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金银埋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ps怎么把图片层次调整 2025-01-22 12:50:27
男人味硬汉子的图片 2025-01-22 12:49:21

金银埋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15 20:41:54

1. 中国古代都是用金银,这么庞大的货币现在都到哪里去了

中国是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但是,中国货币的使用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演变历程。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货币并不是一直以金银为主。

夏商时期的中国是以“贝”作为等价交换物。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分裂割据,各诸侯国都发行了不同的货币,如赵国的铲币,齐国刀币。秦朝统一天下后改用秦半两钱,这时期的货币其材质都不是金银。

至宋朝,货币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由于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传统的铜钱货币携带不便,不利于流通,以及铸造货币需要耗用大量的铜、铁。于是,政府发行了“交子”,即纸币。

金银真正开始普遍被当作货币交易的时期是在明朝,明朝时期金银货币开始在民间普及,如金元宝、银元宝。

为改变这种局面,大清政府令林则徐着手禁烟工作。但之后带来的就是着名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大清战败为结局,此后,大清一蹶不振,与列强的战争都以战败收场。战败带来的便是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在这些条约中基本都牵扯到了赔偿白银这一条目。

如《南京条约》中赔款英军2100万两。

《天津条约》中赔款英军4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中赔款英军80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中赔款日本2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中赔款十一国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9.8亿。但实际支付了6.64亿两。

仅在这四条条约中就赔款了约12亿两,这还不包括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在北京城所抢掠的金银财物。

2. 地主埋藏金银的方法

古代有钱的地主会找很多瓷罐,然后把金银放在瓷罐里面,然后用油纸封口,这样金银埋藏在土里面就不会生锈了也不会坏,过上十几二十年把它挖出来都是完好无损的。

埋地下这是最传统,也是最简单的存钱方法。古人喜欢挖坑,好的坏的全埋地下。如果出突发事件,当事人来不及留话,那钱容易成无主之物。古代自然也有老年痴呆症,要是埋哪儿忘记了,够子孙抓狂的。

还有藏墙夹缝里,在砌墙的时候,砌上里外两堵,反正古代地方宽敞,也不在乎多堵墙占了套内使用面积。这样隐蔽性强,安全系数比较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拆房都不能算是个小工程。与埋地下一样,若是来不及留话,宝贝容易成为无主之物。

茅厕、猪圈这种恶心的地方也是地主埋宝者最青睐的宝地。不好之处是,偷盗者挖起来固然艰难,你想用钱时挖起来也够恶心的。



3. 在古代是没有银行的,保存银两的方法都有哪一些

“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这一段来自于《钱神论》中的经典名句,讲述的是,金钱在西晋时期是何等的突出,内包括干坤,外囊括天地,号称是天下无双之神器。由此可见,古人对于金钱有着不一样的认知,在某些方面来说,他们也曾经存在拜金主义。

不过可惜的是,不管古人有多么崇拜金钱,他们总是不如现代人这么方便,因为他们手中的金银珠宝都是固体,而我们手中的金银珠宝则是一看数字。在数字的领域简简单单一秒钟几个动作几千万上百亿就可以随意的运输到任何一个地方,但是古人却不行,他们要是带着几千万,那可是要扛着一座山前进,不仅特别招摇,而且还会遭到别人的抢劫。

不过庆幸的是,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古人依旧在不断的突破封建经济的约束,不断的发展货币,由原先的埋藏在土里面,再到后来的票号与寺庙的整存整取,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也正在努力的朝前突破。

一直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意的进行数据的简单处理,不得不说,社会发展的真的快,而经济发展也真的是日新月异。

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实体货币固然是非常不方便,但是当数字货币普及以后,数字货币的安全到底由谁保证?这也的确是一个要反思的地方。例如,像现在的日本与德国坚持使用实体货币,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值得我们一些反思,未来或许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4. 河南宝山埋藏的金银珠宝现在下落何处

在河南安阳,有一处叫做灵泉寺的名胜风景处。

提起宝山,全国各地有多处。提起宝山之名的起因,各地又来源不一。

由于灵泉寺地处郁郁葱葱的群山沟沟之中,山中又遍布了大大小小的佛像石刻,人们又形象地称灵泉寺为“万佛沟”。

历史上,河南安阳的这处名胜古迹,据说最早发源于东魏时期。又与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有关,因此也被考古学家们誉为“宝山塔林“。

”塔林“不难理解,在中岳嵩山之下的少林寺里,就有一处中国现存最大的塔林,至今还保存有大大小小不等的,248座高僧墓塔。

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塔林,其实就是历代得道高僧的祖茔。

那么,河南安阳的”宝山塔林“,有何说法和来源呢?

查源《安阳县志》等资料,”源易缘“注意到一个说法。

在宝山灵泉寺,并不缺乏生动有趣的故事。

”东坡到西坡,金银两大锅。要问藏何处,请问皂角棵。“

随行的当地百姓老王,出口成章,说出了四句诗。并幽默地说,看我们今天谁能有幸找到皂角树,那就发大财了哈!

