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孩发烧推拿哪些穴位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注意事项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❷ 按摩哪个部位能退烧
按摩头部和颈部可能会有助于缓解头痛和肌肉紧张症状,从而减轻不适感。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发热的病情,应该咨询医生或专旁雹陪业医护人员,避免不肆团当的按摩行为对身体造成不运蠢良影响。
❸ 宝宝发烧时,可以通过按摩哪个穴位使宝宝快速退烧
了解感冒发烧的原因
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是36~37℃,超过37.2℃就属发烧了。虽然宝宝的症状看起来都是感冒发烧,但背后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在中医看来,感冒属于一种外感病,是感受了外界的风邪所引起的,也就是老人们经常说的“孩子是受了风,导致了感冒”。风邪,有冷风和热风,所以这感冒也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1.大椎穴。大椎穴的位置是在我们的颈椎的位置,在两个肩部连线的中间,但是位置要稍微往下一点,大概在三厘米左右。这个地方是我们的一身阳气的汇聚之地,因此按摩这里能够起到很好的解表退热功效。当然了如果是大人发烧的话还可以去拔火罐,这样效果会更加的好一些,按摩的次数一般在200次左右。
用的力气小了,动作就要快,这样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穴位造成足够的刺激。比如推法,一般针对成年人的操作频率是120-160次/分钟,而针对小儿,就需要160-200次/分钟。
另外,操作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不能力气一会大、一会小,速度一会快一会慢。只有操作手法规范了,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❹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大椎穴部位退烧快,位于颈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此穴位适于感冒引起的发烧或高烧不退。
发烧的症状表现是脸部发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是没有食欲,都可能是发烧了。发烧时身体的水分消耗比较大,表现为小便尿量减少,小便发黄,颜色较深,这些都有可能是体温增高的情况。孩子发烧的过程中由于发热和散热的不断发生变化,小孩的表现也会全身不适,疲倦乏力,情绪不稳定,这可能是低烧了。
发烧搓曲池穴、风池穴、大椎穴、鱼际穴等穴位退烧快,推拿按摩适用于中低烧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揉穴位帮助退热,一般是建议搓揉曲池穴,可以很好的解热止痛,搓风池穴可以疏风解表,避免风邪聚集。
❺ 成人退烧,按什么穴位
发热多是机体正气与外来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
3.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4.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上述方法仅适合于应急,要想彻底退热,关键是针对病因治疗,所以病人应该首先去医院。
❻ 宝宝发烧按摩哪里
宝宝发烧按摩哪里仅供参考: 1、开天门100次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 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2、推坎宫100次 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3、运太阳100次 位置 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操作 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功用 开窍、醒神。 要领 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4、清肺经200次 位置 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功用 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5、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 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用 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6、退六腑200次 位置 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100~200次。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❼ 孕妇发烧怎么按摩
大部分妇女会因为怀孕而导致抵抗力变差,动不动就伤风感冒,出现头晕、头痛、咳嗽、鼻塞、发烧等症状,如果害怕吃药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建议您可以试试穴位按摩法,来达到预防与治疗的双重效果。另外,准妈妈特别容易感到疲劳、睡不好,也可以经由穴位按摩加以改善。 ◆风池穴 取穴法:位于脖子后大筋(斜方肌)两侧入发际的凹窝中。为治疗风邪的第一要穴。 按摩法:准妈妈采坐姿,准爸爸站立以双手大拇指轻轻按揉风池穴,或以单手大拇指和食指按摩,另一手则固定其头部。准妈妈也可以随时自己按摩! ◆足底按摩 尿道:在双脚内侧约踝关节与脚后跟的一半,按摩时会有一条斜向凹陷的沟。按摩方向是由膀胱反射区往脚后跟方向推。 膀胱:在双脚内侧约踝关节与脚底相交处,按摩时会有一粒肉球凸出的感觉。按摩方向是由输尿管连接点斜向尿道方向推。 输尿管:位双脚脚底,膀胱点位置往肾脏方向约45度的斜向,用手按摩时有一条斜沟的感觉。按摩方向是由肾脏连接点往膀胱斜向推按。 肾脏:位双脚脚底约位脚底一半的上方,用手触摸时有一颗凸出肉球,它稍为有硬硬或者砂砂的感觉。按摩时由上斜下往输尿管方向推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