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明上河图中有着怎样的秘密
对此图画名含义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关于“清明”的含义,有几种较为主流的观点。其中之一是,“清明”表示清明时节,从而也可推断出画中描绘的是三四月间的春景;另一种观点是表示地名,即汴梁东水门外的清明坊;
然而,这些皆是对画面内容的解读与猜测,并无实据。所幸的是,此图卷末有张着的一段跋文,其中提及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推测“清明”的含义,张的跋文简述了张择端的生平,之后便提道:“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着跋。”
是此图在《向氏评论图画记》有载,向氏是向宗回,是北宋外戚,《清明上河图》是宋徽宗赏赐给他的藏品。是张择端除了画过《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不少人认为《清明上河图》城门的部分残缺,缺的便是里面一段城内的“西湖争标”,但其实不是,张着清清楚楚写明了是两张画。
故宫博物院余辉先生根据元代王振鹏(传)《龙池竞渡图》及此画卷末题跋:“崇宁间三月三日开放金明池,出锦标与万民同乐,详见梦华录至大庚戌钦遇。”推断此图描绘的是北宋崇宁年间三月三日宋室在皇家御苑金明池举办龙舟竞渡的场面。而《龙池竞渡图》可能便是张择端《西湖争标图》的传本。如此,则《西湖争标图》表现的也是三月三日的龙舟竞渡的场景。
❷ 马兰头叶及花的图片是怎么样的
马兰头叶的图片:
马兰头原是野生种,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有红梗和青梗两种,均可食用,药用以红梗马兰头为佳。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浙江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马兰头适应性广,喜温也较耐阴,抗寒耐热力很强,对光照要求不严,在32℃高温下能正常生长,在-10℃ 以下能安全越冬,当地温回升到10~12℃,气温在10~15℃时,嫩叶嫩茎就开始迅速生长。
(2)清明尖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形态特征:
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内层倒披针状矩圆形,长达4毫米,顶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有缘毛。花托圆锥形。
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毫米;舌片浅紫色,长达10毫米,宽1.5-2毫米;管状花长3.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被短密毛。瘦果倒卵状矩圆形,极扁,长1.5-2毫米,宽1毫米,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花期5-9月,果期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