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龙文章背景图片
扩展阅读
一龙被ko动态图片 2024-11-13 03:49:50
福建男人相貌图片 2024-11-13 03:44:06

龙文章背景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26 10:24:39

㈠ 我的团长我的团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1938年1月,随着战争一步步由东南沿海平原向西南高山地带延伸,国民政府开始修筑险峻的滇缅公路。

在中国全面抗战中,云南是中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联系并取得援助的陆、空国际通道,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的所在地 ,为防御日军从中南半岛北犯中国战场西南大后方的最后战略屏障 。

随战争局势的发展,至41年,日军切断了中国除滇缅公路之外的所有补给线,并开始进犯缅甸,打算切断中国全面抗战唯一的路上补给线,掐住中国的脖子,打击全国抗战的信心。

为保证反法西斯同盟援华物资顺利运往中国,1942年,国民党政府正式组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配合英军守卫缅甸(缅甸当时为英国殖民地),保护滇缅大通道畅通。

因为是中国军队第一次走出国门,国民政府高层极为重视,由蒋介石嫡系第五军、第六军担纲主力,国军唯一机械师第200师更是勇担先锋。入缅初期,远征军表现非常好,体现了充分的战斗意志和高超的战斗技巧。

在友军英军配合不利的情况下,依然打出了几个漂亮仗,最后因为英军的自私投降,导致整个战局急转直下,远征军全线崩溃。一部退到印度,大部撤到云南,途中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和日军的围追堵截,出现大量伤亡,损失惨重。

“团长”中的大部分情节就是撤退到云南的部队,与日军隔怒江对峙,准备反击的故事。由于中国大部分国土沦丧,国民政府被压缩到西南一隅,实际上已退无可退,所以必须利用天堑,死守怒江。

最初日军乘占领缅甸余威几次打算强渡怒江,但在中国军队拼死守卫下失败,随着国际战争的形势及日本自身实力的局限,事实上,后来日军已成强弩之末,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只能修筑永久工事,与国军隔江对峙。

(1)龙文章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内容简介

抗战末期,一群溃败下来的国民党士兵聚集在西南小镇禅达的收容所里,他们被几年来国土渐次沦丧弄得毫无斗志,只想苟且偷生。而日本人此时已经逼近国界,打算切断中国与外界的联系。

收容所里聚集了各色人物:孟烦了、迷龙、不辣、郝兽医、阿译等等。他们混日子,他们不愿面对自己内心存有的梦,那就是再跟日本人打一仗,打败日本人。因为他们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了。他们活得像人渣,活着跟死了也差不多。

师长虞啸卿出现了,他要重建川军团。但真正燃起这群人斗志的是嬉笑怒骂、不惜使用下三滥手段的龙文章。龙文章成了他们的团长,让这群人渣重燃斗志,变成勇于赴死之人。

这些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就是炮灰的命运,他们面对的是一场几乎必死无疑的战争。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对得起“中国远征军”这五个字的中国远征军题材的小说。

列宁在评价高尔基的《母亲》时说:“这是一本及时的书。”今时今日,在尤其需要我们对未来抱有信心的时候,本书也当得起这一评价。

㈡ 历史上有龙文章、虞啸卿这些人物嘛

历史上没有虞啸卿,龙文章些人物。

虞啸卿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人物,由邢佳栋扮演。虞啸卿出身将门,出场时是川军团团长。 原先有人认为人物参考了戴安澜、孙立人等多位将领的形象和事迹。不过,结合历史,虞啸卿的原型借鉴了第八军军长何绍周,军政部长何应钦的侄子。何绍周指挥的松山战役被认为是剧中第二次南天门战役的原型。

只是松山战役发生的过程并不是电视剧和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反而和第31集至第33集沙盘推演描述的几乎一模一样。我方以15:1的战亡比,艰难地取得了松山战役的胜利。

龙文章的原型是:洪行。

洪行:湖南宁乡西冲山(今宁乡东湖塘镇)人。先后任预二师副师,新39师师长。为什么说龙文章原型是洪行,理由如下:

