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知道浙江缙云的仙都景区“仙都”的由来吗
名称由来
“仙都”这两个字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笔,据史料记载,谢灵运、李白、白居易、朱熹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晋云留下灿烂篇章,难怪当年唐明皇来到这里会连连惊叹“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
仙都景区导航搜索:
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风景旅游区
距离县城十公里,开车约15分钟。
⑵ 天下第一峰鼎湖峰曾经拍过哪些电视剧
鼎湖峰,又名独峰、丹峰,俗称石笋。东峙步虚山,西临练溪水,底部面积2468平米,顶部面积710平米,高170.8米,拔地参天, 凸现阳刚之气,为一亿六千万年前火山喷溢堆积的流纹岩台地,经地质外力作用而形成柱峰奇观,被誉为“天下第一峰”。相传黄帝在峰巅置鼎炼丹,后驭龙升天。峰顶松柏间,丹鼎凹陷形成小湖,泉水清澈,四时不竭,故名鼎湖,峰亦因之。
走过了千山万水,不知道多少梦跌碎;走过了时光的海洋,落下了几分岁月的迷茫。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平常,却可以看到岁月里面的花香,在不断流淌。
⑶ 鼎湖山位于哪里
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境内,东距广州86km,南临西江3km,西离肇庆市中心18km,北与九坑相邻。这里群峰列峙,满目青翠,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涓潺的溪流,高悬的飞瀑,浩瀚的林海,奇特多姿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森林群落,丰富多彩的物种资源浑然交织在一起,使其成为物华天宝之地,并以“活的自然博物馆”誉满海内外。
地处热带北缘,亚热带南缘,温暖湿润的季风气侯,正是大自然对鼎湖山的
偏爱,这里保存并繁衍着众多的森林植被类型。群峰之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等自然植被。前者属于热带植被类型,后者属于亚热带植被类型,而季风常绿阔叶林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之间的过渡类型,为中国南亚热带所特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构成了一个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序列和方向。此外,由水翁、蒲桃和鱼尾葵所组成的河岸林与沟谷雨林相连,呈一条弯曲的玉带与溪水交辉相映,状似一条走廊,惹人注目。在这众多的植被类型中,最能体现鼎湖山森林地域和景观特色的要数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
鼎湖山的季风常绿阔叶林,迄今已有近400年的保存历史,它在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生长发育和进化演替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规律,反映了本地带植被的最高生产力水平及其自然资源状况,是研究自然生态平衡的样板。季风常绿阔叶林外貌苍绿,林冠重叠稠密,群落层次结构复杂,一般可分为五层。其中,乔木可分为了三层,外加灌木和幼树、草本层。由锥栗、荷木等散生的阳性巨树所组成的乔木第一亚层,林冠层不连续,呈半球状。这些巨树高达30多米,3-4个人携手才能合围。高大挺拔的树干,粗糙的树皮以及逐显苍老的枝干和树梢,一方面表明它们在森林中唯我独尊,不可替代的长者地位,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它们经过数百年的沧桑风雨,即将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乔木第二亚层由黄果厚壳桂、厚壳桂等主要种类构成。它们树干挺直,树皮光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显示出奋勇争先的勃勃生机,假以时日,它们将取代上层的高大古树。从乔木第三亚层往下,伴随着丰富多彩的层间植物,种类组成复杂繁多,虽比不上热带森林物种的茂密富饶,但却反映了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原始风貌。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鼎湖山地势轩昂,地形错落,最高峰鸡笼山海拔1000.3m。两条由西北独自发
