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攝影入門教程]攝影常用十大構圖法則
我對構圖的理解是:對一張照片里出現的物體的各個部分合理布局,以達到統一和諧有序的整體,給觀者傳達出美的體驗和一種人生思考,因此一張好的攝影作品必然是符合人眼審美的有序構圖抑或傳達一個感人故事而升華構圖。
專業級單反玩家常用的構圖法則我這里進行了細致篩選以此精準匹配手機攝影構圖,讓每個入門級攝影愛好者雞犬升天,鶴立雞群。
三分法構圖是無論傳統的卡片機時代,還是現在的單反,手機都是常用的構圖法則,應用最為廣泛,效果也最好,特別適合用於拍攝有少許人物或者其他主體的風景照,具體應用是拍照前打開手機九宮格線將主體對焦在九宮格線的交叉點,這樣的構圖法則無論是在美術還是攝影中都是標準的黃金比例,在藝術表達中極具審美情趣。
去年好萊塢大作《荒野獵人》驚詫世人,影片中有大量的攝影構圖,比如下面這一張就是用了三分法和剪影的構圖法則,結合冰冷的環境作為背景,人物那種孤寂,落寞的情緒一下就被觀眾感受到了。
這種構圖法通常用逆光去拍攝,特別適合手機去拍,拍好了,照片會有大片的感覺,特別適合拍一些明暗對比強烈的剪影類照片,山峰的日落,海邊的日落,江邊的日落,總之夕陽西下時是拍具有明顯明暗對比剪影照片的最佳拍攝時機。拍照時只需要將對焦點放在擺好造型的人物或者動物身上即可。
還有一些天然日光和大自然形成的明顯陰影的風景照也可以用明暗對比來表達,風格獨特。
這種構圖常被用來拍正面人像,而且人像為近身人像,攝影棚里用的比較多,輕攝影時代手機也可以選擇一個干凈的背景輕松去拍攝影棚里那種有質感的人像照,後期只需用軟體稍微修復下人面部就可以。
凡是自然界或者社會中出現的具有幾何對稱的素材都可以用這種構圖發,可以是橫對稱,可以是縱對稱,也可以是中心對稱等,這個構圖也十分好用,具有對稱性的物體很容易尋找,發現了按照物體對稱結構去拍就可以了,中國傳統建築藝術中也經常採用對稱來設計,所以我們中國人所見對稱物體最多,不過隨處可見的對稱這個也需要我們有善於發現對稱美的眼睛。
除此外還可以用手機自帶鏡面拍攝來進行對稱構圖,方法很多,只要感想。
曲線這種構圖法跟對稱構圖一樣都可以在大自然中跟輕易尋找。曲線也是一種幾何線條,具有通達流暢性,用曲線這種線條構圖可以輕易地將人的視線用曲線線條的延伸來引導直達主體。
例如下面長城那種曲線身姿像一條巨龍將我們的視覺自覺引導到那個烽火台上,長城的壯觀博大胸懷得到了極大渲染。
這種構圖發最近幾年很多大師也常常會去用,常用來表達復古,創意或者有故事性這種主題。隔著一塊玻璃,或者利用天然的矩形,方形圓形框架去構思,這樣的構圖往往讓人印象深刻,作品讓人眼前一亮。
去年國產熱門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拍攝手法就是從頭到尾採用的是圓形構圖來講述一個農村婦女上京上訪的一個個荒誕奇遇,馮小剛導演採用這種構圖還是第一次,主要是為了深刻反映劉震雲小說中李雪蓮假離婚的故事性和對官場現狀的辛辣諷刺,以此達到戲劇性效果。手機的用光永遠趕不上單反,但是手機的便攜性優勢優勢明顯。我建議用手機多試試不同形狀的框架構圖你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靈感和收獲。
同樣是幾何線條式的構圖,這個不多說,將照片主體沿著對角線排列,達到錯落有致的感覺,適合拍美食,花朵,樹枝等具有生命活力的物體,最不適合拍建築(這樣會讓照片畫面具有不穩定感和躁動感)。
最早採用留白構圖的是中國古代傳統的山水水墨畫,宋元時期的文人山水水墨畫是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巔峰,其畫風是在畫中大面積大面積地採用留白,只用少許山巒起伏的山,霧氣,飛鳥,獨木舟,亭台樓閣來襯托一種意境,
看下面李澤厚教授在美的歷程中對宋元山水畫的描述,或可以啟發攝影極簡留白構圖的應用。
歸根到底,極簡留白是在照片前期拍攝中做足了減法,舍棄了大量的有礙於主體的元素,以此達到一種意境之美。
這個構圖以往的文章說過,
正方形構圖的美在於正方形四邊等長,給人以從中心向外擴散的感覺,因而圖片的穩定性和均衡性很好,令人的視線舒服,還可以增加圖片的張力和表現力。一些手機像小米手機自帶有正方形拍攝,調整好直接拍就行了。
如果把攝影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習攝影基礎知識,第二個階段是在攝影理論基礎上大膽實踐,第三個階段是在大量實踐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拍攝思路,第四階段是忘記以前理論知識,完全靠經驗瞬間去記錄,不受教條理論的牽絆,形成自己的拍攝風格。第四階段就是攝影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忘記構圖就是其中之一,最好的知識就是學會忘記後還剩下的那部分。手握七尺長矛只能殺人於百尺內,心中有劍而手中無劍則可以九天攬月,這是至高無上之境界…
