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保护环境手抄报的图片与资料
只有资料。。。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地表水 资源的稀缺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的开采。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 约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现北京4万口井平均深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近 枯竭。
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据环境监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35个重点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染, 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以上城镇 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3.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亿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 96.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 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0.003%左右。
4.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5.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大多数洗涤剂都是化学产品,洗涤剂含量大的废水大量排放到江河 里,会使水质恶化。长期不当的使用清洁剂,会损伤人的中枢系统,使 人的智力发育受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障 碍。清洁剂残留在衣服上,会刺激皮肤发生过敏性皮炎,长期使用浓度 较高的清洁剂,清洁剂中的致癌物就会从皮肤、口腔处进入人体内,损 害健康。
6.关心大气质量——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
全球大气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 这五座城市的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分别在每立方米 200-500微 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3-9倍,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
7.随手关灯—省——度电,少一份污染
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性能源结构 中占70%以上。如按常规方式发展,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 亿吨煤当两的能源消耗,这将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耗的总和,煤炭燃烧时 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并形成酸雨和造成温室效应。
8.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
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业、商业、住房和交通上。 这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就象玻璃罩一样,阻断地面热量向 外层空间散发,将热气滞留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象变异,产生灾难性干旱和洪涝,并使南北极冰山融化,导致 海平面上升。科学家们估计,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海拔较低 的孟加拉、荷兰、埃及、中国低洼三角洲等地及若干岛屿国家将面临被 海水吞没的危险。
9. 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
煤炭等燃料在燃烧时以气体形式排出碳和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 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后形成高腐蚀性的硫酸和硝酸,又与雨、雪、雾 一起回落到地面,这就是被称做“空中死神”的酸雨。全球已有三大酸 雨区: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北欧地区、中国南方地区。酸雨不仅能强烈 的腐蚀建筑物,还使土壤酸化,导致树木枯死,农作物减产,湖泊水质 变酸,鱼虾死亡。我国因大量使用煤炭燃料,每年由于酸雨污染造成的 经济损失达200亿元左右。我国酸雨区的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积仍在扩 大。
10.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是我国节能重点之一。按照该工程实施计划 ,“九五”期间全国将推广节能高效照明灯具。到2000年争取节约照明 用电220亿千瓦时,并节省相应的电厂燃煤,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粉尘、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11.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 90%是石油、天然气和煤。这些燃料的形成过 程需要亿万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则 是可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人们把那些不污染环境的能源称为“ 清洁能源”。
12.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
我国首都北京有近120万辆机动车,仅为东京和纽约等城市机动车拥 有量的1/6。但是每辆车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却比国外同类机动车高 3-10 倍。北京大气中有73%的碳氢化合物、63%的一氧化碳、 37%的氮氧化物 来自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
13.当“自行车英雄”——保护大气,始于足下
在欧洲,很多人为了减少因驾车带来的空气污染而愿意骑自行车上 班,这样的人被视为环保卫士而受到尊敬。美国的报纸经常动员人们去 超级市场购物时,尽量多买一些必需品,减少去超市的次数,以便节省 汽油,同时减少空气污染。颇有影响的美国自行车协会一直呼吁政府在 建公路时修自行车道。在德国,很多家庭喜欢和近邻用同一辆轿车外出 ,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为洁净城市空气,伊朗首都德黑兰规定了“ 无私车日”,在这一天,伊朗总统也和市民一道乘公共汽车上班。 在我国上海,一些公司职员经常合乘一辆出租车,名曰:“拼打”。