源的溪流,终年水花飞溅,流泉淙淙。在纵跨整个鼎湖山后于东南出口处合二为一,最终奔向西江。温暖、阴湿和静风,使庆云寺到半山亭一带,以及白云寺附近的山涧谷地上,分布着亚热带南部所特有的沟谷雨林。由凸脉榕、鱼尾葵、橄榄、肥荚红豆等组成的沟谷雨林,下与河岸林相接,上与季风常绿阔叶林相连。虽在群落合成特征上已不如真正的热带雨林,但群落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有其自身的特点。当你登高俯瞰,这两条溪流好象礼仪小姐所佩戴的绿色彩带,而其间生长着的沟谷雨林又恰似镶嵌在这条彩带上的绿石,把鼎湖山装扮得分外妖娆。
倘佯于古林绿海之中,品味“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那离奇古怪,神秘玄妙的热带森林景观,会使你会味无穷,留连忘返。在那土壤浅薄的山坡上,雄伟壮观的板状根,形如板墙,又似昆鹏展翅,向四周延伸,牢固地支撑着仁面子、荔枝等参天大树,使之雄踞于林冠之首。那黑的、青的、黄的、红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藤蔓植物,有的圆粗如巨蟒,有的扁平如履带,有的则纤细如丝线,它们时而卧地而行,时而攀岩走壁,绕树而上;似秋千,似绳杆,腾空飞挂于大树之间,纵横交织于林冠之上,无所不在地显示它们魔高一丈的生存本领。植物种对生存空间的激烈争夺,使一些附生植物选择锥栗、荷木等大树苍老的枝干,作为自己的安身之所,脆花兰、蜈蚣藤、狮子尾等在枝干上划地为营,将自己发达的根系深扎于树皮裂隙之间,巧取豪夺,繁衍生息。它们或攀附紧贴树干,或悬垂倒挂,风姿绰约,仪态万千,宛如空中花园一般。植物世界生存竞争最残忍的一幕应是绞杀现象,本来依靠动物和鸟类将种子携带到宿主枝丫和树皮裂缝后,才得以萌发生长的榕树,非但不知恩图报,反而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凭着自己垂吊而下的气根网,将宿主团团抱住并绞杀致死,进而占据宿主的位置,求其自身的发展。在水筒木、青果榕等桑科榕属植物,以及水东哥的树干上,出现了开花结果的奇特现象,鱼尾葵更是别出心裁地从茎干或叶柄处长出一个硕大的花序,似观音手中的魔鞭,倒挂干顶,成一景。其实老茎生花的植物多数为雌雄异株,将自己鲜艳的花朵显露于昆虫最易触及的位置,显示了植物对昆虫传粉的一种特殊适应。至此,你不得不惊叹自然界的博大精深。
⑷ 鼎湖山的资料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 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鼎湖山面积1133公顷,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森林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内外,被眷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
这里有野生高等植物1843种,栽培植物534种,其中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以鼎湖山命名的植物有30种。鼎湖山多样的生态和丰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因此这里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很多,有鸟类178种,兽类3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15种,1998年12月,经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测定,鼎湖山的负离子含量最高达到105600个/立方厘米,为目前国内所测定的最高的负离子含量区。
鼎湖山自唐代以来就是着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公元676年,惠能高僧的弟子智常禅师在鼎湖山西南之顶老鼎建白云寺,此后,高僧云集这里,环山建起三十六招提,前来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越来越多。明崇祯年间,即公元1633年,和尚在莲花峰建起莲花庵,第二年又迎来高僧栖壑和尚入山奉为主持,重建山门,改莲花庵为庆云寺,到了清代,庆云寺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岭南四大名刹之首。鼎湖山因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而蕴藏着丰富的泉水,从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流泉飞瀑。幽深的自然景观,东西两溪流形成两大景区:天溪景区、老鼎景区。九十年代新开发的鼎湖山新景区叫”新鼎景区”。
鼎湖与七星岩一起于1982年组成星湖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首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于1998年七月又评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示范点。如今,鼎湖山又建起了国际学生旅馆,以低廉的价格接待海内外学生。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临安市西北部,面积4284公顷,经度范围:119°24′11〃-119°28 ′21〃,经度范围:30°18′30〃-30°24′55〃,海拔范围300m-1556m,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景观。
