟骨前方的骰骨。

跟骨后端隆突,为跟骨结节。距骨前接足舟骨,其内下方隆起为舟骨粗隆,是重要的体表标志。记忆7块跗骨名称及排列的口诀是:上距下跟距前舟,舟前三楔外伴骰。

2、跖骨: 5块,为第1-5跖骨,形状和排列大致与掌骨相当。

3、趾骨:共14块。足母趾为2节,其余各趾为3节。形态和命名与指骨相同。

(1)脚的骨头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跗骨、跖骨和趾骨的作用及易发病症:

1、跗骨、跖骨以及足底的韧带、肌腱共同构成凸向上方的足弓,是人体直立、步行及负重时重要的装置,如果足弓塌陷,便形成扁平足。

2、跖骨位于足的前部,其基底部与楔骨、骰骨组成跖跗关节,跖骨头是负重区域。任何损伤造成跖骨骨 折,如不能解剖复位,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

3、趾骨之间为关节囊及韧带连接,是除踝关节以外活动度最大的部位,又由于位于足的前端,因此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病因多为直接暴力损伤,如重物高处落下直接打击足趾,或走路时踢及硬物等。重物打击伤常导致粉碎骨折或纵形骨折,同时合并趾甲损伤,开放骨折多见。踢撞硬物致伤多发生横形或抖形骨折。

② 脚部都有哪些骨头,最好有图示

足的构造 足的构造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前足部、中足部、后足部,要注意的是这三个部分的构造及机能都不一样。足骨包括跗骨7块,跖骨5块,趾骨14块。共26块。

③ 脚的骨骼全部结构图

骨骼为身体提供支撑,保护内脏,并参与造血。足部由26块骨骼组成,占全身骨骼数量的四分之一。足部骨骼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三大类。趾骨位于脚前部,共14节,大拇趾除外,其他均为三节。跖骨有五块,第一跖骨最短且粗,第二跖骨最长。跖骨位于脚的中部,从内向外的顺序为第一、二、三、四、五跖骨,其中第一跖骨最短且最强壮。跗骨有七块,分别是距骨、踝骨、舟骨、骰骨和第一、二、三楔骨。跗骨位于脚的后部,由距骨、踝骨、舟骨、骰骨和第一、二、三楔骨构成。在第一跖骨远端常见籽骨;在足舟骨内侧常见副舟骨。骨骼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有机物主要由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质构成,性质柔软,易变形,儿童骨骼中有机物含量高,因此易变形;无机物主要由磷酸钙构成,性质坚硬,易断裂,老年骨骼中无机物含量高,容易发生骨折。儿童的脚骨大多未完全钙化,还有很多软骨。即使钙化部分,由于有机物含量较高,也容易变形。许多儿童在幼儿时期脚部出现问题,因为不觉得疼痛,脚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变形,错过最佳矫正期。脚部X光片显示,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上端组成。关节面相对平行,关节间隙均匀。脚部骨骼包括趾骨、跖骨和跗骨。脚部X光片通常采用逆位和斜位拍摄;侧位拍摄较少使用,可用于分辨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立位水平拍摄则用于脚弓的测量。

④ 脚有哪些骨头

足骨包括跗骨,跖(,第四声)骨和趾骨。跗骨记忆有一个口诀,叫“距上跟下,舟连三楔,骰(tou,第二声)在外”。依次是:与小腿最接近,并通过踝关节与之相连的就是距骨;位于距骨下方的是跟骨;跟骨前方有五块骨头,由内侧向外侧横向依次按足舟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骰骨。跖骨相当于手骨中的掌骨,从内侧向外侧依次命名为第1~5跖骨。同样趾骨就相当于手骨的指骨,除大脚趾外,趾骨均有三节。

⑤ 跪求脚部骨骼图

脚共有26块骨组成,且分成三大部分;跟部、腰部和前掌部。跟部为7块骨组成其负责直接承受体重,且大部分身体重量(50%)都落在跟部。

腰部为5根长骨组成其负责连接前掌和后跟及传递身体部分重量至前掌。脚前掌由14块小骨组成其具有承受体重和平衡身体及抓着地面不致身体倒斜。

(5)脚的骨头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脚对人体的作用是走路,承重。脚由五个脚趾和脚掌和脚背组成,为走路必要的器官。据研究统计:现代人类一生之中,双足平均触地次数超越1000万次以上。双足具有惊人的承重能力。

一个50千克体重的人,双足每日累计承受的总压力竟在几百吨上下。双足能够做出无数充斥惊险、挑战、传奇的动作。

脚上有和心脏、肠胃、腰部以及骨盆内的内脏器官等相连接的多个神经反射点,通过刺激神经反射点会改善脚的血液流通,能显着地促进疾病的治疗,对于健康和美容也有极好的效果。

⑥ 腿及脚一共有多少块骨头

自由下肢骨 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 ◆股骨(femur)位于大腿部,是人体最长的骨,可分为一体两端。[图示] 近侧端主要形态结构是:有球形的股骨头;头下外侧的狭细部分称为股骨颈;颈与体交界处有两个隆起,上外侧的方形隆起为大转子,下内侧的为小转子。 股骨体的主要形态结构是:后面有纵行的骨嵴,称为粗线;粗线向上外延续为臀肌粗隆,为臀大肌的止点。 远侧端的主要形态结构是:有两个膨大,分别称为内侧髁和外侧髁。 股骨的主要骨性标志:股骨大转子、股骨内外侧髁。 ◆髌骨(patella)是全身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上宽下尖,前面粗糙,后面有关节面。[图示] ◆胫骨(tibia)位于小腿内侧部,可分为一体和两端。[图示] 近侧端主要形态结构是:近侧端膨大部,称为内侧髁和外侧髁;在胫骨上端与体移行处的前面,有胫骨粗隆,为股四头肌通过髌韧带的止点,是骨性标志。 胫骨体呈三棱柱形,其前缘明显,直接位于皮下。 远侧端的主要形态结构是:内侧面凸隆,称为内踝,为骨性标志;外侧面有一三角形切迹,称为腓切迹。 ◆腓骨(fibula)位于小腿的外侧,可分为一体和两端。[图示] 主要形态结构是:上端略膨大,称腓骨头,为骨性标志;腓骨头下方变细,称为腓骨颈,此处骨折时易损伤腓总神经;腓骨下端膨大为外踝,为骨性标志。 ◆足骨(bones of foot)可分为跗骨、跖骨及趾骨。[图示] 跗骨(tarsal bones)属于短骨,为7块 即距骨、跟骨、骰骨、足舟骨及3块楔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和外侧楔骨)。[记忆歌诀] 跖骨(metatarsal bones)属于长骨,为5块,从内侧向外侧依次称为第1~5跖骨。每块跖骨也可分为底、体和头三部分。 趾骨(phalanges of toes)共14节,其中趾为2节,其余各趾均为3节。分为底、体、滑车(头)三部分。 上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