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稻子从哪里来图片
扩展阅读
女人疱疹症状和图片 2024-11-15 22:44:16
拔月亮搞笑图片 2024-11-15 22:40:11
手机封面风景带字图片 2024-11-15 22:32:30

稻子从哪里来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20 22:12:37

❶ 谁有关于水稻从耕地到变成大米的每一步过程的图片

水稻从耕地到变成大米全过程:

1、整地

(1)、插秧前,农户在稻田撒播有机肥,进行积肥。

❷ 世界水稻起源于哪里

世界水稻起源于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12320±1200,14810±230年。 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

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大禹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还命令后稷(周的先人)给大家分发食物。没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余的地方,分给那些少的地方。

水稻的发展,是和南方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
前面说过,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南方比较落后。《禹贡》把南方的土地排在最末等。《汉书·景十三王传》说:长沙是低湿的穷地方。从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统计来看,华北大平原及关中是当时人口最密的地方,江南人口很稀。

豫州(今河南省的一部分)的面积大约只占全国的2%,而人口倒有755万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以上,一共设了108个县;豫章郡(今江西全省)面积比豫州大一倍,但是只有35万多人,18个县。

这就极其明显地反映出当时长江以南的经济情况,远不及黄河流域。那时各地区人口的多少,是和当地的粮食产量有密切关系的。所以尽管稻是南方的主要作物,但是总产量远不及北方主要作物谷子的总产量多。

(2)稻子从哪里来图片扩展阅读:

分布范围

全球

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

世界上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种植面积将近5千万公顷,总产量为1亿5千万吨。

中国水稻的种植面积为3千万公顷左右,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高的国家,总产量高达2亿吨以上。

中国

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中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

二.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是中国最大的稻作区。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

四.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

五.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及内蒙古东北部。

六.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

❸ 第一颗水稻是怎么来的

有研究表明:早于14000年前先民利用野生水稻“鬼禾、公禾、山禾、神谷、野禾和山鸡禾等”驯化而成,驯稻开始是从就近随便移栽而来,14000年前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稻谷也可能是其后代。据此14000年前玉蟾岩遗址的稻谷也不是第一颗了。所以第一颗水稻还没找到。

❹ 稻谷的来历

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

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已经开始驯化和栽培野生稻,而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水稻生产技太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祖先的努力下,经过无数次的品种改良,今天我们才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大米,大米作为一种传统的主食,已成为中国的文化象征之一,长久地影响着中国语言,烹饪和风俗的发展。

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之后,农业成为生产的主要形态,稻米在后来的数千年中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神圣食物。

(4)稻子从哪里来图片扩展阅读: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

水稻原产热带低纬度地区,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结实,一年只能种植一季。自从有了对短日照不敏感的早稻类型品种,水稻种植范围就渐向夏季日照较长的黄河流域推进。

而在南方当地就可一年种植两季以至三季。其方式和演变过程包括:利用再生稻;将早稻种子和晚稻种子混播,先割早稻后收晚稻;实行移栽,先插早稻后插晚稻。

发展成一年两收的双季间作稻。从宋代至清代,双季间作稻一直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的主要耕作制度;双季连作稻的比重很小。到明、清时代,长江中游已以双季连作稻为主。

太湖流域从唐宋开始在晚稻田种冬麦,逐渐形成稻麦两熟制,持续至今。为了保持稻田肥力,南方稻田早在4世纪时已实行冬季种植苕草,后发展为种植紫云英、蚕豆等绿肥作物。

沿海棉区从明代起提倡稻、棉轮作,对水稻、棉花的增产和减轻病虫害都有作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上述耕作制度,是中国稻区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持续增产,而土壤肥力始终不衰的重要原因。

❺ 大米的种子是从哪里来的

大米的种子,实际上就是水稻。水稻的果实就是他自己的种子,所以在种水稻的时候,只需要把水稻的果实撒在土地里面就会生根发芽。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弛,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25毫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
水稻
圆锥花序大型疏展,长约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弯垂;小穗含1成熟花,两侧甚压扁,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2-4毫米;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2枚,锥刺状,长2-4毫米;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6枚,花药长2-3毫米。
稻叶在幼年时,跟杂草非常相似,一样具有长扁型的外观,农人多依赖稻叶特殊的叶耳与叶舌来区分。叶耳就是稻叶叶环的两端长出耳状之物,叶舌则是稻叶叶环内长出的薄膜。稻叶的叶脉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显的中脉,呈绿色,在中肋,边缘或尖端有时也会有紫色色素。
稻子的根呈胡须状,细短而多,随着稻的成长数量会增多,稻株旁也会不断长出小枝来。

❻ 水稻是哪个朝代引进到我国

水稻原产中国,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自从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质品种的占城稻之后,水稻真正担当起了承载中华文明的重任。

