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土地在哪里
红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东南部,广东、福建北部及贵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苏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
云南地处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炫目的色彩。东川红土地指的是位于昆明市东川区西南40多公里的新田乡、有一名叫“花石头”(在109公里程碑处)的地方,这里方圆近百里的区域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
每年9至12月,一部分红土地翻根待种,另一部分红土地已经种上绿绿的青稞或小麦和其他农作物,远远看去,就像上天涂抹的色块,色彩绚丽斑斓,衬以蓝天、白云和那变幻莫测的光线,构成了红土地壮观的景色。
(1)红土山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红土的应用:
为更好地利用红土,须对其淋溶作用强、矿质养分少、酸性大、易产生铝锰毒害、保肥性能差和质地粘重或砂粒过多等不良性状进行改良。
具体措施是:增施氮、磷、钾等矿质肥料,氮肥宜用粒状或球状深施,磷肥宜与有机肥混合制成颗粒肥施用;施用石灰降低红土酸性;合理耕作;选种适当的作物、林木,种植绿肥是改良红土的关键措施。
旱地改水田,减少水土流失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提高红土生产力;保护植被,防治侵蚀,凡坡度大于25°的陡坡应以种树种草为主,小于25°的坡地根据陡缓状况修建宽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种植。用于多年生林木和经济林,比如马尾松、油茶、杉木、乌桕等,及种植柑桔等经济作物。
2. 中国什么地方有红土地
红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东南部,广东、福建北部及贵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苏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
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分布着一种在当地高温多雨下发育而成的红色土壤,叫红壤。这种土壤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
云南东川红土地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而其景象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
(2)红土山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历史上的云南始终被称为红土高原,这是由于其境内广布的红土而得名。
云南红土高原是气候、土壤结构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只要是乘车走进云南,从滇东曲靖的宣威市到滇西的保山、腾冲,或从大理往北到丽江,这一绵延近千公里的地带称为滇中高原。
在广袤的滇中高原上,红色的土壤随处可见,尤其是当雨过天晴,阳光灿烂时,土地变得血一样红。这种土壤属弱酸性土壤。
滇中高原位于金沙江(长江)、澜沧江(湄公河)、南盘江(珠江)、元江(红河)的分水岭上,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
东川有着多年的的冶铜史,这里的土壤因含铜而呈艳丽的红色,又因历代冶铜将山上的树木砍伐过量并使大量的红色土壤裸露出来而形成大片的红色块。
这里已吸引了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尤其已经成为了中外摄影家捕捉最美镜头的发烧级摄影胜地。层层叠叠的梯田里,火红的土壤上,一年四季洋麦花、荞子花、油菜花和萝卜花交替开放,色彩斑斓眩目,鲜艳浓烈的色块一直铺向天的尽头。每年的9月至12月是欣赏红土地的最好季节。
