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感冒咳嗽就用艾灸这几个部位
除了要艾灸风池、大椎、合谷以外,还要根据不同的症状来配穴。风寒的话加风门、外关;风热加曲池;夹湿加阴陵泉;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尺泽、列缺;咽痛加少商。这里我们重点说下感冒引起的咳嗽,这个是真让人难受的。
B. 咳嗽艾灸什么穴位
咳嗽艾灸大椎穴,坛中穴,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首要穴,基本穴,必备穴。
另外足三里,肺俞穴,也是艾灸治疗咳嗽基本穴。贵在坚持,先从这两个穴位灸起,然后再逐步增加穴位。
C. 治疗咳嗽用哪些穴位艾灸
病情分析:治疗咳嗽多选用肺经的一些穴位以及一些常用的大穴位指导意见:例如肺经的合谷、曲池,外关穴,以及大椎、后背的定喘穴等,配合上使用。
D. 感冒咳嗽艾灸哪
感冒一般是分风寒型、风热型、暑湿型,感冒初期做艾灸效果是最好的。 一般可选穴:风池、大椎、列缺、合谷、外关等。 若有风寒可加风门、肺俞以祛风散寒。 若有风热可加曲池、尺泽以疏风散热。 若有暑湿可加中脘、足三里以合中化湿 若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可加中府、太渊、肺俞以宣肺化痰止咳。 另外,若体质虚弱经常感冒...可以多艾灸足三里来扶正祛邪,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艾灸取穴并不要求一定要精准,只要经络找准,离穴不离经一样有效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E. 咳嗽艾灸哪个部位,咳嗽艾灸哪个部位
可以艾灸这些穴位:大椎穴、肺腧穴、肾腧穴、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
F. 咳嗽艾灸那些部位
有些人可能是因为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有些人可能是受凉引起的咳嗽,一般来讲肺主皮毛,如果肺有问题的话,那么就很容易抵抗不了外邪导致咳嗽,还有些人可能肺火比较旺盛也会导致咳嗽等问题的。
所以我们艾灸的话首先要艾灸一下肺俞穴,宣肺气,而且肺俞穴的话一般调理呼吸道疾病效果很好的,例如肺炎、支气管炎以及咳嗽等问题,另外像鼻炎等问题也可以艾灸肺俞穴的,因为肺开窍于鼻!
这是咳嗽艾灸的一些主要穴位,另外还有一些人会增加一些穴位,例如膏盲穴、合谷穴等,当然有些人会灸一灸关元、气海等补气、补元气穴位来增强体质以及抵抗力这些都是可以的,这些辅穴的话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决定添加或者减少即可。
因为这些穴位的话位置比较特殊,你想手持艾灸吧不太好艾灸,所以可以用随身灸会方便一些,如果家里有人帮你艾灸,那么也可以找人帮忙手拿着艾灸这样方面,但是如果自己一个人的话,那么不太好手持艾灸。
G. 咽喉发炎咳嗽,身体发寒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取穴:大椎、颈夹脊穴、天突、 工具:买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或单罐艾灸罐,双罐艾灸罐。 方法:大椎和颈夹脊穴,可以使用器戒艾灸。天突最好的艾灸方式是,躺下,手持艾条熏灸天突和脖子这一块。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 注意事项:艾灸的时候,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少说话。治疗期间最好是忌烟忌酒,并保持心情愉悦。 疗效判断:轻的大约治疗一周左右的时间,可以看到效果。 如果是慢性的,您最低需要艾灸半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治疗。 选择艾条,治疗咽炎,需要选择金艾条来治疗。
H. 艾灸可以治疗咳嗽吗,咳嗽艾灸什么穴位
咳嗽艾灸的穴位:灸足三里、曲池、肩井、肺俞、膏肓、膻中、巨阙、中脘、气海。