天目山一九五六年被批为\"森林禁伐区\",一九八六年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为全国首批,一九九六年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在全国的自然保护区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天目山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是因为她是生物种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集中点,不仅生物资源,保存较好,旅游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特别明显。原1050公顷范围内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其中以\"天目\"命名的37种,国家保护植物35种;有高等动物2274种,昆虫20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4种,以\"天目\"命名的动物48种,是名符其实的\"生物基因库\",被七十余所大中院校定为教研实习基地。区内的森林生态有高、大、古、稀、美特点。有全国最高的57米的金钱松,整个老殿景区的树木均为30米以上的乔木;有古柳杉群,区内胸径1米以上的古木600余棵,仅柳杉就有400余棵,胸径2米以上的柳杉19棵,最大的材积达75.4立方米;野生野杏、连香树、香果树,迎春木均为珍稀的古老种类,被称为\"活化石\"。丰富的森林生态形成了优美的森林景观,春至野花遍地香气袭人;夏到绿树成荫,清新凉爽;秋来翠竹红枫,金黄的银杏满山皆是;冬天则是玉树银花的优美景象。独特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天目山独特的复杂多变多类型的森林生态气候。年平均气温仙人顶为8.8℃,山麓禅源寺为14.8℃,特别是受地势小环境影响,禅源寺景区形成了冬暖夏凉小气候,常年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6℃,是避暑的\"清凉世界\"。天目山距临安41公里,距杭州90公里,处在黄山至杭州的黄金旅游线上,为东南沿海的绿色明珠。天目山自古就为宗教名山,北魏郦道元所注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载,建于元代的开山老殿,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建于清代的禅源寺占地40余亩,曾有斋堂500余间,僧侣1000余人,是全国最大的韦陀道场。李白、白居易、苏轼、李时珍、干隆及近代的郁达夫、徐悲鸿、胡适名人都到过天目山,为天目山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近几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保护区的旅游接待设施已初具规模,有接待床位1300余个,旅游车辆30余辆,成为东南沿海大中城市生态旅游的首选地。
浙江天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于1988年,为副县级事业单位,核定计财科、经营管理科、办公室、保护科、科研所五个科室为副科级,定编人数48人。行政上由临安市人民政 府领导,业务隶属浙江省林业厅。天目山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1�保护天目山保护区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2�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加强生态旅游开发,为保护区的建设积累资金,提高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建局十余年来,天目山人勤俭创业,甘于奉献,以保护为宗旨,加强保护力度,曾获林业部 、人事部森林防火先进单位。以科技为依托,不仅是生态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场所,也是学校教学实习重要基地。据统计,来天目山进行教学实习的大中专院校70余所,每年有30余所的中小学来天目山举行各种科教活动。不仅生态资源保护较好,文化建设也上了一个台阶,天目书院,天目山诗书画院相继成立;生态旅游开发已初具规模。局设立了旅游科,加强了旅游的管理,整个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科研、开发三位一体,事业逐步完善。正如诗人张学理的对联\"天目山名山端靠前贤开拓,自然宝库全凭来者经营\"所说,天目山管理局现任领导班子和职工以护名山,爱名山为荣,立足高起点,确定高标准,请上海同济大学设计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禅源寺景区详细规划已经完成。即将投建,恢复天目山佛教胜 地禅源寺工程正紧锣密鼓进行。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二十一世纪的天目山将更加的辉煌。
