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嵩高山茶优生主产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上饶镇(原上善镇)柏嵩村内,柏嵩村海拔450米~930米。
柏嵩山川
Ⅱ 东关桥的传说故事
东关桥传说故事如下:
据说宋朝时候,有一泉州府官到永春桃溪巡游,当船到此,只见岸上风光旖旎,景色秀丽,可惜东西两边隔着湖洋溪,只靠一条渡船,极不方便。于是,他下令县官在1年里架设一座桥。
县官的总管家马用负责建桥,马用仗势欺人,趁机强征暴敛,搜刮民膏。正好这一年遇上旱灾,春孝和田园颗粒无收,民工无心建桥。眼看期限已近,建桥毫无进展。
这时,一位拄着方竹拐杖的老人出现了。老人巧布机关,使马用付出了大米5000担,银子1.5万两,从而及时建成此桥。
大桥建成后,老人踩着一朵白云从桥上通过,向泉州府飘去。人们传说这位老人是神仙,因此把这座桥叫做通仙桥。
(2)大湖洋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东关桥是闽南一带罕见的长廊屋盖梁的,桥长85米,宽5米,木石混合结构,四个桥墩,五个桥孔。
桥墩是由大块的石头干砌而成,不用一丝一毫的钢筋水泥,桥墩下面还压着一层大松木,古称“睡木沉基”。
整座桥梁的重量就压在水下松木上,松木历经千年不烂,墩上慎键再用巨大的石头叠垒三层,用来架设大梁,每个桥孔用22根分上下两层辅设的特大杉木作梁。
桥面上还盖有屋顶,就像装有顶棚的人行天桥一样,有桥屋26间,木架砖墙、扒盯青瓦屋顶。
Ⅲ 大湖乡的乡镇概况
大湖乡位于闽侯县北部山区,南接白沙镇,西邻洋里乡,北连廷坪乡,东和罗源县霍口乡、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以及市农垦系统管辖的江洋农场交界,乡政府所在地距福州67公里,是全县唯一的老区基点乡,总面积28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70米,森林覆盖率达76%。辖36个党支部(党员931人),23个行政村(含一个畲族民携芦族村),126个自然村,人口3.48万,其中畲族400多人。境内唐代枯木庵树腹碑享誉全国,雪峰山、马岚山、石牛山三山钟灵,雪溪、宝溪双溪毓秀,孕育出一方淳朴民风。长期以来,大湖人民以传统的粮菜作物和林竹种植作慎宴为经济支柱,在这片含3.1万亩耕地、30.8万亩林地的土地上,勤劳致富,建设家乡。
境内古有百宽隐银亩大湖,称“大湖洋”(《三山志》),乡因而得名。宋为侯官县永安乡嘉祥东里、嘉祥西里,怀安县同乐东乡施化里。元、明时一部分属侯官永安乡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二都、三十三都,一部分属怀安县之都(具体不详)。清时分属侯官永安乡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二都、三十三都和同乐东乡的五十三都、五十四都。雍正十三年(1735年)侯官县丞驻此,清末属大湖区。民国29年属第六区,民国31年属大湖区,民国34年为大湖乡,民国37年为大湖乡、双大乡,均属大湖区。民国38年9月属第九区,1956年4月为雪峰区,1958年5月设乡,9月成立大湖人民公社。1962年10月恢复区建制,1964年9月撤区为社,1984年7月撤销公社,恢复乡建制,至90年代不变。
Ⅳ 惠东县大湖洋割田畲族村在哪里
