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壁紙 » 手機相片圖片奏鳴曲
擴展閱讀
ps圖片自動拼接 2024-12-28 00:50:57
深明大義卡通圖片 2024-12-28 00:49:30

手機相片圖片奏鳴曲

發布時間: 2024-12-27 08:47:08

1. 蕭邦特別事件簿!10分

1837年蕭邦因為與18歲的Maria Wodzińska一段不幸的戀情,陷入了生活危機,正在這時,他邂逅了比他大6歲的喬治·桑,這使得他又重拾了精神上的信心。 第一眼見到喬治·桑,蕭邦就感受到了她與Maria Wodzińska的截然不同,Maria Wodzińska是個典型的大家閨秀,而詩人喬治·桑看上去卻是十分高傲和極具自我意識。但是蕭邦與喬治·桑的戀情卻是具有傳奇色彩的,一方面,喬治·桑是一個熱情似火的女人,受到許多年輕才俊的追求,另一方面,喬治·桑後來銷毀了大部分寄給她的信件,使得人們無法確定蕭邦同她之間的真正關系。 1838年11月喬治·桑帶著她的兩個孩子Maurice和Solange移居西班牙的馬洛卡島上的法德摩薩鎮,Maurice患有風濕症,喬治·桑根據醫生的建議,希望西班牙的氣候可以有助於Maurice健康狀況的好轉。而蕭邦也一同搬到了馬洛卡,蕭邦一生患有肺結核,他也希望溫暖的氣候能夠緩解他的病痛,但是事與願違,Maurice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而蕭邦的肺結核卻因為房間條件差,加上糟糕的天氣,發展成了肺炎。98天後蕭邦和喬治·桑離開了馬洛卡島,這段旅程雖短,但是對蕭邦和喬治·桑都印象深刻,喬治·桑將這段經歷記錄在了她的小說《馬洛卡島上的冬天》中。 1839年到1843年的夏天,蕭邦都是在喬治·桑位於家鄉諾昂(Nohant)的庄園里度過的。這是一些寧靜的日子,蕭邦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波蘭舞曲《英雄》。 蕭邦和喬治·桑的戀情在1847年畫上了句號,兩人都沒有公開分手的原因。當時喬治·桑的女兒Solange愛上了貧困潦倒的雕刻家August Clésinger,這引發了喬治·桑一家的家庭矛盾,喬治·桑變得非常好戰,當蕭邦得知Solange和August Clésinger秘密訂婚的消息後,非但沒有反對,還表現出來贊同,這使得喬治·桑大為惱火。 圖片參考:upload.wikimedia/ *** /mons/d/db/Die_junge_Gee_Sand 蕭邦1848年在巴黎舉辦了他的最後一次音樂會,此後他訪問了英格蘭和蘇格蘭,本打算11月在倫敦在舉行幾場音樂會和沙龍演出,但由於肺結核病情嚴重不得不放棄這些計劃返回巴黎。1849年他的病情加重,已無法繼續授課和演出,最終於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時年39歲。 蕭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禮上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舉辦蕭邦葬禮的教堂歷來不允許唱詩班中有女性,葬禮因此推遲了近兩周,最後教堂終於做出讓步,允許女歌手在黑幕簾後演唱,使得蕭邦的遺願能夠達成。有將近三千人參加了10月30日舉行的蕭邦葬禮,演唱者還包括Luigi Lablache,他此前曾為1827年貝多芬的葬禮演唱安魂曲,為1835年貝利尼的葬禮演唱Lachrymosa。 根據蕭邦的遺願,他被葬於巴黎市內的拉雪茲神父公墓,下葬時演奏了奏鳴曲op.35中的葬禮進行曲。雖然蕭邦被葬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但他要求將他的心臟裝在瓮里並移到華沙,封在聖十字教堂的柱子里。拉雪茲神父公墓里的蕭邦墓碑前,總是吸引著許多參訪者,即使是在死寂的冬天裡,依然鮮花不斷。後來蕭邦在波蘭的好友將故鄉的一罐泥土帶到巴黎,灑在蕭邦的墓上,使蕭邦能夠安葬在波蘭的土地下。 圖片參考:upload.wikimedia/ *** /mons/c/cc/Chopin-Hayez 移居到巴黎後,蕭邦很快愛上了這座城市,巴黎的建築和大城市氛圍深深吸引著蕭邦,他在一份寄回波蘭的信中寫道,巴黎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他在巴黎先是拜他的偶像法國籍德國鋼琴家和作曲家弗里德里希·卡爾克布倫訥(Friedrich Kalkbrenner,1785年—1849年)為師,繼續學習鋼琴,但是他感覺受到了教學方式的限制,課程只進行了不到一個月。蕭邦在巴黎參加音樂會的演出以賺取生活費,起先蕭邦還未出名,收入僅夠糊口,後來一位極具影響力的資助者帶蕭邦參加了銀行家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次接待活動,蕭邦的鋼琴演奏打動了客人,轉眼間贏得了一大批的鋼琴學生,其中的大部分是女學生。蕭邦通過音樂會、作曲和教授鋼琴課,從1833年起便有了穩定的收入,經濟上沒有了後顧之憂,蕭邦甚至有一輛私人馬車和隨從,他的衣服都是高檔的材料製成。而相比之下,19世紀的其他音樂家如理察·華格納和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則還需要指望著資助者的贊助。 在巴黎期間蕭邦做了多次訪問,1834年,他和席勒共同訪問了在亞琛舉行的的萊茵河畔音樂節。蕭邦、席勒還有門德爾松三人在此次音樂節中碰面並一起去了杜塞道夫、科布倫茨和科隆,他們三人彼此欣賞對方的音樂才華,並互相學習和切磋了音樂技藝。 蕭邦交友廣泛,他的好友包括詩人繆塞、巴爾扎克、海涅和亞當·密茨凱維奇,畫家德拉克羅瓦,音樂家李斯特、費迪南德·希勒,以及女作家喬治·桑。