---------------------------------------------------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的最高地段,东经117度27分至51分、北纬27度33分至54分。总面积56527平方米,是世界同纬度带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为95.3%。建立于1979年,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武夷山不仅以“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自然风光着称,而且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成为“生物模式标本”产地。
气候特点
地处中亚热带,境内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有34座,形成天然屏障,冬季可阻挡、削弱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夏季可抬升、截留东南海洋季风,形成中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雾日长,垂直变化显着。保护区内年平均气温8.5--18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日照数递增率为21.3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
地质地貌
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地势最高区域。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武夷山脉最高峰,也是中国东南大陆最高峰。区内地势高低悬殊,高山深谷纵横,在面积556.7平方米的小范围内,最高处达2158米,最低处仅300米,相差1800多米。区内出露最多的岩石是侏罗系兜岭群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武夷山脉有数十个与山脊直交或斜交的垭口,它们或是古老的河谷,或是由断层隐落而成,是小股气流运行的通道。
植物种类
保存着2万多公顷原始类型的森林,有30类群系,100多个群落。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过渡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中山矮曲林、中山草甸、竹林等。
有近四千种植物。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有银杏、水松、南方铁杉、钟萼木、鹅掌楸、香果树、银钟树、观光木等19种。还有紫楠、香花木、武夷四照花以及武夷玉山竹、崇安唐竹等百数十种珍稀物种或武夷特有物种。这些珍稀植物在研究植物进化史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动物种类
野生猕猴群
自然保护区内已知脊椎动物有475种,其中哺乳纲8目23科31种,鸟纲18目47科73种,两栖纲2目10科35种,鱼纲4目12科4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9种,二级48种。
其中被列为国家保护对象的脊椎动物有华南虎(已多年未见出没)、猕猴、短尾猴、毛冠鹿、云豹、金猫、大灵猫、小灵猫、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鸳鸯、白鹇、草鹗、穿山甲、苏门羚等。崇安髭蟾(角怪)、丽棘蜥、竹鼠、蝾螈、大头平胸龟、长脚鼠耳蝠、短脚鼠耳蝠以及崇安地蚣、武夷湍蛙、三港雨蛙等数十种动物,是全国仅见于此的独有珍贵物种。全国昆虫有32个目,在这里已发现31个目,金斑喙凤蝶、宽尾凤蝶等属于珍稀种。蛇类已发现5科26属64种(其中毒蛇17种),占中国蛇类种数的1/3。
----------------------------------------------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133公顷,最低海拔高度14.1米 ,最高海拔高度 1000.3米;有高等植物267科877属1863种,16个自然植被类型,兽类38种,爬行类20种,鸟类178种,蝶类85种,昆虫681种。建筑面积4700多平方米,其中用于办公和科研的3100多平方米,设有实验室、图书馆、展览室、标本室、讲座室和接待室;职工住宅有1590多平方米。已建有珍奇观赏植物园鼎湖山珍稀濒危植物园、华南杜鹃园(山)、竹园,面积总计5.43公顷,种类合计158种;另有5个荫棚及繁殖棚,占地300多平方米,一个苗圃地占地7000多平方米。3个永久样地占地4公顷,进行生态研究观察。
