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清天河穴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ps怎么让图片动起来缩放 2025-02-08 07:40:12
辽宁舰高清图片 2025-02-08 07:38:22
动态图片2814 2025-02-08 07:33:33

清天河穴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5-31 16:34:14

Ⅰ 宝宝发烧按摩哪里

宝宝发烧按摩哪里仅供参考: 1、开天门100次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 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2、推坎宫100次 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3、运太阳100次 位置 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操作 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功用 开窍、醒神。 要领 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4、清肺经200次 位置 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功用 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5、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 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用 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6、退六腑200次 位置 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100~200次。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Ⅱ 【芳香小儿推拿穴位.天河水】

名称:天河水  出自《针灸大成·小儿按摩经》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总筋)至肘横纹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功能: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润燥结。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书中记载天河水,性微凉,具有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润燥结之功,可用于一切热症。也就是说天河水不仅仅作用在解热,对于心经有热的所有疾病都有疗:比如孩子晚上睡眠不好、口舌生疮等。

操作:也叫“推天河水”,直推法,用左手托住孩子的前臂和手腕,孩子的手掌心向上,然后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从腕横纹中点单向直推至肘横纹中点。(见上图)

次数:推法100~300次。

精油使用:使用退烧三宝精油(薰衣草、茶树、薄荷)稀释后按摩效果更佳

天河水得位置在心包经上,清天河水的操作是逆着心包经的走向,心包经在前臂是从肘部到手部,根据“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经络规律,逆推心包经是能够泻热的,而“心包代心受邪”,疾病如果要影响到心,首先要突破心包的“保护”,如果突破不了心包的“保护”,就不会对心产生影响,当心足够强大的时候,疾病也就只能影响到心包了,所以说,清心包经的热,也就能泻心经的热。

古代医家对幼儿疾病总结得最为精道,“小儿之患,非肝即脾”。

推天河水,为什么会功效卓着呢?让我们来看看天河水的位置,是从劳宫穴一直到曲泽穴,这正好是心包经的位置,逆推心包经,即可泻肝经之火,又可补脾经之血,肝火得泻,心里自然清凉,脾经得补,胃口必会大开。所以对于那些夜里手脚心发热,汗出烧不退,烦躁难眠,夜咳不止等热性病症,最为有效。但若是畏冷怕风,神倦易困的虚寒性体质,则万不可用。

现代医学研究得出通过清天河水能调节小儿肢体静脉微循环,使血液重新分配,从而激发小儿内在的免疫系统和抗病能力而恢复健康,还发现清天河水退热的机理可能与抑制下丘脑中发热介质前列腺素E2、环磷酸腺苷的分泌有关。

Ⅲ 小儿推拿穴位:天河水的作用机理探究

《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天河穴,在膀膊中,从坎宫小天心处,一直到手弯曲池。”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从掌心劳宫推至肘横纹,名大推天河水;由肘横纹下推至劳宫,名取天河水;…

1、清天河水: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另一手拇指或食中二指,从腕横纹推至肘横纹。

2、大推天河水:从内劳宫向上推至肘横纹。

3、取天河水:从曲泽向掌心方向推,推至掌心内劳宫处,向上一拂而起。

4、打马过天河:先运内劳宫数遍,后以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一手食、中二指交替并拢从腕横纹向上拍打至肘横纹。推3~5分钟,拍打至局部红赤。

功效

清热,泻火,除烦,

应用

1.清法代表。治疗各种热症,邪在卫分,见发热,恶风,汗出;邪在气分之高热、烦躁、大汗;阴虚火旺之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2.推法不同,适应症不同。清天河水多用于外感,以透发为主;大推天河水清热力量,较前者强,但弱于打马过天河,打马过天河的清热效果是最强的,二者均用于气营热盛;取天河水用于虚热。

3功效:清热解表,安神除烦,泻心火,利小便。 

4临床应用:本法性微凉,清热力平和,善清卫、气分热,清热而不伤阴。治一切热症,多用于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唇舌生疮,夜啼等症,常与清心经、退六腑同用。清天河水主治恶寒发热,流清鼻涕;取天河水主治阴虚低热等一切热症,取天河水是离心方向的。(网摘)

通过各位老师对天河水穴位作用和运用的探索。我们知道了,清天河水是向心的,是往外透发的,是清热解表的。取天河水,是离心的,是滋阴的。

熟悉经络的我们知道,天河水其实是处于手厥阴心包经的位置上。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灵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心包经的常见问题和心中热有关。离心推拿之时,心包经内在的热能外泄,于是心中之热亦减。心火不亢,则肾水自养。向心推拿时,心火偏亢,脉气有余,循环增强,故可解表或者透发热度。

