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缅怀革命烈士画什么图片
画许多人在烈士木齐缅怀,许多人在掩面哭泣,许多人在给烈士献花······再写上一首毛主席的诗,像,《七律·长征》这些。
绘画在技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纸张或布,加颜色的工具可以通过画笔、也可以通过刷子、海绵或是布条等。
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画家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
绘画在美术中占大部分。
㈡ 这幅油画艺术作品的名字叫什么是西方历史上的,感觉和《自由引导人民》 《法国大革命》差不多。
比利时画家古斯塔夫·瓦普尔斯(Gustaf Wappers)1834年创作的油画:Episode of the Belgian Revolution of 1830
现藏于布鲁塞尔古典艺术馆(Museum of Ancient Art, Brussels)
㈢ 毛主席年轻时的一幅油画,求画名。
毛主席去安源
《毛主席去安源》是油画作品名。以毛泽东到安源组织工人运动(1921年)并举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2年)为表现题材的油画。该画被称为“开创了无产阶级美术创作的新纪元”,文革期间在中国美术界具有和样板戏一样的地位。
创作
它是江西省安源煤矿筹办“毛泽东思想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中的一幅画。交由偶然介入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刘春华参与执笔创作。1967年10月该画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首度展出。次年5月《人民画报》以“毛主席去安源”为名、用彩色夹页首次发表了该画。1968年7月1日经当时江青批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两报一刊”再次以彩色单页形式隆重、热烈、公开发表。署名为“北京院校同学集体创作、刘春华等执笔”。该画的单张彩色印刷数量累计达9亿多张(不含转载),被认为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当这幅画的印刷品送到各个基层单位的时候,到处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组织“敬迎宝像”,比“喜迎芒果”闹腾得还凶。
该画采用左右对称的图式构成,青年毛泽东占据了画面中心位置,身后是翻滚的乌云,沉降的地平线使群山显得低矮。他身穿长衫,手拿油纸雨伞,虽然山风吹拂着长衫,但身体结构的轮廓一点也没有得到体现。地上的草丛就像笨拙的工匠式描画,只好用阴影遮盖幼稚的技法。
画作的批判矛头,直指否定刘少奇曾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历史事实,以证实他以前就是一个“叛徒和工贼”,达到彻底打倒刘的目的(文革前侯一民画过一幅《刘少奇与安源工人》[1961]的油画)[2]。并旗帜鲜明地向世人宣告:毛不仅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对该画的政治意图,1968年第9期《人民画报》曾报道:“在江青同志关怀和支持下,革命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诞生了!这幅油画成功地表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年时代的光辉形象和革命实践,是一幅热情歌颂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艺术珍品。”刘春华撰文也反复提到江青对这幅画的关怀。
传播
其后该画被收入全国统一的中小学课本作插图,并被仿制成上百种毛主席纪念像章、石膏工艺品等,广为传播。1960年代杭州东方红丝织厂曾以此画为蓝本出品了巨幅织锦(2.2 x 1.5m),气势雄伟(1992年10月13日在北京21世纪饭店拍卖,以6.3万美元成交)。1968年中国人民邮政还发行了《毛主席去安源》(尺寸:40 x 60mm,编号:文12)8分币值邮票(设计者为孙传哲、万维生、李大玮)。发行总量5000万枚(1997年参考市价110元)。
执笔者刘春华因此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荣誉,官至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经常参与外事接待等国务活动。
影响
1980年代曾受到石鲁、叶浅予等名家和《美术》杂志的批评,谨严持重的美术史家也指出“其艺术性远远赶不上‘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一些重要的美术作品”。
1995年10月刘春华将该画交中国嘉德公司举行的“95'秋季拍卖会”拍卖605万元(拍得者为中国建行广州市分行)。再次唤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记忆,并由此陷入一系列诉讼:被郝国欣(时任展览总美术设计的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教师)、李绍洲诉侵犯着作权(共有);国有资产管理局认定该画为国有资产,作出将其收归国库的行政裁定;中国历史博物馆亦将刘春华告上法庭,要求将此油画归为馆藏。[3]成为轰动中国美术界、司法界的公共事件,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远方中间白色雕塑为《毛主席去安源》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江西省萍乡市有关部门决定依照该画原作中毛的形象,塑造一尊毛泽东青铜雕塑像,安放在萍乡市安源煤矿新建的广场上。铜像采用芯块树脂砂技术,以锡青铜为材料,重3.7吨,高5.2米,基座高2.8米,整座雕像8米高。2004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央视十套播出的系列节目《记忆·毛主席去安源》,也回顾了该画引起的历史场景。意味深长地透露出转型期社会冲突激起的情绪波澜和官方意识形态诱导的指向性。
注释
↑ 先后参与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和安源罢工的,还有李立三、刘少奇等人。
↑ 为了赎罪补过,侯一民后来完成了油画《毛主席与安源工人在一起》(1979)。