蕭邦在李斯特家第一次見到了身著男裝、抽著煙的喬治·桑,並對她一見傾心。 圖片參考:upload.wikimedia/ *** /mons/d/d6/Image-Frederic_Chopin_photo_downsampled.jpeg 蕭邦在波蘭被視為神童,1816年6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鋼琴,相繼由他的姐姐和母親教授鋼琴演奏。蕭邦是個音樂天才,從小就展現出他驚人的音樂天賦,7歲時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作品B大調和g小調波蘭舞曲創作於1817年,體現出蕭邦不同尋常的即興創作能力,他在華沙被譽為「第二個莫扎特」。 第二年也就是1818年,8歲的蕭邦在一次慈善音樂會上演奏了奧地利作曲家阿德爾伯特·基洛維茨(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這是蕭邦的第一次登台演奏,從此躋身進入了波蘭貴族的沙龍。 1822年起蕭邦師從約瑟夫·艾爾斯內(Józef Elsner,1769年—1854年)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一年後公開演奏了德國作曲家費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1784年—1838年)的作品。1826年從中學畢業後,蕭邦在音樂學院繼續跟隨約瑟夫·艾爾斯內學習鋼琴演奏和作曲。蕭邦作曲相當勤奮,他發表的第二部作品是B大調鋼琴和管弦樂變奏曲(Là ci darem la mano,op.2,1827年),來自莫扎特的歌劇「Don Giovanni」,幾年後在德國引起了轟動,1831年羅伯特·舒曼作為音樂評論家在萊比錫的一份19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報紙中,以《作品二號》為題(德語:Ein Werk II.)寫道:「先生們,向天才脫帽致敬吧」[1],對蕭邦的作品給予極高的評價。 圖片參考:upload.wikimedia/ *** /mons/4/4f/Chopin-scheffer
蕭邦 ( Frederic Chopin,1810-1849 )有「鋼琴詩人」的美譽。父親是法國人,僑居波蘭多年,母親是波蘭人,很愛唱歌。蕭邦一直把波蘭視為自己的祖國,波蘭人也把蕭邦當作他們的民族偉人來崇拜。在十九世紀,華沙的一份報章刊登了一句話:「上帝把莫札特賜給了德國人,卻把蕭邦賜給了波蘭人。」 由此可以證明蕭邦在波蘭人心中地位。 蕭邦從四歲開始彈鋼琴,八歲時首次華沙在公開演奏,十二歲 時,他已成為聞名波蘭的小鋼琴家了。人們驚異於他的才華,把他稱許為 「第二位莫札特」 。當時華沙音樂院院長兼作曲家艾爾斯納( Joseph Elsner ) 預言蕭邦將來一定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藝術家,留名於波蘭的文化史冊上。艾爾斯納把蕭邦收作自已的學生,教他音樂理論和作曲。後來,蕭邦中學畢業後就進入了華沙音樂學院,繼續學習音樂。蕭邦十四歲便出版了鋼琴四手聯彈輪旋曲,並且經常在歐洲各城市演奏,所以到了十九歲時,蕭邦已是位名滿歐洲的青年天才鋼琴家了。 由於蕭邦的老師艾爾斯納是一位愛國主義者,受到老師的影響,蕭邦對祖國的文化也有深厚的感情,當時波蘭飽受俄、奧、普等國家的侵略。一八三0年,蕭邦二十歲,蕭邦的父親決定讓蕭邦出國舉行旅行演出,臨行前,他的朋友們送給他一隻盛滿祖國泥土的銀杯。蕭邦就帶著這把祖國的泥土,離開華沙到維也納去了。蕭邦離開祖國只有一個星期就聽到華沙起義的消息,革命風暴迅速展開。在旅行演奏的途中,蕭邦以他的音樂來訴說他對波蘭的懷念和對祖國革命前途的憂慮。第二年7月,蕭邦返回波蘭。但途中卻得到起義失敗、華沙淪陷的消息。從此,蕭邦拒絕到俄國演奏,也沒有再回到波蘭,但他的作品裡卻充滿了對祖國的懷念。 在巴黎的期間,蕭邦認識了許多當代偉大的音樂家、藝術家和作家,也成為貴族沙龍里的熱門人物。 由於蕭邦患有肺結核,不能過於勞累,他便把演奏會減少,專注教學生及作曲,因此這時期他的作品相繼面世。一八四八年,法國境內爆發革命,蕭邦離開巴黎前往英國,但他的健康日漸惡化,所以他在一八四九年再返回巴黎。到了當年的十月十七日不治逝世,享年三十九歲。蕭邦的朋友們遵照他的遺囑,取出他從波蘭帶來的銀杯,把裡面盛著的祖國泥土撒在他的棺木上。並且把他的心臟用一 個匣子裝好運回波蘭,安置在華沙的聖十字大教堂里。 蕭邦的音樂作品幾乎全以鋼琴曲為主,而且大多是小品形式。他擅長使用一種稱為「彈性速度」的自然節奏來表現如歌的旋律,和聲豐富,旋律清新而且充滿波蘭舞曲的風格,例如:剛勇豪邁的波蘭舞曲(Polonaise)、60首以上開朗而感情豐富的馬厝卡舞曲(mazurkas) 、F 小調幻想曲(Fantasie in F minor)、2首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3首奏鋼琴鳴曲(Piano Sonata)、大量前奏曲(Preludes) 、練 習曲(Etudes)、敘事曲(Ballade)、船歌(Barcarolle)、圓舞曲(waltzes)和許多優美動人,小巧玲瓏的夜曲(Nocturne)等。 如果你想聽聽蕭邦的音樂和對他的生平有更詳盡的了解
可以到以下網站: 小兔古典MIDI音樂特輯─蕭邦 bunny.idv/classical/chopin 相片來源: -2.cs.cmu.e/afs/cs/user/pschengchopin cinderella.uhome/chopin02 小小練習: edcity/iclub_files/a/1/95/webpage/worksheet/mc/musician1
參考: edcity/iclub_files/a/1/95/webpage/posers/chopin/chopin2