3. 黄土地、黑土地和红土地区别在哪里
1、三种土地最主要的区别是颜色、土质上的区别,黑土地是其中最肥沃的,黄土地比较干燥,红土适中。
2、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黄土主要在黄河流域,可以按照需水量选择土地种植,黑土地主要种植玉米、大豆、水稻等,黄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农作物。红土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玉米、红薯、辣椒等。
(3)红土山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1、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平原。
2、红土地是指红色土壤的土地,红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东南部,广东、福建北部及贵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苏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
3、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
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肃兰州九洲台黄土堆积厚度达到336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4. 这是中国的什么地方
这是中陆大国的云南吧。这是我白己蒙的兆悉旦,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族扰方,我是北方人,没去过什么地方,所以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
5. 东川红土地的旅游攻略
自驾:
从昆明到红土地,目前有两条线路可供选择:第一条是走昆曲、嵩待高速,第二条走轿子雪山旅游专线。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条:从昆明出发进入昆曲高速——昆嵩高速—山碰—嵩明高速——嵩待高速——看到东川指示牌后就是龙潭出口——东川区(这高速标注不是很清晰容易误导人,进入高速后别走G8511,一定往左边口进入)在嵩待高速下了龙潭出口,也是通往红土地必经之路,指示明确,建议走这条路。
第二条:由昆明西北方向的普吉立交进入“轿子雪山旅游专线”,到倘甸镇(当地人又叫马街)后,转红土地方向,总行程约150公里。昆明历侍至倘甸路段为旅游专线,距离约100公里,路面情况良好,平均时速可达80公里;倘甸到红土地约有50公里,中间多为乡村公路,平均时速约40~50公里。
比较:第一条线路总体路况较好,但线路较长(200多公里),下高速后约有50公里的盘山路,开车约需3~4个小时;第二条线路路程较短(150公里),开车耗时2~3个小时。同时说明一下:轿子雪山旅游专线2012年12月12日建成通车,路面情况良好,中间经过云南第一高桥——马过河特大桥,路面距河面180米,超过曾经的云南红河大桥163米的高度,景色非常壮美,值得一看肢唯吵。
客车:
昆明北部汽车客运站有昆明至东川的客车,票价49元,行程约3小时。 当地拥有一家条件较好的酒店,红土映象宾馆(准四星级),标间费用大约在200~300元之间,同时有总统套房可供选择,宾馆24小时有热水供应。此外,当地还很多农家乐,和摄影基地,旅馆的卫生条件还算不错。住宿标间价位在60到80左右,价格也较为实惠,住农家旅馆,空气清新,睡眠质量比平时好很多,还可以亲身体验乡里生活。都有独立卫生间和淋浴。当地用餐还是可以的,比较实惠,口味也可以,建议常下当地的小青菜,有一种青菜烹炒出来后是那种特别的酸酸的味道很爽口很好吃。
要注意的是,一般在“黄金周”期间游客都比较多,所以,节假日出行最好是提前预约,否则住宿可能出问题。 东川面条
说起东川,一定会提起面条。清晨,街边的早点铺最为热闹,热腾腾的面条不仅是当地人最常食用的早餐,更是从全国各地到东川的商人、游客必品的特产。东川的面条是云南最好的面条之一,丝好、久煮不烂、又香又滑。东川面条好吃是用了牯牛寨山的山泉水,这是东川人都知道的“秘密”。因为面条出名,东川已建起几个规模很大的面条厂,面条已经作为馈赠亲友的上佳礼品。