14.减少尾汽排放——开车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 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对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应 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 造、销售或者进口。
15.用无铅汽油——开车人的选择
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会通过尾气排放出铅。这些铅粒随呼吸进入人 体后,会伤害人的神经系统,还会积存在人的骨骼中;如落在土壤或河 流中,会被各种动植物吸收而进入人类的食物链。铅在人体中积蓄到一 定程度,会使人得贫血、肝炎、肺炎、肺气肿、心绞痛、神经衰弱等多 种疾病。
16.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
纸张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费增长的原因之一,全国年造纸消耗木 材1000万立方米,进口木浆130多万吨,进口纸张400多万吨,这要砍伐 多少树木啊!纸张的大量消费不仅造成森林毁坏,而且因生产纸浆排放 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造纸行业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污染 的30%以上)。
17.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据统计,我国森林在10年 间锐减了23%,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自50 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 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
18.替代贺年卡——减轻地球负担
礼节繁多的日本人近年来也在改变大量赠送贺年卡的习惯。一些大 公司登广告声明不再以邮寄贺年卡表示问候。我国的大学生组织了“减 卡救树”的活动,提倡把买贺卡的钱省下来种树,保护大自然。
19.节粮新时尚——让节俭变成荣耀
我国有1.3亿多公顷耕地,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 值的47%,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 公顷的警戒线。
20.控制噪声污染——让我们互相监督
噪声会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噪声对人 的神经系统和心工程血管系统等有明显影响。长期接触噪声的人,会产 生头痛、脑胀、心慌、记忆力衰退和乏力等症状。低频噪声使人胸闷、 恶心。噪声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可以导致冠心病和动脉硬化。
21.维护安宁环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
德国规定,在室内使用音响设备时,音量以室内能听清美国法律规 定在学校中设置有关噪声的课程。英国规定,广告宣传、娱乐和商业活 动不得使用音响设备,夜间不得在公共场所使用音响设备。日本规定要 控制餐饮业夜间作业产生的噪声和使用音响设备进行宣传产生的噪声为 限;车辆不得产生影响他人的、不必要的噪声,禁止汽车不必要的空转。
22.认“环境标志”——选购绿色食品
已被中国绿色标志认证委员会认证的环保产品有低氟家用制冷器具 、无氟发用摩丝和定型发胶、无铅汽油、无镉汞铅充电电池、无磷织物 洗涤剂、低噪声洗衣机、节能荧光灯等。这些环境标志产品上贴有“中 国环境标志”的标记。该标志图形的中心结构是青山、绿水、太阳,表 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表示公众共同参与保护环境。
23.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人和动植物免受伤害。氟里昂中的氯原 子对臭氧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它能分解吸收紫外线的臭氧,使臭氧层 变薄。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和白 内障,会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1994年,人们在南极观测到了至今为止最大的臭氧屋空洞,它的面 积有用2400平方千米。据有关资料表明,位于南极臭氧层边缘的智利南 部已经出现了农作物受损和牧场的动物失明的情况。北极上空的臭氧层 也在变薄。目前,最早使用CFC(氟里昂是CFC物质中的一类)的24个发 达国家已签署了限制使用CFC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0年的修订案将 发达国家禁止使用CFC的时间定位在2000年。1993年2月,中国政府批准 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方案》,确定在2010年完全淘汰消耗 臭氧层物质。
24.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我国生产的洗衣粉大都含磷。我国年产洗衣粉200万吨,按平均15% 的含磷量计算,每年就有7万多吨的磷排放到地表水中,给河流湖泊带来 很大的影响。据调查,滇池、洱海、玄武湖的总含磷水平都相当高,昆 明的生活污水中洗衣粉带入的磷超过磷负荷总量的50% 。大量的含磷污 水进入水源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水中含氧 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
25.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是靠化学作用,通俗地讲就是靠腐蚀作用产生 电能的。而其腐蚀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镉、汞、锰等。当 其被废弃在自然界时,这些有毒物质便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 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食物链进入人的食物链。这些有毒物质在 人体内会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骼, 有的还能够致癌。电池可以说是生产多少废弃多少;集中生产,分散污 染;短时使用,长期污染。
26.选绿色包装——减少垃圾灾难
每人每天丢掉的垃圾重量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北京年产垃 圾430万吨,日产垃1.2万吨,人均每天扔出垃圾约1千克,相当于每年堆 起两座景山。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 过度过包装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 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 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27.认绿色食品标志——保障自身健康
目前,全国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300多家,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开发生 产的绿色食品达700多种,产品涉及饮料、洒类、果品、乳制品、谷类、 养殖类等各个食品门类。其它一些绿色食品,如全麦面包、新鲜的五谷 杂粮、豆类、菇类等也是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的。
28.买无公害食品——维护生态环境
