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关于英国教育的ppt背景图片
扩展阅读
背景图片国庆 2024-11-27 15:37:31
演唱会卡通图片 2024-11-27 15:31:28
搜索中粘图片 2024-11-27 15:03:20

关于英国教育的ppt背景图片

发布时间: 2024-11-27 13:39:35

① 求这张图片的背景和故事

他们是清政府设立的船政学堂的学生,严复也是其中的一员,并是这批学生中的第一名。邓世昌也是这批学生中的一员。该学堂学生在毕业后都前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归国后成为中国近代海军骨干,担任北洋舰队各主力舰的舰长。
你可以参考冯小宁导演的电影:1984·甲午大海战

② 英国顶级贵族私校,九大公学到底是哪几所

英国教育体系中,有一种极具特色的学校叫Public School,中文称为公学。它的名字虽然带着"Public公共"一词,但它并不是公立学校,英国的公立学校是指State-Funded School,办学经费主要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Public School公学,实际上是英国私立教育轨道上的一种学校类型,并且是私立学校中的佼佼者,有自己雄厚的资金来源,不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从14世纪诞生至今,英国的公学已经历了六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在英国教育和社会中久有盛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 来~九大公学,了解一下! 》中,我们介绍了公学的历史背景和九大公学的来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这九所传奇学校的魅力吧。

以下排序不分先后

汉普郡 | 1382年建校 | 全寄宿型 | 男校 13至18岁

温彻斯特公学是由温切斯特主教William of Wykeham于1382年创建,是英国第一所培养神职和公职人员的学校,最初只有70名接受免费教育的"Scholars"和2名教员,开创了英国公学教育的历史。主教在创办公学的同时也建立了牛津大学新学院,让公学毕业生能够进入大学深造,两者之间至今还保留着特殊的关系:温彻斯特学校主管机构的11名成员中,3名由新学院指派,其中包括新学院的院长。

伯克郡 | 1440年建校 | 全寄宿型 | 男校 13至18岁

伊顿公学位于伯克郡温莎小镇,坐落在着名的温莎城堡旁,与皇室渊源甚深。1440年,亨利六世创立伊顿之初,是一所为七十名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平民学校(这种模式正是受到了温彻斯特公学的影响),17世纪以后学校逐渐贵族化,旨在培养精英绅士,成为英国皇室、政治界、经济界精英的摇篮。大家所熟知的威廉王子、哈里王子、前任首相卡梅伦和现任首相鲍里斯都是伊顿校友。

伦敦市中心 | 1560年建校 | 寄宿 + 走读 | 男女混校 7至18岁

其全称是威斯敏斯特圣彼得皇家书院,校史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早期,从建校起就位于繁华的伦敦市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紧邻威斯敏斯特教堂和议会大厦。学校设立有Under School和Great School,Under School设立于1943年,为7岁至13岁的男孩提供教育,而Great School则招收13岁至18岁的男生和16岁至18岁的女生。

伦敦哈罗区 | 1572年建校 | 全寄宿型 | 男校 13至18岁

哈罗公学位于伦敦哈罗区一座小山的山顶,创始人John Lyon来自哈罗当地一个富裕的家族,校徽上的狮子便是他们家族徽章的一部分。哈罗公学最初是为本地男童提供受教育机会的学校,后来越来越多来自外地的富家子弟前来入读,逐渐成为最负盛名的公学之一。哈罗可以说是九大公学中最具国际化视野的一所学校,除了位于伦敦的哈罗公学,他们还在曼谷、香港、北京、上海设立了哈罗国际学校。

华威郡 | 1567年建校 | 寄宿 + 走读 | 男女混校 13至18岁

拉格比公学最初是一所为本地男孩提供教育的免费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在建校的前100年相对是默默无闻的。1828年至1841年,教育和历史学家Thomas Arnold担任校长期间,对学校进行了治理换新,使得它成为维多利亚时期公学的先驱和佼佼者,后来成为九所“克拉伦登学校”之一。拉格比公学是橄榄球运动的诞生地,因此橄榄球一词的英文正是以Rugby命名的。

什罗普郡 | 1552年建校 | 寄宿 + 走读 | 男女混校 13至18岁

什鲁斯伯里小镇是达尔文的故乡,而什鲁斯伯里公学(又译舒兹伯利公学)正是达尔文的母校,它是一所传统的寄宿男校,1552年在爱德华六世国王统治下通过特许而成立,所以也被称为King Edward VI School at Shrewsbury。直到2007年,它还是一所完全的男校,2008年学校开始接收13岁的女孩入学,并在2014年完全成为男女混校。

