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芳香小儿推拿穴位.天河水】
名称:天河水 出自《针灸大成·小儿按摩经》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总筋)至肘横纹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功能: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润燥结。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书中记载天河水,性微凉,具有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润燥结之功,可用于一切热症。也就是说天河水不仅仅作用在解热,对于心经有热的所有疾病都有疗:比如孩子晚上睡眠不好、口舌生疮等。
操作:也叫“推天河水”,直推法,用左手托住孩子的前臂和手腕,孩子的手掌心向上,然后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从腕横纹中点单向直推至肘横纹中点。(见上图)
次数:推法100~300次。
精油使用:使用退烧三宝精油(薰衣草、茶树、薄荷)稀释后按摩效果更佳
天河水得位置在心包经上,清天河水的操作是逆着心包经的走向,心包经在前臂是从肘部到手部,根据“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经络规律,逆推心包经是能够泻热的,而“心包代心受邪”,疾病如果要影响到心,首先要突破心包的“保护”,如果突破不了心包的“保护”,就不会对心产生影响,当心足够强大的时候,疾病也就只能影响到心包了,所以说,清心包经的热,也就能泻心经的热。
古代医家对幼儿疾病总结得最为精道,“小儿之患,非肝即脾”。
推天河水,为什么会功效卓着呢?让我们来看看天河水的位置,是从劳宫穴一直到曲泽穴,这正好是心包经的位置,逆推心包经,即可泻肝经之火,又可补脾经之血,肝火得泻,心里自然清凉,脾经得补,胃口必会大开。所以对于那些夜里手脚心发热,汗出烧不退,烦躁难眠,夜咳不止等热性病症,最为有效。但若是畏冷怕风,神倦易困的虚寒性体质,则万不可用。
现代医学研究得出通过清天河水能调节小儿肢体静脉微循环,使血液重新分配,从而激发小儿内在的免疫系统和抗病能力而恢复健康,还发现清天河水退热的机理可能与抑制下丘脑中发热介质前列腺素E2、环磷酸腺苷的分泌有关。
㈡ 清天河水是什么水
推天河水。
清天河水也叫推天河水,是推拿穴位名。天河水指的是前臂正中腕横纹到肘横纹的一条直线。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如果从掌心劳宫推到肘横纹,则叫大推天河水。
小清天河水和大清天河水区别是大清天河水,风早返寒发烧,风寒感冒时使用,辛温解表。小清天河水,实热,阴虚时使用,滋阴清热。大清天河水,解表发汗,退热透邪。所以一切无汗的发烧及表症都可以用清天河水,比如我们说的风寒引起的发烧用大清天河水。
含义
天河水五行算命中年命的一种,在六十甲子纳音中,对应丙午,丁未年,即生于丙午,丁未年的人,都是天河水命。六十甲子是最古老纪年方法,这样纪年是根据长期生活总结,发现在这个年命的人都有共同的情况。
六十甲子在我国夏代已有,发掘出来的大量甲骨卜辞都写有戊迅稿午等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三道九流中的阴阳道将历代阴阳五行,风水相术作为学派研究的主要内容,因为秦代焚烧坑儒亩睁孝,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㈢ 小孩发烧推拿哪些穴位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注意事项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㈣ 小儿推拿清天河水详解天河水的推拿手法及选用
小儿推拿清天河水天河水是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也是小儿推拿手法的亮点所在,其退烧作用之神奇,让很多西医同行瞠目结舌,也因此而受到很多妈妈的推崇。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的线性穴位。
【作用】这是一个凉性的穴位,可以用于一切热证。比如,感冒发热、内火—烦躁、夜睡不宁、脸红、舌头口唇红、口干口渴、鼻涕黄、痰黄、小便黄、大便臭等都是有内热的表现。
【手法】
1、取天河水——从肘推至腕,推法100~300次。
2、清天河水——也叫“推天河水”,从手腕推至肘弯,推法100~300次。
3、大推天河水——从肘推至掌心,推法100~300次。
4、引水上天河——蘸水,从掌心推至肘弯,推法100~300次。
5、打马过天河——从腕至肘,跳跃式拍打或者点拿,推法100~300次,弹打法3~7次。
