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腰间盘突出三伏贴什么穴位
你好!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敷贴穴位有:腰椎夹脊压痛点,臀部痛点,骶髂关节处,环跳、殷门、承山等穴。其方法是将所用鲜药共捣烂成膏,或将干药研成细末,以水、酒、醋、蜜、麻油或凡士林等调匀,直接敷贴于穴位,透过皮肤后直达经脉达到治疗目的
B. 三伏贴一般贴那个部位
“三伏贴”确切地说应该叫做“冬病夏治三伏贴”,祖国医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亦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因此在三伏天里运用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可将药物直达病所,达到治病的目的。另外,本疗法在治病的同时可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共奏治病、强身双重功效!
主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类风湿关节炎、胃寒病、肩周炎、腰腿痛、反复感冒、慢性腹泻等疾病。
2010年 “冬病夏治三伏贴”具体时间:
头伏,7月19号—7月28号;
二伏,7月29号—8月7号;
三伏,8月8号—8月17号。
“三伏贴”是在背部进行穴位贴敷,所以是背后不是胸前。
注意事项主要有:
1、三伏贴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佳。但是也不必拘泥,整个伏天都可收到满意疗效 。
2、敷贴对象:2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
3、禁忌人群:孕妇、1岁以下儿童、敷贴局部有破损者不宜敷贴;疾病发作期:如正在发烧,咳喘等。
4、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
5、贴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
具体贴的时候,要根据每个人的耐受程度,一般20—40分钟,时间太短,效果不理想,时间太长,容易把皮烫破。你觉得皮肤烫得不能忍受时就让医生给揭下来。
一般来说,三伏、三九天都去穴贴,连贴三年,大概是18次(三伏天3次,三九天3次,一年是6次,三年共18次,三伏或三九每隔9天1次,比如,头伏的第一天去贴了,下一次就是二伏的第一天,如果你选择头伏的第三天去贴,那么下一次就是二伏的第三天,每次间隔不低于9天,多一点没关系)基本能治愈,然后再贴1、2年巩固。
这也因人而异,有些人病情轻,1、2年就好,有些人非得5、6年,还是让医生明确诊断再进行贴敷。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C. 三伏贴鼻炎贴什么位置
三伏贴鼻炎主穴贴在大椎、外关、肺俞、天突;配穴贴在足三里、关元。
1、大椎穴:正坐低头,该穴在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2、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在前臂后区,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3、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
4、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6、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三伏贴”主要针对以下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骨关节疾病:颈肩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产后腰痛、宫冷不孕等;
胃肠道疾病:胃寒、胃痛、慢性胃炎、肠炎腹泻、结肠炎、腹部畏冷不适等;
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体弱畏冷、虚性头痛、经常感冒、亚健康状态等。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冬病夏治“三伏贴”知多少(养生网络)
D. 三伏贴是什么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预防医学手段。三伏贴疗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贴,又称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是指在夏季三伏每伏的第一天通过将中药贴敷到人体一定穴位,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主要用于调治秋冬春季感冒、咳嗽、哮喘、颈肩腰腿痛、风湿病等容易在冬季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
(4)屁股臀痛三伏贴贴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宜在晴天上午,一般成人贴敷6-8小时,儿童2-4小时。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贴敷期间,慎食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发物。
2、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
3、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清除局部残余药物,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E. 三伏贴贴在什么位置
三伏贴贴的位置有肺俞穴、大椎穴、膻中穴、天突穴、膏盲穴。
1、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此穴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2、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五劳虚损、中暑等,益气壮阳。
3、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此穴主治疾病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4、天突穴
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5、膏盲穴
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气喘,肺痨等。
三伏贴贴敷后注意事项
三伏贴贴敷后注意时间不要自己延长。贴敷后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贴敷后会出现发热等感觉,可以待在凉快的地方,但切不可贪凉。
不要马上进到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里,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更不要将电扇、空调直接对着贴敷部位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三伏贴
F. 宫寒三伏贴贴什么位置
宫寒三伏贴贴命门穴、气海穴、关元穴、神阙穴。
1、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同时还要加上两侧距离背部中线3厘米的肾俞穴。
效果:可强肾固本,治疗女性虚寒性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
2、气海穴
位置: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
效果: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3、关元穴
位置:位于肚脐下三寸。
效果: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
效果: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三伏贴的作用
三伏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一些在冬季容易产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以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G. 三伏贴怎么贴
三伏贴通常是每一伏的第一天开始治疗,每10天一次。在贴三伏贴之前,应该将贴敷部位用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出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膏按照医嘱贴在相应的穴位上,并用5厘米×5厘米的脱敏胶布固定。
在贴三伏贴过程中,要注意时间。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3-6小时,而儿童的贴药时间为2-4小时,具体的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三伏贴贴敷前注意事项
首先最好忌用辛辣、寒凉的食物1—2个星期,如海鲜、辣椒、大蒜、牛羊肉、新鲜荔枝,凉菜、冷饮等也应尽量避免,少吸烟、不饮酒,以免减弱药效。
其次,要注意保护和清洁皮肤,特别是贴敷穴位的皮肤。外出前做好防蚊准备,防止因蚊虫叮咬引起皮肤红肿或感染。贴敷前一天,要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个澡,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
最后,如果贴敷前发现所贴穴位处的皮肤有破口,或出现发烧、头痛、腹泻呕吐等急性感染的症状,则需推迟第一贴的时间。刘德泉说:“不能按时贴敷也不必担心,贴敷时间前后相差一两天,效果不会受影响。”此外,如果女性在月经期出血量较多,也可适当推迟进行贴敷。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三伏天养生贴"三伏贴"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H. 三伏贴是不是只有初伏,中伏,末伏才贴是不是哪痛贴到那儿
每种疾病的三伏贴都不是贴的一个位置。如果没有恰巧在入伏那天贴,也可以在入伏后的其他时间贴,都可以的。最好初伏、中伏、末伏贴,但现在也有三天贴一次,连续贴十次也就是连续贴一个月的~~~
I. 三伏贴治痛经贴哪里
1
子宫穴
位置:
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功效:
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2
血海穴
位置: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功效:
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3
太冲穴
位置:
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功效:
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4
三阴交穴
位置: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
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12
J. 三伏贴该贴什么穴位
这个要看你是治疗什么问题咯!一般哟一下几种。
过敏性的鼻炎、老慢支、哮喘咳、免疫力低下的:大椎穴+肺俞穴
脾肾阳虚的、脾胃功能不佳的:神阙+中脘+天枢
宫寒:神阙+中脘、关元
腰酸、腰痛、怕冷:命门+肾俞穴
有时候还可以贴在足三里,保健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