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纸坊沟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西沙群岛手机背景图片 2025-02-10 23:03:21
俯拍男人图片 2025-02-10 23:01:55

纸坊沟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5-21 10:25:15

‘壹’ 棠梨沟在大连什么位置

大连市甘井伍散兆子区红掘枝旗西路。

棠梨沟呈“非”字形的沟脉。沟内流淌着的沽河与它东边的一条古道并行,如“非”字中间的两竖。两竖旁边各有三条主要的支沟向外扩散,形成“非”字的左右各三横。

沽河西岸的三条支沟分别是明镜沟、棠梨沟和长胜沟;古道东侧的三条支沟分别是大喇嘛洞沟、小喇嘛洞沟和大东沟。


(1)纸坊沟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这六条支沟内,又包含着大小不同的小沟,有的有名称,有的没有名称。凡是有名称的沟里就有村落,比如明镜沟,从沟门往里走,在七里多深的沟道里,分布着尹家营、裴家营、大腔租石砦(zhài,同寨)、冯家窑、郭家营。再如棠梨沟,棠梨沟是母体沟,所辖的十几个自然村,分布在沽河东西两岸的沟沟岔岔里。

大喇嘛洞沟,据说山上的石砦有个洞,洞里住着喇嘛,喇嘛洞村里也住过喇嘛,此地还有喇嘛的坟墓,很多年前被盗过。

小喇嘛洞沟,解放以前有乔姓人家在此居住并开店,所以这个村子叫乔家店。据说在乔家店村南靠近红泥滩沟的地方,有人建过纸坊,利用沽河的水做动力造纸,因此这个地方就叫纸坊沟。

‘贰’ 吴村镇的河流

吴村镇属海河流域,境内有纸洞慧坊沟河自西北向东南从境内穿过。伍颤锋纸坊沟河源于修武县黑龙庙,由赤庄入境,向东南注入大沙河,境内腔晌长17公里,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纵坡1/500至1/1000。河宽60—100米,平均泄洪量百余立方米/秒,为排水河道。

‘叁’ 河南辉县的地理位置

河南辉县辉县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纬35°17′~35°50′,东经113°23′~113°57′。地处豫晋两省历滚轮之交,西与山西省陵川县交界,北同林州市及山西省壶关县相接,东靠卫辉市,南临获嘉县,东南与新乡市、新乡县毗连,西南与修武县相邻。市区北距北京市600公里,南距郑州市80公里,东南距新乡市20公里。市境西部紧临太行山脉,主峰备握九峰山十字岭海拔1732米。市域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丘陵216平方公里,陆地784平方公里。位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而东南呈阶梯形下降,有深中山区、深低山区、丘肢信陵区、盆地、山前倾斜平原、平原和洼地,最低洼地海拔72米。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淇河、百泉河、刘店干河、黄水河、石门河、峪河、纸坊沟河。即将动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西至东贯穿全境。可供防洪、灌溉的中小型水库19座,其中宝泉水库兴利库容1300万立方米,最大调蓄水量3821万立方米;石门水库总库容3084万立方米;三郊口水库调蓄水量2386万立方米;陈家院水库总库容1370万立方米。汇宝泉、石门、陈家院、三郊口诸水库为一流的群库汇流总干渠,全长86.5公里,可视需水量而调度。

‘肆’ 棠梨沟在大连什么位置

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西路。

棠梨沟位于沽源县南部边陲,以沽源最南端的庞家窑村北为入口,到大东沟门截止,面积约四十平方公里,纵横小厂与小河子两个乡镇。这里沟宽林密,植被茂盛。棠梨沟因沟内的一个主要物种棠梨树得名。

(4)纸坊沟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棠梨树为落叶乔木。每年春光明媚的五月,棠梨树的枝头,便拥拥挤挤地生出嫩嫩的新叶,在翠绿中,三五成簇生出粉色花蕾,接着绽放白色的五瓣小花。