↑ 法院判定,油画目前存放在建行,其国有状态没有改变,国家财产并未实际受损。因此对中国革命博物馆请求刘春华和建行返还油画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判决指出,刘春华不是油画所有人,不应该将其作为个人所有财产委托拍卖,也不应得到拍卖价款。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规定,目前已超出通过诉讼追索时效。因此,刘春华不自愿交返拍卖所获收入,法院亦不能强制他返还。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3%AB%D6%F7%CF%AF%C8%A5%B0%B2%D4%B4&in=17535&cl=2&cm=1&sc=0&lm=-1&pn=14&rn=1&di=2208382244&ln=606
㈣ 反应辛亥革命的油画
㈤ 求一副油画的名称,苏联十月革命时期的,一个女的露着胸,举着红旗,多谢各位大虾了
自由引导人民》作者:德拉克罗瓦(法)(1798-1863)
19<0>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描写的是1830年7月27日法国七月革命中巴黎巷战的一个场景。画中央赤足裸胸持枪擎旗的妇女,便是自由女神的化身,她身边的儿童挥舞着双枪的动作,使巴黎人民在起义中昂扬的斗志表现得更加充分。在他们身后,是无数奋勇前进的起义者,资产者,知识分子,无产者,都拿起武器,向腐朽的波旁王朝发起猛烈的进攻。整幅画鲜明强烈的色彩明暗对比,以及人物强烈的动态感,使它成为美术历史中的经典作品。
㈥ 百色起义的油画信息
《百色起义》是何克敌、刘汉创作的油画,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作品图片
油画背景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与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广西国民党省政府警备第四大队、教导队和广西右江农军在百色举行了武装起义,它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统治,谱写了壮、汉、瑶、苗等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的新篇章。该画描绘了百色起义的情景。
油画赏析
作品选取“百色起义”成功后,起义军战士与农民军欢庆胜利的场面,反映了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行动。画面以人物群像为表现主体,着意突出两位农民军的角色,他们代表了起义队伍的主要组成结构。背景是欢呼起义的队伍,他们尽情表达着胜利的喜悦。作品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色彩厚重统一、用笔有力,人物造型具有民间美术朴拙大方的特征,形象真实,贴近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作者信息
何克敌(1930—):广东南海人。 擅长油画。 毕业于广东省立艺专, 历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广东美术创作室创作员,广东省美术展览办公室负责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 作品有《归侨》、《百色起义》、《特区正午》等。
刘汉(1932—):广东中山人。擅长中国画、连环画。曾任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第二中国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作品有连环画《红色风暴》、《黑山阻击战》、《红旗谱》等,中国画《天女散花》、《女娲补天》、《拓荒牛》等。
㈦ 求《自由引导人民》油画的高清图,谢谢。
链接:
作品简介:《自由引导人民》(法语:LaLibertéguidantlepeuple)是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一幅油画。该画作在1831年的巴黎沙龙会展(SalondeParis)上第一次正式对外进行展览,于1874年被卢浮宫博物馆收藏。
画面展示的夺取七月革命胜利关键时刻的巷战场面,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巧妙地将写意和写实结合起来,运用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明暗对比,充满着动势的构图,奔放的笔触,紧凑的结构,表现了革命者高涨的热情,歌颂了以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参加主体的七月革命,该作品成为代表法兰西民族精神的标志。
㈧ 油画<开国大典>的资料,谁能给我一些.多谢.
《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具体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领导蔡若虹、江丰、王朝闻组织落实。参展的作者为北京、华东的几十位知名画家。几个月的时间,这些实力画家们为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
这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风云际会,绘画界各路诸侯的精品不仅在这次画展中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而且很多作品都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甚至后来一些作品还在中国美术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如《地道战》、《毛主席延安整风》、《强夺沪定桥》等等。
后来大家在总结中一致认为:好作品不少,但体现共和国成立的气氛不够。
当时谁也无法预知,这个结论为历史巨作《开国大典》的诞生打下了伏笔。
中国革命博物馆研究员李仁才对笔者说:“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所收藏的有关党史的绘画作品,没有一件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力作显然是不合适的。当时革命博物馆展览厅确实需要一件这样的好作品。”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油画:“开国大典”。
走进中国美术史的艺术殿堂,人们不难发现从商周时代到秦国统一,从大唐开基到清军入关——在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开端都找不到流传至今的有关开国盛典的历史画,而要创作一幅新中国开国盛典的巨型油画,该是何等的气魄!