歷史文章:
1.教你用這幾款修圖工具輕松做出高逼格照片
2.教你用手機輕松做出ps才能實現的多重曝光創意照片…
② 城市獵人手機高清壁紙:XYZ......80後的老少年們,手機該換壁紙了
北條司的《城市獵人》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漫畫,沒有之一。
90年代前期,街上書店賣的最多是的是海南美術攝影出版社的《俠探寒羽良》,不過那時候我還小,對這類青年向的題材興趣不大,只追《七龍珠》《聖鬥士》。
不過這也算是一種幸運,我這個年齡段的老粉絲都知道,《俠探寒羽良》其實是縮減版的《城市獵人》大量的精彩畫面都被刪掉了,導致情節混亂,根本看不明白,白瞎了這部神作。
等我上了小學六年級,進入青春期了,就開始對這部書感興趣了,當時市面上就有賣盜版的《城市獵人》了,基本是完整版無刪減,男主被翻譯成孟波,應該是港台早期的譯本,說實在的,翻譯水平一般,可架不住畫面精美情節精彩,一看就入迷了。
那時候,這書真算是挺貴的,又是跟學習沒關系的閑書,想讓家長給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可實在又是禁受不住誘惑該怎麼辦呢?我就在過年的時候,趁著收到手的壓歲錢還沒上交的空檔,就拿出去買書了。
買書的過程挺曲折,這套書一共是36本,你到小書店說要買全套,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全套價格高賣不動,所以書店都是進一套拆散了賣,這就導致各家書店的書都不全,而且我的壓歲錢也沒多少,也不足以買全套,所以我就只能這家買幾本,那家買幾本,好像是買了不到二十本吧,壓歲錢花完了。
當然了,沒過幾天就東窗事發,挨了一頓胖揍,好在買的書保下來了沒被扔掉。這之後就進入了漫長的收集過程。家裡不給零花錢,就只能不吃中飯剩下飯錢來買,相信很多跟我差不多大的80後都有過這個經歷。
大概用了一年的時間吧,才把36本的《城市獵人》湊齊,當時就特別有成就感的。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上初三的時候,有個同學借了我的第36冊也就是最後一冊在課堂上看,結果被班主任發現給沒收了。
你們也懂的,但凡被老師沒收的東西就等於是進了老虎嘴裡的肉,想要回來那叫做痴心妄想。我有心再買一本補全,可那時候市面上賣的都是成套的口袋本,想買也買不到了。
全套《城市獵人》就這樣有了殘缺,我是郁悶了好久,也成了我的一塊心病,因此那時候養成了每去書店都要翻找一下有沒有這本書的習慣。
直到上了高三,當時的書店除了賣書以外,還有租書的業務,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一個小書店裡竟然出租跟我一樣版本的《城市獵人》,於是我就交了十塊錢的押金,把第36冊租了回來,當然沒再還回去,押金也就不要了。
雖然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是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歷歷在目,正是有了艱辛漫長的過程,真正得到手時才會倍感珍惜,這是現在大多數孩子很難體會到的。
這部漫畫可說的內容太多了,就聊聊幾個點吧。
首先,惠香的鐵錘算是整套書的一大亮點,剛開始還比較寫實,個頭不大,殺傷力有限,但是後來這武器進化了,錘身上1後面t前面的0的數量越來越多,導致這鐵錘子也越來越大,如果不是攻擊對象被限定為孟波一個人,那麼惠香穩穩的就是全書第一近戰高手。
其次,說說漫畫里的槍。孟波的主武器是轉輪手槍,好像是柯爾特響尾蛇吧,印象特別深的是有一回說他用千萬分之一的好槍,第一槍打破防彈玻璃,第二槍從前一槍的彈孔射進去打碎警報器,當時就感覺轉輪手槍太帥了,因此還買了好幾本轉輪手槍的畫冊,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能擁有一把,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有趣的。
其實值得回味的情節太多了,比如孟波那件看似普通實則暗藏武器的風衣、怕貓的海怪、美版孟波的米恩傑、貓眼咖啡廳等等,還是拿起書再好好回味一番吧。
做了幾張城市獵人漫畫的手機壁紙,漫畫有些老,所以網上圖片資源很少,PS水平也有限,喜歡的朋友收藏一下,不喜歡的可以吐槽一下,算是對逝去青春的懷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