东川羊肉
东川羊肉味道鲜美,羊群都放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中,汲甘露,食肥草。加上东川人独到的烹调技术。汤锅、红烧、黄焖等等吃法应有尽有。
金洋芋(薯仔)
说起洋芋,以往俗称“东川洋芋”。由于在东川境内的播卡地区发现有大量的金矿,致使东川成为国际“找金热”的地方,世界找金业的晴雨表,东川大洋芋由此沾光,一不小心你就可能吃到金子,为此俗称“金洋芋”,做法多种多样,炸洋芋和火烧洋芋是最常规的吃法。
牦牛火锅、牦牛干巴
东川的牦牛原是从西藏引进的,经过数年繁殖,现已形成从体形、肉质、口感等方面独具特色的优质品种。牦牛干巴肉质细腻,不膻不腥,满口溢香,牦牛火锅鲜香异常,不吃不算有口福。
荞粑粑蘸蜂蜜
这可是非常珍贵的一道山野风味的名吃。苦荞可见过? 花开的美极了,在红土地上满山满野的铺展着。花好看,荞粑粑更好吃。苦荞自然有点苦,所以配上蜂蜜。苦尽甘来的生活也就是如此,一道小吃还把生活哲理都融进去了,自然味道独特。
东川的美食,于细微处见真味,得于灵山秀水的滋养,融合了神州各地的风味后,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虽然没有繁杂的样式,没有冗长的礼仪,味道却是相当地正宗,旅游东川,品尝美食是人生非常难得的体验,让你的味蕾尽情舒张。
东川和景区上,口味以辣为主,米线比较常见。东川吃算比较便宜,以小餐馆多,什么 “红焖牛肉”、“清汤煮羊肉”、“干辣椒炒牛肉干巴”、“清炒菜心”。除此,东川红土地吃农家菜特有意思。 拍摄:
发烧友拍摄建议尽量住两个晚上因为天气不断变化会拍出很多经典照片。早霞到打马坎观赏、其它时间到七彩坡、锦绣田园、乐谱凹、神树、傍晚拍落日到落霞沟。
淋浴:
当地旅社大多都是太阳能热水,如果游客过多有可能会造成热水供应不足,淋浴要注意噢~
保暖:
昆明的天气全年变化不大,景区因为是山上,温度比山下东川的温度低4-8度,而且很多地方风比较大,早晚温差也比较大,除了7-10月稍微备上一件长袖的风衣,其他季节最好多多带一件厚一点的衣服,以防感冒。红土地地属云贵高原,紫外线比较强,白天活动要注意防晒。 “红土地”位于昆明市以北偏东方向,属昆明市东川区管辖下的红土地镇。从昆明到达景点中心行程约250公里(另外有一条经双哨-法者的公路约198公里)。主要景点在海拔1800至2600之间,景点的起点从【水坪子梯田】至结束点【打马坎】约45公里左右。
景区拍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5月中旬到6月上旬、十月中下旬到11月。而在冬季下雪时另有一番风味,但很有可能道路结冰不能通行。
1、 背包行走:(昆明——东川区——红土地——东川区——昆明)
昆明——东川区。主要行进路线一般是从昆明市区的北部客运站乘班车。两地发车时间约在早上7点开始到下午19点之间,滚动发车,坐满即走,不需要等多长时间。价格55块/位(有1块是保险)。
东川区——红土地景区。在东川区农村客运站有前往“法者”的班车,途经红土地所在的“花沟”“花石头”等主要的旅游居住点。售票处所显示一天只有早上8:00和中午12:50两班车,但在景区居住点经常看到有经过“花沟”回东川区的班车,不妨在售票处多询问一下售票员。价格是23块/位。
还有另一个前往红土地的方法,就是在东川区的出租公司停车场包车,一般一辆车以100块-150块开价,此价格是2个人内(要看车型和新旧程度定价,多是五菱小面包,好一点的有吉利和捷达),每增加一个人价格相对增加。如果在4-6个人,不妨包一辆小面包上去,但如果行李多的话就不行了。坐满的价格约200块-250块,建议一定要用力砍价,他们都是开大价。(以上价格是五一假期时间询问到的,仅作参考)
从红土地景区回东川客运站每天两班,但我在花沟看到不少班车经过。最好还是通过向店家了解比较好。东川——昆明价格是34块/位。如果来不及想租车回昆明,以夏利为例,价格在180-250不等,路费不包。
2、 自驾车:昆明——东川区——红土地
自驾车一般都是从昆明进去,也可以从邵阳、曲靖等地前往东川区。
从昆明出发进入昆曲高速——昆嵩高速——嵩明高速——嵩待高速——龙潭出口——东川区,如果有GPS可以以此作为在昆明进入昆曲高速入口的指引,到达高速之后看路牌就行了,指示很清晰明了,没必要继续使用GPS导航。另外,在嵩待高速下了龙潭出口,行驶不久就会出现一个岔口,两边都是指示前往东川区。右边的是旧路,多是盘山公路。左边是新的路比较好走,也是通往红土地必经之路,指示明确,建议走这条路。