食品污染源:一是工业废弃物污染农田、水源和大气,导致有害物 质在农产品中聚集;二是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产品中残留;三是一些 化学色素、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不适当使用;四是储存加工不当导致的 微生物污染。水果和蔬菜上的农药侵入人体数年后,就会通过癌症和免 疫系统、激素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的紊乱表现出来。
29.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
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 圾量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北京市如果按平均每人每 天消费一个塑料袋计算,每个袋重4克,每天就要扔掉4.4克聚乙烯膜, 仅原料就扔掉近4万元。如果把这些塑料铺开的话,每人每年弃置的塑料 薄膜面积达240平方米,北京1000万人每年弃置的塑料袋是市区建筑面积 的2倍。
30.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在德国,不少超市里的塑料袋不是免费提供的,这是为了减少塑料 袋的使用。很多德国人买东西时,习惯提着布兜子,或直接将货物装到 车上,不用塑料袋。一些家庭主妇为了少用塑料袋而挎着硕大的藤篮上 街购物。德国的旅馆也不提供一次性的牙刷、牙膏、梳子、拖鞋。饭店 里都使用不锈钢刀叉,高温消毒后再重复使用。
31.自备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环境浪潮使生产一次性产品的行业正在走下坡路,很多国家在开发 生产可降解塑料,使其在使用过后能够在自然界中化解;有的国家已淘 汰使用塑料,而用特种纸包装代替。 很多国家提倡包装物的重复使用和再生处理。丹麦、德国规定,装 饮料的玻璃瓶使节后经过消毒处理可多次重复使用,瑞典一家最大的乳 制品厂推出一种可以重复使用75次的玻璃奶瓶;一些发达国家把制造木 杆笔视为“夕阳工业”,开始生产自动铅笔。
32.少用一次性筷子——别让森林变木屑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 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 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 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33.旧物巧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延长寿命
全球性和生态危机使人们不得不考虑放弃“牧童经济”,而接受“ 宇宙飞船经济”观念。前者把自然界当作随意放牧、随意扔弃废物的场 所;后者则非常珍惜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就像宇宙飞船上的生活一样, 周而复绐,循环不已地利用各种物质。
34.交流捐赠多余物品——闲置浪费,捐赠光荣
35.回收废塑料——开发“第二油田”
不少废塑料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废塑料——废餐盒、食 品袋、编织袋、软包装盒等都可以回炼为燃油。 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 600千克汽油和柴油,难怪有人称回收旧塑料为开发“第二油田”。
36.回收废电池——防止悲剧重演
“痛痛病”和“水俣病”都是在日本发生的工业公害病。这是由于 含镉或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土壤和水源,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水俣 病”是汞中毒,患者由于体内大量的积蓄甲基汞而发生脑中枢神经和末 梢神经损害,轻者手足麻木,重者死亡。“痛痛病”是镉中毒,患者手 足疼痛,全身各处都很容易发生骨折。得这种病的人都一直喊着“痛啊 !痛啊!”,直到死去,所以被叫做“痛痛病”。由于普通土干电池都 含有这两种有毒金属元素,所以说电池从生产到废弃,时刻都潜伏着污 染。电池的回收势在必行!
37.回收废纸——再造林木资源
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 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 ,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 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贷物 包装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 稿纸、名片、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38.回收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
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混装 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 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 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 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
39.回收各种废弃物——所有的垃圾都能变成资源
北京的生活垃圾中,每天约有180吨废金属可回收。铝制易拉罐再制 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废玻璃再 造玻璃,不仅可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还可节电,减少大 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 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
40.推动垃圾分类回收——举手之劳战胜垃圾公害
“Recycle"(回收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时尚,分类垃圾箱在许 多国家随处可见,回收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欧盟各国自1990年以来为 推行“零污染”的经济计划努力;德国开始实施循环经济和垃圾法,旨 在要从“丢弃社会”变成“无垃圾社会”;奥地利制订法规,要求到2000 年废物回收率达到80%;法国要求回收75%的包装物,规定只有不能再处 理的废物才允许填埋;瑞典的新法规要求生产者对其产品和平共处包装 物形成的废物负有回收的责任;美国一些州政府从1987年开始制定了回 收的地方法规。
41.拒食野生动物——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在恐龙时代,平均每1000年才有一种动物绝种;20世纪以前,地球 上大约每4年有一种动物绝种;现在每年约有4万种生物绝迹。近150年来 ,鸟类灭绝了80种;近50年来,兽类灭绝了近40种。近100年来,物种灭 绝的速度超出其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而且这种速度仍有增无减。
42.拒用野生动植物制品——别让濒危生命死在你手里
生物多样性:一是指生态系统多样性,如森林、草原、湿地、农田 等;二是物种多样性,即自然界有上千万种生物,是丰富多彩的;三是 遗传多样性,即基因多样性,是指在同一种类中,又有不同的个体或品 种,我国是最旱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之一。
43.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保护有脆弱的生物链