心包和三焦又是表里关系。心包气动则三焦随之。心中热取之三焦之气降之化水。假如三焦有虚热,则亦随之而去。假如三焦有实热,则上中二焦火势更旺!取天河水能清心火并降水于下焦。清天河水能补心气并升三焦气于上、中二焦以解表,透发!当外邪初袭击肺卫,尤其适宜。补心心生火,用之解表散寒可也!用之解表散热则有添心炎之游,注意透发的同时,滋阴凉血,方可。配合六腑,大清内热,再透发热毒或可。

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

中医许大夫

Ⅳ 清天河水的穴位退烧法对幼儿退烧能起多大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详细越详细越好

天河水是手阙阴心包经的一段,起于中指以下的劳宫穴,止于手臂肘横纹凹陷处的曲泽穴。小孩发烧时,推天河水确有退烧作用,不过是在不方便。因为第 一,时间长;第 二,对无名低烧不管用;第 三,小孩皮肤薄,易蹭破皮。所以,可以使用,但建议有病还是就医,别拿小孩的生命当实验品···········

Ⅳ 天河水到底怎么推取天河水啥意思看完这篇搞清楚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清天河水】,到底是什么情况?

在小儿推拿里面,最奇怪的一个现象就是:

都说离心推,为泻,向心推,为补,但是,天河水偏偏例外,说天河水向心推,也是泻。

张汉臣推拿的清法,都是指来回推,偏偏天河水例外,清天河水也是向心推,单方向。

有人说天河水,只能向心推,不能离心推!可是,这是为什么?说的对吗?

还有人总说“取天河水”,为什么叫“取”?什么意思?

先来看看张汉臣原着《实用小儿推拿》对天河水穴的介绍:

部位 :在前膊掌侧中线,由小天心穴至曲泽穴处(解剖部位在前臂掌侧由腕部至肘弯曲泽穴处,神经分布为前臂侧皮神经及肌神经的前臂外侧皮神经)。

功用 :性微凉,能清心热,除烦躁及燥痰。

主治:重舌,弄舌,舌送口外,鹅口疮,惊风,癫痫,痰喘咳嗽,烦躁,夜睡不宁,失语症,口吃(初期有效),口干口渴,小便赤涩等。(注:学习完辩证基础后,应该发现这些都属于热症的表现)

看完这个,再总结一下:

天河水这个穴,不管是离心推还是向心推,都是“清”的作用,从手腕开始向心推,是常用的清法,性微凉;

从劳宫开始推,其性更凉一些;

从肘窝推向劳宫穴,最凉。

这次,你学会了吗?

Ⅵ 宝宝发烧按摩退烧图解 小儿发热按摩哪里

1

宝宝发烧常用按摩方法

开天门:按摩者两拇指交替自两眉中至前堂发际一直线处自下向上推,为“开天门”。

推坎宫:按摩者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分推,即推坎宫。

揉太阳:太阳为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按摩者用中指指端揉或运,为揉太阳。

运耳后高埋罩骨: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弯搏闹缘高骨下凹中,与翳风,风池成等腰三角形。

清肺经:肺经在无名指掌面,按摩时用拇指在小儿无名指掌面自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为清肺经。

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掌侧中央,腕至肘的正中直线上,按摩时食指,中指并拢,放于小儿腕部正中,自腕向肘反复直推。

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桡侧(拇指侧)的腕至肘的连线上。按摩时拇指,食指张开,食指放于患儿肘横纹拇指侧,拇指放于腕横纹拇指侧,拇指向肘部直推。

