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的五脏六腑位置图
人的五脏六腑位置图如下: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肝、心、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1)人的器官胃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五脏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如《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五脏的生理特点,所谓“满而不实”、“实而不满”,是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必须流通布散而不应呆滞;唐·王冰注云:“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五脏但藏精气,故满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能满也。”
五脏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治疗上“五脏宜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五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五脏六腑
Ⅱ 胃在什么位置
胃在左边还是右边
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胃又称胃脘(guǎn管,又读wǎn碗),“脘”的古音同“管”,义亦相通。故胃之上为食管,胃之下为肠管,胃居二者之间名为胃管(脘)。其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分;胃的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中国医学大辞典胃》按:“胃,汇也,水谷汇聚之所也,为人体内消化器,形如囊,左大右小,横卧于膈膜下,上端为贲门,接于食道,下端为幽门,连于小肠。”胃乃“六腑”之一。
胃在人体上腹部偏左位置的,右侧上腹部的器官为肝胆。
Ⅲ 人的内脏胃位置图
如图:
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胃又称胃脘故胃之上为食管,胃之下为肠管,胃居二者之间名为胃管(脘)。其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分;胃的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
(3)人的器官胃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内脏是大部分位于体腔内但直接或间接与体外相通的器官总称,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按其形态结构,分为管腔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两大类。管腔性器官都有管道与外界相通;实质性器官主要是腺体,以导管开口于管腔性器官的壁。
从个体发生来看,消化系与呼吸系的大部分共同来源于内胚层;呼吸器官是原始消化管上段向腹侧突出的另一管道。泌尿与生殖器官来源于中胚层的尿生殖嵴,经过演变,分化为功能不同的泌尿系和生殖系,但在男性仍有一段共同的排出管,因此,有人将泌尿和生殖两个系合称为尿生殖系。
Ⅳ 胃在左边还是右边胃在哪个位置图
胃在人体内腹腔的上部,主要是左上腹部。上端入口处与食道下端相连,称为贲门;下端出口处移行于十二指肠,称为幽门。整个胃是一个大的囊状器官,分为胃小弯、胃大弯、贴近腹壁的胃前壁及与之对应的胃后壁。
(4)人的器官胃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胃的形态结构
胃的形状与动物体形有关:鱼类、有尾两栖类和蛇类,因其身体细长,胃呈纺锤形;哺乳类动物因身体粗短,胃则呈袋状弯曲,横卧于腹腔内。
此外,胃的形态和结构还可因为贮存食物的需要、食物的性质、摄食的频率而发生改变。在灵长类、大多数食肉类和许多食虫目动物中,胃往往是单腔器官,其前端与食管连接的部位叫做贲门,后端与十二指肠连接的部位称为幽门。
注意事项
一、避免吃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缩咖啡、生蒜芥末等对胃粘膜有损伤的食物,同时避免吃过硬的、过酸的、过辣的、过冷的、过热与过分粗糙的食物。可以选用容易消化食品并注意少用油炸、等烹调方法。食物应该清淡软烂。
二、增加营养、注意选择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食品和维生素丰富的软食,例如牛奶、豆腐、胡萝卜与一些发酵的食品,食物要细嚼慢咽。
汉字解释
胃 wèi 会意。字从田从肉 (月实为肉古写)。“田”指“承受五谷之土”。“肉”意为“肉身”、“肉质”。“田”与“肉”联合起来表示“肉身中的承受五谷之土”。
本义:人身体中的农田。说明:胃别名“肚”,意为“肉身中的田土”。又号“太仓(大仓、天仓)”。
发明汉字的时候,中国已经以农立国,农田成为中国土地的核心部分、精华部分,是概念上的国土中心。若把古中国与人比附,那么人身体中五谷以本来面目存在的地方,只有胃,即胃是人身上的“国土中心”。
胃病预防
1、节制饮酒,勿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急性单纯性胃炎要及时治疗,愈后防止复发,以免转为慢性胃炎,迁延不愈。
2、传统锻炼。八段锦中“调理脾胃须单举”和五禽戏中的“熊戏”、叫化功可以平时多练习,对增强脾胃功能有一定作用。
3、保持心情愉快。
相关检查
1、钡餐检查
患者服用造影剂,一段时间后造影剂通过消化道的蠕动,充满整个消化道,利用X线检查,可以了解消化道各器官的形态特征。检查前准备:空腹检查。优缺点:稍不适,可以详细了解消化道内各器官的体征。
2、胃镜检查
通过纤状管由口腔直接伸入胃体内,探头可以直接拍摄胃内的表面情况,可以详细了解是否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检查前准备:空腹检查。优缺点:这是目前最准确的一种检查。检查过程中会有稍许不适。
Ⅳ 胃的结构图
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胃又称胃脘(guǎn管,又读wǎn碗),“脘”的古音同“管”,义亦相通。
胃壁的组织结构自外向内为浆膜层、肌层、粘膜下层、粘膜层。胃除了具有接纳、储藏食物和分泌胃液的功能外,还会将所进食物磨碎,与胃液混合搅拌,形成食糜,达到初步消化的作用,并逐步分次地自幽门排出进入十二指肠。
(5)人的器官胃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胃底部位于贲门左侧,是贲门切迹平面以上的部分。胃体部是胃腔最大的部分 ,介于贲门和幽门之间。幽门是胃的出口,即胃与十二指肠的连接处。幽门对胃内容物的排空和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有一定的作用。
胃壁有四层:即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黏膜层,人的胃黏膜表面附着一层厚度在0.25~0.5毫米的黏液层,胃的表面上皮细胞还能分泌重碳酸盐,二者结合形成双重防护屏障。
Ⅵ 人的器官分布图
人的器官分布图
人体的感觉器官主要有眼,耳,口,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包括感受器、神经通道和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三部分。
人体的内脏器官主要有甲状腺、气管、心脏、肺、肝脏、胆囊、胃、肾、胰、小肠、脾、直肠、十二指肠、胰、输尿管、卵巢、阑尾、尿道、膀胱、子宫等。
(6)人的器官胃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内脏器官从基本结构上来看,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两大类。
中空性器官都成管状或囊状,内部均有空腔,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消化系统的胃、呼吸系统的气管、泌尿系统的输尿管、生殖系统的输卵管等。其中位于消化道的气管均有四层壁,分别是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实质性器官内部没有特定的腔隙,大多是一些腺体,如肝、胰、肾医基生殖腺等。结缔组织被膜深入器官实质内,将其分成更小的单位,称为小叶,肝小叶就是其中一种。分布于该器官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以及该器官的导管等出入该器官之处,呈为门,比如肝门、肾门、肺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