1、龙文章的南天门阻击同洪行率预二师在腾北阻击非常相似。

2、洪行经常戴斗笠赤脚视察军情民情,和龙文章以及他的炮灰们的不拘衣冠相似。

3、龙文章有亲自侦察日军南天门防御情况的经历。洪行同样有化装成苦力,侦察日军飞凤山要塞的经历。

4、洪行调任新39师师长后,在滇西反攻战役的龙陵会战中奉命死守张金山、南天门、双坡阵地,阻击从芒市方向增援而来的日寇主力,全师几乎拼光。这同《团》剧末龙文章死守树堡的情况非常接近。

5、龙文章为了开会,出车祸受伤;而洪行也因开会,回程途中自驾吉普车失事而意外殉职!

(2)龙文章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南天门战役原型详解

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败,英军向西沿公路逃进印度,中国军队则分路进入丛林,分别向西、东北方向撤入印度、中国。缅甸的陷落使滇缅路被截断,国际援华物资无法通过陆地运输进入云南,日军从缅甸进攻,形成对中国的两面夹击之势。

依靠了怒江边的惠通桥阻击,国军迅速西进反攻,以及“飞虎队”的空中攻击和支援,才将日军挡在怒江一线,国民政府领导的全面抗战开始进入自77事变开始以来最窘迫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历时2年多、牺牲惨重的“驼峰航线”运输开始了。为了使国民政府能够有信心坚持抗战下去,美国政府不惜以损失飞机317架,飞行员1519人的代价,进行了历史上最为疯狂也最为无奈的战略空运。

时间到了1944年初,国民政府决定要从怒江一线向云南省西部盘踞的日军进攻。

1944年5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再次组建的中国远征军在江水震耳欲聋的涛声中从怒江东岸开始渡江。怒江水激浪横,巨石堆叠。舟艇工兵在战区外缘的大理洱海训练充分,整个渡江行动十分成功,除了一名士兵落水身亡,以及跟在筏子后泅渡的骡马被浪卷走几匹之外,没有出现多少混乱和损失。

小股日军曾在对岸群山中进行骚扰,但力量单薄,一经反击就退进莽莽丛林,消失得无影无踪。过了江的国军仰着面向峡谷的上方拼命攀登。怒江西岸整个峡谷基本上直上直下,是防守的绝佳地形。日军躲在高高的峡谷上方的山头上,居高临下,以逸待劳。

松山在今云南省龙陵县境内,西距龙陵县城50公里,主峰海拔2260米,和其它几个山头共同形成一个浅浅的高山小盆地,方圆不过10余平方公里。盆地中是一个自然村,叫做大寨,原有数十户人家,日军盘踞此两年时期内,将大寨作为其军资仓库与指挥部。从大寨向东攀登约1000米就到了松山顶峰,山坡上古松繁茂,高与天齐,故名松山。

在松山顶峰东向远眺,就是深不见底的怒江峡谷,从北向南蜿蜒而来,又渐渐消逝在苍茫的远方。对面群山间沿直插到江中的“一”字形长坡盘旋而下的那条细丝,就是滇缅公路,它在东岸走完长达40公里的两个“之”字形大弯,下到看不见的峡谷底部的惠通桥,过江以后又要再次走完两个丝毫不比东岸逊色的“之”字,才能爬上西岸山脉的最高处,向西边的龙陵、芒市、遮放、瑞丽延伸,最后出了国门,进入缅甸。松山就在滇缅公路在怒江西岸的最后一个大弯处,公路正好从山顶下面绕过。这是卡在滇缅公路上的一枚特制的“钉子”,被西方记者称为“滇缅公路之直布罗陀”。

松山扼守着滇西进入怒江东岸的交通咽喉。它紧靠怒江惠通桥,“前临深谷,背连大坡”,左右皆山,松山突兀于怒江西岸,形如一座天然桥头堡,扼滇缅公路要冲及怒江打黑渡以北40里江面。