顺便提醒一下使用灵图LT5.028c以下版本的朋友,从东川区定位“花沟”的指引是错的,那条已经成为东川每年举办滩途越野比晒的道路,不是性能良好的越野车还是不要冒险行走。
自驾车(重庆——红土地):捷径是:重庆-四川内江-自贡-宜宾-云南昭通-曲靖-东川-红土地镇。GPS会在曲靖市会泽县提醒下道,然后沿山路去东川,那是极其错误的线路,路烂得死人,要多花五六个小时。四川以北的北方游客,进入四川后,朝内江-宜宾方向南下去东川就行了。 如果不是自驾车,景区内拍摄的景点一般需要租车。可以在落脚的地方向店家询问请求提供帮助。
从东川上,分别顺序经过的景点分别有:
【水坪子梯田景点】(比较有名的叫月亮梯田)——松毛棚的【落霞沟景点】——花沟(老花沟)的【千年龙树景点】(参拜一下就是了)——【红土地大观】——“T”字路口分叉点
“T”字路口分叉点——往右行有【七彩坡】——【锦绣园】——【打马坎】——往左行昆明方向有【乐普凹】——【螺蛳湾和瓦房梁子】
注:每一个景点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不同时间,景色都有变化,究竟是日出拍好还是日落拍好?那就看各人自己的喜好了。我个人认为在高原地带拍摄这样的景色,除了没有太阳,几乎每一个地方每一刻都可以出到好的作品。
另外,当地人介绍,每逢下雨后的红土地是格外艳丽。我却发现早上的红土地色彩比较暗淡,而在半晚相对要好很多。
6. 井冈山景区有哪些景点可以说说吗
井冈山是全国着名的红色旅游景区,这里陆局有很多景区值得没扮游玩,下面,我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井冈山上的景区:
第五个旅游景区是杜鹃山。杜鹃山距离茨坪西南面大约有三十五公里,海拔将近1357米。杜鹃山主要由中峰(扬眉峰)、西峰(望指峰)、东峰(观岛峰)三大峰组成。远远望去,就像是笔架一样,所以也被称为笔架山。值得一提的是,在每年的春天,这里都会迎来杜鹃花的花期,花香扑鼻。
总而言之,以上几个旅游景区都是井冈山的比较出名的景区,如果你没有去过的话,一定要去参观一下。
7. 红土地在哪个地方
红土地在昆明市以北偏东方向,属昆明市东川区管辖下的红土地镇。主要景点在海拔1800至2600之间。由于土壤里的铁含量丰富,经氧化沉积逐渐形成了炫目的色彩,故素有“红土高原”之称,也被誉为“上帝遗落的调色板”。
每年9至12月,一部分红土地翻耕待种,另一部分红土地已经种上绿绿的青稞或小麦和其他农作物,放眼望去,山川和原野呈现出一片片暗红、紫红、砖红等不同的红色,就像上天涂抹的色块,色彩绚丽斑斓,衬以蓝天、白云和那变幻莫测的光线,构成了红土地壮观的景色。
东川红土地景区的景点
东川红土地景区是云南继哈尼梯田后又一个以土地兼作旅游资源的风景区。在东川参观大坪塘、落霞沟、螺丝湾、锦绣园、七彩坡、乐谱凹、多依树、大窝塘等景点。还有打马坎、水平子、瓦梁房子等。有些景点分布相对比较集中,随处都是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卷。
8. 菏泽附近有什么好的旅游景点~
菏泽旅游景点
曹州牡丹园:由菏泽市牡丹区牡丹街道办事处的赵楼、李集、何楼和毛胡同4个村的牡丹园连缀而成,因菏泽古称曹州,故名。全园面积80公顷,是目前世界上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牡丹园,拥有新老品种3类6型8大色达480多个。每年4月22日至28日辩猜腊被定为“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常有上百万的国内外游人慕名前来赏花。而蒲松龄先生所着《聊斋》中的《葛巾》篇,即以牡丹名贵品种“葛巾紫”之名,塑造了善良多情的花仙葛巾娘子。
牡丹园南北两座牌楼式大门门楣均高悬舒同先生书写的“曹州牡丹园”五个大字。花园分东、西、北三个观赏区。观花楼前,有溥杰先生手书“天下第一香”和舒同大师手迹“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石碑;另有牡丹仙子的塑像。每年谷雨前后园内花海一片,登楼举目四望,五颜六色的牡丹花犹如彩浪奔涌,但见:红牡丹艳若蒸霞,粉牡丹色香兼备,白牡丹清纯高雅,黄牡丹姿色绝伦,绿牡丹色奇出众,紫牡丹雍容华贵,蓝牡丹姿容清香,黑牡丹墨中透红。徜徉在华丽高贵的万花丛中,使人想起当年百花均摧眉折腰,独有牡丹坚贞不屈、宁可被贬也不向权贵低头的高贵和它众多美丽而神秘的传说,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附近还有百花园、古今园与之相呼应,倍受国内外游人喜爱。每逢牡丹节期间,游人如潮,盛况空前。