我国已建立400多处珍稀植物迁地保护繁育基地、100多处植物园及 近800个自然保护区。我国于1988年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陆生野生动物3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 丝猴、长臂猿、丹顶鹤等约9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小熊猫、穿 山甲、黑熊、天鹅、鹦鹉230种。
44.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行使你神圣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 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产品。商业部规定,禁止收购和以任何形式买卖国 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产品(包括死体、毛皮、羽毛、内脏、血、骨、肉 、角、卵、精液、胚胎、标本、药用部分等)。我国也是《濒危野生动 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成员国之一。
45.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与万物共存
为挽救野生动物和生存,一些人捐钱“认养”自然保护区中的指定 动物,并像看望亲属一样去定期看望它们。北京部分大学生假期到云南 动员当地人保护原始森林和栖息于那里的珍稀动物滇金丝猴。很多人常 去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吊唁已灭绝的野生动物。在美国,一些孩子像对 待朋友一样给动物园的动物过生日。一位世界着名歌手在上海举办了一 次特殊的音乐会,听众是海里那些濒临灭绝的鲸。
46.不买珍稀木材用具——别摧毁热带雨林
资料表明,大约1万年以前地球有62亿公顷的森林覆盖着近1/2的陆 地,而现在只剩28亿公顷了。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 度减少着,等于每分钟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森林。照此下去,到本世 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将再减少2.25亿公顷,用不了多少年,世界热带森 林资源就可能被全部毁坏殆尽。
47.植树护林——与荒漠化抗争
森林的消失意味着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加速。目前全球有 100多国家,9亿人口和25%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威胁,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 直接经济损失达400多亿美元。 我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3,生活在荒漠地区和 受荒漠影响的人口近4亿,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0亿 元以上。
48.领养树——做绿林卫士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 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 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疲于奔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 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 总计创值约 196000美元。
49.无污染旅游——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国际上已把对环境与自然生态总资源的核算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富 裕程度的内容之一,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各国人均财富的报告中,澳大利 亚的经济富裕程度虽然不及美、日等国,却因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而被排名为人均财富第一,中国被列为第163位。
50.做环保志愿者——拯救地球,匹夫有责
做一个环境志愿者已成为一种国际性朝流。很多大公司在录用人才 时,特别注意应征者是否有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的记录,以此来判断其责 任感和敬业精神。据报道,美国18岁以上的公民中有49%的人作过义务工 作,每人平均每周义务工作4.2小时,相当于2000亿美元的价值。在日本 及欧洲各国,做环保志愿者也是公民普遍的常规行动。在我国,做环保 志愿者日益成为风尚。各地公民自顾去内蒙古恩格贝沙漠植树;深圳市 民自发到长江源头建自然保护站;北京大学生周末去社区进行垃圾分类 宣传;西安有“妈妈环保志愿者活动日”;吉林志愿者多次组织大规模 环保公益活动……这些行动影响着更多的人,环保志愿者的队伍正在不 断扩大。
Ⅱ 8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图和内容 图
历年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 )
1975年:人类居住(Human Settlements)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 Firewood)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保境识 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1984年: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1986年:环境与和平( A Tree for Peace)
1987年:环境与居住(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1990年:儿童与环境(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One Earth One Family)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For Life on Earth)
1998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
2000年: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2000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2001年: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Give Earth a Chance)
2003年:水----二十亿人死于它(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Wanted! 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 )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
2 0 0 6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Deserts and Desertification -Don't Desert Drylands!)
2 0 0 7 年: 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Melting Ice – a Hot Topic?)