2. 一張照片的故事作文

【篇一:一張照片的故事】

在我家的大相冊里,有一張在廬山遊玩時照的照片,照片上的爸爸全身濕淋淋的,上衣敞開著。褲子口袋拉出來,豎著,像豎白旗一樣,挺滑稽的。他半卧在一張石凳上,一隻手托著右臉,臉上微笑地看著我們的照相機鏡頭。胡寧寧姐姐還給爸爸的這個造型取了個外號叫「睡美人」。我每次看到它就會想起那次有趣的旅遊。

這個故事發生在20xx年「五·一」節的黃金周。爸爸為了讓我開闊眼界,放鬆心情,就約了胡寧寧姐姐一家以及王琦弟弟一家來到江西廬山遊玩。

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們去爬偉人峰旁邊的含鄱口。在爬到半山腰的時候,只見一道非常大的瀑布「掛」在山上。我不由得吟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來。我媽媽看到有個大石頭,上面寫著「瀑布」二字,便叫我們三個「小不點」坐在上面留個影。

給我們照完相後,媽媽突然問我:「嘉妮,看見你爸爸了嗎?」我掃視一下四周說:「沒有啊,誰知道他到哪裡去了。」突然,瀑布那邊傳來一陣叫聲:「嗚,爽!」我們連忙看過去,只見爸爸從水裡爬出來,全身濕透了。看到這情景,我們大家都哈哈大笑。只見爸爸全身濕淋淋的,一陣風吹過來,吹得爸爸直打寒戰。原來,爸爸想照那道瀑布,可是他又穿著皮鞋,踩在石頭上的青苔上,一滑就滑到了水裡。

