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壁紙 » 電腦時代圖片
擴展閱讀
圖片壓縮指定解析度軟體 2024-10-20 08:25:25

電腦時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07 10:30:27

㈠ 電腦做圖片用什麼軟體

電腦修改圖片的軟體有photoshop、coreldraw、光影魔術手、美圖秀秀等圖片處理軟體。如果對修改圖片的專業度要求很高,可以用photoshop和coreldraw等,如果要求不高用美圖秀秀等就行了。
圖片處理軟體是對數字圖片進行修復、合成、美化等各種處理的軟體的總稱。專業的圖像處理軟體有Adobe的photoshop系列;基於應用的處理管理、處理軟體picasa等,還有國內很實用的大眾型軟體彩影,非主流軟體有美圖秀秀,動態圖片處理軟體有Ulead GIF Animator,gif movie gear等。隨著卡片數碼相機的流行,數碼照片成為越來越多普通家庭存儲回憶的介質,而數碼照片拍攝過程中各種各樣原因引起的照片表現力不足,需要對數碼照片進行修復,或需要對數碼照片進行後期處理的需求不斷增大,照片編輯軟體,正是這一時代應運而生的產物。照片編輯軟體在當前的應用,主要在於對數碼照片進行修復和增強。

㈡ 電腦自帶的windows照片查看器看gif格式的圖片不會動

XP時代,我們可以用系統內置的照片查看器來打開GIF動畫圖片,但是都用Windows 7系統內置的圖片查看器瀏覽GIF動態格式圖片時,卻發現系統不支持GIF動畫圖片,顯示的只是靜態的圖片。
Windows 7用戶只需安裝ImageViewer for Windows7的插件之後,Windows 7 照片查看器就和Windows XP時代系統內置的照片查看器一樣可以直接瀏覽器GIF動態格式的圖片了。
ImageViewer for Windows7安裝方法:
1)ImageViewer for Windows7隻是一款非常細小的系統插件,安裝過程也非常簡單,瘋狂點擊下一步(Next)即可完成。
2)安裝完畢後就會生成一個500K不到的文件夾,裡面只有一個.dll文件和一個應用程序文件,遠比那些動輒數十MB的第三方看圖軟體輕巧得多。

3)進行程序關聯。一般情況下,ImageViewer for Windows7 安裝完畢後會自動進行關聯,如果發現沒有關聯成功,那麼就手動在GIF動態圖片上單擊右鍵,點擊打開方式,選擇默認程序;然後如下圖選上「照片庫查看器」 而不是Windows 照片查看器,最後選擇照片庫查看器並勾選左下方的「始終使用選擇的程序打開這種文件」。

點擊確定後就能正確地打開GIF動態圖片文件了。

下載地址見參考資料.

㈢ 求一張經典的XP電腦桌面圖片 要大圖

第一放大圖望採納

一張是你指定的尺寸,一張更大

點開才是大圖



㈣ 誰電腦里有神話時代我要張圖片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8445200/pic/item/969f12bf3fdebc1018d81f25.jpg
是這個嗎??

㈤ 電腦發展史

電腦從產生到現在,一共經歷了四代:
(1)第一代電腦(1946—1958年)
第一代電腦的主要特點是採用電子管作為邏輯元件,因此,通常人們又稱第一代電腦為電子管電腦。用水銀延遲線或陰極射線管作主存儲器,用磁鼓作輔助儲存,採用紙帶、卡片、磁帶等進行輸入和輸出,用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寫程序。這一代電腦主要用於軍事目的和科學研究。它體積龐大、笨重、耗電多、可靠性差、速度慢、維護困難。其主流機器為UNIVAC。
(2)第二代電腦(1959—1964年)
第二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晶體管作為邏輯元件,體積減小,但功能增強,這一代電腦又被人們稱為晶體管電腦。輔助存儲器採用了鐵氧磁芯和磁鼓、磁碟,開始用高級語言(FORTRAN、COBOL、ALCOL等)編寫程序,並出現了管理程序。該階段的電腦使輸入、輸出和運算可「同步」進行。電腦的應用已經從軍事領域和科學計算擴展到數據處理和事務處理。它的體積減小、重量減輕、耗電量減少、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強。其主流機種為IBMT00系列。
(3)第三代電腦(1965—1970年)
第三代電腦的硬體部分使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體管,因此又被稱為中、小規模集成電路電腦。採用微程序技術和流水線技術提高了電腦的靈活性和運行速度;軟體方面管理程序已經發展為操作系統,並出現了診斷程序。這一時期的電腦主要用於科學計算、數據處理以及過程式控制制。由於元器件體積減小、功能增強,使得電腦的體積、重量進一步減小,運算速度和可靠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該階段的主流產品是IBM-svsteIn/360。
(4)第四代電腦(1971年至今)
第四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作為邏輯元件,採用半導體存儲器作為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採用大容量的軟、硬磁碟,並開始引入光碟。外部設備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軟體更加豐富,並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行業已經發展成為現代新型的工業部門。電腦的體積、容量、功耗進一步減小,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可靠性等有了大幅度提高。微型電腦的出現,開始形成網路。
電子電腦在經歷了上面這四個發展階段以後,目前正向第五代過渡。第五代電腦與前四代電腦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是把信息採集、存儲、處理、通訊同人工智慧結合在一起的智能電腦系統,它不僅能進行數值計算和處理一般的信息,而且主要面向知識處理,具有推理、聯想、學習和理解的能力,能幫助人們進行判斷、決策、開拓未知的領域和獲取新的知識。

