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人逃荒到陕西 为什么不去别的地方有什么历史原因吗
首先1938黄河决口,整个河南东部东南部安徽淮北成为泛黄区,以当时的境况根本不可能到山东安徽,因为日本人都过不来。去山西,现在没有桥你都过不去何况当时,要不小日本早打到陕西了。至于湖北,从驻马店 信阳 南阳 周口,全是逃难的移民,所以才造成1942年饥荒,这些人有的逃往湖北了,有的就逃往陕西了。 第一,南方人多地少,聚集性比较强,北方的局面较南方应该会较好一点;第二,山西陕西人主张吃面食,而南方大量种植的都是水稻;第三,明清时期的晋商,给当地的百姓带来的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使得国家有财政和税收保障,现而今,发展形势也比较好。 河南很多地方都流传自己祖先是从西边来的,洪洞大槐树之类的,所以往西跑,而且42年很多灾民往西走是为了到洛阳搭火车。
因为第一个从河南逃荒的人是去的山西,第二个、第200个、第2万人都会去,因为那里有熟人,有落脚处,有照应处。那条路上的河南人在临死之前给世界留下最后一次幽默。比如老张马上就被饿死了,他想的不是妻离子散,他想的是两天前死的老李,“我比他值了”。路上饿死了个人,后面的人上来割肉,一割肉这人醒了,说“大哥,我还行”,割的这人说:“大哥,你不行了”。这人一想,转头又死了。
2. 闯关东的路线(最好是图片)没有图片,文字也行,但是描述得详细,用曾经的地名讲,最好有现在地名的辅助
只找到以下资料。。。
闯关东,中国近代史上(清代至民国年间)华北地区农民向东北地区移民的运动。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也叫关外(东北地区),清代认为是满洲人的“龙兴之地”。
相关名称历史由来
“东北”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医巫闾山位于今辽宁北宁与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866.6米。山之东麓有山神庙——“北镇庙”。当地迄今流传着关于医巫闾山的众多传说。当时。 战国时,燕国在今辽东半岛一带设辽东郡(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秦汉魏晋因之。隋代辽东郡治移至通定镇(今辽宁新民东北)。元代于至元四年(1267年)设辽东路,治所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治辽阳(今属辽宁)。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段,人们就用“辽东”来称呼东北地区。因此,着名学者、作家、报人曹聚仁先生《万里行记》说:“古代的"东北",乃"辽河流域"的东北。”
“关东”一词本指函谷关以东。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坡头乡王垛村,东自崤山,西至潼津,从西周以来便是沟通关东、关中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关东”与“山东”同义,这里的“山”指崤(yao)山,“山东”指崤山以东。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建山海关城堡一座,山海关扼东北与中原之咽喉,东北一带因此被称为“关东”。山海关以内,俗称“关里”。
明朝一般用“辽东”一词指称东北,自康熙年间(1662—1722年)起,“关东”一词才逐渐被官方和民间广泛使用。“东三省”是人们称呼东北的另一个名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分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此为“东三省”名称之始。除“东北”、“关东”、“东三省”外,还有一些俗称。如胶东半岛一带以渤海湾为界,称东北为“海北”,称山东为“海南”。另外,东北还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代称——“白山黑水”。
背景
康熙年间开始实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放松对人口的控制,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百十年间人口便翻一倍,人多地少的问题日渐尖锐,而中原地区尤甚。19世纪时,黄河下游水旱频仍,饿殍遍野,此时东北却有大片肥沃土地闲置,开始使中原地区的农民涌起闯关东的浪潮,尤其是丁戊奇荒时期,大批灾民涌入朝廷也默许,从此闯关东成为社会上生活困难者寻求出路的广泛认知。
相关路线
闯关东的移民源地主要是现在山西、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几省,其中山东和河北最多。
而闯关东路线有两条:
一为陆路,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等长城各关口出关,进入辽沈;
二为海路,从山东半岛乘船到辽东半岛,例如由烟台到大连只需一夜时间。闯关东后的移民在东北多做垦荒、打猎贸易、淘金、放山(进山挖人参)等以谋生。
有关图样。。。可能不是很详细。。见谅。。。图不好找。。
话说怎么会有详细地图啊。。。走的路线都不一样。。。去的省都不同。。。只能说大连是重要中转地。。。你不能笼统归为一个路线。。。你只能以某家人闯关东的路线为例来进行说明。。又不是有法定路线。。这根本就是逃难一样。。。还制定什么路线。。。
3. 电影《1942》里张国立饰演的东家为什么要逃荒
如果地主不逃荒,他根本就护不住他那些粮食。兵匪饥民,那一个会放过他。再说他是有粮食的,他可以带着粮食逃荒,还不至于那么难过。更何况战争年代什么没有?饥饿的情况下什么都做得出来,如果他不出逃就意味着他在等死。
电影反映的社会现实很是触目惊心,画面简直是不忍直视,人性的弱点暴露无疑。这是一部好电影,演员的敬业精神值得大家敬佩,为了贴近角色,演员也是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让人看后感触良多,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人真的会达到如此地步吗或者说是比这更加疯狂的地步呢?
