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绘本图片大全米从哪里来
扩展阅读
2021版ps怎么提亮图片颜色 2025-02-14 03:06:05
肚皮大的女人图片 2025-02-14 02:46:37

绘本图片大全米从哪里来

发布时间: 2023-04-30 19:35:04

❶ 《大米》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大米》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米》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练习将白色皱纹纸撕下来、搓圆、粘贴在饭碗上。

2.通过讨论、示范和实践,练习搓圆技能。

3.能够大胆操作,体会手工活动的乐趣。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画好碗状图形的有色纸人手一张。

2.每组一份白色皱纹纸、两份浆糊、抹布。

3.两个范例(空和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学习制作:香喷喷的白米饭

1.教师示范操作方法(出示空碗范例)先拿一张白纸,撕一撕、捏一捏、蘸一蘸、贴一贴就行了,谁愿意来试一试啊?碗里要装满香喷喷的白米饭哦。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在轮廓线内制作,尽量不要把浆糊抹在桌子上和身上。

(三)展示作品,教师小结

1.作品展览,幼儿相互参指孝观,比一比谁做的大米饭最好。

2.幼儿拿着自己做的白米饭喂给爸爸妈妈吃,并练习说:爸爸,妈妈,我请你吃大米饭。

教学反思:

皮槐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大米》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大米的产生过程,知道它的来之不易。

2、通过了解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教育幼儿要珍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PPT(内容为秋天来临后大自然的变化,主要突出收获季节的成熟果实)、大米成熟的全过程课件。

2、水稻播种至收割的全部过程的图片。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观看PPT,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之后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讨论:秋天都有哪些东西丰收了?引出课题。

二、看看、说说米及米制品:

1、师:小朋友们说的可真好!之后出示米饭,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米从哪里来?燃逗友

2、组织幼儿看课件《大米的产生》。

师提问:米除了做米饭,还可以做些什么?

3、与同伴交流、分享认知。

师小结:米除了煮饭,还可以煮粥、包粽子、做爆米花、酿甜酒。当然,大米还有很多的用处。除了直接做这些食品外,还可以磨成米粉,做好吃的食品。(米粉、水、糕、粽子、汤圆、米饼、爆米花、逐一出示)

三、再次播放《大米的产生》的课件,让幼儿知道大米是如何磨成粉并制成这些食物的。

师幼讨论并由教师做小结,总结出大米的多种用途。

四、操作活动:小小厨师。

鼓励幼儿亲自动手,做些好吃又好看的食品。

1、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厨师,好吗?

2、教师示范做做米粉制品,并带幼儿品尝,体验成功的乐趣。(观察老师用水和米粉,变米团)

3、鼓励幼儿造型好吃的米团,让幼儿当小厨师亲自动手制作。

师:你们想把米团变成什么?

五、谈话: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知道我们吃的饭是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师:你看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农村的田地里去看一看农民伯伯种地的情景。展示图片:

2、教师讲解:从春种到秋收,农民伯伯进行了许多的工作,他们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给禾苗施肥、浇水、灭虫、拔草,每天辛勤的劳动。那么这样辛苦的劳动最后换来的是什么呢?就是:种下一粒种子会收获很多粮食,农民伯伯把全国的土地和水田都种上种子、插上秧苗,没有一处地闲着,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粮食。

3、复习诗歌:《悯农》,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组织幼儿谈话:我们应该怎么爱惜粮食?

幼儿一:吃饭时不挑食;

幼儿二:不掉饭不剩饭;

提问幼儿:你能做到吗?

4、尝试理解《悯农》这首诗的含义,主要是要孩子同情劳动人民,知道农民的辛苦,珍惜粮食。适时结束课时。

5、配插图(略)。

活动反思:

为了让幼儿对米有更直接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直接参与,于是我们请幼儿品尝了米制品,在品尝得过程中了解米的作用,以及劳动的艰辛。

《大米》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过程中,让幼儿感知大米的来历及用处。

2、能在集体中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并乐意与同伴分享。

3、使幼儿懂得爱惜粮食,从而激发他们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4、引导幼儿对大米产生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米粉、水、糕、粽子、汤圆、米饼、爆米花、盘子、抹布(人手一份)

2、《大米产生》的图片

3、已完成有关米及米制品的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 看看、说说米及米制品

1、(米饭引出 )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米从哪里来?(看图片《大米产生》)

米除了做米饭,还可以做些什么?