Ⅲ 保护环境资料
地球上的十大环境祸患
土壤遭到破坏。目前,有110个国家的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物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问题也是酸雨问题。以前,酸雨问题只涉及到欧洲和北美的老工业国。但现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经济高速发展的部分地区也受到了酸雨的侵害。空气污染还打乱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加速房屋的损坏,导致气候反常变化。
淡水受到威胁。在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和1/3以上死亡者的死因都与受细菌感染或受化学污染的水有关。现在,每天有2.5万名男人和妇孺死于通过水传染的疾病。
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据2500名有代表性的专家预计,海平面将升高。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森林面积减少。在过去数百年里,温带地区国家失去了大部分森林。最近几十年以来,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也十分严重。按照目前这种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40年以后,一些东南亚国家就难见森林了。
生物品种减少。由于城市化、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生物存在的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的物种的绝迹。
化学污染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即使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冰盖也受到了污染。
城市化人口的爆炸和农业土地的恶化、贫穷,促使第三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离开农村,聚集于大城市的贫民窟里。
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恶化。
• 1、我国水源污染严重
• 水环境研究显示我国70%以上的河流受到了污染,全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着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2、城市自来水的现状
• 传统落后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供水管道的老化、腐蚀、剥落对水源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及高层水箱的三次污染,使得自 来水的各项细菌指数严重超标。
3、桶装水的不安全因素
• 黑心桶的使用、饮水机的二次污染以及桶装水生产企业的不规范性生产,导致几乎100%用户对桶装水 有不同程度的担心。
4、水家电产品尚处于萌芽期
• 家庭直饮水机作为一种新的饮水概念正逐渐让人们接受,但中国净水产品的普及率不到10%, 潜在需求很大,市场发展空间不容质疑。
如果在我们的周围,在高大的楼之间,拥有一片又一片的绿地,种下一棵又一棵能成荫的绿树,你就会仿佛走进了绿洲,不再觉得枯燥和单调,心情开朗,生趣盎然。
美国森林服务中心的科研人员,经过3年的研究证明,在城市的住宅小区,多栽种一些植物,会给人类带来莫大的益处。他们认为:
——树木可以协调人的心理状态,改善人际关系。研究人员对不同住宅区的300名居民进行了为期3年的调查。这些住宅区的建筑结构基本相似,居民的社会地位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一些住宅区的周围有树有草,另一些住宅区则是光秃秃一片,真正是被"混凝土围成的沙漠"。居住在绿荫丛中的居民,邻里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人际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人们喜欢外出,有安全感,心理更趋平静。在这样的环境里,甚至暴力行为也减少。而住在"沙漠"中的居民,深居简出,更喜欢呆在公寓中。于是,研究人员认为,有树木花草的地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赏心悦目,而且便于加强改善人际关系的环境。通过朋友或邻里之间提供的帮助,能减少不愉快感和挫折感。人与人之间增加了交流,也就减少了争吵和使用暴力。
——减少了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生活在广植树木花草地方的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癌症的发病率也降低许多。科学家们解释说:这是由于植物周围的空气特别清新,含有的负离子数量也相对较多。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对心肺功能很有益处。
——另外,在绿色的环绕中,人们可以享受到宁静、温柔,感到更加舒适。因而能镇静神经、降低血压,也更容易解除疲劳。
至于树木能调节温度、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的作用,早以为人们所熟知。据美国森林服务中心的研究,树木可以有效地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及工业废气,一棵树在一年中,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废气。
——大量植树有巨大的经济效益。除了间接的经济效益以外,城市植树还有不可低估的直接经济效益。比如,树木可以降低城市建筑物的空调开支。冬天,树木具有产热功能,并且使风速大减,从而对建筑物起到保暖作用;夏日,树木可以挡住阳光。如在建筑物的西边种树,会得到更多的荫凉,即使是光秃秃的树枝,也能使太阳的辐射降低30%。另外,树木还能提高水质,减轻涝灾、风灾,降低噪声污染。
Ⅳ 耕地面积增加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考情分析
年份试卷
命题情景
命题规律
2019
Ⅲ卷
考查我国北方大棚造成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主要考查植被的生态功能、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及生态保护措施等
2018
Ⅰ卷
考查种子的保存条件及面临的安全威胁
Ⅱ卷
考查芦苇的生态功能
Ⅲ卷
考查洞庭湖区的“堑秋湖”活动对候鸟的影响
2017
Ⅰ卷
考查东北地区引入怪柳绿化造成的生态破坏
Ⅱ卷
考查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功能差异
Ⅲ卷
考查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湿度造成差异的原因
2016
Ⅲ卷
考查渔业资源枯竭的原因与保护
微专题知识体系
必备知识
一、森林
1.生态功能
(1)调节气候(蒸腾作用强,空气中水汽充足,云量多,湿度大,气候湿润,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变化小;气温年较差小)。
(2)美化环境。
(3)稳定大气成分。
(4)涵养水源(截留雨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和地下径流)。
(5)保持水土(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截留大气降水)。
(6)调节径流[雨季,下渗增强,地下水增多,雨季汇入河流的地表径流减少;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大,使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7)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吸附大气的烟尘、吸收污染物质、释放出氧气)。
(8)繁衍物种,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9)防风固沙(森林的垂直结构越复杂,越有利于降低风速),保护农田——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记忆口诀——水气净美物尘沙。