待芳菲落尽,便结出粒粒棠梨果。入秋经霜冻后,果实由绿变红,吃起来酸软可口。过去在冬天,沟里人常用棠梨木做锅盖。棠梨木坚硬细腻,做锅盖不开裂,非常耐用。

‘伍’ 千河的主要支流

甘肃省华亭县境内,上关河,分布在县西南部。发源于上关水眼子,经半川入陇县秀水,汇入汧河。境内长10公里,流域面积32. 2平方公里。有长5公里以上支沟2条,5公里以下毛沟13条。河床比降1/70,年均流量每秒0. 15立方米,年均径流量0.05亿立方米。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
四岔河,发源于石庙子梁南侧,由此南流经玉皇庙梁北侧出境至华亭县经陕西省陇县之唐家河、东风镇交界村流入千河,境内全长30公里。
后河,源出于道保石梁北麓,由大南沟出境,经华亭县上关厂,进入陇县新集镇上花家磨,曹家湾乡之塄塄上村南流入千河,境内全长18公里。
以上两条支流均属过境水,全长48公里,流域面积102.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8%。年降水量720毫米,年径流深210毫米,年径流模数5.90公升形Km2,多年平均流量0.682立方米/秒,占总流量的11.12%。多年平均径流量2152.5万立方米,占总径流量的12.8%,比降大,水流湍急,植被良好。 陇县内流入千河的支流北侧有24条,南侧有25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石关沟河、咸宜河、蒲峪河、大杜阳沟河、梨林河、峡口河、杨家河、苏家河等10条,其中主要的7条。
分布在北侧的有:
北河 ,发源于陇县火烧寨乡杨岭子,由李家河、峡口河、田家河、温水沟河、水银河5条支流汇成,于县城东0.5公里处入千河,长35.3公里。流域面积413平方公里,最大洪峰流量653立方米/秒,平均流量2.36立方米/秒。容量119.61万立方米的丰收水前游团库位于支流上游。
大杜阳沟河, 发源于陇县河北乡大谈湾村,于杜阳乡堡子身村入千河,长23.4公里。流域面积95.8平方公里,平均流量0.55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108.1立方米/秒。
石关沟河, 发源于甘肃省华亭县上关乡,由新集川乡入陇县境,于曹家湾乡的堎堎上村流入千河,长19.3公里,流域面积133.4平方公里,平均流量0.42立方米/秒。
以上3条河为季节性河流,均发源于北部千山黄土丘陵沟壑区,区内沟谷纵横,地形破碎,黄土覆盖。在暴雨季节,河水猛涨,泥沙俱下,雨过水落,沉沙淤浅,遇旱干涸,溪涧断流。
分布在南侧的有:
咸宜河, 发源于关山乡松林沟,于陇县曹家湾乡流渠村入千河,长33.5公里。流域面积163.2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04立方米/秒。
蒲峪河 ,发源于关山乡麻沟,于陇县天成乡韦家庄村注入千河,流长35.8公里。流域面积176.3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12立方米/秒。梨林河(亦称普乐河) 其上游为八渡河。发源于陇县八渡乡的碾盘村,于东风镇西沟村入千河,长37.6公里。流域面积218.9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39立方米/秒。长沟河, 系渭河水系的另一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鹿乡叶子洼,从关山乡的磨沟门往下300米处入陇县境,于阳湾村南下1.3公里处出境,上游称马鹿河,陇县县境内称长沟河。陇县境内流长15公里,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位于关山峡谷之中,流经范家台村等地,植被好,水土流失较轻。