2、与同伴交流分享记录表

师小结:米除了煮饭,还可以煮粥、包粽子、做爆米花、做甜酒酿。米除了直接做这

些食品外,还可以磨成米粉,做好处的食品。

3、(看教师示范)米磨成米粉,做出了什么?对了。除了糕外,你们还吃到过什么用米粉做的食品?

4、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用米做成的食品好吗?

二、幼儿品尝米做的食品

1、展示各种米制品

2、幼儿品尝,并相互交流食品的味道

三、 引导幼儿在集体中交流、讲述自己所吃食品的味道

四、教师小结

1、米可以做很多食品如:粽子、年糕、汤圆等,并口味都不同

2、幼儿知道要爱惜粮食,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

活动反思:

为了让幼儿对米有更直接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直接参与,于是我们请幼儿品尝了米制品,在品尝得过程中了解米的作用,以及劳动的艰辛。

❷ 《小海绵科学启蒙绘本:大米是怎么来的

  •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适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将混入稻谷中的各类蚂袭杂质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磁铁除去稻谷中的铁钉、铁屑等,以保证生产安全。砻谷工序就是用橡胶辊砻谷机或金刚砂砻谷机将稻谷的颖壳脱下,并使颖壳与糙米分离。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机碾削、蚂禅摩擦糙米使皮层和胚乳分离,然后再进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闷物兄等处理,这样就可得到所需等级的大米。

❸ 米从何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米从何来:
有个故事说道:一个财主问自己的三个小儿子、谁知道米是从哪里来的?大儿子说:“我知道从饭锅里来的”、二儿子说:“从米口袋里来的”、三儿子说:“从仓库里来的”。财主说:“告山差戚诉你们吧、是长工们在地里种出来的。”
现在我们很多的干部不知道权力是从哪里来的,有的认为是父母给安排的,有的认为是通过关系托人花钱买来的,大多数人认为是上级提拔的逗陵。很少人懂得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没有人民庆绝种地、没有米吃,没有人民授权,权力不会长久!
不劳而获有米吃,要知道粒粒皆辛苦,侥幸获权得利益,要知道权权有责任!
网载广东人大代表叶鹏志说道:“官员是公仆不是老百姓的奴隶,”说这话就不知道权力是怎么来的?他不是奴隶,也不是公仆,他是官员、是老爷、不知道权为民所赋的道理。
这不仅让人想到滥竽充数的故事,大批的不称职的混混成为国家干部,不为人民服务,反而要教训人民,岂有此理!

❹ 大米从哪里来

大米是水稻的种子,是经过脱壳、去糠等工艺加工后的最终产品。大米和水稻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

水稻是由野生稻种演变而来,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这种食物经察伏过了数千年的栽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模丛

水稻的产量仅次于小麦居第二,并以其稳产、高产,适败码携应性强,耐储藏和加工方便而成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约有一半的人群,食用这种食物。

日常生活中,我们买大米的时候要看这几点,一般来说,大米的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一般来说,新的米比陈米更硬,这种食物水分也更高。

买大米的时候可以仔细观察大米的颜色,一般来说,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米,其量越多则说明大米越陈旧。

如果发现有的米粒外观过白、过于鲜亮,这样的也有可能是矿物油上光,如果米粒呈现出绿色,可能是人工色素染色导致的。

❺ 大米从哪里来绘本电子书

大米可以从电掘颤子商务网站、图书馆或出版商处购森轿买或下载电子书。它们通常是PDF格式的,可以在桌面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判春败上阅读。

❻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白花花的大米是怎么来的?小记者带你来探秘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从田间到餐桌,我们平日里吃的大米是怎么加工出来的?为了让同学们全方位地了解大米的整个制作过程,11月7日上午,玉林日报兴业分团的小记者们来到嘉沃农业公司实地参观学习。

小记者来到嘉沃农业公司,观看宣传片,认真听讲解员讲解
“大家快来看啊!里面有加工好的大米,还知圆有很多品种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记者来到了展厅参观,小记者们一边参观,一边听讲解,学习到了什么是无农药无公害大米。小记者还通过观看宣传片更直观地了解到耕作机械化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小记者参观了加工车间流水线,知道了稻谷从去杂质、去壳、筛选、色选到最后的包装的所有工序
来到加工车间,整个全自动的生产线一览无遗。在全智能控制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里,稻谷从去杂质、去壳、筛选、色选到最后的包装,一道道流程井然有序,一粒粒稻谷在生产线上蜕变成了一颗颗洁白透亮的大米,华丽变身的过程让同学们啧啧好猛尘称奇!
通过今天的实地采访参观,让小记者们感受到了科技给友禅农业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深入地了解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会了珍惜盘中餐

❼ 米是从哪里来的急!!