曹州书画院:位于菏泽城区广福南街西侧,建于1985年,占地1.6公顷,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为菏泽书画研究、收藏、展览活动的中心。书画院建筑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园林风格,建有展厅、创作楼、晃媚版画艺术陈列馆、赵登禹纪念馆、曹州书画家作品陈列馆、曹州碑廊和艺苑宾舍等,收藏作品近2000幅。院内曹州碑林有碑刻400余块,碑文作品以当代全国着名书法家的墨迹为主。画院西南、东墙内侧建有碑廊,全长160米。画院内还建有亭台、假山、喷泉及各种花卉,景观幽雅。
尧王墓:位于鄄城县城南7公里处富春乡赵千庄村南谷林寺,又名尧陵。
尧约生活在公元前22世纪,乃轩辕黄帝之玄孙,德能兼备。他身为部落联盟首领,不自恃且恭勤节俭,禅位于贤而不传于子,更令世人敬佩。《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1935年黄河决口,已毁。陵前现有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八月濮州知州薛孟书“祭文”碑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淄州知州缪润绂书“帝尧陶唐氏墓”碑各一块。碑前有享殿、东西朝房、东西更衣亭、大门、牌坊、圣母殿等建筑。院内另有石碑数块及清末所植古柏246棵。陵南500米有尧母庆都陵,西350米有尧妃中山夫人墓及祠,陵南靠黄河金堤携滑,北临箕山河。兆棚而现在却仅存墓、碑、龟#及柏等稀物。
:) 孙膑故里:孙膑,字伯灵,齐国鄄邑(今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人,孙武的后代,战国时期着名军事家,曾与庞涓同师鬼谷子王栩学兵法,后在魏国受庞涓陷害被割去膑骨,由齐使救出,并被齐威王拜为军师,数助齐帅田忌败魏军。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于桂陵截击并大败庞涓,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围魏救赵”光辉战例。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343年)于马陵诱歼魏军,杀死其统帅庞涓,此即历史上着名的马陵之战。他主张“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可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强调“内得民之心,外知敌之情”。孙膑晚年退隐鄄邑孙家花园,设馆授徒,钻研兵法战策,着有《孙膑兵法》89卷,图4卷。
另在孙老家村有孙膑家祠和孙膑纪念馆。家祠内塑有孙膑彩像一尊,而纪念馆中的膑公纪念碑及当代百余位将军题写之碑林亦颇具风采。
:) 秦王避暑洞:位于巨野县金山南坡。因洞内冬暖夏凉,又名清凉洞。有诗赞曰:“六月入得避暑洞,清凉如水世间无”。据考为汉代昌邑王刘贺之废冢。另据史志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为帝前曾在此歇兵避暑,故名“秦王避暑洞”。它开凿于西汉中期,劈山凿成,宫道长100余米,东西宽5.33米,高5米,两壁平滑,上刻“清凉洞记”、“秦王洞壁记”、“大明禅院记”及历代官吏文人的题咏诗文,内有唐代石雕佛像。秦洞背风朝阳,晨雾暮霭常穿射而入,使洞内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一般,故称秦洞云霞。
山南麓红土山有禹梁山汉墓,乃西汉中期王侯墓葬,东西长70米,南北宽近5米,出土随葬品1051件,其中兵器、玉器、宝剑数量之多实为罕见,现均存于县文化馆中。
:) 永丰馆:位于巨野县城东南角,始建于五代后周(公元951-960年),至北宋年间(公元960-1127年)才建成。塔为砖石结构,高30米,为七级八角四门楼阁式,上层周长36米,下层周长44米,塔尖为圆型亭式砖木结构,高1.85米,青瓦覆盖。地面上现存5层,底部2层已淤于地下。永丰塔已有千余年历史,历经洪水、地震,仍完好无损。清晨登塔眺望,东面山色蒙蒙,霞光绚丽,北有文庙大成殿,雄伟壮观。永丰塔附近还有荷塔、石桥与之交相辉映,景色甚美。