萨里郡 | 1611年建校 | 寄宿 + 走读 | 男女混校 13至18岁

查特豪斯公学1611年建校时位于伦敦,在一所古老的加尔都西会修道院里,后于1872年迁址到萨里郡的Godalming(现在是伦敦的卫星城市之一)。查特豪斯最初只招收男生,后来转变为男女混校,其中只招收16岁至18岁的女生,不过学校已经决定步入全年段混校制,学校的第一批13岁女生即将于2021年9月入学。

赫特福德郡 | 1561年建校 | 走读 | 男校 11至18岁

麦钱特泰勒斯公学,由来自Merchant Taylors' Company的Sir Thomas White于1561年创建的日间学校(走读制),从那时起就和同样也是由Thomas创立的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最初位于伦敦市中心,1933年迁址到离伦敦并不远的赫特福德郡Sandy Lodge,现在是一所完全走读制的男子学校。

伦敦市 | 1509年建校 | 走读 + 寄宿 | 男校 7至18岁

圣保罗公学的创始人John Colet,是信仰人文主义的学者兼圣保罗大教堂教长。1505年,John从身份显赫的父亲那里继承了一笔可观的财富,正值文艺复兴时期,他带着所有的财产投身于创建圣保罗公学,使其成为英格兰最大的学校。如今的圣保罗公学坐落于泰晤士河南岸的哈默史密斯桥旁,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学生是走读生,但也提供寄宿选择。

九大公学作为英国最顶尖的私立学校,现在也接纳优秀的国际生入学就读,未来我们将推出“名校推荐”系列栏目,逐一展开介绍九大公学的历史与个性、如今的风貌与特色,以及入学申请、教学成果等相关内容,敬请关注。

编辑 | 英伦少年派

图片 | 学校官网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

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

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教育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把这个过程组织起来或者区分出来。

惟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剌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通过别人对他自己的各种活动所做的反应,他便知道这些活动用社会语言来说是什么意义。这些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又反映到社会语言中去。例如,儿童由于别人对他的呀呀的声音的反应,便渐渐明白那呀呀的声音是什么意思,这种呀呀的声音又逐渐变化为音节清晰的语言,于是儿童就被引导到现在用语言总结起来的统一的丰富的观念和情绪中去。

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它们是平列并重的,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废。否则,不良的后果将随之而来。这两者,心理学方面是基础的。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除了教育者的努力是同儿童不依赖教育者而自己主动进行的一些活动联系的以外,教育便变成外来的压力。这样的教育固然可能产生一些表面的效果,但实在不能称它为教育。因此,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如果它碰巧的儿童的活动相一致,便可以起到作用;如果不是,那么它将会遇到阻力、不协调,或者束缚了儿童的天性。

为了正确地说明儿童的能力,我们必须具有关于社会状况和文明现状的知识。儿童具有自己的本能和倾向,在我们能够把这些本能和倾向转化为与他们的社会相当的事物之前,我们不知道它们所指的是什么。我们必须能够把它们带到过去的社会中去,并且把它们看作是前代人类活动的遗传。我们还必须能把它们投射到将来,以视他们的结果会是什么。在前一个例子中,正是这样能够在儿童的呀呀的声音里,看出他将来的社会交往和会话的希望和能力,使人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这种本能。

心理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是有机地联系着的,而且不能把教育看作是二者之间的折中或其中之一凌驾于另一个之上而成的。有人说从心理学方面对教育所下的定义是空洞的、形式的——它只给我们以一个发展一切心能的观念,却没有给我们以怎样利用这些心能的观念。另一方面,又有人坚决认为,教育的社会方面的定义(即把教育理解为与文明相适应)会使得教育成为一个强迫的、外在的过程,结果把个人的自由隶属于一个预定的社会和政治状态之下。

假如把一个方面看作是与另一个方面孤立不相关而加以反对的话,那么这两种反对的论调都是对的。我们为了要知道能力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必须知道它的目的、用途或功能是什么;而这些,是无法知道的,除非我们认为个人是在社会关系中活动的。但在另一方面,在现在情况下,我们能给予儿童的唯一适应,便是由于使他们充分发挥其能力而得的适应。由于民主和现代工业的出现,我们不可能明确地预言20年后的文化是什么样子,因此也不能准备儿童去适合某种定型的状况。

准备儿童使其适应未来生活,那意思便是要使他能管理自己;要训练他能充分和随时运用他的全部能量;他的眼、耳和手都成为随时听命令的工具,他的判断力能理解它必须在其中起作用的周围情况,他的动作能力被训练能达到经济和有效果地进行活动的程度。除非我们不断地注意到个人的能力、爱好和兴趣,——也就是说,除非我们把教育不断地变成心理学的名词,这种适应是不可能达到的。

总之,我相信,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因此,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这些能力、兴趣和习惯必须不断地加以阐明——我们必须明白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必须用和它们相当的社会的事物的用语来加以解释——用他们在社会事务中能做些什么的用语来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