这五种手法,常用的就是前两种,由于流派不同,有的主张用清法,有的主张用取法,若不属于任何流派,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㈤ 清天河水的穴位退烧法对幼儿退烧能起多大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详细越详细越好
天河水是手阙阴心包经的一段,起于中指以下的劳宫穴,止于手臂肘横纹凹陷处的曲泽穴。小孩发烧时,推天河水确有退烧作用,不过是在不方便。因为第 一,时间长;第 二,对无名低烧不管用;第 三,小孩皮肤薄,易蹭破皮。所以,可以使用,但建议有病还是就医,别拿小孩的生命当实验品···········
㈥ 清天河水右手还是左手 清天河水手法图
1清天河水右手还是左手
清天河水一般推的是患者的左手,一般清天河水的作用是退内热,泄实火,一般在左侧肢体操作效果比较明显,搜枝左右结合也是可以的,因为人体的穴位是相互对称的,比如先在左上肢进行,第二次到右上肢进行操作。
2清天河水手法图
清天河水位置在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医生或是家长一般会用左手握住患儿手腕背侧,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中点,只能朝一个方向推,不能来回推。若是边推边拍打前臂掌侧,这叫打马过天河。
3清天河水和取天河水的区别
两者的手法和功效是不一样的。
清天河水是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有辛缺拆温解表,退热透邪的功效,伏漏枣用于无汗的发烧级表症等;取天河水是由肘横纹下推至劳宫,有滋阴降火的功效,比如内热症,盗汗,手脚潮热等。
4推天河水的注意事项
小儿发烧不要随便推天河水,因为推天河水是会泄阳气的,发烧通常是正气在退邪,发烧时候的热是身体的正气,想要正气退邪就要协助身体发热,泄气退了正气就会收,急于降温就相当于放弃抵抗,一般发烧的身体免疫能力较强的话,还是可以自行处理的。
㈦ 小儿推拿穴位:天河水的作用机理探究
《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天河穴,在膀膊中,从坎宫小天心处,一直到手弯曲池。”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从掌心劳宫推至肘横纹,名大推天河水;由肘横纹下推至劳宫,名取天河水;…
1、清天河水: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另一手拇指或食中二指,从腕横纹推至肘横纹。
2、大推天河水:从内劳宫向上推至肘横纹。
3、取天河水:从曲泽向掌心方向推,推至掌心内劳宫处,向上一拂而起。
4、打马过天河:先运内劳宫数遍,后以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一手食、中二指交替并拢从腕横纹向上拍打至肘横纹。推3~5分钟,拍打至局部红赤。
功效
清热,泻火,除烦,
应用
1.清法代表。治疗各种热症,邪在卫分,见发热,恶风,汗出;邪在气分之高热、烦躁、大汗;阴虚火旺之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2.推法不同,适应症不同。清天河水多用于外感,以透发为主;大推天河水清热力量,较前者强,但弱于打马过天河,打马过天河的清热效果是最强的,二者均用于气营热盛;取天河水用于虚热。
3功效:清热解表,安神除烦,泻心火,利小便。
4临床应用:本法性微凉,清热力平和,善清卫、气分热,清热而不伤阴。治一切热症,多用于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唇舌生疮,夜啼等症,常与清心经、退六腑同用。清天河水主治恶寒发热,流清鼻涕;取天河水主治阴虚低热等一切热症,取天河水是离心方向的。(网摘)
通过各位老师对天河水穴位作用和运用的探索。我们知道了,清天河水是向心的,是往外透发的,是清热解表的。取天河水,是离心的,是滋阴的。
熟悉经络的我们知道,天河水其实是处于手厥阴心包经的位置上。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灵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心包经的常见问题和心中热有关。离心推拿之时,心包经内在的热能外泄,于是心中之热亦减。心火不亢,则肾水自养。向心推拿时,心火偏亢,脉气有余,循环增强,故可解表或者透发热度。
心包和三焦又是表里关系。心包气动则三焦随之。心中热取之三焦之气降之化水。假如三焦有虚热,则亦随之而去。假如三焦有实热,则上中二焦火势更旺!取天河水能清心火并降水于下焦。清天河水能补心气并升三焦气于上、中二焦以解表,透发!当外邪初袭击肺卫,尤其适宜。补心心生火,用之解表散寒可也!用之解表散热则有添心炎之游,注意透发的同时,滋阴凉血,方可。配合六腑,大清内热,再透发热毒或可。
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
中医许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