千河在千阳县境内有支流20余条,均源于两侧山地,流程短,河谷窄。主要有:
冯坊河,源于千山分水岭南麓。主源于席家河和赵家河。两河在回回鼻梁脚下相会为一,流经冯坊和晖川,故古称晖河。在千阳城西毗庐寺入千河。主流长34.4公里,流域面积230.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864.7万立米,五十年一遇的洪水量576立米/秒,河床比降为0.15%,是千阳县第二河流。属季节性多泥石河流。
草碧河,源于千山南麓陇县西凉湾。呈西北——东南流向,至草碧汇入千河,主流长30公里,流域面积238.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968.1万立米。河床比降为0.1%。多细沙淤积,雨季洪水漫溢,天旱水慧橘枯断流。属季节性多泥石河流。
葫芦铺河,源于北山橡林寺沟溪,呈北——南向流至葫芦铺入千河。主流长9.5公里,流域面积10.8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34.8万立米。
寇家河,源于高盘,呈北——南流向,由寇家河汇入千河。主流长9公里,流域面积12.49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55.5万立米。
新兴铺河,源于千山分水岭南麓丑沟峪溪,呈北——南流向,经新兴铺入千河。主流长22.4公里,流域面积51.9平方公里,河床比降0.15%,年径流量646.2万立米。
段坊河,源于千山分水岭南麓刘家要险沟溪,呈北——南流向,经段坊入磨逗千河。全长11公里,流域面积16.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07.9万立米。
西河沟河(又名东江河或小河沟河)。源于千阳县北焦家山沟溪,呈北——南流向,经县城西关入千河。主流长13公里,流域面积8.2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2.1万立米。
东河沟河(又名天池沟河),源于千阳县北王家山沟溪,呈北——南流向,经县城东关入千河,沟深水浅,谷水汪汪,岩水潺潺,群众通称筛子沟或天池沟。主流长10公里,流域面积10.2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28.3万立米。
涧口河,源于麟游县麻夫镇,呈东北——西南流向,由大柳树进入千阳县境,经大沟、涧口河入冯家山水库。县内流长24公里,流域面积84.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53.3万立米,河床比降0.35%。
白石河,是千阳与凤翔县界河,故又名“界址河”。源于凤翔县老爷岭西麓,呈东北——西南流向,至五里坡入冯家山水库。千阳县内流长19公里,流域面积62平方公里,年径流量821.7万立米,河床比降0.4%。
源于箭筈岭北麓入千河的河溪有:辛家沟、三泉涧沟、水沟、石家沟、阎家沟、邓家沟(新庄沟)、上王家沟、柿沟、后沟、西沟、纸坊沟(留坊寨、留坊沟)、下王家沟、冉家沟、洞子沟、惠家沟、刘家沟、段家湾沟、富家沟、老虎沟、侯家头沟、担水沟、张家沟等。这些小溪,长约3~8公里,流域面积多在5~17平方公里间。
在凤翔县境内,境内有两条支流。
五里坡河,长19.6公里,流域面积42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5.3‰。1973年在上游建汉封水库,灌地2400亩,控制流域面积12.5平方公里。
刘家河,长15.3公里,流域面积3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5‰。上游建有后沟塬水库。
凉水泉,在凤翔县陈村西北10公里临河村山下。清泉两眼,流入千河。水旁芦苇盛生,环境甚为清雅。
潘家泉,在凤翔县陈村西北潘家山下,泉水流入千河。