由于松山又陡又高,易守难攻,地势极为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并且与腾冲、龙陵形成犄角之势。哪一方占领松山,哪一方就掌握了主动权、生存权。整个滇西战役,主要是在松山、腾冲和龙陵三大战场展开,其中松山战役是重中之重。

松山乃日军在滇缅边境六大踞点之一,范围虽然不大,但阵地工事构筑非常坚固。驻守松山的日军是第五十六师团下属腊勐守备队,装备有一一五重炮群、反坦克速射炮、高射机枪及少量坦克。兵力3000余人,粮食、弹药储备在两年以上,守备队长金光少佐的司令部设在腊勐街上。

一年前,日本驻缅总司令河边正三中将和第十五军新任司令官年田口谦看中了松山,认为松山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从缅甸调来一支工兵部队,另外从泰国、缅甸调来两万民工,昼夜施工,松山的里外都是工事坑道,其穷2年之力松山日军防御阵地,完全按照永久性作战需要构筑,极为复杂坚固。在一些重要地段,连坦克都能在地堡里开进开出,活动自如。

日军苦心经营竣工后,河边正三为了考验工事的牢固性,派了10架飞机轮番轰炸半小时,工事内部丝毫未损。

为此,河边正三在给南方军总司令部报告中称:“松山水泥工事的坚固性,足以禁得起中国军队任何武器的敲打,中国军队不伤亡20万休想拿下松山。”

日军在工事竣工后又陆续广筑工事。那些上层铺着钢板的碉堡,布满坡面,如龟背纹,周以刺铁丝数重,堡垒内外,编成浓密火网,互为支援。每个堡垒分为三层,上作射击与观测,中作寝室或射击,下作掩蔽部或弹药粮仓库。

因此驻守日军113联队队长松井秀治放言:“松山筑起的是战略保险箱”。

此外,日军阵地还有完备的供水、供电和通讯系统,甚至设置了慰安所,摆开了死守到底的架势。

6月4日,国军第71军渡过怒江后开始仰攻松山,71军开始只出用了一个步兵团,决心在军属山炮营支援下几天之内全歼松山日军。但反复攻击了近一个月进展缓慢,71军军长钟彬不得不介入指挥,并调来第二军新39师117团加入攻击,付出了1600余人伤亡的代价,到7月7日,总算攻下了日军竹子坡、腊勐街、阴登山几个支撑点,就再也攻不动了,双方僵持在距渡江地点直线距离4000余米的山头上。

当面日军的主力逐渐退上松山,死死钉在西岸最高峰上,仍旧阻碍着滇缅公路。国军占领拉勐街后,对松山日军形成包围,攻击部队改由攻击力更强的国军第8军担任主攻 。

松山久攻不下,第11集团军只好将大部兵力取道下游平嘎,沿崎岖小道绕过松山,迂回对龙陵城进行包围攻击,与从边境上的遮放、芒市战略支撑据点火速来援的日军56师团主力迎头开战,双方在龙陵周围大山上鏖战。日本炮兵用优势炮火将四周中国军队的阵地轰成一片片焦土,然后由挺着刺刀的日本步兵冲上阵地同缺弹少粮的中国士兵反复肉搏。

远征军背后的松山始终像鱼刺那样卡住了运输路线的咽喉,后勤供应被迫依赖于人扛马驮的原始方式和险峻的山道。绵绵阴雨中,疾病和自然灾害频发,摔死病亡的人和马不绝于路,呻吟和哀号不绝于耳,躺在泥水中奄奄一息却无力后送的伤员与日俱增。国军的重炮被阻于松山,后勤供应既不及时也不充分,弹药粮秣的消耗补充困难,只能以血肉之躯承受惨重伤亡。