2.破坏原因
(1)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等。
(2)人为原因: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如原始植被改成经济型植被。
3.影响危害
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气候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加剧;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湿地减少等。
4.治理措施
(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强监测。
(3)严禁过度采伐森林和过度开垦。
(4)建立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计划开采,采育结合、调整林区经济结构;植树造林,建设人工林;建立缓冲区;鼓励保护性开发。
二、草场
1.生态功能
同森林。
2.破坏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减少;火灾。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3.影响危害
导致气候干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草场退化;旱涝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种类)减少;造成土地荒漠化,形成沙尘天气。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治理措施
(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监测管理。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禁过度放牧和开垦。
(3)实行禁牧、轮牧制度;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合理放牧,严禁滥牧、滥垦、滥挖;积极建设人工草场,建立饲料基地。
三、湿地
1.形成条件
(1)纬度高,或者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2)地势低洼。
(3)来水丰富。
(4)多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2.生态功能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3.破坏原因——湿地萎缩、湿地污染
(1)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全球变暖,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冰川退缩,水量减少。
(2)人为原因: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围海养殖,填海造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排水开荒、各种建设占用、植被破坏造成的土地荒漠化。
4.影响危害
气候恶化,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减弱;旱涝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影响人类身体健康;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生物种类减少;湿地矿化度升高,水质变坏。
5.治理措施
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停止围垦,退耕还湖或还沼;疏通河道与湖泊;严禁各种建设占用湿地资源;流域上游建设水土保持林;引水入湖;严禁污染物排放;治理污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严禁森林、草地破坏等。
四、野生珍贵物种(鱼类和动物)保护的分析思路
1.生态功能
维持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
2.破坏原因
(1)自然原因:物种的寿命、自然灾害、沿途某种地理事物的阻挡。
(2)人为原因: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人类某种生产活动导致野生物种栖息地遭破坏,供觅食、栖息的水域日益退化;水利工程堵塞了繁殖交流的通道,使基因交流困难。
3.影响危害
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给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影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4.治理措施
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监测管理;建立大自然保护区,专门留出或建立生态通道,以增加繁殖场所和交流渠道;禁止过度捕捞,实行禁渔期制度;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种苗等;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采育结合;合理放牧。
五、某区域生物入侵的分析思路
1.形成原因
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的特点有:生态适应性强,耐性强,入侵潜力大;外来物种;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对资源的竞争能力强;能抗干扰,且干扰后恢复能力强;缺乏天敌;当地利用的较少。
2.影响危害
(1)会挤占其他物种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资源,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2)会减少其他植物土壤的水分及营养成分。
(3)会妨碍其他物种的生长,导致物种结构变化。
(4)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3.治理措施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公布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2)采取物理、化学与生物方法清除或控制其繁殖。
(3)把外来物种进行加工利用。
(4)培育外来物种的天敌。
(5)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与技术,有效防御外来物种的入侵。
六、土地沙漠化
1.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②动力条件:多大风。
③物质条件:植被少,土质疏松,多疏松沙质沉积物。
(2)人为原因:
①人口激增(根本)。
②过度樵采(最主要方式)。
③过度放牧。
④过度开垦。
⑤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⑥开矿、修路等工程建设。
2.影响危害
(1)造成土壤肥力退化,影响农牧业生产。
(2)造成土地裸露,形成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
(3)掩埋村庄、道路、各种交通线及水库和灌渠,影响经济的发展。
(4)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干旱,湿地萎缩等);生物多样性减少。
3.治理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合理利用水资源:①农作区(绿洲区):改进耕作制度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培育耐旱品种。②牧区:减少水井的数量。③干旱区:加强水资源上、中、下游的统一管理,合理分配。
(3)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最有效的措施)。Ⅰ.绿洲外缘:封沙育草;Ⅱ.绿洲前沿:乔、灌木结合;Ⅲ.绿洲内部:建设农田防护林网,保护好现有植被,严禁砍伐植被。