走在去乘坐觀光纜車的路上,爸爸躺在一張石凳上,想把衣服曬一曬,媽媽趁機掏出相機把爸爸這個酷似「睡美人」的樣子照了下來。

這次旅遊給我們帶來了喜悅和歡樂,使我們緊張的心情得到了鬆弛。

現在,我每次看見這張照片,都會回想起那次快樂的廬山一游。

【篇二:一張照片的故事】

在我的腦海里,總是浮現出第一次在草莓園里和「水桶哥」拍的一張照片。瞧,我和「水桶哥」的身子靠在一起,站在兩排草莓中間,兩人面帶微笑,而「水桶哥」左手提著滿滿一筐又大又紅的草莓。

那天下午,爸爸開車送我和「水桶哥」會合,一起出發去采草莓。到了草莓園,我看見綠色的葉子里有一點點的紅色,好像是綠色的海洋里游著的紅色小魚。「呀!好多草莓呀!」我和「水桶哥」激動得叫了起來!

「水桶哥」迫不及待地跑去采草莓,我急忙叫住他說:「『水桶哥』,你忘了拿筐子了!」我忙把筐子遞給他,一起去摘草莓。我們低下頭,用手掀開葉子,細細地尋找躲藏在葉子下面的草莓。忽然,「水桶哥」大喊:「啟文呀,這里有很多草莓!」我趕快走過去一看,呀!好大的草莓。這時,「水桶哥」用力地一拔,不小心把草莓連果帶葉拔了下來。種草莓的阿婆走過來心疼地說:「小朋友,草莓哪是這樣摘的!應該一手用力抓住草莓,另外一隻手小心地把草莓從果蒂上摘下來才對啊!」

我們按照阿婆的方法興致勃勃地又摘了起來,不知不覺中,我們倆摘了一大筐又大又紅的草莓。姑姑看見我們那麼有默契,笑著說:「你們那麼要好,不如照一張相片留念留念。」快門一閃,姑姑為我們記錄下了這美好的時光。

暑假就快結束了,真希望在暑假裡,再和「水桶哥」玩一次。

【篇三:一張照片的故事】

正在收拾搬家行李的我,無意間翻來了相冊,裡面一張張照片都是那麼的令人懷念,這時,我得的手停在了要翻頁的瞬間,我看見一張我小時候的照片——我和爺爺的合影。

這張照片,大概是在我五歲時照的,照片里,我坐在爺爺腿上,手裡拿著爺爺新買給我的小玩意,我們笑得都很開心。

爺爺從小就很疼我,幾乎是想要什麼就會第一時間買給我。記得有一次,我和鄰居小姐姐一起玩她家的貓,小貓很乖,我也很喜歡,無意間,我說:「要是我也有一隻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我被貓叫聲驚醒,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看見一隻雪白的小貓伏在我旁邊,我趕緊從床上爬起,這時爺爺進來了,對我說:「喜歡么?」這一來,我變弄清了事情的原由,開心的撲倒到爺爺懷里。

小時候,姐姐很愛欺負我,因為她比我大,比我強壯,我就每次都輸給她,她每次都用一些歪理來整我,斗不過她,我就哭著去找爺爺,讓爺爺把她收拾一頓,我心裡十分痛快。一次,姐姐手裡拿著一根棍子,戰戰兢兢的,一個不小心,棒子猛的打在我頭上,先感覺眼冒金星,然後愣了幾秒,接著哇的一聲大哭起來,聽到哭聲後,爺爺奶奶立刻趕來院子,我哭的十分傷心,氣都喘不上來了,爺爺見勢,上去就給了姐姐一巴掌,我在心中叫好,姐姐摔倒在地,捂著臉和我一起大哭起來。

小時候和爺爺的故事很多,雖然爺爺已經去世,但是還是讓我記憶猶新。

一張照片,勾起我一段段回憶,開心的,傷心的,生氣的,和爺爺在一起的童年。

【篇四:一張照片的故事】

在小記者團的第一次攝影課上,我拍了好幾張有紀念價值的照片,其中有一張特別難忘。

那是一張惟妙惟肖,並且一點兒也不模糊的照片。有兩個女同學正在跳繩,繩子在她們的手中轉了一下又一下,連她們的頭發也在空中翩翩起舞,她們跳得多快呀!腳下像踩著風火輪,體力也十分充足,簡直是一位位經過嚴厲選拔和充分休息的小小運動員。

