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腰椎是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日本落体女人图片 2025-01-15 12:45:59
红嘴唇女人吸烟图片 2025-01-15 12:45:15

腰椎是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4-06-19 13:58:18

❶ 人的腰椎是在哪里发个图片

简单来说脊椎有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组成,腰椎是构成脊柱的一段,有腰1~腰5组成。由于每个人生长差异具体位置也有偏差,不过腰椎大多都是在两髂前上棘连线上方。

❷ 腰间盘在哪个位置图片

腰间盘(腰椎间盘)指的是两个腰椎之间的盘状物,位置是在两个腰椎之间,主要起到支持重量,缓冲压力的作用。腰椎是脊柱在腰部的那一段,正常成人有5个腰椎,即L1、L2、L3、L4、L5。

腰椎间盘位于两个腰椎体之间,第一腰椎与第二腰之间的椎间盘称为腰1、2椎间盘,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之间的称腰2、3椎间盘,以此类推,一般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腰3、4与腰4、5椎间盘。

但腰痛并不一定都是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如运动过度后的腰肌劳损、肾虚等也可引起腰痛。

(2)腰椎是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腰间盘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工作应从学校、家庭、工作和职业前训练开始,使每一个工作人员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

腰间盘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椎间盘突出症。

锻炼方法

1、腹肌锻炼。

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个,每天三次。(可根据患者的体质来定,不可逞强)。

2、交叉扭腰。

两脚分开与肩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侧,一手举过头顶。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侧后方摆。左侧相反。于此同时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100次。

3、抱膝触胸。

处于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一上一下为一个动作,可持续30个。

4、腰背肌锻炼。

处于平卧,双膝弯曲放在床上,然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10厘米。这时您会感觉到腰背部在用力,坚持5秒钟,反复10下。

❸ 人的腰在什么地方图片

人的腰在胯上肋下的部分,分布在脊柱的两侧,介于髋骨和假肋之间。某些物体上相当于人腰位置的或状似人腰的部位;物体之中部,尤指比两头窄或细的中部。

腰椎有5个,椎体高大,前高后低,呈肾形。椎孔大,呈三角形,大于胸椎,小于颈椎。关节突呈矢状位,上关节突的关节面凹,向后内侧,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凸,向前外侧。上关节的外侧有一乳突,棘突为四方形的骨板,水平地突向后。



(3)腰椎是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伤腰的姿势:

1、蹲

下蹲时过猛或使用不正确的蹲姿,也容易拉伤腰部。正确蹲姿是,下蹲时,两腿合力支撑身体,头、胸、膝关节在一个角度上。

2、提

很多人都喜欢用一个手提重物,这样容易使一侧腰肌受损而引发疼痛。正确方法是,两手分摊重物力量,让腰椎均匀受力。提的东西也不能太重,蛮力最伤腰,搬重物最好借助工具。

腰部保护:

1、早晨起床首先活动腰部。每日早晨起床后,要首先活动腰部。平时多做收缩腹肌、伸展腰肌运动,以及散步、倒步行走和骑自行车等,都能防止和减轻腰疼。

2、学会放松,减少紧张。紧张可使血液中激素增多促使腰间盘肿大而导致腰疼,所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愉快心境对防止腰疼有很大帮助。

3、保持正确姿势。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违背生理机能。久坐的人坐时要使背部紧靠椅背,以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和休息,时而向后伸腰也是预防腰疼的好方法。

❹ 第三第四腰椎在腰部的什么位置

腰椎共有五节,第4腰椎椎体在体表摸不到,只能摸到第4腰椎的棘突,第4腰椎的体表投影大约就在腰后部正中下部,顺着两侧的竖棘肌往下摸,摸到髂骨,大约就是骨盆上缘水平的地方,对应的腰椎水平就是第4腰椎。第4腰椎后方的棘突可以清楚地摸到,假如通过X线检测,可以显着看到第4腰椎的部位,通常进行X线的正位、侧位检测,可以看看第4腰椎的部位还有是否有其他的病变

❺ 腰骶部位置图

腰骶部是指臀部上缘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五块腰椎、一块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带下部位。腰骶部疼痛多指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疼痛。

腰骶部疼痛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病症多伴有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妇科如果有炎症,例如盆腔炎,有时也可以引起腰骶部的疼痛,怀孕时,多在妊娠中后期有腰骶部的不适。另外,肛肠科的深部脓肿也可以引起。

腰骶部疼痛是腰骶部劳损的主要表现,局部常有僵硬感,腰部活动可受限。受风着凉、天气变化、过度疲劳可使症状加重及反复发生。急性发作时腰骶部疼痛较为剧烈,腰骶两侧局部肌肉痉挛,腰部活动障碍,站立及行走亦受影响。

(5)腰椎是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腰骶部劳损在治疗的过程中以及以后的康复治疗中,要少做使用腰部力量的高强度体力活动,甚至可能局部时间制动,目的是减轻疼痛,消除腰部肌肉疲劳并尽可能固定腰椎避免腰椎骨质增生,但是此方法容易引起功能丧失,腰肌萎缩,诱发其它病变,一般主张治疗与功能锻炼同时进行,避免愈后并发症,配合正确的功能活动,可以加快积液的吸收,康复后的保健至关重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腰骶部劳损可以有效治疗。