大湖洋割田畲族村就是本地源发而来。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纳樱,自称山哈,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曾洞凯丛发动史称蛮獠啸乱等延绵泉、漳、潮三州的反官府事件孙敬。
Ⅳ 泉州有什么特产
吃的?多了去了
【九重粿】
南安山区清明节祭祀先人、以兆丰年的一种传统特色食品。
先将大米磨成浆,再加上少量的小苏打调匀,层层倒入铺有炊巾(棉布)的蒸笼中蒸熟。吃时切成片状,蘸上糖或酱油,也可同猪肉同煮吃。前者清凉爽口,后者香甜柔润。
【土笋冻】
土笋 以安海五里桥中亭港出产最肥最大。土笋冻以西埯村制作最有名。
土笋是一种长在海边沙子里的腔肠动物,学名“星虫”,身长3~5厘米,五脏俱全,全身都可食用。明迹睁·屠本峻《闽中海错疏》:“其形如笋而小,生江中,形丑味甘,一名土笋。”清初周亮工的《闽小记》:“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其生在姿和岁海滨,形似蚯蚓……”
烹用前,先把从沙子里逮出的鲜活 土笋放养一天,吐清杂物,然后用石槌不断碾磨,使其滚出全部内脏杂物,再放入清水中,将其体内泥土漂洗干净,呈白亮时捞起。取凉井水,与土笋一起熬煮,身上的胶原蛋白溶化入开水中成粘糊状,盛出分别置入小盏,冷却后成冻,即为“土笋冻”,放置冷藏,食时取出。
“土笋冻”形圆小略扁,色泽灰白相间,玲珑剔透,鲜嫩 清脆,质地柔韧,富有弹性,味道甘冽鲜美,为冷盘佳品。食时配以蒜茸、辣酱、花生酱、芥末、酱油、香醋、芫荽、糖醋萝卜(特制)等佐料,用牙签叉吃。
【大面炸豆干】
产于安溪县官桥赤岭“大路街”。
大面全凭手工操作:放倒一扇大门板,搁上一大团发酵过的面团;用一根两米多长、大腿般粗细的硬木门栓,一头塞进墙上壁洞,一头坐着赶面师傅;赶面师傅一腿曲起,一腿脚尖着地,蹬蹬踢踢着做扇形往复压碾运动;压碾几次遍,把面团伸展开来,有大锅盖大小;撒上一层干面粉,将它翻转身,再碾再压,如是反复多遍;最后撒上干粉,层层叠将起来,拿把两尺长的铡刀,从左往右地切、切、切……切完为止,不计宽窄,但最细的也有半指粗,故称“大面”,耐煮耐嚼耐饿。
大面烫熟后,捞出作螺状摊晾于竹筛,食客从筛旁油锅里捞上一块炸豆干,夹进螺形大面条中 间,卷成春卷状进食。
【乌龙茶】
安溪人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种茶,十八世纪(1725年左右)发现名茶铁观音。铁观音与黄金桂、本山、毛蟹并称安溪四大名茶。
乌龙茶介于红绿茶之间,属半发酵茶,制作工序复杂。
【元宵丸】
民俗元宵必吃汤圆,故称“元宵丸”;因元宵为上元,又称“上元丸”。(参见《泉州岁时记·元宵》)
挑上好花生仁到锅里翻炒(不能放油),熟透取出置凉,去膜,趁脆碾碎成半粒米粒大小,加入白糖(量约等同花生)、炒香压开的芝麻、剪碎的糖冬瓜、金桔泥(或泡水后切碎的桔皮),拌以焗过碎葱头的熟猪油,捏成桂圆大小的丸馅。
吃时,取丸馅,逐粒用水沾湿,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滚转,反复5~6次,使糯米粉均匀包上丸馅,放入开水中煮透即可。
【文石】
亦称“霰石”,珍贵矿石。盛产于澎湖列岛,主要三大产地为望安、白沙、西屿。
外形粗糙,必须剖心始能辨别是否为珍贵的“霰石”晶体。“霰石”晶体五色交错,自然成纹,以有眼而色黄最珍贵。经精雕细琢,可成圆璧、方圭、念珠、手串、戒指、袖扣、领带夹、等饰物,也有琢成花棚丛卉、人物、鸟兽、鱼虫等工艺品,玲珑剔透,精美雅观。
澎湖文石 蕴藏量远比地中海西西里岛丰富,且品质优,花纹美。望安文石 大多黑质,花纹瑰丽,常有一圈圈石眼;白沙文石同属黑质,花眼较圆且漂亮;西屿文石大多颜色浅绿,表面泛黄花或白花。