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大禹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还命令后稷(周的先人)给大家分发食物。没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余的地方,分给那些少的地方。

(6)稻子从哪里来图片扩展阅读

隋唐以来,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到了宋代,中国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源于南方水稻生产的成就。《宋史·食货志》说:“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

北宋陆游的文章中已出现“苏常熟,天下足”这样的说法。说明最迟到北宋末年,苏州、常州(大致相当于今江苏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和上海市西北一带)生产的粮食不仅能满足本地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还有大量富余,可以保证中央政府的调拨并供应外地。

这种新经济结构变化,其中根本原因是水稻生产在起作用。南方水田稻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开发潜力,要远优于北方旱作农业生态系统。土壤肥力得天独厚,冲击平原上游的天然营养物质被冲刷到此,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天然的养料。

水热条件非常也适合于水稻生产,水田稻作不仅可以提供比北方旱田高出两倍的产量,稻田的水面覆盖还可以防止土壤流失,并能够稳定土壤中的氮和有机质的含量。太湖地区水田的土壤含氮量是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旱田的土壤含氮量两倍。

此外,南方农业继承了汉代以来的稻作传统,水稻的产量也明显比麦类高。从社会系统方面看,宋以后,南方地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并在这个基础上保持政治系统的相对稳定。

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土地数量减少,封建地租在后期达到很高的水平,剥削程度远超过北方,有江南重赋一说,但一直到清末,并未发生大规模动乱,这充分体现了南方地区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对社会系统的支持作用。

何炳棣指出:封建统治者只要维护社会稳定、抗御北方的侵犯者,便可以获得长期的稳定统治,与封建社会前1000年的那种政治动乱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

水稻生产地区的人口规模一般较大,一方面与水稻产量高有关,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另一方面,与水稻本身的营养价值可能关系密切,水稻在富有营养的同时,以稻米为食物的民族,其个体多数并不处于肥胖的状态,似乎显得更加健康,所以水稻生产地区的人口密度要大一些。

关于中国古代人口的增长,人口学的研究一般认为只是到了清代才出现快速的局面,主要原因与美洲作物的引进并大量种植于旱地有关,次要原因是清代前期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此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实行将人口税改征为土地税,摊丁入亩的方式,固然这是一种正确的解释,但是其中没有被特别给予关注的水稻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旱地在江南一带数量并不多,而人口密度最大的还是江南水稻产区,所以水稻的功劳才是关键。

水稻生产还使得有鱼米之乡之称的苏杭一带被视为人间“天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水稻生产。到了明代,水稻生产向纵深发展,江汉平原一带大量围湖造田,加之当地长期冲击而形成的土地。

接受了来自上游的土壤有机物质,非常肥沃,利于水稻生长,“湖广熟,天下足”开始流传,其作用毫无例外还是水稻。

❼ 水稻的发源地在

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学名:Oryza sativaL.)。

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

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其实它主要使用淡水)。

(7)稻子从哪里来图片扩展阅读:

水稻的分布范围:

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

世界上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种植面积将近5千万公顷,总产量为1亿5千万吨。

中国水稻的种植面积为3千万公顷左右,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高的国家,总产量高达2亿吨以上。

❽ 水稻什么时候传到中国

水稻原产中国,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8)稻子从哪里来图片扩展阅读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原产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

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其实它主要使用淡水)。

资料参考网络-水稻

❾ 稻子的构造

稻的植物剖面绘图稻叶在幼年时,跟杂草非常相似,一样具有长扁型的外观,农人多依赖稻叶特殊的叶耳与叶舌来区分。叶耳就是稻叶叶环的两端长出耳状之物,叶舌则是稻叶叶环内长出的薄膜。稻叶的叶脉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显的中脉,呈绿色,在中肋,边缘或尖端有时也会有紫色色素。
稻子的根呈胡须状,细短而多,随着稻的成长数量会增多,稻株旁也会不断长出小枝来。
稻成为稻穗后,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会形成一粒稻谷。稻花没有花瓣,也很难看到雄蕊雌蕊,它们都由稻花的内外颖保护着。稻在自体授粉时,雄蕊上的花药会破裂,花粉相当细小,会随风力,稻的摇摆,落到隔壁雌粉上头。与雌粉子房中的胚珠结合,发育而成胚芽,也就是人类食用和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在胚芽附近,还有浆状的胚乳会不断增加,使子房日渐肥大。外观上则会看到绿色的稻谷上有细毛,称为稻芒。
由外而内分别有稻壳(颖)、糠层(果皮、种皮、糊粉层的总称)、胚及胚乳等部分。
稻的生长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则三到四个月,就能从发芽、开花、完成结实的过成。稻的种子在伸出幼芽的时间仅需两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叶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一年可种三期稻。农人选稻种时,多会将其泡在水中,轻而浮起的稻种会被淘汰,剩下来的就会培育成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