痰多,日久不愈,灸天突。咳嗽多,人体之气会减少,灸足三里、曲池、中脘穴可强化脾胃功能。咳嗽的根在于肺,灸肺俞、膏肓可强化肺气。灸元气聚集的气海穴可补足下腹的阳气,咳嗽则不易发生。咳嗽多,偶尔有胸闷、胸痛的症状,此时需要灸膻中和巨阙。咳嗽引发肩膀疼痛时可灸肩井。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鼻燥咽干或咽痛,或痰中有血丝,甚则咳血,潮热,颧红,舌红苔薄,脉象细数。
I. 咳嗽一直不好,艾灸哪个穴位会好,在哪里,最好有图
你好,以大椎和天突为主穴,兼顾膻中,肺俞,神阙,关元,足三里,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J. 如何用艾灸治咳嗽灸什么穴位
【概说】 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其发病原因,有外邪侵袭,肺气不得宣畅而咳嗽;也可由肺脏的病变,或其它脏腑有病,影响肺脏所致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患。 【病因病机】 (一)外感: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呼吸,一旦遭受外邪侵袭,肺卫受邪,肺气壅遏不宣,肺气失其清肃,因而引起咳嗽。 由于四时气候变化不同,人体所受外邪各异,因而临床上分为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两类。 (二)内伤:由于肺脏功能失调,或他脏有病,累及肺脏而致的咳嗽为内伤咳嗽。常见的有肺燥阴虚,肺失清肃之咳嗽;脾阳不振,聚湿为痰,痰浊上渍于肺,影响气机出入所致之咳嗽;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木火灼金伤肺之咳嗽;有肺肾阴虚,肺失宣降,清肃无权,而导致咳嗽。 【辨证治疗】 (一)外感咳嗽 1、风寒 主证:咳嗽喉痒,痰液稀白,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 2、风热 主证:咳痰黄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身热,或见头痛,恶风,有汗等表证,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风寒咳嗽针灸并用;风热证只针不灸,以宣肺解表。 处方:列缺、合谷、肺俞。 随证配穴:咳嗽伴咽喉肿痛:少商;发热恶寒:大椎、外关。 方义: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取肺之络穴列缺,大肠之原穴合谷,以散风祛邪,宣肺解表;肺俞为肺这背俞穴,功可通调肺气,加强宣肺解表之效;咽喉肿痛,少商放血以泄肺热;发热恶寒用大椎、外关以退热解表。 (二)内伤咳嗽 1、痰浊阻肺 主证:咳嗽痰多,色白而粘,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取背俞和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补泻兼施,并可加灸,以健脾化痰。 处方:肺俞、脾俞、中脘、足三里、尺泽、丰隆。 方义:肺俞、脾俞补益肺脾之气,以增强肺这宣降,脾之运化功能;中脘、足三里健脾胃以化痰浊;尺泽泻肺以止咳,丰隆化痰以降气。诸穴共收健脾化痰止咳之效。 2、肺燥阴虚 主证: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鼻燥咽干或咽痛,或痰中有血丝,甚则咳血,潮热,颧红,舌红苔薄,脉象细数。 治法:取肺之俞、募穴为主。针刺平补平泻法,以益阴润燥,清肃静肺气。 处方:肺俞、中府、列缺、照海。 随证配穴:咯血加孔最、隔俞。 方义:肺俞、中府,俞募穴相配,以润肺调气;列缺为肺经络穴,通于任脉,以清肃润燥止咳,配照海养阴生津以清利咽喉;孔最为肺之郄穴,主治急症;隔俞血会,功专止血,两穴相配,以止咳血。诸穴共奏益阴润燥,清肃肺气,止咳止血之效。 【其它疗法】 1、耳针 取穴:肺、气管、神门、脾 方法:取双侧,中等刺激,留针10-20min,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并可用王不留行贴压耳穴。 2、皮肤针 取穴:颈背部督脉、膀胱经、喉两侧。 方法:轻或中度叩刺,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