【水晶包】
主料精面粉500克、酵母100克、白糖100克、肥猪肉30克,辅料白糖100克、冬瓜糖100 克、炒熟花生仁100克、纯硷少许。
【水仙种】
又名水仙茶、永春水仙、闽南水仙,发源地在永春县湖洋镇仙溪鼎仙岩。
传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仙溪农民郑世报为求生计,到鼎仙岩烧香礼佛,得观音托梦:“人北行,见木杉,住草亭。手艺成,带回乡,可小康。”郑世报遂携子外出远行,至闽北武夷山,见林木参天,搭草寮住下,在当地受雇种茶制茶。武夷山一带在干隆年间就栽培出一种叫“武夷水仙”的乌龙茶,郑世报细心揣摩,学得栽培、制作手艺。咸丰年间,郑世报父子从武夷山带回100株茶苗,在鼎仙岩栽种,得水土灵气,精心培育成功。又仿照武夷山制茶工艺,糅合自己的经验,制出的水仙茶色黄味香,入口舌润喉甘,堪与武夷水仙媲美。
后由海外华侨广为传誉,扬名东南亚。鼎仙岩附近茶圃年年扩大,仙溪几乎户户种茶制茶。20 世纪初,鼎仙岩水仙茶被广泛引种到永春五台山等地,遂称“永春水仙”。解放后,闽南10余县市相继引种,遂称“闽南水仙”。
【水瓮菜】
水瓮菜以安溪龙涓出产的为佳。
每年临近春节前个把月,待芥菜经霜后,整叶带茎摘下晾晒;水分差不多去掉一半时,撒上盐巴搓揉。如是多次反复,再搓揉时流出的已不是水,而是又粘又稠的汁液了。把它们一团一团地盘起,压进瓮中腌制。
龙涓水瓮也是本地福都村烧制的。它和普通陶瓮的区别,在于瓮口多了一圈槽用来盛水。瓮中压满压实芥菜后,再在瓮口铺上厚厚的一层盐,盖上陶盖;向槽中注满水,置于墙头屋顶,让它在瓮中慢慢发酵。要时时检查槽里的水,不能让它干了,否则会跑进空气。
约莫个把月,水瓮菜就可出瓮下锅了。每掏出几团,还须在瓮里菜上复上一层盐巴,在槽里注满水。盐巴是不会溶掉的,往后还能再用。
掏出的咸菜洗净盐巴沥干水,切得越细越好。可做汤,清清香香,酸中带甘,生津开胃;也可作常年基本菜,三餐就着下饭粥;如与猪蹄、排骨同炖,通锅金黄,骨酥肉烂,不油不腻,入口滑爽,更是佳品。
【木棉】
木棉亦称攀枝花,东南亚一带的落叶乔木。传说汉·马援征交趾时传入我国。
泉州至北宋时,孔庙与各大寺庙开始大量种植。一说唐时泉州开始建城,唐末王审知治闽,积极经营海上交通,可能在那时从越南传入泉州。
【吉贝】
宋人林凤《泉南风俗》:“玉腕竹弓弹吉贝,石灰蓉叶送槟榔。”
吉贝即木棉,自海外传入刺桐港腹地后,斗转星移,至北宋前期,载种渐广,“土夫竞植之,有至数千株者,采其花为布,号吉贝布”(彭乘《续墨客挥犀·卷一·吉贝布》),成为纺织手工业的新原料资源。产量渐丰,成品渐繁,“南北走百价”(朱松《韦斋集·卷三·吉贝》),极为畅销。
据南宋季年的一个估算,“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古今图书集成·卷303·草木典·木棉部》引谢枋得《谢刘纯父惠木棉》),经济效益很高,是一门大有可为的专业园艺,广受八闽百姓的垂青,所以元初福建便成为江南专设木棉提举司的五大地区之一,能承受朝廷“责民岁输木绵十万匹”(《元史·卷15·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六年四月》)的沉重负担
【龙眼】
泉州自古盛产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
