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壁紙 » 電腦發展史圖片
擴展閱讀
浙江農村別墅大全圖片 2025-01-07 07:09:00
白色花唯美圖片 2025-01-07 07:03:56
鹿晗諾言圖片高清壁紙 2025-01-07 06:58:33

電腦發展史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05 18:46:39

Ⅰ 電腦的發展史是什麼

電腦的發展史是:

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階段,例如從「結繩記事」中的繩結到算籌、算盤計算尺、機械計算機等。它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了各自的歷史作用,同時也啟發了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思想。

1889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1930年,美國科學家范內瓦·布希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擬電子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

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電腦的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而又嶄新的時代,計算機已經從功能單一、體積較大發展到了功能復雜、體積微小、資源網路化等。

計算機的未來充滿了變數,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置疑的,而實現性能的飛躍卻有多種途徑。不過性能的大幅提升並不是計算機發展的唯一路線,計算機的發展還應當變得越來越人性化,同時也要注重環保等等。

計算機從出現至今,經歷了機器語言、程序語言、簡單操作系統和Linux、Macos、Windows等現代操作系統四代,運行速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第四代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已經達到幾十億次每秒。

計算機也由原來的僅供軍事科研使用發展到人人擁有,計算機強大的應用功能,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要,未來計算機性能應向著微型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巨型化的方向發展。

Ⅱ 求計算機發展史資料及每一代計算機的圖片

這是不可能的..
第一代計算機的圖片..那是N多代啊..
http://www.lzu.e.cn/netteach/dncz/jbyl/lszl/computer.htm
這個你可以看看..我覺得很好了..至於 圖片沒必要去看..差不多就那獃獃的樣子罷

Ⅲ 計算機的發展歷史,求圖片和文字介紹

計算機發展史(一)
1945年,由美國生產了第一台全自動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英文縮寫詞是ENIAC,即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中文意思是電子數字積分器和計算器)。它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主要發明人是電氣工程師普雷斯波·埃克特(J. Prespen Eckert)和物理學家約翰·莫奇勒博士(John W. Mauchly)。這台計算機1946年2月交付使用,共服役9年。它採用電子管作為計算機的基本元件,每秒可進行5000次加減運算。它使用了18000隻電子管,10000隻電容,7000隻電阻,體積3000立方英尺,佔地170平方米,重量30噸,耗電140~150千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

ENIAC機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的4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發展異常迅速,在人類科技史上還沒有一種學科可以與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速度相提並論。

下面介紹各代計算機的硬體結構及系統的特點:

一、第一代(1946~1958):電子管數字計算機
計算機的邏輯元件採用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磁帶;軟主要採用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以科學計算為主。其特點是體積大、耗電大、可靠性差、價格昂貴、維修復雜,但它奠定了以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

二、第二代(1958~1964):晶體管數字計算機
晶體管的發明推動了計算機的發展,邏輯元件採用了晶體管以後,計算機的體積大大縮小,耗電減少,可靠性提高,性能比第一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主存儲器採用磁芯,外存儲器已開始使用更先進的磁碟;軟體有了很大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還出現了以批處理為主的操作系統,應用以科學計算和各種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用於工業控制。

三、第三代(1964~1971):集成電路數字計算機
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的邏輯元件採用小、中規模集成電路(SSI、MSI),計算機的體積更小型化、耗電量更少、可靠性更高,性能比第十代計算機又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小型機也蓬勃發展起來,應用領域日益擴大。
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逐漸完善,分時操作系統、會話式語言等多種高級語言都有新的發展。