随着日军战役预备队的加入,日军攻势日趋猛烈,龙陵外围许多阵地反复拉锯之后得而复失,整个龙陵战局甚至几度有溃围之势,虽竭力维持仍险象环生,岌岌可危。必须打通滇缅公路松山段,彻底改善后勤运输状况,使炮兵和援军尽快投入战场。否则,一旦日军冲破龙陵之围,来自龙陵、芒市、遮放、畹町、密支那的日重兵突进至松山,居高临下向无险可守的国军压下来,当面国军的江防有顷刻间土崩瓦解的可能。

由于补给线被切断,龙陵城外的数万国军将重蹈1942年入缅远征军覆辙。这样,围攻腾冲日军148联队的国军第53、54军腹背完全暴露,国军反攻大计将彻底失败,甚至连怒江天险也将无兵可守,战略后方大西南腹地将洞开,再一次引起各种连锁反应……

在1944年夏秋的滇西战场上,全局中最有分量的一颗棋子就是松山,双方都清楚看到了这一点,一方死守不退,一方强攻不懈,最终酿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浴血大战。

㈢ 龙文章风衣

那应该不是国军的军服配置,也许是美国的。

㈣ 做了四张对比图:看《亮剑3》武器和人物,与历史照片差距多大

亮剑3》,也叫《新亮剑》、《亮剑3-雷霆战将》,刚播了九集就没影儿了,这让很多观众感到很遗憾——是没看够还是没吐够,笔者不多做评价。

有人为这部一开始叫《亮剑3》,后来又叫《雷霆战将》的“新亮剑”停播感到不平:“当年也有女兵穿裙子,当年也有军官抽雪茄,当年也有军官吃西餐!”



上面这一组对比图就不用说了,十八集团军或者川军能有一门一五零口径九六式榴弹炮,旅长还真没资格要,而丢了九六式榴弹炮的鬼子军官,绝对是要切腹谢罪的。

与《亮剑3》中的漂亮白净不同,历史资料中保留下来的老照片告诉我们:虽然两个人只有一杆老式步枪,但是这两位战士眼中的杀气,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是青春、什么是热血。

㈤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真实的故事么

应该基本是真实的吧。荧屏上的东西没有一个是生活中原原本本的,都是经过改编的。 1942年,中国大地正深陷于抗日战争的苦难之中,各地军民的反抗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一个离中缅边境不远叫作禅达的地方,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出身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政见的溃兵和百姓,因为种种命运际遇的原因而相会于此:北平人孟烦了、军医郝兽医、湖南兵不辣、上海军官阿译、东北佬迷龙、豆饼、要麻、蛇屁股、康丫、川妹子小醉……战争的苦难和身体的伤病让他们过着绝望的日子,他们互相厌憎又相依为命,不饿死不病死成为他们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标。为了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别无选择的他们不得不摒弃前仇、恩怨、偏见、狭隘而团结一致组成一支小分队,在现实的困境中他们认识到了民族存亡的大义,于是义无返顾共同投入到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捍卫尊严、为抗战胜利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正义斗争中,用血肉之躯书写一曲曲铁血卫国的悲壮战歌! 一场战役过后小分队死伤惨重,硝烟弥漫中突然闯进一人,这个用诡计杀死了在仓库外封杀的五个日本兵的诡异男人自称是川军团副团长龙文章!回到禅达,龙文章被宪兵逮捕,原来他不是什么团长,只是一个在团副死后摘了团副军衔给自己挂上的中尉。其他人被关在收容站,就在众人揣测身世极端坎坷的龙文章已经被枪毙之际,传来新师长虞啸卿正式任命龙文章为团长的消息…… 在和日军凭怒江对峙的时刻,绝地求生的他们邂逅了一个有红色倾向的学生,龙文章和他相见恨晚,在理想与灵魂的辩论中面红耳赤…最后龙文章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太老,他们太年青…… 不久,龙文章拉出一支十三人突击队从红色学生说过的一处没被日军监控的湾流通过怒江去铜钹救回孟烦了的双亲。日占区的疮痍让众人觉得满心罪过,而龙文章把他所谓的搭救变成了一场渡江侦察,期间邂逅了一支共产党游击队,曾经和龙文章辩论的红色学生已经是共产党员……突击队成功撤回东岸,共产党游击队为了不让日军发现那条过江通道而全军覆没…… 虞啸卿正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渡江攻势,打算拿下已成心腹之患的南天门,一年多来日军已经把整座山改造成了庞大的堡垒,而以炮灰团从江那边得来的经验,这样的攻势一定是必败。龙文章力止,虞啸卿给他半个月时间去寻找放弃攻击的证据。龙文章和孟烦了被迫出没西岸,在日军眼皮底下绘制南天门工事图。在龙文章收集不可攻击的证据时,同样找到了攻下南天门的方法,但他无法说出“那个极其惨烈的方法”,因为他爱惜这个被戏称为炮灰团的每个人的性命,他心里清楚,“那个极其惨烈的方法”将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场战争,一场从此将炮灰团深深烙在历史长轴上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死亡之战……