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其品质优良。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着区别。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泉州承天寺内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寺院中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石亭绿】
又称石亭茶,产南安市丰州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 明·正德元年(1506年),莲花岩寺用石筑亭,因此得名“石亭绿”。“石亭绿”属炒青绿茶,品质超群,风格别具,是福建着名特种茶之一,是宋元时代泉州港出口货物之大宗。
【石砻白石】
石砻位于南安县丰州镇西侧,盛产独具特色的花岗岩白石。
石砻白石开采年代久远。唐代建泉州城垣及开元寺双塔时,就开始采用。闽南各地历代所筑寺观、石塔、碑坊,以石砻白石建者不少。《南安县志》载,清·嘉庆年间南安县令单可垂于石砻大石上题刻“独立千古”四大字,以示千年不衰。
石砻白石有七大特点:①质地洁白,花纹细致,磨光如镜。②石面不生青苔,家禽粪便沾污干后自脱,不留痕迹。③雨季或盐渍不潮,雨后立干。④日落之后,散热迅速,石面清凉如故。⑤精密度高,抗压力强。⑥耐酸性特强(可达98%)。⑦耐热度高(可达600度C)。
近代国内一些着名建筑物,多有采用,如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44根大柱,中国历史博物馆、南昌八一纪念塔、广州宾馆、上海博物馆、集美鳌园等。还远销日本、东南亚诸国。
【白毛猴】
安溪乌龙茶的一个优良品种,产地在金谷镇金山村石竹岩。最早开发这一茶树品种的是清末金山村“长福厝”的谢驾、谢冰两兄弟。
石竹岩白毛猴茶树植株为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叶形椭圆,叶背表面有一层白色绒毛,故名。石竹山海拔700多米,其土质俱是碎石和砂壤,岩下山泉汨汨,茶根吸取富硒土壤及多元素物 质,所种出的茶叶具有特殊韵味,加上严格的制作工艺,发酵窨制,其品质别具一格。
茶寮制作的白毛猴茶外形呈灰白色,蚝干壮,带有极细的白毛,历来流传民间。此茶可治疗各种疾病,连青叶茶也有药用功效。喝第一口有一种“地瓜干味”,亦说“臭风咸芥菜味”;第二口舌根生津,喉头打嗝;第三口顿觉精神振奋。连喝三杯,就有点消食饥饿感。常喝,五脏六腑及皮肤很少生病
【白粬】
即永春白粬,永春传统特产,在永春与榜舍龟、麻枣、橘红糕、金橘齐名。以五里街儒林辜氏所制为佳,祖传已有300多年历史。
永春白粬形状为统一规格的圆形,质地洁白,大小形状类似银元,故又称“白银”。煮食便捷,甜咸随意,入口滑嫩,甜咸随意,风味独特。是解暑消夏的好食品
白粬做工考究,全部过程除磨浆外都只能是手工制作。制作白曲有十道工序,即洗、浸、磨、挂、压、研、制片、蘸、摆、发酵。
【东方包】
主料:精面粉500克、酵母100克、去皮五花猪肉30克,辅料青葱白150克、净荸荠50克、炒花生仁25克、油葱5克、肉皮冻100克,调料白糖200克、纯硷少许、超级酱油40克、味精10 克。
五花猪肉剁碎放盆中,加入酱油、味精、白糖少许。肉皮冻、清水少量搅拌至有粘性,青葱白切成葱花,净荸荠切细丁,花生仁碾碎,然后与油葱一同加入拌均匀,入冰箱速冻待用。
面粉堆案板上,加入酵母、白糖、纯硷和水适量揉透,盖浸湿的白纱布醒发一小时,再揉透搓成圆长条,摘成12块剂子,面剂用手压成中间厚、边缘稍薄的园片。
将肉馅分成12份, 每片圆面剂放入一撮肉馅,包成有花纹的包子状,摆入蒸笼,旺火蒸20分钟即可。热食为佳。