急性期应行卧床休息1~3周,一般采用硬板床仰卧,双膝稍屈曲,以增大腰骶角,缓解疼痛,减轻组织水肿。

同时可行局部封闭、理疗、按摩及功能锻炼。疼痛厉害者可服用解痉镇痛剂如芬必得、消炎痛、扶他林等。慢性劳损处理较难,效果较差。除理疗、按摩及局部封闭外,可用较宽的腰骶带或腰围保护腰骶部,支持腰肌。

❻ 腰椎结构图片 4—5在人体什么部位

双侧髂前上棘(即身体两侧皮带下方的2个突出骨头)连线与脊柱的交界处就是腰5骶1,往上2个椎间盘就是腰4-5。

腰椎一共有5个,每一个椎体基本上都由椎体、椎弓及从椎弓上发出的突起(包括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等)组成。

第1~第3腰椎的横突逐渐增长,以第3腰椎最长,第4、5腰椎的则逐渐变短。第5腰椎椎体特别大,椎体前面特别高,当第5腰椎与骶骨相接时,构成向前凸的岬。



(6)腰椎是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腰椎骨、骶骨和两侧的髂骨共同构成了人体腰部的骨骼,这之中最重要的是腰椎,它上接胸椎,下连骶椎,共同构成人体躯干的中轴线,成为人体的支柱。同时,腰椎还肩负着支持骻部和下肢的重任,对身体有缓震、运动、平衡的作用。

椎间盘和后关节是人体脊柱运动的基础,之中的任何部分受损,都可以导致疼痛症状的出现。所谓椎间盘,就是腰椎每两个椎体之间夹有的那层与椎体紧密结合的纤维软骨垫,它连接着椎体和前、后纵韧带,在脊柱中起着缓冲垫的作用。

除了椎间盘之外,还有两个后关节突关节联系着相邻的两个腰椎。此外,脊柱的每个椎骨之间都有很多韧带相联系。

腰可以说是人体活动的重要枢纽,但它周围没有其他骨骼的保护,只有腰椎本身及其周围附属的软组织,所以这个部位的关节比全身任何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和负荷都要大,同时关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肌肉的参与,因此,稳定、保护腰椎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归于腰部的软组织。

❼ 第三第四腰椎在腰部的什么位置

腰椎椎体的椎体结构特点:
1、 皮质骨的横断面扫描皮质骨构成包绕松质骨的壳结构,平均厚度大约1.5~3.5mm,根据其厚度和骨质特点又分为三种情况:
a、椎体前缘和两侧的马蹄形部分,其形状和皮质骨厚度比较规则,CT值范围:400~500;
b、椎弓根区,指与椎弓根相连的椎体侧壁和椎体后壁部分,此区皮质骨厚度由椎体向椎弓根方向逐渐增厚,连接椎弓根处最厚。CT值范围:500~800;
c、椎弓根间区,位于椎弓根间的椎体后壁,皮质骨厚度在三部分中最薄,甚至在椎体中部缺如,相应于椎体后壁静脉窦。CT值范围:200~400。
2、 松质骨的横断面扫描松质骨与皮质骨比较,具有高度的不均匀性,CT值范围从数10至250以上。以椎体中部为例:椎体中央略偏后部分的骨质比较致密,此外的周围部分骨质较疏散,而近椎弓根部分介于两者之间,椎体前部皮质骨下松质骨最低;靠近上下腰终板的松质骨平均较椎体中部质密,而下部略高于上部。

❽ 腰部在哪里图

腰部所在位置如下图(人体或四足动物的胯上肋下的部分,分布在脊柱的两侧,介于髋骨和假肋之间。):

腰椎是人体的大梁,腰椎内侧连着各路神筋和血管。俗话说:“控制柏林者就是控制欧洲,控制脊椎骨就是控制内脏。"

80%的慢性疾病与衰老都源于脊椎,特别是腰椎的变形与弯曲。可以说,如果颈椎是打开人体健康的“金钥匙”。那么,腰椎是检测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控制了腰椎,就控制了人体五脏六腑的正常机能。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垂直于骨盘上,支撑起肩膀、上肢及头部,以肋骨及胸骨保护心脏,最重要的是与脊柱中的负责传导讯息的中枢神经,以及由椎间孔穿出的神经架构成一个紧密的系统,维持身体各部正常的活动。

(8)腰椎是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保护腰部的几种方法:

1、不论平时或持重时均应减少弯腰。因为向前弯腰时腰间盘后移,若反复弯腰,一旦保护髓核的纤维环磨损,可能发生椎间盘透明变性甚至断裂,特别是在后外侧的薄弱处。

健康的椎间盘能将上部体重均匀地传至下位椎体面上,在身体垂直运动时起着缓冲震荡的作用。有时如果必须做弯腰动作,这时可以用弯膝下蹲动作来替代,简单讲就是尽量弯膝不弯腰。

2、腰部要正确用力。俗话说立柱顶千斤,举重运动员能负重举起超过自身体重数倍的重量,就是利用了正确的技术。举重时,背肌用力使腰柱挺直,腹肌收缩后下蹲,腰部始终处于直立状态,收腹挺胸,这就是安全姿态。

在坐姿时,腰部不能空,要紧靠椅背或用靠垫以使腰部直立,尤其对于长期坐着工作的人,不能让腰间盘后移,如司机、办公室人员等。

3、腰部要保暖。时值寒冬,不能为追求时髦而少穿衣服,甚至露腰。温暖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伤部恢复,风和冷是物理刺激,它使血管收缩,血流减缓,尤其是吹过“过堂风”后,容易刺激神经,引起疼痛,特别是有伤病的部位,容易旧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