除了跳繩比賽,還舉行了踢毽子、青蛙跳、背人賽跑等活動,而我的作品也是多姿多彩,比如,「飛舞的毽子」、「青蛙蹦蹦跳」、「背人賽跑」等。另外,我還拍了一些風景,如「盛開的鮮花」、「壯觀的大樓」……

我覺得自己的作品還真不錯,希望以後可以當一名攝影師。

【篇五:一張照片的故事】

在我的相冊里,珍藏著許多照片,每一張就是一個美麗的瞬間,一段甜美的回憶。其中一張是最珍貴的全家照片,我一直把它珍藏在抽屜里。

那張照片讓我回憶起我們一家人去蘇州虎丘遊玩的事情。那是2007年7月的一天,我們來到虎丘大公園里,看到一條由一根根棕紅色木條鋪成的小道,一路蜿蜒伸入茂密的樹林。爸爸告訴我,這就是虎丘棧道。走在棧道上,兩旁都是高大,蔥翠的樹林,我們感到無比舒暢。

走了一會兒,眼前出現了一座小橋,我感覺有點累就坐在橋墩上一邊喝水一邊仔細地欣賞著虎丘的美景。有松樹,柏樹,白楊樹;有嘰嘰喳喳的鳥鳴聲,有淅瀝瀝的流水聲,還有風吹過樹葉發出的「嘩啦啦」的歡笑聲,好像一首歡快的奏鳴曲。再用鼻子聞一聞,有花的幽香,也有小草的清香,虎丘真不愧是蘇州的大公園!我們拍了很多照片,還讓別人幫我們拍了一張全家照。

每次看到這張全家照我不禁想起當時的美好時光,令我回味無窮。

【篇六:一張照片的故事】

童年,是一個充滿了魔法的盒子。盒子里,有我們的歡笑,有我們的童心,也有我們的淚花……在這個奇妙無比的盒子里珍藏著一張照片,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總會想起兒時的那場鬧劇——刮眉毛。

小時候,每當我聽見外公刮鬍子時剃須刀「吱,吱,吱」的聲音,心中總是充滿羨慕,心想:「剃鬍子一定很好玩吧!要不然,大人們為什麼要剃鬍子呢?」嘻嘻!今天我也要嘗嘗鮮。正巧了,外公剛好滿面春光地從衛生間出來。原來50多歲的外公剛剃完鬍子,這時的他就像一個20多歲的精神飽滿、玉樹臨風的小夥子。我見了,更想剃鬍子了。只見我踮起腳,鬼鬼祟祟地溜進房間,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房間的凳子搬到衛生間,輕輕放下,然後,爬上去將剃須刀拿來,對頭鏡子,正准備要剃,咦!我哪有毛毛呢?我的下巴光溜溜地,完全用不上剃須刀,難道剃須刀對我就真的英雄無用武之地嗎?我沮喪極了,頭上像頂了一片黑壓壓的烏雲。

哎!我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可以刮眉毛呀!我不禁喜出望外,頭上的烏雲也頓時消散開來,變成了一個大太陽。我開啟剃須刀,「吱吱吱」地把眉毛剃了個乾乾凈凈,可等我定神往鏡子一瞧,原來的我去哪了呢?鏡子里原本的我不見了,沒有出現更加帥氣的我,反倒是有一個怪模怪樣的像火星人一樣的東西。我便大哭起來,淚水像小溪流一樣綿綿不斷。

外公聽見了我的哭聲,急忙跑過來,正要問我是什麼回事?突然看見像火星人一樣的我,卻被我的樣子給嚇呆了,他眨了眨眼,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過了好一會兒,才想起要安慰我。這時,調皮的妹妹走了過來,看到我,便咔嚓一下,用她手中玩耍的手機把我的糗樣子拍了下來,至今,還時不時地模仿我那裡的樣子來取笑我們就連外公也把剃須刀放得高高的,生怕我又重演「劇情」。

童年的往事多不勝數,有很多我已經忘卻,唯獨對這件事——因為一張照片的保留,而使我每當看到它,又不禁會想起那件糗事,然後哈哈大笑!