【蓝印花布】
宋朝,闽南人就使用蓝靛染色来制作蓝印花布。
安溪的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浇花布”,是安溪古、近代最为普及的纺织品,蓝白分明,花样清新。干隆丁丑版《安溪县志》:“蓝靛,即《诗》所谓采蓝。有大蓝、小蓝,俗名菁。以蓝草 淹水数日,去稿。投灰以收其色,用于染练。”说明至少在清初,安溪人已有比较成熟的染印经验。
安溪古时的蓝印花布,不局限于棉布,《县志》记载便有:葛布(以葛藤编织,主产于大坪乡)、蕉布(用芭蕉干所织)、苎(即宁加草头,音zhu)布(用苎麻编织)、罗布(苎麻缕杂纬 )、麻布(用青麻或黄麻所织)等。
安溪有个蓝田乡,因盛产蓝靛草得名。安溪西支流,又称蓝溪,“以水色如蓝名”,与溪中漂洗蓝 印花布有一定联系。
直到数年前,安溪尚卿乡翰苑村、湖头镇登贤村两个染印作坊仍继续从事印染工作,但采用“白西洋”、“白甲仔”等“官布”,纹饰也较单一,大多用“凤朝牡丹”等现代图案,蓝印花布也局 限于作被面、背篼。后来也关门停产了。
【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是福建省传统名特调味佳品,与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并列“中国四大名醋”。
永春人善酿且酷爱老醋的历史始于北宋初期,当时永春民间的富有人家把老醋、久熟地、久六味视为居家“三宝”;家中一坛老醋,往往经年不断地添加陈酿,一传几代,历经百年,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凡是能酿得好醋的都被称为吉祥兴旺的门第;如要向别人讨老醋入药,则需带上一盅红酒交换,以图吉利,否则,主人会暗中在醋里放入几粒食盐杀死醋酸菌体,因此永春人把永春老醋看成是居家之宝、礼赠宾友的极品。
永春老醋,又名乌醋或福建红粬醋,以优质糯米、高级红粬等为原料,实行液态深层发酵,加以独特生产配方陈酿多年而成;其中经历糯米蒸煮、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培菌、陈酿等大小50多道工序,历时800-1000天左右。
经过精工制作的永春老醋品质优良,其性温热,酸而不涩、酸中带甜、醇香爽口、回味生津,久藏不腐。永春老醋不需外加食盐和防腐剂,含有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发酵微生物,是与其他食醋的区别。
1955年,着名侨领尤扬祖先生回国定居,看到永春老醋独具特色,但仍是各家自酿,未能形成规模。他立即投资创办永春酿造厂,吸取古代制醋工艺之精华,集中技师之巧艺,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酿制,产品不但保持了古代特色,而且色、香、味俱佳。
【花生】
又名落花生、长生果,俗称“薯仔”。
《福清县志·卷2·落花生》:“出外国,昔年无之。蔓生园中,花谢时其心有丝垂入地结实,故名。一窟可二、三粒,味道甚香美。康熙初年,僧隐元往扶桑(日本),觅种寄回,可以压油。”《辞源》引上说。隐元明僧,姓林名隆琦,福清县灵得里东林村人,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应日本之请赴日,为日本黄檗宗开山祖师。
另说:落花生中有良种琉球,系明初由琉球引种泉州,早隐元禅师250多年,备考。
【米粉】