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院知名教授董希文。
几次为领袖、英雄画像,并参加过开国大典,由他执笔创作“当之无愧”
应该说这是一个公正的选择,更是一个历史的选择。
董希文在美术界早已声誉鹊起,他的画多次得到徐悲鸿、艾中信等着名画家的好评。
董希文生于浙江绍兴,杭州艺专毕业后又去湖南及越南河内深造,后又到我国西南、西部和西北地区学习、创作,曾在敦煌临摹壁画达3年之久。其素描、油画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
1949年初北平解放,董希文创作水粉画《北平入城式》。
虽现已说不清《北平入城式》的成功是否与点名董希文创作《开国大典》有联系,但董希文长于革命题材创作、长于人物画的本领确实是行内知名。
当年董希文手拿这张草图请教了许多画家,如徐悲鸿、艾中信、江丰、吴作人、罗工柳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草图上可以看出董希文创造性的突破有两个。第一个是草图上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而右面则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似乎有失平衡。另外一个就是按正常视觉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天安门城楼的大红柱子。
美术界的同行们对董希文大胆的构图设想感到奇特并表示赞赏,认为第一个突破加大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而第二个突破大家认为极为大胆,“抽掉”这根柱子,广场显得更为开阔,相反如果画上这根柱子反倒显得累赘了。
为了稳重起见,董希文还请教了几个建筑学家,大家对此均表理解和赞同。着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很快,董希文投入《开国大典》的实画创作。
两个月后,巨型油画《开国大典》创作完成。
《开国大典》引起较大反响,并掀起了“油画中国风”的艺术思潮
《开国大典》完成之后被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
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
一些知名画家看了这幅油画之后,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绘画精品。中国革命博物馆将这幅画展出后,在艺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很大的反响。
徐悲鸿看了《开国大典》之后非常兴奋,对此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一百分。”但他同时也以西洋油画的传统标准做了后半句评价:“也应扣掉五分,因为缺少一点油画特色。”
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
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1953年,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也是在这一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开国大典》印成年画在全国发行,发行量达到一个顶峰。
㈨ 一副有名的油画,战场上,上半身赤裸,指挥军队战斗的女人,谁知道画名
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为纪念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据说因为此画被认为太具有煽动性,所以每当法国局势动荡时,该画都被摘下来不再展出。此话收藏于卢浮宫。
㈩ 开国大典油画的资料。
《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具体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领导蔡若虹、江丰、王朝闻组织落实。参展的作者为北京、华东的几十位知名画家。几个月的时间,这些实力画家们为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
这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风云际会,绘画界各路诸侯的精品不仅在这次画展中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而且很多作品都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甚至后来一些作品还在中国美术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如《地道战》、《毛主席延安整风》、《强夺沪定桥》等等。
后来大家在总结中一致认为:好作品不少,但体现共和国成立的气氛不够。
当时谁也无法预知,这个结论为历史巨作《开国大典》的诞生打下了伏笔。
中国革命博物馆研究员李仁才对笔者说:“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所收藏的有关党史的绘画作品,没有一件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力作显然是不合适的。当时革命博物馆展览厅确实需要一件这样的好作品。”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油画:“开国大典”。
走进中国美术史的艺术殿堂,人们不难发现从商周时代到秦国统一,从大唐开基到清军入关——在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开端都找不到流传至今的有关开国盛典的历史画,而要创作一幅新中国开国盛典的巨型油画,该是何等的气魄!
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院知名教授董希文。
几次为领袖、英雄画像,并参加过开国大典,由他执笔创作“当之无愧”
应该说这是一个公正的选择,更是一个历史的选择。
董希文在美术界早已声誉鹊起,他的画多次得到徐悲鸿、艾中信等着名画家的好评。
董希文生于浙江绍兴,杭州艺专毕业后又去湖南及越南河内深造,后又到我国西南、西部和西北地区学习、创作,曾在敦煌临摹壁画达3年之久。其素描、油画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
1949年初北平解放,董希文创作水粉画《北平入城式》。
虽现已说不清《北平入城式》的成功是否与点名董希文创作《开国大典》有联系,但董希文长于革命题材创作、长于人物画的本领确实是行内知名。
当年董希文手拿这张草图请教了许多画家,如徐悲鸿、艾中信、江丰、吴作人、罗工柳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草图上可以看出董希文创造性的突破有两个。第一个是草图上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而右面则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似乎有失平衡。另外一个就是按正常视觉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天安门城楼的大红柱子。
美术界的同行们对董希文大胆的构图设想感到奇特并表示赞赏,认为第一个突破加大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而第二个突破大家认为极为大胆,“抽掉”这根柱子,广场显得更为开阔,相反如果画上这根柱子反倒显得累赘了。
为了稳重起见,董希文还请教了几个建筑学家,大家对此均表理解和赞同。着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很快,董希文投入《开国大典》的实画创作。
两个月后,巨型油画《开国大典》创作完成。
《开国大典》引起较大反响,并掀起了“油画中国风”的艺术思潮
《开国大典》完成之后被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
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
一些知名画家看了这幅油画之后,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绘画精品。中国革命博物馆将这幅画展出后,在艺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很大的反响。
徐悲鸿看了《开国大典》之后非常兴奋,对此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一百分。”但他同时也以西洋油画的传统标准做了后半句评价:“也应扣掉五分,因为缺少一点油画特色。”
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
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1953年,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也是在这一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开国大典》印成年画在全国发行,发行量达到一个顶峰。
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