‘陆’ 磨沟村在哪里

河南省。磨沟村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村委会驻东窑村。在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处。辖6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290户,1180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19亩。此处一条通向尖枣山的南北大沟。西邻纸坊水库,背靠尖判液姿哨,东临小寨大寨。因地形酷似古时候磨盘滚动留下的沟壑,故称为磨沟。

河南省。磨沟村是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驻东窑村。在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处。辖6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290户,1180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掘绝319亩。此处一条通向尖枣山的南北大沟。西邻纸坊水库,背靠尖哨,东临小寨大寨。因地埋袭形酷似古时候磨盘滚动留下的沟壑,故称为磨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和花生等。

明末登封农民起义首领(后明廷委为河南总兵)李际遇故里。磨沟村在登封市被誉为武术之村。磨沟村也被称为“三十五里磨家沟”简单来说就是35里之内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村子。磨沟村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磨沟村曾是少林寺的后山。六七十年代村子几乎人人都会武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磨沟村这个村子慢慢的被世人遗忘。武术也渐渐的走向衰弱。

‘柒’ 纸房乡的基本概况

辖区主要有沙沟河、吕沟河、五道沟河三条较大的干河渠,从南向北注入伊河,与大坡岭、石坡岭、马驹岭、邓岭、高岭、朱汪岭交错座落,群众分散居住在沟沟岭岭之中。全乡总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99亩,除伊河川区土地梁和较为平坦外,其余多是起伏不平的岭地和山区薄地,平原地占5%。纸房乡气候受季风影响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
1947年解放,属莘乐区。1958年成立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寺庄区。1963年撤销寺庄区,建立纸房人民公社。1975年将沙坡、洛沟、泥河、焦沟、里沟5个大队划给饭坡公社。1984年改纸房公社为纸房乡,辖19个行政村,271个村民组。全乡361个自然村,6177户,28490人,均系汉族。
纸房乡南靠外方山,北邻伊水。有莘乐沟、桑涧沟、吕沟、五道沟、六道沟、七道沟6条小河,自西南向东北注入伊水。地形特征为西南高,东北低。紧靠伊河南岸有扇把状平地。属浅山区。
农业:耕地面积为2.2万亩,主产小麦、玉米、红薯。1979年粮食总产1582.3万斤,与1953年的粮食总产952.4万斤相比增长66%。1985年粮食总产806.8万斤。
农业机械:1985年有农用汽车1部,大、中型拖拉机12台,手扶式拖拉机12台,排灌机具116台(套),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81台(部),收获机械123台。
农田水利:1985年有小型水库6座,库容255万立方米。水渠27条,水塘35个,机井6眼,机灌站42处,灌溉面积5300亩。水平梯田8000亩,鱼鳞坑3500亩,塘堰坝12座,小流域治理110.3平方公里,水保造林11.1万亩。
畜牧业:1985年大家畜存栏4778头,生猪7203头,山、绵羊1413只,家禽4.13万只,长毛兔1.58万只,蜂103箱。
林业:宜林荒山面积7.66万亩,至1985年已造林2.5万亩,其中用材林1.33万亩,果园林3669亩,油桐8000亩。1983年冬,对宜林荒山、荒滩、果园、竹园、苇园,与农民签订了承包合同,颁发了林权证,完善了生产责任制。
公路建设:1981年建成纸(房)草(庙)公路,全长12公里。1982年修建纸(房)黄(庄)公路,纸房乡辖区10公里。全乡有9个行政村通汽车。
乡镇企业:乡办企业有瓷厂、建材厂、罐头厂等4个单位,职工220人,年产值17.78万元。橡高盯村办企业有纸厂、泡沫厂、机砖厂等14个单位,从业309人,年产值8.28万元。联办企业199个,从业2932人,年产值7.7万元。个体企业294个,从业1378人,年产值64.32万元。
商业:1985年供销社下设16个门市部,职工51人,双代店23个,另有待业青年综合门市部3个。年购销总额156.46万元,固定资产8.5万元,流动资金11万元。个体商贩145户。还有粮管所、邮电所、银行营业所、信用社、食品经营处等5个企事业单位。
文化:有文化站、广播站、露天影剧院各一。村有电影队5个,业余剧团10个。
教育:解放前仅有高小1所,小学16所,教师117人,学生1370人。1985年初中8所,小学61所,学生3927人,教职员工307人。1980年8月县在纸房创办第五高中,12个班,学生555人,教职员工55人。1985年群众集资40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438间,做桌凳765套。
卫生:解放前仅有几家私人药铺。1960年成立卫生院,到1985年有门诊部2个,床位30张,医务人员23人。村卫生室18个。个体药铺14个,医务人员47人。兽医站2个,兽医4人。
名胜古迹:有伊尹祠、三聘台(顺王庙)遗址。
纸房乡代码:410325206。2006年,辖高村念胡、念子沟村、林场村、七泉村、龙头村、台上村、石坡村、纸房村、大坡村、上瑶村、吕沟村、板庙村、邓岭村、草庙村、毛沟村、秋盘村、高岭村、朱王岭村、西沟村、马驹岭村20个行政村,279个村民组,8240户,30713人,其中:汉族31428人,景颇族2人。