:) 宋江故里:郓城是《水浒》英雄的故乡,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依据名着《水浒》的旅游资源丰富,如宋江故里宋家村,晃盖故里东溪村,吴用老家车市,智取生辰纲之地黄泥岗等都分布在郓城。
宋江,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郓城水堡宋家村人。其少有帅才,勇猛强悍,仗义疏财,扶弱抑强。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联合36人率众起义,活动于山东、河北一带,经历十郡,官军数万莫敢抗拒,曾在梁山泊设营扎寨。一生深明大义,知人善任,一身正气,深受士卒及百姓拥戴,为后人所敬仰。1985年,宋江武校于郓城建成,现名为宋江武术院。目前该院有42个文武结合班,学员5000余人,
先后参加国家级庆典演出58次,备受国内外各界赞誉,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奖牌900多枚,是郓城一颗耀眼的明珠。
:) 观音寺塔:位于郓城县文物管理处大门内水塘中。该塔因建于观音寺(已毁)内,故名。塔原有7层,建于五代·唐长兴二年(公元923-936年),故又称唐塔。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结构,因黄河数度决口而淤积,现地面上仅存四级,高约32米,底周长44米。塔因年久失修及地震损害,至清末时,顶部倒塌,呈官帽状,人称之荒塔或幞头塔。1993年,塔经重新整修复原,并辟为公园。观音寺塔有许多美丽传说和奇怪的现象。
传说此塔乃玉帝赐于李靖用以降其子哪咤的宝塔,后父子和好,托塔天王李靖挥剑将宝塔断为三截,塔基落入郓城,塔身降至巨野(永丰塔),塔顶飘至汶上(太子灵踪塔),故三县之塔如出一辙却只有汶上塔细而有刹,另二塔则无。
:) 单县牌坊:单县古城,因其历史上牌坊多而精闻名天下,均为节孝坊,全石结构,四柱三间,斗拱重檐,构筑精巧,气势巍峨,平面为“一”字形,四柱和额枋上雕刻精美,或云龙缠绕,或鹤凤翱翔,或八仙庆寿,或二十四孝等。其中,百狮坊和百寿坊以其雄伟的气势鹤立于牌坊之林,两坊结构精巧,宏伟壮观,雕刻精细,玲珑剔透,主次分明,繁而不乱,是全国罕见的典型清代石雕建筑。
百寿坊俗称朱家牌坊,位于单县城内胜利北街,乃清干隆三十年(1765年)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叔琪妻孔氏而建,因雕有一百个不同书体的“寿”字而得名。坊以青色鱼子状石灰岩构成,通高13米、宽8米,四柱三间三层楼阁式建筑。其独特之处是:坊座雕有8头矫健雄狮昂首远望,8条出水蛟龙绕柱回舞,额枋上饰满盛开牡丹,与正间上下额枋祥云间翩翩飞舞的5只透雕仙鹤、次间上额枋浮雕的相对翱翔之鸾凤构成了具有无穷魅力之艺术佳作,寓意“福寿万年”、“富贵无媲”或“喜上眉梢”。
而百狮坊则俗称张家牌坊,被誉为“天下第一坊”,位于牌坊街中段。因其夹柱精雕一百个姿态各异的石狮子而得名,寓有“百事(狮)如意,百世(狮)多寿(兽)”之意。乃清干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而建,全石结构,高14米,宽9米,四柱三间五楼式,正间单檐,次间正檐,歇山顶,全部石砌。坊座八根夹柱透雕群狮八组,大狮子狞猛峥嵘,小狮子环绕戏耍。每根夹柱前、左、右三面均浮雕松狮图。四柱和枋额上透雕云龙,其它部位也透雕加浮雕云龙旋舞,珍禽异兽、花卉图案。
:) 仿山古曹国墓群:位于定陶县城北6公里处,系周代(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221年)曹国国君墓地,因其突兀如山,故名。墓群分东西两山,东山乃自周武王之弟曹国国君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墓葬地。至汉代又有多名官宦葬于此地,形成下部周墓,上部为汉墓,占地3.82公顷。隋代开始建庙立碑,渐渐形成苍松翠柏覆盖,庙宇楼阁耸立之游览胜地,20世纪60年代间曾被毁,现已修建恢复庙宇殿阁并建仿山湖及仿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