掐揉二扇门:按摩者一手托患儿的手,掌心朝下,用拇指指甲掐按二扇门3-5下后,再用拇指指端按顺时银慎针方向按揉100-300次。

拿风池:风池位于后发际下大筋外侧凹陷处,按摩时用拇指,食指用力提拿,有节奏的一松一放,为拿风池。

清胃经:胃经位于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用拇指直推称清胃经。

清大肠:按摩者拇指在患儿食指外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称清大肠。

揉板门:板门位于拇指根下方的大鱼际处,拇指端在患儿大鱼际的中点处,先顺时针揉按,再逆时针揉按。

运内八卦:用拇指指腹沿顺时针方向运内八卦,以患儿感觉酸胀发热为度。

揉天枢:按摩者中指与食指分开,按于患儿脐左右旁开2寸处,即天枢,顺时针旋揉50-100次,再逆时针旋揉50-100次。

补脾经:脾经在拇指桡侧外侧缘,按摩者用拇指在小儿拇指外侧缘,自指尖向掌侧直推,为补脾经。

补肾经:肾经位于小指掌面,按摩者用拇指在患儿小指掌面,自指尖向指根直推200-300次。

清心经:心经位于中指末节掌面。按摩者拇指在患儿中指末节掌面,自掌侧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的腕至肘的连线上,按摩时拇指,食指张开,拇指放于患儿肘部尺侧,食指放于腕部小指侧,拇指反复向肘部直推100-300次。

揉小天心:中指端放于患儿大小鱼际交接处,顺时针方向揉按10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按100次。

2

宝宝外感型发烧按摩图解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各1分钟,清肺经,清天河水各3分钟;风热表现的话,加推脊2分钟;风寒表现则加推三关1分钟,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各3-5次。

按摩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能有助于祛除在表的邪气;清肺经,清天河水,能有助于清热;推脊以加大清热的力度;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重在帮助发汗退热。

3

肺胃实热型发烧按摩图解

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分钟,清天河水,退六腑各2分钟,揉天枢,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

按摩方解:清肺经,清胃经,能帮助清除肺胃的湿热;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天枢,顺时针摩腹,有助于促进消化,帮助排便,以退内热;清天河水,退六腑,重在清热退热。

4

阴虚型发烧按摩图解

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运内劳宫各1分钟,揉二人上马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推涌泉1分钟,按揉足三里2分钟。

按摩方解: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二人上马,按揉足三里以帮助促进脾,肺和肾的功能,促进人体内脏的功能,清天河水,揉内劳宫有助于退虚热;而推涌泉可以达到使内热自人体内下行,可通过促进小便的排出而达到清虚热的目的。

Ⅶ 按摩穴位能否治病

当然可以啊,按穴位是外治通经络,而吃药是内治通经络,经络通则百病去,按摩穴位和用药分别是中医六大治法之一,都可以达到目的,中医杀灭病菌是将病菌所生存的环境去掉,就是中医擅长将人体内的淤毒之血去掉,并将新鲜气血引到患处乃至全身,病菌就会死亡,病菌最怕新鲜血液,就像苍蝇害怕干净的房子一样,不光是对付病菌,经络通了,肿瘤也会自动消退,医生医术越高,越能看到病根,就能更快打通经络,而按摩穴位却是一种引血之法。而西医不是去掉病菌生存环境,而是直接杀死细菌病毒,所以多数时候西医无法治本。中国现在许多医院喜欢挂点滴,但是遇到体质虚弱或特殊体质的人,或肾寒虚弱的人可能退不了烧,反而肯能恶化,经常有点滴挂死人的事发生。外国发明的点滴在外国却不常用。

治疗儿童感冒发烧用推拿按摩穴位效果相当快,多数时候能当场退烧,小儿发烧试试推拿治疗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医师黄克勤

两天前,一位家长抱着2周岁的孩子过来要求推拿,原来是孩子上午外出游玩的时候着凉,回来就发烧了,体温达到39度,听亲戚介绍说小儿推拿退烧效果非常好,还可以避免药物退烧的副作用,下午就抱过来试试。经过2天(2次)的推拿治疗后,孩子的体温完全恢复到正常了,家长很满意。

发烧是小儿常见病症之一。人体之所以能保持较恒定的体温,主要是因为体内有产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互相调节,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而小儿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而且年龄越小调节功能越差。但小儿对发烧的耐受力较好,若经过及时治疗,恢复也较快。中医认为小儿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很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发烧症状。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

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温州市二医自去年开展小儿推拿以来,已接诊了40多例小儿发烧患者,有急性发烧的,也有长期低热的,效果都比较明显,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是?