【篇七:一張照片的故事】

我童年的相冊,靜靜地靠在書櫃里。

我又拿起了它,拂去上面的浮塵,翻開那一頁頁的喜怒哀樂的舊照,彷彿又在聆聽鳥語,又聞到了那撲鼻的花香。從那張張精緻的小照片中,我又回憶起了那段時光。

瞧!那張照片中扶著油菜花,面帶微笑,紅撲撲的臉上既是喜悅又顯緊張的小男孩就是我。在我的身後,是明黃色的油菜花海,頭頂是湛藍的天空,幾朵雲彩在愜意地游盪,而我的身邊,則是一隻活潑的小蜜蜂,在不停地翻飛,我還聽見「嗡嗡」的聲音了。

那是二年級時,我去嘉興觀賞油菜花時拍下來的。可一路上只是些稀稀落落的油菜花,始終未見想像中漫山遍野的花海,我不免有些失望。媽媽安慰我:「或許剛剛途中的花就很漂亮了。」返回的途中,我竟覺得路邊的花也有幾分風姿,便下車欣賞。我想:或來時無心觀賞吧。

童年的美景,靜靜地藏在相冊里。

路旁是大片的油菜花田。花朵開得正盛,花瓣撐開明黃色的小傘,花蕊在與陽光相互挑逗著,使我活躍起來。亮黃色、淡黃色、金黃色,在花海中盡情舒展身姿。各種黃色、綠色,匯聚成了一幅色彩繽紛的畫卷,閃動著,給我以無限的遐想。一隻活潑的蜜蜂在花叢中遊玩,更給景色添了幾分靈氣。

媽媽對我說:「咨列,去照張相吧。」我恐懼地盯著蜜蜂,搖搖頭,躲到了她身後。姐姐哈哈大笑:「你這個膽小鬼,還怕蜜蜂?笑壞我了。」我不滿地看著「肆無忌憚」的姐姐,嚷嚷:「我才不是膽小鬼呢。」媽媽鼓勵我:「咨列,別怕。蜜蜂可不會蜇你呢。」我忐忑不安地朝花海走去,心中祈禱著蜜蜂別注意到我,十分緊張。蜜蜂竟落在我的鼻子上,好奇地打量著我。媽媽朝我微微一笑,我便信心十足,放鬆了下來。

童年的我,靜靜地留在美景里。

我佇立於花海之中,手扶油菜花,一手攬天,共同賞花,身體微微向後仰。我陶醉在花海中,與花海中的'蜜蜂和諧相處,與美麗的景色融為一體。我高揮右手,臉上盪漾著喜悅的笑容,一束陽光正好灑在我的臉上。

瞬間,媽媽按下了相機,將這美麗的瞬間永遠地記住。或許無需最美麗的景色,只需用最美麗的心態欣賞美景。照片定格了美景,定格了我的笑臉,定格了我的感情,定格了我的美好的記憶。

就這樣我童年的記憶,靜靜地靠在書櫃里。

【篇八:一張照片的故事】

在我的相冊里,有許許多多好看的照片,但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是我六歲時在張衡幼兒園拍的那張。

看,照片上一共有三排小朋友,都穿著黃色的短袖。第一排的女生雙手放在胸前,像一個個佛像,第二排的女生,每個人都叉著腰擺出婀娜多姿的樣子。第三排是男生,都站在小凳子上,大家肩並肩手挽手的,有兩個男生還正在對著說話呢,而我卻昂首挺胸的,看上去很神氣也很帥。小朋友們都在眉毛中間點了一個紅點,笑得可開心了,多數小朋友露出了潔白的牙齒,也有的笑得抿著嘴,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我們背後的黑板可漂亮了,有粉紅的荷花,碧綠的荷葉,還有五顏六色的小金魚。看到這張照片,我就會想起那個難忘的情景。

記得那天,是我們幼兒園畢業的時候,小朋友們來到就要離開的教室,都不捨得離開老師和同學,有的小朋友還拉著老師的手哭了呢。老師給我們發了好多禮物和好吃的東西,也拉著我們的手不捨得讓我們走。這時,不知哪位老師說:「讓我們在教室里照張相做個紀念吧!」大家都高興地同意了。小朋友們換上了統一的黃色上衣,有的老師給我們眉毛間都點了一個小紅點,看上去很可愛,有的老師在黑板上開始畫畫,有的老師擺凳子讓我們站成了三排。「咔嚓」一聲,在我們天天上課的教室里,留下了這張漂亮的照片。

我喜歡這張照片,因為它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每當看到它,我都會一個個說出小朋友的名字,也會想起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和做游戲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