4. 看了《一九四二》,为什么一有灾,河南人就喜欢往陕西逃荒
河南很多地方都流传自己祖先是从西边来的,洪洞大槐树之类的,所以往西跑,而且42年很多灾民往西走是为了到洛阳搭火车。
下面的是1942的作者说的。。。。
河南人为什么逃荒到山西
提问背景 1942年,河南人逃荒都是往山西、陕西、甘肃走的。在逃荒路上,饿死300万人不仅是灾荒和战争的因素,还有背后很深刻的原因。这是小说《温故1942》年的创作背景。1991年,刘震云沿这条路线走过一趟,采访到很多还活着的当事人,听他们讲述,感觉非常震撼,不是被1942年的惨状,而是1942年的被遗忘。
记者:我看到你说过为了拍《温故1942》,和冯导来过山西?
刘震云:是啊,河南人逃荒往西走,要不去山西,要不去陕西。其实我觉得去东北逃荒比较划算,地广人稀,土壤肥沃,但河南没有人往东北去,其实山西的某些地方比河南还贫瘠,他为什么要往山西去呢?
记者:您找到答案了吗?
刘震云:我找到了。因为第一个从河南逃荒的人是去的山西,第二个、第200个、第2万人都会去,因为那里有熟人,有落脚处,有照应处。那条路上的河南人在临死之前给世界留下最后一次幽默。比如老张马上就被饿死了,他想的不是妻离子散,他想的是两天前死的老李,“我比他值了”。路上饿死了个人,后面的人上来割肉,一割肉这人醒了,说“大哥,我还行”,割的这人说:“大哥,你不行了”。这人一想,转头又死了。我想说的是悲剧中藏着的幽默和喜剧比悲剧本身还要震撼人。
5. 人类历史上为什么要逃荒
因为当时社会所处的一种历史背景导致战争的频繁发生,比较动荡。还有就是人类总体的科技水平和发展空间不太理想,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6. 山东人逃荒去东北发生在什么年代
解放前至六十年代,有许多山东人逃荒到东北,那是因为饥饿。改革开放以后,也就是您所说的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大量的东北人到山东谋生,许多人的老家就是山东,或者祖籍是山东。您到烟台,威海,请到几个城市看看,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东北人在忽悠。
改革开放后东北的国企遭重创,失业(东北不叫失业,叫下岗)人员比比皆是,山东人到东北务什么工?您可以到青岛市黄岛开发区去看看,那里超过半数的人来自东北。“山东人逃荒去东北,河南人逃荒去陕西”,电影《一九四二》讲述河南人逃荒的故事,历经艰险来到陕西并生存下来的河南人历经生息繁衍,现在已经成了地道的西安人。对于陕西人来说,这个电影更易引起共鸣。
陕西八百里秦川,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地肥沃。就地理位置来讲,因为陕西与河南中间隔着黄河与潼关,日本人不容易打进来,相对安全。加上西安是一个大城市,人口多,生活资源也很多。上世纪30年代陇海铁路修通后,很多河南人就顺着铁路逃荒来到了陕西。
抗日时期,西安定为陪都,属于大后方,这作为一个大背景,引得很多南方的企业都转移到了西安,甚至还有一些学校,这些使得西安当时经济比较发达。企业商业的进驻需要很多的劳动力,逃荒而来的河南人也就作为重要劳动力进入企业商业。
逃到西安的河南人各个层次都有,不乏有在河南当地有一些产业的人。抗日战争后才有很多河南人来到陕西,他们变卖产业来到西安继续做点小生意,这些人生活相对过的比较好,之后也引得一些河南的艺人来到西安生活,比如河南着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7. 闯关东的时代背景介绍
“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
(7)逃荒背景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追溯到战国时期,关外的辽西(辽河以西),和北京地区、河北北部一样,曾经属于燕国的统治下。南北朝时期,前燕和后燕也分别管辖这里。而辽东至明代仍属山东府管辖,满人入关,削去了辽东山东之领土。因此辽东被迫在清代与山东分割!
也就是说在古代时期到清军入关,关内和东北地区(至少和辽宁地区)就颇有渊源。虽然努尔哈赤于1588年统一了东北地区,建立了八旗制度,并发布满文(建立于蒙文的基础上),导致关外文化和关内文化的差异加大,再加上清政府的“禁垦”政策限制汉人出关,但是这一切并不能阻止闯关东的浪潮!