㈥ 近10年的計算機有哪些發展 圖片

近10年的計算機計算機
全稱: 電子計算機
早期稱作:微機
初期在香港商人之間被稱為:電腦 ,後引入國內,成為大眾最熟悉的名字。
電腦的學名為電子計算機,是由早期的電動計算器發展而來 的。1945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但它的體積龐大,佔地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0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這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只要幾個大一點的櫃子就可將它容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的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最初的計算機由約翰·馮·諾依曼發明(那時電腦的計算能力相當於現在的計算器),有三間庫房那麼大,後逐步發展而成。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是電腦發展的最新階段。到1976年,由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成的「克雷一號」,使電腦進入了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計算機不斷向著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統化的方向更新換代。20世紀90年代,電腦向「智能」方向發展,製造出與人腦相似的電腦,可以進行思維、學習、記憶、網路通信等工作。
進入21世紀,電腦更是筆記本化、微型化和專業化,每秒運算速度超過100萬次,不但操作簡易、價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們的部分腦力勞動,甚至在某些方面擴展了人的智能。於是,今天的微型電子計算機就被形象地稱做電腦了。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由IBM於1981年推出。

電腦圖片的圖標變成老式的了

用滑鼠右鍵點擊桌面空白的地方,彈出對話框後,點屬性,將「主題」改為「windows XP"或其它即可。

㈧ 電腦的圖片太多要怎麼處理

關於大量圖片的管理。
一台電腦里存有大量圖片,如果不是放在
操作系統
所在的分區里,在不
瀏覽圖片
的時候,一般不會對系統造成明顯的速度影響。圖片佔用了一定的空間,但
在現代
海量
存儲的時代,所佔空間也是微不足道的。我們需要做的時如何管理好這些圖片。下面我給出一些建議:
一是按類別按日期分
文件夾
存放。建議建立一個文件夾專門用來存放圖片。把這個文件夾建在非
系統分區
上,且要考慮有適量的可用空間。然後再在該文件夾下
分類別
建立不同的文件夾,例如
風景、人物、生活等。還可以在
這些子
文件夾下繼續分類,如果某類圖片過多,可以改按日期分類存儲。一般地,每個文件夾
中存儲圖片在200張左右為宜。
二是採用合適的圖片尺寸和
存儲格式
。如果圖片是自己用
數碼相機
照的,要採用合適的解析度。一般用來
屏幕
上觀看的,尺寸不宜超過1280*1024;用來沖印的,可參考下表:
5寸
3X5(5x3.5)
800X600
6寸
4X6
1024X768
7寸
5X7
1024X768
8寸
6X9(8x6)
1280X960
10寸
10x8
2400x1920
12寸
12x10
2880x2400
14寸
14x10
3360x2400
照片建議用JPG格式存儲。如果是BMP之類
點陣圖
,可以轉換為JPG格式,轉換時品質設置為75%到85%之間為宜。800*600按80轉換出來的就幾十K
位元組
,存上萬張這樣的圖也不過占幾百兆空間。
三是使用合理的
圖片瀏覽軟體
和處理軟體。建議使用ACDSEE之類,不要考慮使用數碼相機上附帶的軟體。大眾的
圖片處理軟體