满意请采纳

㈥ 我的团长我的团书下部赠的海报是什么样的

种类很多,几乎主创人员都有,不过随书附赠的版本是随机的,我那张和一楼是一样的,有段奕宏的签名

㈦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从缅甸败退回来龙文章,到底犯了什么罪

龙文章以川军团的军需中尉,冒领团长之职,领兵作战,就这一条就基本可以定龙文章的死罪了。假使再加一条:所收拢之溃兵千余人,仅剩十余人,几近覆灭!这两条罪龙文章必死无疑!

这部电视剧我反反复复地看了六七遍之多,是真的喜欢,当然原着小说也看了。龙文章被抓后,在审判的时候来了一位陈专员,而这位陈专员的表现十分值得玩味,他至始至终只关注一点,就是龙文章有没有接触我党,有没有被我党感化,当他确认没有时,整个审判就成了一场插科打诨的闹剧了。在原着中龙文章最后也是因为信仰了我党,而被残忍杀害。

㈧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什么年代

故事讲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各地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承受战争苦难的故事。剧中人物、地点和故事情节基本为虚构。

1941年,滇西禅达城市。孟烦了、迷龙、不辣、郝兽医等散兵困居在收容站,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在乱世中求生。团长虞啸卿来到收容站拉起一只队伍,以川军团的名义出征缅甸。

原本应该飞往印度向驻印军司令部、新一军新编第一军报到的一群新兵,却在途中被日军击落迫降在一个不知名的村落;孟烦了等人才刚刚走出残破的美军飞机,就遇上某部大部队的溃退。一群人被几个日军围困在仓库之内。

这时奇迹般的出现了一个人,他自称龙文章,是他们的团长。这位“团长”带领一帮溃兵边打边退,当到中国境内时,他已经拉起了一个简装团。

在行天渡旁,抢着过怒江的军人和民众挤成一团,而此时日军前锋也渐渐逼近。龙文章打断缆绳,激励众军与自己一起抵抗紧逼的日军。经过一夜激战,他们伤亡惨重。

在与东岸虞啸卿的旗语对话中,龙文章跪求虞啸卿的炮火支援。虞啸卿虽不知龙文章的真实身份,但也应允。利用炮火支援,龙文章等人逃回东岸,但只有廖廖数人,大部人都已牺牲。

当他们回到禅达城市,民众们对这群保住了东崖家园的英雄表达了最热情的欢迎。当龙文章见到虞啸卿时,等待他的却是被逮捕的命运。

一月后在军事法庭上,他们再次见到了龙文章。这场审讯,龙文章终于说了真话。他本是一个团部后勤军需补给官上尉,当祁团副死后,穿了他的衣服,收拢起一支部队,打了一场绝户仗。

(8)龙文章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故事背景是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抗战的故事,真实的战争远比电视剧中的惨烈,电视剧仅仅展现了其残酷性的一小部分。

抗战中后期,由于日军战线过长补给紧张,为了侵夺美国取道缅甸的大批援华战略物资,在1941年12月发起了对缅甸的侵略,企图切断中国唯一的海外交通补给线——滇缅公路,全面封锁中国。