②工程措施:设置沙障工程。草方格沙障法的作用: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防止铁路或农田被风沙侵袭和掩埋;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的成活。还有石方格沙障法;建设阻沙工程——高立式挡风墙。
(4)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①合理放牧;②适度开垦;③退耕还林、退耕还牧(草);④建设人工草场。
(5)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推广省柴灶。
(6)工、矿建设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七、水土流失
1.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
②地形: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③土质:土质疏松或岩石破碎。
④植被:植被稀疏。
(2)人为原因:人口剧增;陡坡开垦;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等造成的植被破坏严重。
2.影响危害
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土壤肥力下降,耕地面积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下游河、湖、水库泥沙增多,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河床抬高,调洪蓄洪能力减弱,进而诱发洪涝灾害;形成沟谷,破坏土层结构,影响交通和耕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资源缺乏;影响航运;水质变差,水生生物减少。
3.治理措施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平整土地,改坡为梯,严禁陡坡开垦;修建鱼鳞坑或蓄水池,减小流速,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沟谷处打坝淤地(建坝阻挡水流,泥沙淤积,形成肥沃土地;减少下游洪涝灾害发生;可以增加耕地面积,种植作物,缓解人地矛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修建排水渠等水利设施;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模式;等高耕作,施用有机肥等。
八、土壤(次生)盐碱化
1.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如大水漫灌或只灌不排;或者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围垦养殖导致的海水入侵(海水倒灌)。
2.影响危害
河水、地下水、湿地咸化,盐度上升,水质恶化,影响生产、生活用水,影响人类身体健康;附近表土盐碱化,土地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减少;腐蚀各种建筑设备。
3.治理措施
(1)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拦水、防渗等。
①科学灌溉。
②引淡淋盐。
③井灌井排:旱季利用井水灌溉,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盐分降低;同时可增加地下水蓄水容量,有利于缓解夏季洪涝灾害。
④严禁过度开采地下水,合理进行围垦养殖。
(2)农业改良措施:改良耕作,采取轮作、间种套种等措施;地膜覆盖。
(3)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碱、耐盐植物和牧草,植树种草。
九、石漠化
1.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地形崎岖,坡度陡;降水量大且集中;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土层薄。
(2)人为原因: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如陡坡开垦)、不合理的农业结构;过度开垦与过度放牧;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开矿、建厂、修路等各种建设。
2.影响危害
造成土地退化,耕地减少,影响农业产量与质量,缩小人类生存发展空间。
3.治理措施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严禁陡坡开垦和过度砍伐;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生态移民;土壤移置搬迁(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生态文明理念主导下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备考师说]
考查重点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及治理
考查方式
命题方式多样化,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多以数据图或区域图、配以文字信息为背景命题,考查具体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命题预测
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指导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多渠道、多角度考查生态环境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高考的一个重点考点和长久热点。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时事事件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集训高考——明规律]
(2019·全国卷Ⅱ·节选)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题。
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2019·天津高考)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文材料,回答2~3题。
图1
图2
2.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A.船舶制造与维修 B.海洋文化旅游
C.水产养殖与捕捞 D.远洋货物运输
3.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图2),其目的主要是()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
4.(2018·全国卷Ⅰ·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如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集训高考参考答案]
1.C洼地不断增多增大,使洼地周围地区本来就少的水渗流到地势较低的洼地之中,土壤缺水现象不断加重,导致植被死亡,加之风力影响大,使土地沙化,C对。水土流失是流水作用形成的,沼泽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水分,而该山前平原洼地增多增大期间河流断流,因此周边地区不会出现水土流失和沼泽化,A、B错。土壤盐碱化过程与水盐运动密切相关,在缺水状态下,地下盐分难以到达地表集聚,D错。