翻开世界植被图,沿着北回归线由东往西,褐黄的标色不无遗憾地告诉你:这是令人触景生畏的回归沙漠带。越过茫茫沙漠或稀树草原,在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4′的地方,你会惊喜地发现一片蓊蒙的绿洲,象一颗璀璨的翡翠,赫然镶嵌在这条北回归沙漠带的末端。这就是素有“沙漠带上的绿色宝库”之称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境内,东距广州86km,南临西江3km,西离肇庆市中心18km,北与九坑相邻。这里群峰列峙,满目青翠,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涓潺的溪流,高悬的飞瀑,浩瀚的林海,奇特多姿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森林群落,丰富多彩的物种资源浑然交织在一起,使其成为物华天宝之地,并以“活的自然博物馆”誉满海内外。
地处热带北缘,亚热带南缘,温暖湿润的季风气侯,正是大自然对鼎湖山的
偏爱,这里保存并繁衍着众多的森林植被类型。群峰之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等自然植被。前者属于热带植被类型,后者属于亚热带植被类型,而季风常绿阔叶林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之间的过渡类型,为中国南亚热带所特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构成了一个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序列和方向。此外,由水翁、蒲桃和鱼尾葵所组成的河岸林与沟谷雨林相连,呈一条弯曲的玉带与溪水交辉相映,状似一条走廊,惹人注目。在这众多的植被类型中,最能体现鼎湖山森林地域和景观特色的要数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
鼎湖山的季风常绿阔叶林,迄今已有近400年的保存历史,它在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生长发育和进化演替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规律,反映了本地带植被的最高生产力水平及其自然资源状况,是研究自然生态平衡的样板。季风常绿阔叶林外貌苍绿,林冠重叠稠密,群落层次结构复杂,一般可分为五层。其中,乔木可分为了三层,外加灌木和幼树、草本层。由锥栗、荷木等散生的阳性巨树所组成的乔木第一亚层,林冠层不连续,呈半球状。这些巨树高达30多米,3-4个人携手才能合围。高大挺拔的树干,粗糙的树皮以及逐显苍老的枝干和树梢,一方面表明它们在森林中唯我独尊,不可替代的长者地位,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它们经过数百年的沧桑风雨,即将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乔木第二亚层由黄果厚壳桂、厚壳桂等主要种类构成。它们树干挺直,树皮光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显示出奋勇争先的勃勃生机,假以时日,它们将取代上层的高大古树。从乔木第三亚层往下,伴随着丰富多彩的层间植物,种类组成复杂繁多,虽比不上热带森林物种的茂密富饶,但却反映了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原始风貌。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鼎湖山地势轩昂,地形错落,最高峰鸡笼山海拔1000.3m。两条由西北独自发
源的溪流,终年水花飞溅,流泉淙淙。在纵跨整个鼎湖山后于东南出口处合二为一,最终奔向西江。温暖、阴湿和静风,使庆云寺到半山亭一带,以及白云寺附近的山涧谷地上,分布着亚热带南部所特有的沟谷雨林。由凸脉榕、鱼尾葵、橄榄、肥荚红豆等组成的沟谷雨林,下与河岸林相接,上与季风常绿阔叶林相连。虽在群落合成特征上已不如真正的热带雨林,但群落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有其自身的特点。当你登高俯瞰,这两条溪流好象礼仪小姐所佩戴的绿色彩带,而其间生长着的沟谷雨林又恰似镶嵌在这条彩带上的绿石,把鼎湖山装扮得分外妖娆。