米粉以安溪县湖头为佳。湖头米粉作坊星罗棋布,仅福寿、汤头两村有80 %农户以制作米粉为生。湖头米粉的制作与众不同。首先是水,采用阆溪甘泉;其次,挑选优质白米;再次是晒场,在日照长、辐射强的溪畔沙滩上,上晒下烘,两面煎蒸。
犹以用福寿村的井水制作的“福寿米粉”为正宗。其白如晶冰,滑如青丝,韧如胶簧,粉如花絮,百煮不烂;可煮可炒,可炖可馏,油多不腻,油少不涩。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圣祖玄烨因平定“三藩之乱”,又逢29岁生日,康熙决定提前做圣诞。 消息传至安溪,李光地和堂兄李光斗、叔叔李日煜商量如何为“升平嘉宴”增辉添彩?当时湖头山高水险林密虎多,山寨大王也不少,百姓生活极艰难,实在无物上贺。李光地童年时曾被永春帽顶寨大王林日胜捉上山寨,是安溪县城东岳庙和尚德辉禅师救出。未回家前,李光地在东岳庙学过做水粉。此时,李光地忽然想到,湖头泉水制作的米粉,口感柔韧细腻,不如把水粉做成粗条再晒干好带上朝去,到时自己还可当众表演吃法。堂兄和叔叔都说甚好,但北方人喜食干食,御前亦难汤水淋漓,建议带上湖头的笋丝香菇同炒,味道更可显得与众不同。
这样,李光地把湖头米粉变成了贡品。他用肉丝、虾仁、香菇炒熟,肉骨汤适量和米粉入锅油炒翻动,快速提锅倒入瓷盘的炒米粉,竟成为康熙帝“升平嘉宴”中宴请大臣、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美味。
【红米酒】
将糯米蒸熟,晾在竹匾上。糯米饭、红曲、冷开水等按一定比例配制好,密封在大缸中发酵约20~30天(不同季节因气温不同发酵速度也不同),缸中原料融化一体,颜色由清红而深红,最后暗红。然后在大缸中挤入一个酒盏,滤入红酒,一勺勺舀起装瓮即可。
红曲以永春县一都为良。用曲霉和大米等合制而成,先将大米蒸熟放入地窖,并掺入曲霉,经特定时间、温度、湿度和工序,大米饭变成暗红而成。
【肉粽】
源于纪念春秋战国时忧愤投江的楚国诗人屈原,为让他免受鱼虾噬咬,百姓包糯米粽子投入江中。端午节包粽子,演变为习俗,代代相传,且衍生出“粳仔粽”、豆粽、肉粽之属。
泉州的粽子形成则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芒果】
安溪县官桥镇素称芒果之乡。据传,清·康熙元年(1662年)官桥驷岭林木棍从台湾带回三粒芒果种子,在其家乡洋美种植,安溪芒果由此发展。经世代接种培植,形成现有的集酸甘甜香、气味独特的“官桥香芒”。目前该镇种有芒果树20多万棵,年产近万吨,制成芒果干、芒果浆等特产。
【芋圆】
小吃,以石狮市为佳。由香芋、地瓜粉加工而成,海蛎、葱丝作馅,食时配甜酱。
【纸织画】
纸织画是永春县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是从中国画发展起来的,已有1400年历史。它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中国四大家织,永春亦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纸织画之乡”。
隋末唐初,永春置桃林场,为南安县所辖时,就有纸织画的制作。至盛唐,已有9家以专营此业为生。
其画近看纸痕交织,经纬分明;远观,则似有一层薄纱覆盖。色彩明丽,线条流畅,逼真含蓄,若晨雾中出水芙蓉。古诗形容:“是真非真画非画, 经纬既见分纵横。”
故宫博物院尚珍藏着清·干隆年间的纸织瑰宝——清高宗御制诗十二屏风。
纸织画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过程要经过构思、绘画、剪裁、编织、补色、点神、裱褙等工序。
