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知道哪些寫酒的詩詞
中國的酒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黃酒是酒家族裡面最年長的老大哥,黃酒多用於做飯使用,所以在能產出「民以食為天」這樣俗語的我們國家,黃酒也是處於天上的位置的。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商周時期,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就已經研究出了獨特的發酵酒麴生產黃酒的辦法,夏代的國王少康(即杜康)在這件事上很有發言權。
杜甫曾作詩《飲中八仙歌》向我們細數了愛酒的詩人們。「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綉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杜甫在詩中評出了自己心中的八位酒仙和他們喝醉酒以後的經典行為:賀知章,喝完酒以後晃晃悠悠,落入井底都不自知,並且在枯井中睡了個好覺;汝陽王李琎,覲見天子前都不忘先飲酒三斗,路上遇到拉酒的車還饞的口水直流,遺憾自己咋就沒被封在盛產美酒的酒泉郡呢;左相李適,在喝酒這件事情上一向「不差錢」,花費萬錢那都是小意思,喝起酒來海量,就像是鯨魚飲水,還自稱喝酒是為了脫離政務,早日讓賢。
精心釀造的葡萄美酒,白玉製成的夜光酒杯,將士們已經做好了開懷痛飲、一醉方休的准備,這些都端上來剛剛要供將士們飲用的時候,出征的琵琶聲就已經在催促快快上馬離開了,但是即使在出征之前醉倒在沙場上了,也請看客你別笑話我,每一次為國出征之前,我都已經做好了馬革裹屍、不再活著回來的准備了。
詩人半醉半醒之間狂放不羈的話語,也是他全部的決心表露。既然是為國出征,就已經做好了以身殉國的准備,這樣的精神讓人聽了不免動容,從古至今軍人總是要守護在祖國的邊境用血肉築起一道城牆的,我們的自由與和平,都來自於他們這樣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決心與苦中作樂的精神。
文:甜豆粥
圖片來自網路