倘佯于古林绿海之中,品味“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那离奇古怪,神秘玄妙的热带森林景观,会使你会味无穷,留连忘返。在那土壤浅薄的山坡上,雄伟壮观的板状根,形如板墙,又似昆鹏展翅,向四周延伸,牢固地支撑着仁面子、荔枝等参天大树,使之雄踞于林冠之首。那黑的、青的、黄的、红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藤蔓植物,有的圆粗如巨蟒,有的扁平如履带,有的则纤细如丝线,它们时而卧地而行,时而攀岩走壁,绕树而上;似秋千,似绳杆,腾空飞挂于大树之间,纵横交织于林冠之上,无所不在地显示它们魔高一丈的生存本领。植物种对生存空间的激烈争夺,使一些附生植物选择锥栗、荷木等大树苍老的枝干,作为自己的安身之所,脆花兰、蜈蚣藤、狮子尾等在枝干上划地为营,将自己发达的根系深扎于树皮裂隙之间,巧取豪夺,繁衍生息。它们或攀附紧贴树干,或悬垂倒挂,风姿绰约,仪态万千,宛如空中花园一般。植物世界生存竞争最残忍的一幕应是绞杀现象,本来依靠动物和鸟类将种子携带到宿主枝丫和树皮裂缝后,才得以萌发生长的榕树,非但不知恩图报,反而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凭着自己垂吊而下的气根网,将宿主团团抱住并绞杀致死,进而占据宿主的位置,求其自身的发展。在水筒木、青果榕等桑科榕属植物,以及水东哥的树干上,出现了开花结果的奇特现象,鱼尾葵更是别出心裁地从茎干或叶柄处长出一个硕大的花序,似观音手中的魔鞭,倒挂干顶,成一景。其实老茎生花的植物多数为雌雄异株,将自己鲜艳的花朵显露于昆虫最易触及的位置,显示了植物对昆虫传粉的一种特殊适应。至此,你不得不惊叹自然界的博大精深。
鼎湖山遍地珍奇,满山宝藏。保护区1133ha范围内,生长着2500多种高等植物,约占广东植物总数的四分之一。1845种野生高等植物中,桫椤、紫荆木、土沉香等国家保护植物达22种,鼎湖冬青、鼎湖钓樟等华南特有种和模式产地种更是多达30种。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孑遗植物桫椤,逃过了第四纪冰川的浩劫,鼎湖山生存下来,虽野生数量已寥寥无几,但同门兄弟-黑桫椤却选择阴湿避风的地方安家落户,已成旺族。经过40年的保护和繁殖,一些珍稀濒危种类在鼎湖山已不再是孤家寡人,家丁不旺。格木已成群落,观光木、鸡毛松的后代早已融入植物大家庭中,随处可见其芳踪。而长叶竹柏则成了鼎湖山独特的行道树种,笑迎八方宾客。
四方物种,兼容并存,荟萃于此,将鼎湖山装点得花枝招展,充满生机。春天,油麻藤那圆粗的茎干上,则开出了一串串晶莹剔透,丰腴动人的禾雀花,那白的白里泛绿,那红的红中紫,似一群排列有序,振翅欲飞的禾雀。在林木稀疏的杜鹃山上,20多种华南杜鹃花竞相怒放,红色、白色、紫红色、粉红色,满山遍野,争春斗艳。初夏,锥栗、荷木盛花,一簇簇淡黄色的花球点缀在高低起伏,参差不齐的林冠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从而引来成群的蜂飞蝶舞。秋冬季节,山杜英、天料木、山乌桕的叶子由绿变红,似一抹血色涌动在暗绿丛中。鱼尾葵的果实嫣红如玛瑙,俨然串串佛珠,倒悬在笔直挺拔的茎干上,耀眼夺目。红花油茶那鲜红硕大的果实,会使你仿佛走进了春华秋实的苹果园。而桂花那浓郁、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魄荡神游,飘飘欲仙。
生物学家把鼎湖山称为“物种宝库”和“基因储存库”,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植物并兼有多种用途。有以木质坚硬着称的格木、野生荔枝等优良的用材树
种320多种,药用植物更是多达900种以上,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巴戟、肉桂、何首乌外,尚有能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紫花杜鹃,可医肝病的黄根豆,以及灵芝、马勃、霍克斯虫草等58种药用真菌,300多种野生园林观赏植物中,粤万年青、长生铁角蕨,以及各种兰花,在装扮大自然的同时,亦可美化你的居室,与你朝夕相伴。20多种野生果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百年以上的野生荔枝、野生龙眼,虽其果实已退化变质,苦涩难咽,但它们却是改良、复壮、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来源。10多种保健饮料植物中,苦丁茶、绞股蓝已受益于平常百姓,但被当代文豪郭沫若赞为“客来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斟满杯”的鼎湖特产紫背天葵,因锲生于悬崖石壁,数量稀少而十分珍贵。此外,还有油脂植物180多种,淀粉和芳香植物各40余种,纤维植物110多种,鞣料植物60多种。不胜枚举的资源植物,为人们监测、研究、保存、繁殖和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
⑸ 鼎湖山在什么地方
鼎湖山位于肇庆市区东北18千米处,由鼎湖、三宝、凤来、鸡笼等十多座山峰组成,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鸡笼山是这座山的主峰,海拔约1000米。山上层峦叠嶂,在山之绝顶还有一个四时不竭的湖。在山的西北坡有西溪龙泉坑瀑布群,共有水帘洞、鹅潭、葫芦潭等8处瀑布。从30多米高的峡谷倾泻而下的飞瀑形如绝壁上的银幕,极为壮观。在山间葱笼茂密的林木中,生长着1700多种高等植物,不仅包括桫椤、苏铁等孑遗植物,还有许多稀有珍贵植物如鼎湖钩樟、鼎湖冬青等,属于世界少有的一种特殊森林类型,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也已被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内外,被誉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