其种类通常分为六尺长、三尺二寸宽的,五尺长、二尺八寸宽的,四尺长、二尺六寸宽的,五尺长、四尺八寸宽的四种规格。
现在永春纸织画已走出国门,先后被选送到40多个国家展出,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各国和港、澳、台地区。
【鸡卷】
主要材料:鸡后背肉,猪中段肉,削净荸荠,葱白,干炸葱片,鸡蛋,地瓜粉,猪“网纱”(或豆皮)。
鸡肉、猪肉分别切成丝条状,荸荠切成粗条状,葱白切成马蹄状。将 鸡肉、猪肉一并放入盆中,加入精盐、味精、白糖拌匀,稍腌片刻,加入干地瓜粉、干炸葱片、鸡蛋、荸荠、葱白,搅拌均匀,成为馅料。将猪“网纱”(或豆皮)洗净,放在案板上,包入馅料,卷成直径3厘米的圆形条状数条,放入蒸笼用旺火 蒸20分钟至熟待用
吃时把鸡卷放进油锅油炸,至表层豆皮黄脆,捞出斜切成1厘米厚的 椭圆形片状装盘,以芫荽、菜头(萝卜)酸 、醋、酱料等为佐料。
豆签
以安溪县官桥镇山珍村最着名,称“山珍豆签”,明代后期开始出产。采用优质签豆、绿豆的磨粉作原料,用特殊的传统工艺进行制作。烹饪方便,风味独特。现山珍村有200多家加工专业户,年产豆签30吨。
【佛手掌茶】
【卤面】
【鱼丸】
【鱼仔粥】
【金汁】
【范志万应神曲】
【秋石丹】
【布包豆干】
【春卷】
又称春饼、“润饼菜”。
【荔枝】
【桔红糕】
【菜包】
【铁观音】
【蚝】
【鸭仔粥】
【绿豆饼】
【甜粿】
【番薯(地瓜)】
【安溪蜜桔】
【永春金橘糖】
【满煎糕】
【蔗糖】
【德化瓷器】
【德化瓷雕】
【源和堂蜜饯】
Ⅵ 香港有哪些岛屿好玩
长洲岛位于香港岛之西南海域,为本港各离岛之冠。这里是香港为数不多的保持着老渔港特色,又生活得很悠闲的地方。每年夏天都有很多游客前来度假,主要集中在东湾和观音湾两个海滩上。观音湾是进行滑浪风帆活动的好地方,也是香港首位奥运滑浪风帆金牌得主李丽珊的练习场。
交通:
从中环5号码头搭渡轮进岛,船程约30分钟至1小时。
普通船航行时间45分钟,星期日及公众假期18.4,普通日12.6港币,上二楼豪华座票加收7港币
快船大概30分钟,平日24.6,节假日35.3港币,每半小时一班。
香港哪个岛最好玩?南丫岛
南丫岛是香港境内的第三大岛屿,面积仅次于大屿山和香港岛。南丫岛也叫做博寮洲,行政上属于香港十八区之中的离岛区。由于靠近市区,南丫岛便成了周末悠闲的胜地。从烦嚣的香港岛市区出发,只需半小时船程便可达到小岛。岛上中西文化交融,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海岸风光,美味的海鲜美食,吸引了不少游人到此郊游远足,为这小岛增添了迷人的缤纷色彩。自行车是岛上的代步工具,岛上不见高楼峻宇,平房建筑俯拾皆是。
美食:如果是去吃海鲜,可以到天虹,天虹有自己的送客船可以从中环 ,尖沙咀,香港仔到索罟湾。
登船地点:
1. 中环九号码头,2. 尖沙咀公众码头 (钟楼前) 船程约40分钟,3.香港仔载客地点在逸港居海滨公园旁之公众码头。
交通:
从中环四号码头出发前往,但南丫岛还分“索罟湾”和“榕树湾”南北两个港口。
普通船的单程票价是14元,大约需行驶35分钟左右;
快船的票价是20元,约25分钟左右就可到达。
香港哪个岛最好玩?大澳
大澳渔港是岛上最早被开发的渔村,由于该处被三涌分为两地,纵横的水道和水上棚屋凑成了这里的独有水乡情怀,故有香港威尼斯之称。尤其是建于水上的“棚屋”也是这里一大特色。大澳市内庙宇林立,设有关帝庙,从明代起便稳立村内,庙内摆放了一个1739年铸造的铜钟,屋顶则缀以精致的陶制装饰,除关帝庙外,另有华佗及财神像,杨侯古庙是为纪念杨侯王而建,经修葺后更见庄严,在庙宇对面的海湾上有两块石碑,建于1902年,是租借新界时勘界所立的界碑。沿大澳道可徙步往具八十年历史的观音庙,其建筑风格彷效北京的颐和园。