在当地,百姓们口口相传的这个故事,或许并非空穴来风。相传,古代确有人在这里埋藏了两大锅的金银珠宝。

而这里的东坡西坡,就是指的宝山灵泉寺两处的山崖。又具体是哪一棵皂角树,当初埋藏宝物的地方到底在哪儿,谁也说不清。

但老王告诉我们,灵泉寺曾因历史原因,遭到过严重破坏,就连这些文物石佛的头像等,也曾遭人为破坏,不翼而飞。

于是,上一辈的老人们更是认为,传说中的2大锅金银珠宝,也就早被人盗去或转移走了。

如今的”宝山塔林“,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与沧桑,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博得了”小龙门“之名,却难盖残缺之憾。

5. 中国几千年以来积累的黄金,都到哪里去了

中国古代那么多黄金,如今都去了哪里?从这四个方面可以发现蛛丝马迹

中国作为世界上较早接触黄金的国家,并且经过历朝历代的积累,应该积累出来无数的黄金对吧,但是中国古代的黄金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相比于固定开采的量来说,由于黄金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导致黄金的数量越来越少了,那么这些消失的黄金,被用作哪里去了呢?

一、用于宗教佛事


西汉作为中国黄金最多的时期,然而有一个事实便是,西汉时期的黄金,大多数只是黄铜。从黄金的开采量来看,黄金的大量流通没有科学依据。所以这些大量的黄金只是假象,是黄铜罢了。并且史书中古人对于金银的描述,多是以“金”来代之,后世也无可查证!

6. 张献忠把他的大批金银财宝,都藏在哪里了

公元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了大西国。大西国拥有许多金银财宝,这是史家公认的。史料记载,这些财宝是张从重庆瑞王朱常浩、成都蜀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渌、武昌楚王朱华奎和襄阳王朱翊等朱明各藩王及地方府库、官吏那里缴获的。如《甲申朝小记》说:

“时壬午之五日,执楚王。掠宫中金数百万。辇载不尽。”

张献忠将所获的大量财宝,一部分花在军事上,一部分在建立大西政权以后,铸了“大顺通宝”,作为货币流通,其余都封存在府库,由心腹管理。

以上事实说明,张献忠水藏、土藏大量金银财宝之迷,是有许多依据的,并非少数财迷的幻想。相信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总有一天,张献忠水、土藏大量财宝之谜会揭开。

7. 不知从哪里听说,是金子还是银子埋在地底下能走(位置发生了变化),是真的吗

你看的是《初刻拍案惊奇》吧,那是古代的传奇故事,不是真的!!那个版本的说法是,如果不是自己该得的金银就会跑掉。
或者是《聊斋志异》,它的说法是只要把金银埋在地下,过段时间就会移动一点位置,时间长了就会跑掉了。这也是古代的迷信,不是真的。原先应该是有人把银子埋在地下,让人发现挖去,然后以为是金银自己移动的。

8. 古代那么多金子银子都去了哪里

除去以物易物的原始时代,真金白银几乎是各个朝代通行的货币。它们的价值不会随着朝代更迭或者货币改革而急剧变化,就连古代衡量国库充实与否也是根据真金白银的数量而定。因而,黄白之物一向备受推崇。我国很早便有掘金采银的传统,至今已有数千年之久,那么这大量的金银都去了何处呢?

当然,金银的流失去向不止这些,不过仅是通过这些途径流失的金银数量就已经让人极为诧异,更别说连带其他去向了。不过近年来,中国逐步壮大,流失的金银也在逐步回归,中国大妈都能将金子买涨价,也是让人倍感欣慰。

9. 古代富人家金银财宝喜欢藏于那儿

埋在地下。
金银财宝,汉语词语,意思是钱财和珍宝。泛指钱财。
【词目】金银财宝
【读音】jīn yín cái bǎo
【释义】钱财和珍宝。泛指钱财。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二回:“且说那伙贼原是何三等邀的,偷抢了好些金银财宝接运出去,见人追赶,知道都是那些不中用的人。”
【示例】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二回:“且说尼堪外兰用诡计袭破古埒城,掳了些金银财宝,搬回图伦,终日流连酒色,任情取乐。”

10. 古代那么多金子银子都去了哪里呢

除去以物易物的原始时代,真金白银几乎是各个朝代通行的货币。它们的价值不会随着朝代更迭或者货币改革而急剧变化,就连古代衡量国库充实与否也是根据真金白银的数量而定。因而,黄白之物一向备受推崇。我国很早便有掘金采银的传统,至今已有数千年之久,那么这大量的金银都去了何处呢?

当然,金银的流失去向不止这些,不过仅是通过这些途径流失的金银数量就已经让人极为诧异,更别说连带其他去向了。不过近年来,中国逐步壮大,流失的金银也在逐步回归,中国大妈都能将金子买涨价,也是让人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