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G G5有什麼與眾不同
外觀設計
使用 LG G5 標配的 5V 1.8A 和 9V 1.8A 兩種充電規格的快充適配器進行充電測試,可以得出 LG G5 的充電共耗時 1 小時 20 分,這就意味著一個小時即可把電池從零充至 92% ,省下的 20 分鍾就是機身電池的涓流充電階段,這算是 2800 毫安時機身電池帶來的唯一優勢吧。
在續航能力方面,根據 Android Authority 給出的數據,LG G5 在滿電狀態下開始循環播放一段 5 分鍾的視頻,畫面亮度為 50%,並且調到飛行模式以防止數據連接耗電,可以得出 LG G5 的成績為 10 小時 2 分鍾。這個成績要略好於谷歌 Nexus 6 但遜色於三星 Galaxy S7,畢竟 LG G5 的電池只有 2800 毫安時。
模塊化是噱頭?
模塊化的設計是 LG G5 的一大特色,不過相比 Google 旗下的這款仍然在開發階段的 Project Ara 模塊化手機,它可以實現了顯示屏、處理器、揚聲器、前/後置攝像頭、閃光燈、SIM卡槽、電池、甚至無線充電模塊等等模塊化的組件更換,但實際的使用會發現 LG G5 其實只能更換 LG CAM Plus(手機的擴展拍照手柄)、LG Hi-Fi Plus (提升音質的音樂模塊)兩種僅有的外置式模塊組件,可擴展的空間非常有限,所以在谷歌 Project Ara 手機的面前,LG G5 所謂的「偽模塊化」設計就像是小巫見大巫。
不過距離 Project Ara 正式上市還遙遙無期,雖然 LG G5 的模塊化設計有點炒作概念,但起碼 LG G5 已經是一款開售的產品,我們可以隨手可得。
雖然在模塊化的概念設計相比谷歌 Project Ara ,LG G5 的模塊化幼稚得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可在實際的使用中你會發現這種設計確實會增加整個產品的可玩性,可拆卸的電池設計也讓 LG G5 在這個內置式電池設計佔主流的時代走出一條差異化的路線,畢竟為手機快速地更換一塊電量充足的電池總比拖著一個體積龐大的移動電源更瀟灑一些。
在硬體配置方面 LG G5 毫無疑問是以旗艦級別的標准去量身設計的,噱頭性質的模塊化設計、一顆 135 度的可切換超廣視角鏡頭賦予該機型更高的可玩性,相比千遍一律的旗艦機型,我覺得 LG G5 是一部很有「樂趣」的手機,特別是它那顆 135 度的廣視角鏡頭,讓你能拍出足夠震撼有趣的廣角視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