交通:从香港站或是九龙站上车,大约一个小时便能到达东涌线的终点站,东涌,花大约4小时的路线可以徒步抵达。
香港哪个岛最好玩?梅窝
梅窝位于香港大屿山的东南部,地区行政上属于离岛区 。梅窝又名银矿湾,根据从前山谷两个银矿命名,宋帝昺及侍从曾经在此避难,梅窝也因而沾上光彩。现在,旧墟已被新的建筑物包围。渡轮码头附近有贩售小吃的商店,过了小河即是旧墟,也是大屿山的水陆交通要枢,渡轮码头外便是巴士总站,附近有商店,菜馆及市场。沿海傍向前行,便是银矿湾海滩的所在。
香港哪个岛最好玩?坪洲
坪洲是香港的一个岛屿,地区行政上属于离岛区。岛屿位于大屿山愉景湾之东南、梅窝之东北,面积为0.98平方公里。 该岛因没有海水浴场及旅游名胜,所以来访的度假客人几乎没有。正因如此,格外安静。
香港哪个岛最好玩?蒲台岛
蒲台岛北边的螺洲门海床是香港海域最深之处,位于海平面下66m。蒲台岛是蒲台群岛的主岛,面积3.69平方公里,位处香港最南端。岛上怪石处处,嶙峋如笋,岩层的纹理变化万千,奇观比比皆是。游人可沿海岸小径享受惊险的旅程,或漫步至小岛南端,登上面向南中国海的花岗石绝壁。岛上还有崎岖的山径,供游人攀越探险,倘若幸运,还可观赏到白腹海凋和海龟。蒲台岛上名胜甚多,从大湾码头沿岸左行,可到达矗立于山上的天后古庙,古庙已有150多年历史。山上还有一块形似响螺的巨石,高十米,名为“响螺石”。小岛南端屹立着古代石刻。游人可沿海岸线北行至南湾,在观赏石刻后返回大湾的餐馆用膳。蒲台岛设有定期街渡服务,逢星期二、四、六、日及假日来往香港仔及蒲台岛(部分班次经赤柱),由翠华船务经营。
离岛是很多香港人首选度周末的地方,这里远离喧嚣的市区,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呼吸新鲜空气。对于香港人来说,去离岛的呼吸一口清新空气和腥咸海风能起到充电的效果,关键是能放空身心只面对自己,舒服惬意。
Ⅶ 洋、海、江、河、湖、溪、泉等从大到小如何排列
洋、海、(睁斗吵江、河)、湖、溪、泉。
1、最大的应该是洋,比如太平洋、大西洋。
2、海是洋与陆地接壤的地方,还有就是一些内陆的非常大的水域称作海,显然要比洋小很多。
3、江河是一种概念,都是内陆流淌的水域,基本上是会流入大海。
4、湖是一个封闭水域,等级比江河要小。
5、溪可以看作是江河的缩小版,可能找不到源头,然后流淌至江河,或者干脆就消失在陆地,所以更小。
6、泉指的是从地底冒出地面的水,所以是最小的。
(7)大湖洋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从海洋学的角度来讲,世界上相互连通的巨大水体称之海洋,其中主体部分叫洋,边缘部分叫海,世界上据统计一共54个海,加起来也没一个太平洋大。
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销此此相通的广大水悉侍域称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Ⅷ 雍正年间惠州市嘉应州长乐县油田约大湖洋社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惠州市嘉应州长乐县油田约大湖洋社
清朝不是叫惠州市而是惠阳地区;携丛斗按照辩磨对照:嘉应州---指梅州市,长乐县--五华县,油田约--油田镇,大湖洋社---大湖洋村
网络地图郑棚所标记的就是大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