英法军在敦克尔克大溃败之后,为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与中国方面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2年仰光沦陷,中国派遣了入缅抗日的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2月由滇西进入缅甸,与日军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战斗,由于英军毫无战斗力,把战场的压力全部丢给中国远征军,并一再拖欠调剂给中国远征军的武器装备,加上日本空军自始至终掌握着缅甸战场的制空权,构成强大的立体火力网。

本应前来支援的一个美国空军联队临时改赴北非,远征军没有任何空中掩护,在这一阶段受到极大损伤,10万人的军队只有4万人生还。

中国远征军失利后,一部返回滇西,据守怒江天险;另一部退入印度蓝伽,组成中国驻印军,接受美国装备并受美军训练。

之后,随着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取得主动权,中国驻印军与英、美军协同,于1943年10月对缅北日军展开反攻,即缅北滇西战役。

在滇西怒江与日军对峙的中国远征军,也于1944年5月发起了松山战役和腾冲战役,并于1945年与中国驻印军在缅甸芒友会师,将日军全部赶出了缅北和滇西。至此,中印缅公路完全打通,中国远征军班师回国。

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收复了云南边陲小城腾冲,流浪在外的腾冲人欢天喜地地回到家乡,但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故园一片焦土,数千名中国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卧在残垣断壁上。

腾冲男女老少忍住悲伤,掩埋了士兵的尸体,其中包括十四名美国官兵,建立起阵亡将士公墓——国殇墓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我的团长我的团

㈨ 我的团长我的团讲的是什么

《我的团长我的团》主要讲述了1942年期间中国各地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承受战争苦难的故事。

剧情介绍:1942年,中缅边境有座叫禅达的小镇。时不时受到炮火袭击的地方,聚集着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溃兵。他们是小少爷孟凡了、军医郝兽医、东北佬迷龙、阿译长官、湖南人不辣等。他们只求有吃的死不了,如同活死尸。

这时,师长虞啸卿出现了,他想利用这群散兵重组川军团,空降缅甸参加战争。但到达战场的小分队面对的却是已成定局的溃败。最后剩下的孟烦了一行人被逼退到四面楚歌的小屋里。外面是不断靠近的日本兵,危机的最高点,拯救他们的是自称团长的龙文章。

龙文章其人,由来不明,不按常理出牌,却奇迹地带领着孟烦了一行人渡过怒江,回到了禅达。等待他们的不是嘉奖,而是看守。而龙文章则被发现根本不是什么团长,而是摘了军衔自己挂帅的中尉。就在大家都猜测龙文章凶多吉少时,龙文章不仅没死还被虞啸卿任命为川军团团长,但等待他们的是更深的漩涡。

(9)龙文章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角色介绍:

1,迷龙

男,三十岁左右。东北人。有着东北人的狂野。热爱生活,很善于利用自己强壮的身体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对战争十分厌恶,对日本人恨之入骨。希望和妻子团聚,却又放不下部队的战友。表面上他欺负身边一切亲近的人,可实际上又非常在乎他们。一旦愤怒就不管不顾,不考虑后果,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可以随时献出生命。

2,虞啸卿(师长)

男,三十五岁。国民党内部的一颗冉冉新星。年纪虽轻,前途却十分光明。他是一个很纯粹的军人,为了胜利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知人善任,不嫉贤妒能。但由于身陷国民党内部高层,不可避免的沾染了政治风气。对于国民党的错误决定充满反抗精神却不敢做出反抗的行为。对下属包容一切,却不能保全。

3,张立宪

男,二十五、六岁。四川人。虞啸卿手下的精锐军官,对军事,甚至政治都有着深度的见解。在攻打南天门时加入炮灰团。之前因报复孟烦了而认识了妓女陈小醉,并对她一见钟情。

在南天门战斗中被毒气毁了容。他对虞有着强烈的崇敬,却在最后的战争中被虞彻底抛弃,对虞的信仰最终破灭,与炮灰团的战士产生了同生共死的深厚友情。

4,上官戒慈

上官戒慈是个缅甸华侨,除了自己还有儿子,家里人在战争中全部牺牲了,公公刚死时,上官在心里发誓,要是谁能把公公体面地葬了,她就嫁给谁。迷龙便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上官戒慈履行了做妻子的承诺,也成为了团里的一份子。