PHOTOSHOP

綠色版
的只有20兆多一點。
照片處理軟體
建議使用Turbo
Photo,可以處理色彩、曝光、模糊、銳化之類功能。
四是圖片的
備份
。備份圖片最好辦法是刻錄到
光碟
上。不建議存放在U盤上,U盤上有易失性,U盤本身性或誤操作都會影響備份。圖片存放不要採用WINRAR壓縮,實際使用過程中,用WINRAR壓縮反而會增大
磁碟
開消。

㈨ 沒電腦的時代是如何ps照片的

ps就是photoshop的簡稱,當然用photoshop了。當然也可以用其它同類軟體,比如windows的「畫圖」。

㈩ 關於計算機歷史的文字和圖片

計算機發展史(一) 1945年,由美國生產了第一台全自動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英文縮寫詞是ENIAC,即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中文意思是電子數字積分器和計算器)。它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主要發明人是電氣工程師普雷斯波·埃克特(J. Prespen Eckert)和物理學家約翰·莫奇勒博士(John W. Mauchly)。這台計算機1946年2月交付使用,共服役9年。它採用電子管作為計算機的基本元件,每秒可進行5000次加減運算。它使用了18000隻電子管,10000隻電容,7000隻電阻,體積3000立方英尺,佔地170平方米,重量30噸,耗電140~150千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 ENIAC機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的4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發展異常迅速,在人類科技史上還沒有一種學科可以與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速度相提並論。 下面介紹各代計算機的硬體結構及系統的特點: 一、第一代(1946~1958):電子管數字計算機 計算機的邏輯元件採用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磁帶;軟主要採用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以科學計算為主。其特點是體積大、耗電大、可靠性差、價格昂貴、維修復雜,但它奠定了以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 二、第二代(1958~1964):晶體管數字計算機 晶體管的發明推動了計算機的發展,邏輯元件採用了晶體管以後,計算機的體積大大縮小,耗電減少,可靠性提高,性能比第一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主存儲器採用磁芯,外存儲器已開始使用更先進的磁碟;軟體有了很大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還出現了以批處理為主的操作系統,應用以科學計算和各種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用於工業控制。 三、第三代(1964~1971):集成電路數字計算機 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的邏輯元件採用小、中規模集成電路(SSI、MSI),計算機的體積更小型化、耗電量更少、可靠性更高,性能比第十代計算機又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小型機也蓬勃發展起來,應用領域日益擴大。 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逐漸完善,分時操作系統、會話式語言等多種高級語言都有新的發展。 四、第四代(1971年以後):大規模集成電路數字計算機 計算機的邏輯元件和主存儲器都採用了大規模集成電路(LSI)。所謂大規模集成電路是指在單片矽片上集成1000~2000個以上晶體管的集成電路,其集成度比中、小規模的集成電路提高了1~2個以上數量級。這時計算機發展到了微型化、耗電極少、可靠性很高的階段。大規模集成電路使軍事工業、空間技術、原子能技術得到發展,這些領域的蓬勃發展對計算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進了計算機工業的空前大發展。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除了向巨型機方向發展外,還朝著超小型機和微型機方向飛越前進。1971年末,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在美國舊金山南部的矽谷應運而生,它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此後各種各樣的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如雨後春筍般地研製出來,潮水般地湧向市場,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暢銷品。這種勢頭直至今天仍然方興未艾。特別是IBM-PC系列機誕生以後,幾乎一統世界微型機市場,各種各樣的兼容機也相繼問世。 二.現代計算機階段(即傳統大型機階段) 二.現代計算機階段(即傳統大型機階段) 所謂現代計算機是指採用先進的電子技術來代替陳舊落後的機械或繼電器技術。 現代計算機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這一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是英國科學家圖靈和美籍匈牙利科學家馮·諾依曼。 圖靈對現代計算機的貢獻主要是:建立了圖靈機的理論模型,發展了可計算性理論;提出了定義機器智能的圖靈測試。 馮·諾依曼的貢獻主要是:確立了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即馮·諾依曼結構。其特點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點: (1)使用單一的處理部件來完成計算、存儲以及通信的工作; (2)存儲單元是定長的線性組織; (3)存儲空間的單元是直接定址的; (4)使用機器語言,指令通過操作碼來完成簡單的操作; (5)對計算進行集中的順序控制。 現代計算機的劃代原則主要是依據計算機所採用的電子器件不同來劃分的,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