⑹ 鼎湖山的地理环境
位于肇庆市城区东北18公里。它由10多座山组成,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00米。鼎湖山得名有二说:一是因山顶有湖,湖水清澈,四时不竭而称顶湖山;二是山的中峰园秀,两峰分立左右,山麓诸峰三歧,远望如三足鼎峙,加上山顶有湖,宛若古鼎,而称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鼎湖山唐代已是岭南佛教圣地。溶自然和人文于一体,分天溪、云溪和天湖三大景区。众多文物古迹分布在天溪、云溪,天湖为新辟自然景区。天溪景区有:明代建筑庆云寺,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该寺有“镇山三宝”舍利子、白茶花树、《龙藏经》(“文化大革命”时期散没);还有大铜钟、平南王王座、千人锅、咏梅百首诗碑和清慈禧太后敕赐“万寿庆云寺”竖匾;飞水潭瀑花飞溅,潭水清澈,亦是天然游泳场所。云溪景区有:唐代智常禅师创建的白云寺和跃龙庵;老龙潭、涅槃台、白鹅潭、浴佛池、水帘洞天等。天湖景区是利用原始林群落中的山溪幽谷,让游人沿溪而上,涉水、攀崖、穿丛林,到山顶的天湖,寻幽探险。
鼎湖山由几列同向(北东东—南西西)的山脉组成,山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按高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级,第一级高程在800米以上,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3米,它的左右诸峰均是800米以上的高峰。第二级高程为500~800米,这级高峰以石仔岭为东南界,在石仔岭的西北或其左右诸峰,高均在500米以上,石仔岭海拔598米。第三级高程为250~500米,在石仔岭东南诸峰,高程均不超过500米,主峰三宝峰海拔491.3米,其他峰高多在300~400米之间,第四级高程在250米以下,属山前的丘陵密集地带,它在树木园、地质疗养院、米塔岭一线的东南,包括塘娥岭、后龙山、米塔岭诸山。
鼎湖山与北岭山的构造基本相同。鼎湖山的走向为北东东—南西西的单斜、褶皱、断裂山地。山地内部山体密集、峰峦重叠,起伏大,断层陡崖发育,层状地貌清楚。有名的鼎湖断裂带自北东向南西横穿山地中部与北岭断裂带相接,为形成山地中的瀑布奇景和险峻壮观的山势提供了良好条件。
在山地中的各山峰坡度多在30°~40°,局部在60°以上,少于15°的很少。从鸡笼山向东南经石仔岭、三宝峰到坑口,直线距离4.4公里,高程由1000.3米降至8米,比降达22.5%。
山上水蚀地形明显,沟谷深切,山脊狭窄,V型谷深100~300米,沟谷之间的山脊成棱状,最窄处仅有3~5米,剥夷面发育了500、300~400、150~200、80~100米等多级。发源于鸡笼山的山溪有南北两支,均自西北向东南流,横切山地构造走向线,在岩层断裂的地方往往发育成断崖和阶梯状河谷,谷底基岩出露或乱石成尽,从而使溪流发育了众多的激流、瀑布、深潭奇景,南支云溪有老龙潭、三昧潭、水帘洞天等;北支天溪,水流出天湖后,阶梯状河床明显发育,其中落差最大的飞水潭,断崖高达40米。两溪为同向山脊相隔,成为山地自西北向东南的分水岭。
⑺ 鼎湖山简介
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区东北18公里,穿过北回归线。面积1133公顷,最高1000.3米(鸡笼顶),岭南四大名山之首。原名顶湖,得名于山顶有一个常盈的湖。有传说黄帝打败蚩尤,在此铸鼎,故称鼎湖。
从山麓到山顶,自下而上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多种森林类型。被誉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绿色宝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又因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而鼎湖山因其终年常绿,又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7)鼎湖峰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鼎湖山一直是着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山上有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庆云寺,还有白云寺、跃龙庵等。鼎湖山林木茂密,瀑布众多,是一个避暑胜地。人称鼎湖集六大名山之特色,有王屋之奇,青城之秀,武夷之清,西樵之逸,丹霞之媚,委羽之幽。
鼎湖山分为三大景区:天溪--庆云景区;鼎湖--天湖景区;云溪--老鼎景区。鼎湖山景区内还可乘坐电屏车观光,包来回,现票价为20元人民币/人。