2.B3.A第2题,图片显示的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都体现了与海洋相关的文化内容,“渔家乐”码头则属于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服务业,四处景观跟船舶制造与维修、水产养殖与捕捞、远洋货物运输关系不大。B对,A、C、D错。第3题,沿海滩涂放置人工礁石,可减小海水对海岸的冲蚀作用,起到保护海岸的作用;引种盐生植物可以吸收海水中的盐类,具有净化海水的作用,A对。这些措施客观上在恢复生态和美化环境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沿海滩涂本就属于湿地范畴,投放人工礁石和引种盐生植物都不能增加湿地面积,C错。这些措施是以保护而非开发为主要目的,D错。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解析:第(1)题,一题两问,一是推测湿地的地貌特点,二是推测湿地的气候特点。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纬度高,属于温带气候,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乌裕尔河在扎龙受阻没有形成堰塞湖而形成大片湿地,且面积广大,积水较浅,可推测该地地势平坦且开阔。第(2)题,注意要求从降水量与蒸发量数量的变化方面分析。乌裕尔河刚成为内流河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随着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蒸发量不断增大,最终降水量与蒸发量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第(3)题,一题两问,一是指出扎龙湿地水中盐度的变化,二是说明变化原因。乌裕尔河属于内流河,河水不断注入湿地,带来盐分,同时,水中盐分会随着湿地内水分的蒸发而不断积聚,从而导致湿地水中含盐量增大。
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命题视角]
生态问题的治理
[例1](2014·全国卷Ⅰ·节选)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第(1)题,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湖泊周围沉积,二是冬春季节河流与湖泊水位低,泥沙出露。第(2)题,原因主要从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大且日数多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设置方格沙障、阻沙墙、用碎石等覆盖沙面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微技巧]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分析思路
[押题训练]
下图为河南省南阳市某地石漠化景观,这些石漠化区域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岩石大面积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同时由于缺少植被涵养水源,已引发不同程度的干旱,导致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恶化,人畜饮水困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石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质疏松②土壤贫瘠③过度垦殖④乱砍滥伐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对策措施合理的是()
①封山育林、建设草地②修建梯田和灌溉设施③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④发展规模化小麦种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1.D2.A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石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垦殖、乱砍滥伐,破坏了地表植被,③④对。土质疏松是黄土高原的特征,①错。土壤贫瘠不是岩石裸露的原因,②错。故选D。第2题,该地水土流失严重,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对策措施合理的是封山育林、建设草地,①对。实施坡改梯及小型水利水保措施,降低流速,沉积泥沙,减少土壤流失,②对。跨流域调水不能减轻水土流失,③错。发展小麦种植会加重水土流失,④错。
生态系统的修复
[例2]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据此回答(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解析]第(1)题,艾比湖面积缩小,注入淡水减少,蒸发水分增多,含盐量增加;水质变坏,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湖面缩小,湖水蒸发量减小;湖水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故选C。第(2)题,湖泊面积萎缩主要是因灌溉用水增多,所以主要的措施应该是退耕还林,保护水源;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修建水库无水可储存,也不适宜发展水产养殖;湖泊面积萎缩与水质无关。故选B。
[答案](1)C(2)B
[微技巧]
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
(1)分析湖泊面积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几年、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的季节变化有关。
(2)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河萎缩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的。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其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
[押题训练]
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白洋淀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读白洋淀流域图,完成1~2题。
1.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原因可能是()
A.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小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上游修水库导致入湖水量减小
D.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2.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
B.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
C.暂缓开发区域经济
D.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
解析:1.C2.A第1题,白洋淀干涸的原因可以从气候、降水量、蒸发量、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变化不大,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原因主要为人为原因。读图可知,白洋淀上游的河流建有大量水库,因此,由于上游水库大量蓄水,入湖水量减小,导致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故选C。第2题,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和节约用水等措施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A正确;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和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会不断减少湿地的面积,措施不当,B、D错误;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协调发展,暂缓开发区域经济来保护湿地不恰当,C错误。
[通性通法归纳]
区域生态问题类型多样,但是解决问题的模式都归结为“一个根本”“两类因素”“三种角度”:
Ⅳ 论文是什么,主要格式是什么,写论文时要抓住什么重点写,保护环境的论文怎么写。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着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