想了解一下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发高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发生抽搐。

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

理疗的方法:

(1)天河水(要穴):尺.桡沟.从远端至近端用布擦.用温水或凉水(也就是把手抻直,手掌向上.从手腕到手肘中间的沟)

(2)清肺经:手无名指腹.两支手都有,都要按摩.从手指近端向远端推(注意这个穴位到儿童六岁就消失了)

(3)开天门:用拇指推印堂至发际(推到发红.不要把宝宝的皮肤推破)现在了解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了吧。

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②揉外劳宫100次。

穴位:外劳宫(外劳)

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

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内容及图片来源请参考: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11/13/976147_18345283.shtml

但是成人穴位按摩取穴治疗效果快不快就要看医术了,当然用常用治疗感冒的穴位也不错。

感冒初期在膀胱经、肺经处刮痧或按摩,刮痧效果最好。这说的是经络,而穴位是在经络上的,是经络上最旺盛的地方,还有自己可以按摩百汇穴,还可以自己按摩或攥拳头敲打胳膊上的大肠经,按摩大肠经上的合谷穴可以治感冒。热水泡脚并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发一些汗也有效。还有按摩后颈下的大椎穴是感冒常用有效穴,当然治疗感冒有一个好方法,就是取嚏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能打喷嚏就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感冒就会好,取嚏法就是用纸卷插入鼻子刺激鼻粘膜,就想打喷嚏,当然如果患者肺气不足,也很难打出,得先补肺气,或者家里在炒辣椒,那是个好机会,多打喷嚏甚至可以治疗经久不愈的老感冒。

Ⅷ 清天河水是什么水

推天河水。

清天河水也叫推天河水,是推拿穴位名。天河水指的是前臂正中腕横纹到肘横纹的一条直线。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如果从掌心劳宫推到肘横纹,则叫大推天河水。

小清天河水和大清天河水区别是大清天河水,风早返寒发烧,风寒感冒时使用,辛温解表。小清天河水,实热,阴虚时使用,滋阴清热。大清天河水,解表发汗,退热透邪。所以一切无汗的发烧及表症都可以用清天河水,比如我们说的风寒引起的发烧用大清天河水。

含义

天河水五行算命中年命的一种,在六十甲子纳音中,对应丙午,丁未年,即生于丙午,丁未年的人,都是天河水命。六十甲子是最古老纪年方法,这样纪年是根据长期生活总结,发现在这个年命的人都有共同的情况。

六十甲子在我国夏代已有,发掘出来的大量甲骨卜辞都写有戊迅稿午等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三道九流中的阴阳道将历代阴阳五行,风水相术作为学派研究的主要内容,因为秦代焚烧坑儒亩睁孝,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Ⅸ 小儿推拿清天河水详解天河水的推拿手法及选用

小儿推拿清天河水
天河水是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也是小儿推拿手法的亮点所在,其退烧作用之神奇,让很多西医同行瞠目结舌,也因此而受到很多妈妈的推崇。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的线性穴位。
【作用】这是一个凉性的穴位,可以用于一切热证。比如,感冒发热、内火—烦躁、夜睡不宁、脸红、舌头口唇红、口干口渴、鼻涕黄、痰黄、小便黄、大便臭等都是有内热的表现。
【手法】
1、取天河水——从肘推至腕,推法100~300次。
2、清天河水——也叫“推天河水”,从手腕推至肘弯,推法100~300次。
3、大推天河水——从肘推至掌心,推法100~300次。
4、引水上天河——蘸水,从掌心推至肘弯,推法100~300次。
5、打马过天河——从腕至肘,跳跃式拍打或者点拿,推法100~300次,弹打法3~7次。
这五种手法,常用的就是前两种,由于流派不同,有的主张用清法,有的主张用取法,若不属于任何流派,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Ⅹ 清天河水右手还是左手 清天河水手法图

1

清天河水右手还是左手

清天河水一般推的是患者的左手,一般清天河水的作用是退内热,泄实火,一般在左侧肢体操作效果比较明显,搜枝左右结合也是可以的,因为人体的穴位是相互对称的,比如先在左上肢进行,第二次到右上肢进行操作。

2

清天河水手法图

清天河水位置在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医生或是家长一般会用左手握住患儿手腕背侧,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中点,只能朝一个方向推,不能来回推。若是边推边拍打前臂掌侧,这叫打马过天河。

3

清天河水和取天河水的区别

两者的手法和功效是不一样的。

清天河水是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有辛缺拆温解表,退热透邪的功效,伏漏枣用于无汗的发烧级表症等;取天河水是由肘横纹下推至劳宫,有滋阴降火的功效,比如内热症,盗汗,手脚潮热等。

4

推天河水的注意事项

小儿发烧不要随便推天河水,因为推天河水是会泄阳气的,发烧通常是正气在退邪,发烧时候的热是身体的正气,想要正气退邪就要协助身体发热,泄气退了正气就会收,急于降温就相当于放弃抵抗,一般发烧的身体免疫能力较强的话,还是可以自行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