5,康丫

康丫,山西兵,见谁都是一脸的不忿,像是欠了他半吊子钱似的,自己毛病一大堆,还总爱挑别人的理,遇见软的就上去掐两把,遇见比自己横的立马闪人,典型的小人物,典型的部队里那一小搓“不安定因素”。但就是这么个小人物,却在最后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成就了自己“英雄”的称号。

6,郝西川(兽医)

男,六十岁左右。炮灰团随军医生。他并不是真正的医生,甚至从来没救活过一个伤员。但他对伤员们尽心照顾,在伤员去世时还紧紧拉住他们的手,以希望让他们安心。

他对周围的战争似乎在冷眼旁观,其实内心也有着狂热的火。耐心的对孟烦了说教,希望他能正视自己。对炮灰团战士的遭遇深深的同情与怜悯。

㈩ 我的团长我的团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历史背景是什么。

1942年,中国大地正深陷于抗日战争的苦难之中,各地军民的反抗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一个离中缅边境不远叫作禅达的地方,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出身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政见的溃兵和百姓,因为种种命运际遇的原因而相会于此:北平人孟烦了、军医郝兽医、湖南兵不辣、上海军官阿译、东北佬迷龙、豆饼、要麻、蛇屁股、康丫、川妹子小醉……战争的苦难和身体的伤病让他们过着绝望的日子,他们互相厌憎又相依为命,不饿死不病死成为他们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标。为了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别无选择的他们不得不摒弃前仇、恩怨、偏见、狭隘而团结一致组成一支小分队,在现实的困境中他们认识到了民族存亡的大义,于是义无返顾共同投入到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捍卫尊严、为抗战胜利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正义斗争中,用血肉之躯书写一曲曲铁血卫国的悲壮战歌! 一场战役过后小分队死伤惨重,硝烟弥漫中突然闯进一人,这个用诡计杀死了在仓库外封杀的五个日本兵的诡异男人自称是川军团副团长龙文章!回到禅达,龙文章被宪兵逮捕,原来他不是什么团长,只是一个在团副死后摘了团副军衔给自己挂上的中尉。其他人被关在收容站,就在众人揣测身世极端坎坷的龙文章已经被枪毙之际,传来新师长虞啸卿正式任命龙文章为团长的消息…… 在和日军凭怒江对峙的时刻,绝地求生的他们邂逅了一个有红色倾向的学生,龙文章和他相见恨晚,在理想与灵魂的辩论中面红耳赤…最后龙文章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太老,他们太年青…… 不久,龙文章拉出一支十三人突击队从红色学生说过的一处没被日军监控的湾流通过怒江去铜钹救回孟烦了的双亲。日占区的疮痍让众人觉得满心罪过,而龙文章把他所谓的搭救变成了一场渡江侦察,期间邂逅了一支共产党游击队,曾经和龙文章辩论的红色学生已经是共产党员……突击队成功撤回东岸,共产党游击队为了不让日军发现那条过江通道而全军覆没…… 虞啸卿正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渡江攻势,打算拿下已成心腹之患的南天门,一年多来日军已经把整座山改造成了庞大的堡垒,而以炮灰团从江那边得来的经验,这样的攻势一定是必败。龙文章力止,虞啸卿给他半个月时间去寻找放弃攻击的证据。龙文章和孟烦了被迫出没西岸,在日军眼皮底下绘制南天门工事图。在龙文章收集不可攻击的证据时,同样找到了攻下南天门的方法,但他无法说出“那个极其惨烈的方法”,因为他爱惜这个被戏称为炮灰团的每个人的性命,他心里清楚,“那个极其惨烈的方法”将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