四、第四代(1971年以後):大規模集成電路數字計算機
計算機的邏輯元件和主存儲器都採用了大規模集成電路(LSI)。所謂大規模集成電路是指在單片矽片上集成1000~2000個以上晶體管的集成電路,其集成度比中、小規模的集成電路提高了1~2個以上數量級。這時計算機發展到了微型化、耗電極少、可靠性很高的階段。大規模集成電路使軍事工業、空間技術、原子能技術得到發展,這些領域的蓬勃發展對計算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進了計算機工業的空前大發展。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除了向巨型機方向發展外,還朝著超小型機和微型機方向飛越前進。1971年末,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在美國舊金山南部的矽谷應運而生,它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此後各種各樣的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如雨後春筍般地研製出來,潮水般地湧向市場,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暢銷品。這種勢頭直至今天仍然方興未艾。特別是IBM-PC系列機誕生以後,幾乎一統世界微型機市場,各種各樣的兼容機也相繼問世。
二.現代計算機階段(即傳統大型機階段)
二.現代計算機階段(即傳統大型機階段)

所謂現代計算機是指採用先進的電子技術來代替陳舊落後的機械或繼電器技術。

現代計算機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這一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是英國科學家圖靈和美籍匈牙利科學家馮·諾依曼。

圖靈對現代計算機的貢獻主要是:建立了圖靈機的理論模型,發展了可計算性理論;提出了定義機器智能的圖靈測試。

馮·諾依曼的貢獻主要是:確立了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即馮·諾依曼結構。其特點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點:

(1)使用單一的處理部件來完成計算、存儲以及通信的工作;

(2)存儲單元是定長的線性組織;

(3)存儲空間的單元是直接定址的;

(4)使用機器語言,指令通過操作碼來完成簡單的操作;

(5)對計算進行集中的順序控制。

現代計算機的劃代原則主要是依據計算機所採用的電子器件不同來劃分的,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四代。

Ⅳ 求計算機發展歷程簡介以及相關的圖片!

計算機來源1642至1643年,巴斯卡(Blaise Pascal)為了幫助做收稅員的父親,他就發明了一個用齒輪運作的加法器,叫 「Pascalene」 ,這是第一部機械加法器。
1666年,在英國Samuel Morland發明了一部可以計算加數及減數的機械計數機。
1673年, Gottfried Leibniz 製造了一部踏式(stepped)圓柱形轉輪的計數機,叫「Stepped Reckoner」,這部計算器可以把重復的數字相乘,並自動地加入加數器里。

Ⅳ 求計算機演變過程的圖片

一、第一台計算機的誕生 第一台計算機(ENIAC)於1946年2月,在美國誕生。 ENIAC PC機 耗資100萬美圓 600美圓 重量30噸 10kg 佔地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 電子器件 1.9萬只電子管 100塊集成電路 運算速度 5000次/秒 500萬次/秒 二、計算機發展歷史 1、第一代計算機(1946~1958) 電子管為基本電子器件;使用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主要應用於國防和科學計算;運算速度每秒幾千次至幾萬次。 2、第二代計算機(1958~1964) 晶體管為主要器件;軟體上出現了操作系統和演算法語言;運算速度每秒幾萬次至幾十萬次。 3、第三代計算機(1964~1971) 普遍採用集成電路;體積縮小;運算速度每秒幾十萬次至幾百萬次。 4、第四代計算機(1971~ ) 以大規模集成電路為主要器件;運算速度每秒幾百萬次至上億次。 三、我國計算機發展歷史 從1953年開始研究,到1958年研製出了我國第一台計算機 在1982年我國研製出了運算速度1億次的銀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機。 計算機的歷史

Ⅵ 中國的計算機發展史圖片哪裡

這東西可以參考騰迅、新浪的科技專題,你到這兩個網去。網址我發一下吧:http://tech.qq.com/zt/2009/jinhualun/computer.htm
http://tech.sina.com.cn/focus/tech60IT/index.shtml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Ⅶ 關於計算機歷史的文字和圖片