1982年,鼎湖山与七星岩组成的星湖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首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⑻ 鼎湖山在哪里
鼎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下游,是肇庆市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范围主体之一。陆域位置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2°30′~112°57′,北纬23°05′~23°15′之间;东邻佛山市三水区,北接四会市,南靠高要市,西与肇庆市端州区接壤。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北岭山脉的鼎湖山群,中部为平原地带,南有烂柯山向东延伸,同鼎湖山隔江峙立,西江横贯中部,最高峰为鸡笼山,海拔1000.3米。全区总面积596平方公里。鼎湖区东自永安镇的长冲村,西止凤凰镇的上水田村,南起沙浦镇的苏二村,北至凤凰镇的良田村。[1]西江航道、321国道和广茂铁路三条重要交通要道成“川”字型横贯全境,扼西江水陆之咽喉,加上在建的南广、贵广铁路、广佛肇城际轻轨、江肇高速和规划的广佛肇高速,鼎湖将会发展成为粤中西部的一个交通枢纽。陆路距广州80公里,水路距香港140海里。
⑼ 仙都胜景的景区概况
仙都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休闲、度假、科普为主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际民俗摄影创作基地。
仙都景区总面积166.2平方公里,包括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山四大景区和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朱潭山、赵侯祠等300多个分景点,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田园风光,野趣盎然,兼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特别是鼎湖峰高达170.8米,拔地而起,直刺云天,被誉为“天下第一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仙都美妙的山水风光、赏心悦目的人文资源倍受各影视剧导演青睐,已有近百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了外景,被赞誉为“天然摄影棚”。
丰富的文化积淀与自然风景相协调,多彩美丽的神话传说表现了仙都山川泱泱风采。仙都古称缙云山,与黄山、庐山并列为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唐天宝年间,鼎湖峰周围五彩祥云缭绕,鸾鹤飞舞,云中仙乐响亮,山呼“万岁”。唐明皇李隆基闻听此景,不禁龙颜大悦:“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乘兴御书“仙都”二字。从此,缙云山被敕改为仙都山。独峙水涯的鼎湖峰,相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曾于此炼丹升天。峰侧的黄帝祠宇是中国南方祭祀朝拜轩辕黄帝的重要场所,与陕西黄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仙都摩崖石刻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唐朝小篆书法家李阳冰的“倪翁洞”、“黄帝祠宇”篆刻真迹,已有近1300年历史,属稀世之品。
仙都处于浙江中南旅游线中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和缙椒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上海396公里,杭州240公里,温州150公里。景区除拥有好溪竹筏漂流、攀岩探险、仙都垂钓、山地野营等多种丰富多彩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外,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及地方风味小吃。
⑽ 鼎湖峰的介绍
鼎湖峰,是整个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 170.8 米,顶部面积为 710 平方米,底部面积为2787 平方米,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笋”。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绘这个天下奇观。据说轩辕黄帝在峰顶用鼎炼丹,鼎重达千斤,把峰压成了凹形,下雨积水成了一片湖——鼎湖。轩辕黄帝升天后,这个地方就被人们称为——鼎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