闯关艰辛
公元1855年,一场罕见的水灾袭击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大水冲垮了大运河,漕运不得不改道海上。依靠漕运生存的人们不得不面临严重的生计困难,加上晚清时期的各种苛捐杂税,进入土地相对辽阔,人烟相对稀少的关外地区,成了当时破产农民的一个自我救赎的主要途径。
8. 闯关东的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
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
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
山东村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员数量庞大,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自己的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
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四省区基本上是山东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山东与东四省区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四省区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8)逃荒背景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闯关东的原因:
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从移出地看,一面是天灾,旱、水、雹、虫、疫并发。
一面是人祸,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太平天国、捻军、黑旗军、义和团等都曾横扫华北诸省。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新旧军阀的混战年年不断,战祸波及华北各省。
兵灾匪祸频繁,日益加重田租、税负、差徭和额外摊派。越来越多的破产农民和灾民、难民不得不到东北去逃荒、避难。
从移入地看,东北的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大部分土地尚未开垦,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在山东等地“闯关东”由来已久,移民中向家乡寄钱者有之,带财物回乡过年者有之。
也不乏发财致富成家立业者,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众要到关外谋生赚钱。胶东有些村庄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
逐渐形成了“闯关东”的习俗。所以在华北特别是山东的胶东和河北的冀东,劳动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灾人祸,首先想到的是携家带子,或集结亲戚好友,蜂拥到关东去谋生。
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日本紧跟其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民关外,多是华北地区的农民,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
山东胶东地区的登州、莱州、青州和河北省保定、滦州等冀东地区、京津地区,有便利的途径,有“闯关东”的习俗,是移民的主要输送地区。
后来,重灾区河南省依靠发展起来的铁路,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民逃亡到东北。据统计,1921年关内向东北移民仅为20.9万人,1926年增为56.7万人,以后移民数量猛增。
1927年达到105万人、1928年为108.9万人、1929年为104.6万人、1930年为67.3万人。即从1921年至1930年的10年间共有近618万余人到东北谋生。
有的学者估计,从近代明令移民实边到清代末年,移入移民(含后裔)的人口达到1400万以上,年均近30万人。有的专家认为,20世纪三十年代前,每年从冀鲁豫去东北的约有40至50万人。
不少年份超过百万。闯关东对于这些农民来说,即是一个艰苦的岁月,也是一个奋斗的征程。
9. 穿越小说,历史文,背景不是架空就是明朝,开局逃荒时认了一个母亲和一个妹妹,求书名
难得的同道中人!
1。vivibear
《寻龙记》很适合穿越入门.和《寻找前世之旅》形式有点相同。《恨相逢之战国之恋》和《平安京之宋姬物语》都是不错的,都是讲日本的。《骑士幻想夜》,属于亚瑟王的故事。其他她的书都不错,《兰陵缭乱》最好,只是《花神》我不喜欢
2。金子
《梦回大清》穿越之首,绝对好看,说不定你会捧着书大笑起来,清穿文,文笔轻松幽默
3。李歆
我最爱的作家。《询君意》还放在家里,翻了翻觉得很好看,讲皇帝刘病已与平民女子许平君的旷世绝恋。
5。梦三生
《美人殇》《笑倾三国》《美人劫〉都是一等一的nice book,前两个是讲三国的,属于前后有一点点关联的文,男主角分别为董卓和曹操。美人劫讲的是西施的故事,有两个版本,穿越与不穿越的。
6。犬犬
《第一皇妃》,关于赫梯的故事,一个绝顶聪明的女主,读完会对她无比钦佩。
7。《柔福帝姬》,比较贴近北宋历史,很有意思。
你如果喜欢我们可以加好友交流一下,我看的书也有一定数量,有些书一下子想不起来。毕竟我很少见到跟我一样执着历史穿越不喜欢架空的人。
谢谢。
10. 不负山海,敢为琼先的时代背景
摘要 近代以来,不少琼崖人特别是文昌、琼东、琼山、乐会等沿海一带地区的穷苦百姓,被生活所迫,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辗转于东南亚等地谋生,“文昌、琼东、乐会、万宁、琼山、定安、澄迈等县,乃竟向安南、暹罗、南洋群岛间经营农工商诸业,甚有往安南作佃农者”。[6]据统计,1876—1898年,琼崖往东南亚等地华人有344698人。[7]1914—1924年,仅是往新加坡移民的就多达6300多人,如果再加上往欧洲、美洲的人数就更多。帝国主义侵略者在对琼崖进行掠夺和剥削的同时,还在琼崖各地进行拐卖华工的罪恶勾当。在漂流海外的琼崖人中,有不少是以“招募华工”的名义而实际上被当作“猪仔”拐卖到海外的华工。他们上船后被关进船舱,“并肩叠足而坐”,“交股架足而眠”,途中死者枕藉。[8]而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幸运活下来的人,在异域他乡过着非人的生活:男的被迫从事挖矿、垦荒、筑路等种种苦工,当牛作马;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