計算機發展史(一) 1945年,由美國生產了第一台全自動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英文縮寫詞是ENIAC,即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中文意思是電子數字積分器和計算器)。它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主要發明人是電氣工程師普雷斯波·埃克特(J. Prespen Eckert)和物理學家約翰·莫奇勒博士(John W. Mauchly)。這台計算機1946年2月交付使用,共服役9年。它採用電子管作為計算機的基本元件,每秒可進行5000次加減運算。它使用了18000隻電子管,10000隻電容,7000隻電阻,體積3000立方英尺,佔地170平方米,重量30噸,耗電140~150千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 ENIAC機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的4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發展異常迅速,在人類科技史上還沒有一種學科可以與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速度相提並論。 下面介紹各代計算機的硬體結構及系統的特點: 一、第一代(1946~1958):電子管數字計算機 計算機的邏輯元件採用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磁帶;軟主要採用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以科學計算為主。其特點是體積大、耗電大、可靠性差、價格昂貴、維修復雜,但它奠定了以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 二、第二代(1958~1964):晶體管數字計算機 晶體管的發明推動了計算機的發展,邏輯元件採用了晶體管以後,計算機的體積大大縮小,耗電減少,可靠性提高,性能比第一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主存儲器採用磁芯,外存儲器已開始使用更先進的磁碟;軟體有了很大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還出現了以批處理為主的操作系統,應用以科學計算和各種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用於工業控制。 三、第三代(1964~1971):集成電路數字計算機 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的邏輯元件採用小、中規模集成電路(SSI、MSI),計算機的體積更小型化、耗電量更少、可靠性更高,性能比第十代計算機又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小型機也蓬勃發展起來,應用領域日益擴大。 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逐漸完善,分時操作系統、會話式語言等多種高級語言都有新的發展。 四、第四代(1971年以後):大規模集成電路數字計算機 計算機的邏輯元件和主存儲器都採用了大規模集成電路(LSI)。所謂大規模集成電路是指在單片矽片上集成1000~2000個以上晶體管的集成電路,其集成度比中、小規模的集成電路提高了1~2個以上數量級。這時計算機發展到了微型化、耗電極少、可靠性很高的階段。大規模集成電路使軍事工業、空間技術、原子能技術得到發展,這些領域的蓬勃發展對計算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進了計算機工業的空前大發展。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除了向巨型機方向發展外,還朝著超小型機和微型機方向飛越前進。1971年末,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在美國舊金山南部的矽谷應運而生,它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此後各種各樣的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如雨後春筍般地研製出來,潮水般地湧向市場,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暢銷品。這種勢頭直至今天仍然方興未艾。特別是IBM-PC系列機誕生以後,幾乎一統世界微型機市場,各種各樣的兼容機也相繼問世。 二.現代計算機階段(即傳統大型機階段) 二.現代計算機階段(即傳統大型機階段) 所謂現代計算機是指採用先進的電子技術來代替陳舊落後的機械或繼電器技術。 現代計算機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這一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是英國科學家圖靈和美籍匈牙利科學家馮·諾依曼。 圖靈對現代計算機的貢獻主要是:建立了圖靈機的理論模型,發展了可計算性理論;提出了定義機器智能的圖靈測試。 馮·諾依曼的貢獻主要是:確立了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即馮·諾依曼結構。其特點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點: (1)使用單一的處理部件來完成計算、存儲以及通信的工作; (2)存儲單元是定長的線性組織; (3)存儲空間的單元是直接定址的; (4)使用機器語言,指令通過操作碼來完成簡單的操作; (5)對計算進行集中的順序控制。 現代計算機的劃代原則主要是依據計算機所採用的電子器件不同來劃分的,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四代。