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信李委员会渗坦备,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为了制造出表征米的量值的基准器,在法国天文学家捷梁布尔和密伸的领导下,于1792~1799年,对法国敦克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测量。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5毫丛毁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铂杆,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所以也称为“档案米”。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

❽ 幼儿园大米是怎样来的 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大米谨卜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大米的产生过程,知道它的来之不易。

2、通过了解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教育幼儿要珍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巧拆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实际操祥宽穗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PPT(内容为秋天来临后大自然的变化,主要突出收获季节的成熟果实)、大米成熟的全过程课件。

2、水稻播种至收割的全部过程的图片。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观看PPT,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之后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讨论:秋天都有哪些东西丰收了?引出课题。

二、看看、说说米及米制品:

1、师:小朋友们说的可真好!之后出示米饭,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米从哪里来?

2、组织幼儿看课件《大米的产生》。

师提问:米除了做米饭,还可以做些什么?

3、与同伴交流、分享认知。

师小结:米除了煮饭,还可以煮粥、包粽子、做爆米花、酿甜酒。当然,大米还有很多的用处。除了直接做这些食品外,还可以磨成米粉,做好吃的食品。(米粉、水、糕、粽子、汤圆、米饼、爆米花、逐一出示)

三、再次播放《大米的产生》的课件,让幼儿知道大米是如何磨成粉并制成这些食物的。

师幼讨论并由教师做小结,总结出大米的多种用途。

四、操作活动:小小厨师。

鼓励幼儿亲自动手,做些好吃又好看的食品。

1、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厨师,好吗?

2、教师示范做做米粉制品,并带幼儿品尝,体验成功的乐趣。(观察老师用水和米粉,变米团)

3、鼓励幼儿造型好吃的米团,让幼儿当小厨师亲自动手制作。

师:你们想把米团变成什么?

五、谈话: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知道我们吃的饭是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师:你看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农村的田地里去看一看农民伯伯种地的情景。展示图片:

2、教师讲解:从春种到秋收,农民伯伯进行了许多的工作,他们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给禾苗施肥、浇水、灭虫、拔草,每天辛勤的劳动。那么这样辛苦的劳动最后换来的是什么呢?就是:种下一粒种子会收获很多粮食,农民伯伯把全国的土地和水田都种上种子、插上秧苗,没有一处地闲着,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粮食。

3、复习诗歌:《悯农》,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组织幼儿谈话:我们应该怎么爱惜粮食?

幼儿一:吃饭时不挑食;

幼儿二:不掉饭不剩饭;

提问幼儿:你能做到吗?

4、尝试理解《悯农》这首诗的含义,主要是要孩子同情劳动人民,知道农民的辛苦,珍惜粮食。适时结束课时。

5、配插图(略)。

活动反思:

为了让幼儿对米有更直接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直接参与,于是我们请幼儿品尝了米制品,在品尝得过程中了解米的作用,以及劳动的艰辛。

❾ 大米是怎么来的绘本

《大米是怎么来的》这是一本主题明确的科学图画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水稻的生长过程以及种植液尘过程中的辛苦,全书的插画富有童趣,内容选取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让孩子们获得丰富的水稻种植常识。

文中部分句子:那么米店和超市里的大米又是从闹谨禅哪里来的呢? 是农民们在田里种出来的。 春天到了,花儿开了,绿叶子长出来了。 农民们开始在田里晌友密密麻麻地撒上种子。

万个以上,广泛分布于从北纬45度至南纬35度的全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广大地区。在世界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中,水稻仅次于小麦居第二,并以其稳产、高产,适应性强,耐储藏和加工方便而成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约有半数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