‘捌’ 庄寨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山东省菏泽市。
菏泽有华东最大的整装大煤田:巨野煤田(56亿吨)。另外还有曹县煤田(30亿吨焦煤),单县煤田。储量达10亿键好大吨的单县铁矿。鄄城井稿竖盐矿,单县井盐袜闹矿,东明油田,遍布全市的地热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高速公路在菏泽已经形成米字形交通枢纽,而未来的高铁枢纽也必将形成(鲁南高铁,京九高铁,菏兰高铁,徐菏城际,菏濮城际,菏新城际,济菏城际将在菏泽交叉汇聚。

‘玖’ 谁能告诉我湖北省十堰市的竹溪县分别有哪几个乡镇啊,谢谢。

截止2010年底,竹溪县辖8个镇、7个乡。

1、8个镇桐让中:城关镇、蒋家堰镇、中峰镇、水坪镇、县河镇、丰溪镇、泉溪镇、龙坝镇、。

2、7个乡:新滑扮洲乡、鄂坪乡、汇湾乡、天宝乡、桃源乡、向坝乡、兵营乡。

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西接陕西省平利、镇坪、旬阳三县,南交重庆市巫溪县,东邻本省竹山县,地处东经109°29′-110°8′,北纬31°32′-32°31′。县境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51公里,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

(9)纸坊沟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竹溪县,西周属古庸国。公元前611年楚(东周楚庄王三年)灭庸,置上庸县,竹溪为上庸属地(《辞海》上庸县条)。公元前221年秦(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竹溪仍属上庸县,隶汉中郡。

公元前206年(西汉高祖元年),汉灭秦,沿袭郡县制。公元前202年(西汉高祖五年),析上庸之地置武陵县,隶属汉中郡,此为竹溪县建置之始,治所在今竹溪县城东(汉书《地理志》《古今地名大辞典》武陵县条)。

东汉,省武陵入上庸,仍隶汉中郡(后汉书《郡国志》)。公元227年(三国魏明帝太和元年),复置武陵县。以上庸、武陵、巫县置上庸郡,武陵改隶上庸郡(《三国志·魏书》)。

晋武帝代魏称帝,武陵县仍属上庸郡,隶荆州(晋书《地理志》)。南北朝时,南朝宋,武陵属上庸郡,隶梁州(宋书《州郡志》)。南朝齐,武陵仍属上庸郡。南朝梁,改武陵为新丰县(《古今地名大辞典》新丰县条)。

北朝西魏,复置为上庸县(隋书《地理志》)。北朝周,改上庸为孔阳(隋书《地理志》)。隋文帝代周称帝,继之统一全国。隋文帝598年(开皇18年)复改孔阳为上庸,属房陵郡,隶梁州(隋书《地理志》)。

唐沿袭隋制,上庸县属房陵郡,隶山南东道(唐书《地理志》)。968年(宋太祖开宝元年),省上庸入竹山(宋史《地理志》),自此,竹溪为竹溪县属地。

公元1476年(明成化十二年),为安抚荆襄流民,都御史原杰,奏请设置州县,加强对地方统治,遂析竹山县尹店社建县,以境内竹溪河名命县名,属郧阳府,隶属湖广下荆南道。1644年,清代明称帝,沿袭明制。竹溪县仍属郧阳府,隶湖北承宣布政使司。

1911年10月,武昌首义成功,竹溪于11月下旬,易帜改制,1912年归于国局山民,初属襄阳道,后属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1932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竹溪县解放,隶属陕南军区两郧行政公署。1950年,改属湖北省郧阳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合并,竹溪县属襄阳行政专员公署。

1965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分设,竹溪县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0月,郧阳地区行政公署与十堰市人民政府合并为十堰市人民政府,竹溪县隶属十堰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