Ⅷ 計算機的發展史的圖片在哪兒查

維基網路

Ⅸ 電腦發展史

電腦從產生到現在,一共經歷了四代:
(1)第一代電腦(1946—1958年)
第一代電腦的主要特點是採用電子管作為邏輯元件,因此,通常人們又稱第一代電腦為電子管電腦。用水銀延遲線或陰極射線管作主存儲器,用磁鼓作輔助儲存,採用紙帶、卡片、磁帶等進行輸入和輸出,用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寫程序。這一代電腦主要用於軍事目的和科學研究。它體積龐大、笨重、耗電多、可靠性差、速度慢、維護困難。其主流機器為UNIVAC。
(2)第二代電腦(1959—1964年)
第二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晶體管作為邏輯元件,體積減小,但功能增強,這一代電腦又被人們稱為晶體管電腦。輔助存儲器採用了鐵氧磁芯和磁鼓、磁碟,開始用高級語言(FORTRAN、COBOL、ALCOL等)編寫程序,並出現了管理程序。該階段的電腦使輸入、輸出和運算可「同步」進行。電腦的應用已經從軍事領域和科學計算擴展到數據處理和事務處理。它的體積減小、重量減輕、耗電量減少、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強。其主流機種為IBMT00系列。
(3)第三代電腦(1965—1970年)
第三代電腦的硬體部分使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體管,因此又被稱為中、小規模集成電路電腦。採用微程序技術和流水線技術提高了電腦的靈活性和運行速度;軟體方面管理程序已經發展為操作系統,並出現了診斷程序。這一時期的電腦主要用於科學計算、數據處理以及過程式控制制。由於元器件體積減小、功能增強,使得電腦的體積、重量進一步減小,運算速度和可靠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該階段的主流產品是IBM-svsteIn/360。
(4)第四代電腦(1971年至今)
第四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作為邏輯元件,採用半導體存儲器作為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採用大容量的軟、硬磁碟,並開始引入光碟。外部設備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軟體更加豐富,並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行業已經發展成為現代新型的工業部門。電腦的體積、容量、功耗進一步減小,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可靠性等有了大幅度提高。微型電腦的出現,開始形成網路。
電子電腦在經歷了上面這四個發展階段以後,目前正向第五代過渡。第五代電腦與前四代電腦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是把信息採集、存儲、處理、通訊同人工智慧結合在一起的智能電腦系統,它不僅能進行數值計算和處理一般的信息,而且主要面向知識處理,具有推理、聯想、學習和理解的能力,能幫助人們進行判斷、決策、開拓未知的領域和獲取新的知識。

Ⅹ 電腦系統的發展史

1.手工操作(無操作系統):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誕生--20世紀50年代中期,還未出現操作系統,計算機工作採用手工操作方式。
手工操作方式兩個特點:

(1)用戶獨佔全機。不會出現因資源已被其他用戶佔用而等待的現象,但資源的利用率低。

(2)CPU 等待手工操作。CPU的利用不充分。
2.批處理系統:載入在計算機上的一個系統軟體,在它的控制下,計算機能夠自動地、成批地處理一個或多個用戶的作業(這作業包括程序、數據和命令)。
聯機批處理系統:首先出現的是聯機批處理系統,即作業的輸入/輸出由CPU來處理。
離線批處理系統:為克服與緩解,高速主機與慢速外設的矛盾,提高CPU的利用率,又引入了離線批處理系統,即輸入/輸出脫離主機控制。
3.多道程序系統
多道程序設計技術

所謂多道程序設計技術,就是指允許多個程序同時進入內存並運行。即同時把多個程序放入內存,並允許它們交替在CPU中運行,它們共享系統中的各種硬、軟體資源。當一道程序因I/O請求而暫停運行時,CPU便立即轉去運行另一道程序。
多道批處理系統

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前述的批處理系統中,引入多道程序設計技術後形成多道批處理系統(簡稱:批處理系統)。
4.分時系統
由於CPU速度不斷提高和採用分時技術,一台計算機可同時連接多個用戶終端,而每個用戶可在自己的終端上聯機使用計算機,像獨占機器一樣(多用戶分時系統是當今計算機操作系統中最普遍使用的一類操作系統)。
5.實時系統:實時系統在一個特定的應用中常作為一種控制設備來使用。
6.通用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的三種基本類型:多道批處理系統、分時系統、實時系統。
7.操作系統的進一步發展
進入20世紀80年代,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技術的飛躍發展,微處理機的出現和發展,掀起了計算機大發展大普及的浪潮。一方面迎來了個人計算機的時代,同時又向計算機網路、分布式處理、巨型計算機和智能化方向發展。於是,操作系統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如: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網路操作系統、分布式操作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