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不能查看伴侶的手機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論是工作、社交還是打發時間,手機已經成了我們最大的依賴。
親愛的朋友,你看過自己另一半的手機嗎?你們因為這件事爭吵嗎?
看手機,是為了滿足你的好奇心,還是通過網路去驗證你對他的判斷呢?
看對方手機,其實是個「雙輸」的過程
圖片
最近有一個熱門新聞,一名女子想查看丈夫的手機,被拒絕。於是她走到河道上要輕生,威脅對方交出手機,河道兩岸無數人圍觀她的喊叫與掙扎。最後她被丈夫拖拽著離開了河道。
這個行為背後,透露出的潛台詞是:「如果我最親密的人不向我袒露他的全部,我的生命也就一文不值」,「如果我得不到一份值得信任的關系,活著就沒有意義」。
雖然,大部分人都不會為了區區一個手機走到這步田地,但許多人依然會為了看對方的手機而爭吵,甚至分手。
你看過另一半的手機嗎?你們因為這件事爭吵嗎?看手機,是為了查證已經存在的事實,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看完之後,你是對他更加信任了,還是覺得意猶未盡呢?
大部分人都承認,看手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每次偷他的手機,讓我覺得自己像做賊一樣,其實並沒有什麼大新聞,但心裡卻更難過,好像空落落地失去了什麼。有一次偷看被他發現了,他看我的眼神滿滿的失望,讓我無地自容」。
因為偷,所以不正義,因為偷,所以有愧於心。在偷看那一刻,偷看者已經把自己放在了不利位置,授予了他人話柄。
也有些伴侶願意交出自己的手機,但看完手機的人並沒有變得更開心。「你是不是把東西都刪光了才給我看?」
交手機的人沒有因此洗清嫌疑,反而受到了更多的質問,看手機的人也會不斷捕風捉影,自覺難以滿足,不知如何是好。
看不看手機,與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有關
圖片
精神分析認為:我們選擇做一件高風險的事,必定是因為它能帶來某些更深層次的滿足,哪怕這滿足感不明顯,但它擁有著比其他事物更高的優先順序。在潛意識中,它依然會推動著我們不斷去做。
很多人執著於看伴侶的手機,就是因為它能解答他們心中最根本的疑問:
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別人是怎麼看我的?
我是不是真的值得別人的愛?
他們相信,看對方背後的表現,比兩人相處更真實,因為他們總是隱隱約約覺得,自己並不值得擁有當下的幸福。
所以,看不看手機,與他人的行為無關,與是否出軌無關,它只和我們自己有關,更確切地說,與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有關。
如果一個人在內心深處認定自己不值得被愛,不值得另一個人的忠誠,所有眼前的幸福,看起來就都像謊言;如果一個人沒有足夠的自信,厭惡眼前的自己,他就沒有辦法相信另一半會如表現的那樣愛自己,就會覺得對方在演戲。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過分探求別人隱私的人,對自己擁有一個很低的「心理預判」。他內心為自己規劃的,其實是一個孤獨終老的生活。
現實中的親密關系,會對他的自我預判產生沖擊,他的內心不相信自己能獲得真愛。為了平衡這兩者的矛盾,他必須找到答案,一遍遍地沖擊另一半的底線,來測試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
然而,驗證心理預判的過程,其實只會讓我們慢慢向那個預判接近,他不斷試探別人的行為,只會讓別人漸行漸遠,最終實現他心中最害怕的那個孤獨場景。
看手機,只是想尋求對方愛自己的證明
圖片
很多被追問無奈的男生會問,「天天都要看手機,你到底想看到些什麼呢?難道希望看到我和別人出軌嗎?」
女生在這時往往無語,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好像確實不管看到什麼都會不開心。
在我看來,看手機,看的從來就不是出軌,而是要一遍遍搜尋對方愛自己的證明。
曾經有個視頻,安排美女去誘惑男生,許多人都沒能通過測試,只有一個人,面對美女騷首弄姿,微笑地舉起了帶著戒指的無名指。網友對這位男士推崇有加,認為嫁給他的女生「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
而在我看來,試探另一半的人,所渴望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高潮時刻。他需要非常誇張的告白,才能填滿自己對愛的空虛,他需要非常確鑿的證據,才敢相信別人對自己的愛。
試探,很多時候試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眼中的自己。然而往往,試著試著,愛被透支了,感情就淡了,兩個人也就散了。
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才能做到從不試探感情。我身邊一個女友,就屬於這類人。夫妻倆都是北大的高材生,都忙著自己的一片事業。她從不問老公的前女友,也不去看他的手機。
老公半夜回家,她早已安然睡下,從來不像個怨婦一般,抱著枕頭等候安慰。有人打趣她,你不怕你老公給你找個小三?她很自信地笑笑,他沒那麼傻的。是的,當自己已足夠優秀,伴侶出軌只會是他的損失。
而若自身能力不足,離了對方便活不下去,那麼失去愛情確實算得上把人逼到跳河的滅頂之災。
放鬆享受親密關系
圖片
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每個人在心底對自己也都會有那麼一些不自信,提高能力,提升自信,都不能一蹴而就,只能持之以恆,貫穿一生。
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做到,不讓自己內心的自卑和猜疑,去傷害身邊的人。
在一段良好的親密關系中,你永遠不用一個人面對不安
讓伴侶發揮他應有的作用吧,當我們對一個問題抱有疑問的時候,最省力的方式,永遠不是從側面迂迴的試探,而是從正面向對方徵求答案。
將自己心中的疑團說出來,讓對方用語言和行動來化解,是成本最小的溝通方式,也是能將危機化解為動力的好做法。
兩個人的世界,也需要一點空間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比如對方不接電話,語氣不好,聯系不上——而產生很大的焦慮。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冷靜一下,在發火之前先問問自己——他這樣做,一定是因為我嗎?還是可能有一些別的原因,導致他心情不好?他這個時候需要我的幫助嗎?還是說,我最大的幫助就是不去打擾,讓他自行解決?
兩個人的世界,也要保留各自的空間,在對方狀態尚不明朗的時候,切忌第一時間給他扣上「出軌」「不愛我」的帽子,我們要明確,在任何確鑿的證據出現之前,作為另一半,我們的默認狀態應該是信任對方的。
兩個人的關系需要共同守護
TA關系理論認為,任何關系中的不平等,都是在短期內透支這段關系的吸引力,會破壞關系的穩定性,如果不能被修復,最終就會導致關系的破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沒有人喜歡自己的隱私權被隨意地侵犯,如果你一定要看他的手機,那麼也應該賦予他同樣的權利,如果你也對這件事不能接受,那麼最好不要向對方要求這個特權。
猜疑是親密關系中的一片烏雲,它會給關系中每個人的心頭投下陰影,只有用事實和行動的真理之光才能驅散。
要相信,伴侶選擇了你,已經是最好的證明,他眼中的你,一定比你看到的自己更美。讓自己跟隨身邊人的眼睛來重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放鬆心情享受親密,讓雙輸變為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